分享

中原陷落,边缘崛起:公元前3300年中国格局剧变一幕

 若悟369 2022-09-29 发布于安徽
文章图片1

西阴文化居民生活场景复原

距今6000年至5300年是中原文化最为强盛的时期,考古学称为仰韶时代中期,代表文化是西阴文化(亦称庙底沟文化)。

西阴文化以强势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完成了女权社会向男权社会的转变,促进了聚落结构的层级化、复杂化,使得整个社会快速步入文明前夜。

西阴时期存在着相对发达的农业、渔猎业、家畜驯养业和各种手工业,在同一时期东亚大陆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使西阴人有了可以大规模向外拓展的底气。

西阴文化器物图案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两种花卉图案:玫瑰花和菊花。其中,菊花、玫瑰花的完整图案是花、蕾、叶俱全的“一枝花”。 这“一枝花”彩陶,就像刚从天际冉冉升起的旭日,将它的光芒从豫西、晋南和关中东部这一西阴文化核心区,辐射到周围区域,整个黄河中上游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面貌都因此染上了西阴文化那道绚烂的色彩,形成了空前一致的局面。这一范围西至甘青、川西北,东至豫东,北过河套,南达江汉。

文章图片2

西阴文化“一枝花”彩陶

不仅如此,西阴文化还通过这些地区将其影响波及更遥远的地方:向北,抵达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向东,到达渤海和黄海之滨的山东以及江苏北部;向南,深入至长江南部中游区域。

西阴文化向东,不仅仅是影响了与其同时存在的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居民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大汶口文化居民的精神生活——在大汶口文化—些墓葬中,可以发现其内部结构及装饰工艺同西阴文化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

西阴文化向南,对长江下游两岸的马家浜-崧泽文化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大溪-屈家岭文化,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两支文化系统中都呈现出了多少不一的西阴文化因素。

但是到距今5300年前后时,西阴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被彻底打破,“蛮夷”崛起,西阴文化绝灭,中原沦陷。

首先是中原各地差不多同时进入到了萧条冷落、群雄割据的仰韶晚期。豫西、晋南和关中东部等核心地区的面貌由西阴文化一变而为仰韶晚期西王村类型。西阴文化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豫西灵宝铸鼎塬聚落群,几乎“一夜之间”面目全非:

一是聚落遗址的数量急剧减少。西阴文化兴盛时有大小聚落18处,此时断崖式下跌到了8处。

二是聚落群分布范围缩小。原来分布于沙河中下游的遗址基本消失,沙河和阳平河下游流域的遗址也基本不见,只在中上游留下寥寥几处。

文章图片3

三是西坡作为西阴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很多建筑此时已经被废弃,往日的喧嚣繁华趋于沉寂萧条。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聚落遗址的数量、面积的急剧缩减,显示的是该地区社会人口和组织规模处于一个大幅度下降的过程中。

铸鼎塬聚落群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变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放眼原来西阴文化所覆盖的整个区域,几乎到处都是同样的情况。

晋南的垣曲盆地,遗址数量由原来的24处下降到了13处,中心聚落面积由30万平方米下降到了14万平方米,聚落等级也由原来的三级结构变成了二级结构。

在渭河流域,原来呈现出西阴文化面貌的泉护一期此时一举变为泉护二期。

在豫中,原来西阴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王湾一期文化被新崛起的秦王寨文化所取代。

不仅如此,除了核心区外,西阴文化原先的控制区和受其影响的边缘区,文化面貌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进入仰韶晚期:

晋中地区的文化面貌此时摇身一变而为仰韶晚期义井类型;

内蒙古中南部变为仰韶晚期海生不浪类型;

豫北冀南地区变成仰韶晚期大司空类型,后来改称大司空文化;

豫西南变成了仰韶晚期下王岗类型;

陇东地区变成了仰韶晚期大地湾类型……

文章图片4

可以说,彼时的中原及周边地区是群雄并起、战火纷飞,像极了3000年之后彼此攻城略地、混战不休的战国时代。

而兴盛达200年、地处淮河流域的凌家滩文化,以及绵延600年之久、地处环太湖流域的崧泽文化,在距今5300时突然同时宣告覆亡。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繁衍生息达1700年久、地处长江下游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也在同一时间踉跄着走向它的坟墓。

同样还是这一时间,日后名声大噪的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分别崛起于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和西北的甘青大地。

放眼彼时中国大地,好像就是地处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红山文化是距今6400年前生活在豫北冀南地区的后冈一期文化居民向北扩张,同以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的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后而形成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距今5500 年前后,红山文化达到兴盛顶峰,此时虽然风光不再,但他们仍然能迈着轻松的步伐悠然前行。

文章图片5

红山文化兽面纹玉牌和三联玉璧

显然,530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这一连串的惊天巨变事件,是一个有内在因果联系的连锁反应。彼时的中国大地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没有洪灾袭击的迹象,没有天气转为恶劣的痕迹,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战争了。

考古资料将战争的推手指向了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集团。

其实,早在距今55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在进入中期阶段后,就开始了急剧扩张的步伐。他们先是往北拓展至辽东半岛,然后又向南直逼江淮地区。但大汶口文化扩张的主要目的地显然不是南边或北边,而是西边辽阔的中原地区。

等到距今5300年西阴文化衰落之时,蓄势已久的大汶口文化集团开始发力。他们沿颍河溯水而上,长驱直入,不但进至原西阴文化分布的豫南、豫北地区,而且横扫秦王寨文化腹地豫中一带,再往西还深入到了原西阴文化腹地——豫西和晋南地区。大汶口人在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在颖河、伊河、洛河诸流域都留下具有大汶口文化鲜明特色的遗址、遗物和墓葬。

文章图片6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国家遗址公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州西山古城人群构成比例中,大汶口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郑州西山古城遗址曾发掘出土了144 例成年个体的遗骸标本。与古代人群对比,郑州西山组人群与来自山东曲阜的西夏侯组和来自黄河中游的仰韶合并组在颅骨形态上最为接近。西山遗址人骨标本中,相对完整、可观察到有明显颅骨人工改形的个体共 35 例。而颅骨人工改形现象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典型习俗。这意味着,在郑州西山古城主体人群构成中,来自海岱地区的大汶口人占了24%还多。

大汶口文化集团在大规模西进的同时,也向南方实施了极尽所能的扩张。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周边几乎到处都可见到大汶口文化势力明晃晃的刺刀:安徽潜山薛家岗、亳州富庄、江苏徐州花厅,南京北阴阳营,常州寺墩,上海福泉山、马桥、广富林,浙江余杭庙前等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中期典型遗存。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大汶口文化集团是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和河姆渡文化覆亡的凶手,但从彼时的大局分析,大汶口文化集团的南下扩张对这三支文化的覆亡是起了推手作用的。可能正因为如此,南逃的凌家滩人才联手败亡的崧泽、河姆渡文化遗民形成了一支新的文化势力——良渚文化集团。良渚文化的适时崛起,遏制住了大汶口人南下扩张的步伐,随后的1000年的时间里,二者刀光剑影,打得难分难解。

大汶口文化集团不止是向西向南扩张,它还通过中原地区向长江中游流域进逼。受其压迫,在江汉平原及其周围地区绵延达700年之久的大溪文化,也在距今5300年前后,摇身变为了更加强大的屈家岭文化。其势力范围以江汉平原为中心,西至三峡,东到武汉,北达豫南,南抵湘西北常德一带。

屈家岭文化势力崛起后,迅速反击,向东北征服了豫西南地区。又以此为据点向北方和西北方拓展。向北方的一支,出南襄隘道穿越伏牛山和外方山,经上蔡十里铺、驻马店党楼、临汝北刘庄、汝州中山寨、禹县谷水河,挺进豫中平原的郑州大河村,再折而向西,经豫西洛阳王湾和灵宝盆地,向北穿越黄河,抵达晋南夏县东下冯遗址和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另一支向西北沿丹江溯水而上,经陕南,翻越秦岭,出现在了渭河谷地。

中原地区瞬间沦为大汶口集团和屈家岭集团的半殖民地。

文章图片7

屈家岭文化石钺、石斧、石矛

面对着大汶口和屈家岭两大集团的强势入侵,中原土著迅速分化,一部分顽强抵抗,死战到底,如盘踞在辉县一带的大司空文化政权;一部分认输服命,甚至还充当了大汶口集团在中原统治 “代理人”角色,如郑州西山古城政权。

另外还有一部分为避祸战乱,干脆逃之夭夭。这部分西阴遗民,在东有大汶口殖民者西下攻伐,南有屈家岭苗蛮势力北上进击的情况下,就只能沿着渭河上溯,向人烟稀少的西北甘青一带逃亡。

从考古资料看,他们先是逃到了今渭南市华州区泉护村一带,与同属西阴文化的泉护一期文化居民组成迁徙大军,北上到达渭河上游的陇东地区,在此留下了仰韶晚期大地湾类型。稍作盘桓后,他们又继续西进至陇西以及青海民和等地,在此繁衍生息,并同当地土著交融,创造出了繁盛一时的马家窑文化。

文章图片8

马家窑文化变体蛙纹双 耳彩陶罐

中原地区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局面一直持续到距今4800年前后,随着覆盖范围更为广大的庙底沟二期文化新兴土著势力的崛起才有所改观。但也就是仅仅有所改观而已,与先前的西阴文化一统华夏的局面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局面大约维持了有1000年之久,在距今4300年前后,海岱地区因不明因素出现了一波大规模向外迁徙的移民浪潮,大量的人口外流以及频频爆发的洪灾,导致大汶口文化的后裔——龙山文化——迅速走向衰落。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在晋南临汾地区,陶寺早期小城址拔地而起——中原文化复兴,再次占据了东亚大陆舞台的中心。

文章图片9

陶寺遗址观象台复原建筑

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似乎皆有定数。又是一个同一时间,只不过是,原来降下来的现在升了起来,原来升起来的现在降下来了。就在陶寺文化像旭日一般冉冉升起的同时,辉煌千载、地处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却黯然走向了它的终点。

随后的300年岁月里,江汉平原上由屈家岭文化脱胎而来的石家河文化,也在几度风流过后趋于沉寂。整个长江流域由此进入长时间的文化沙漠时期。

——摘编自李琳之:《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因阅读流畅需要,删去了注释部分。

文章图片10

商务印书馆,2021年9月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学研究成果,并辅之以文献学、民俗学、人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半坡、后岗一期、西阴、大汶口、红山、凌家滩、良渚、屈家岭和龙山等诸多考古学文化族属之谜,梳理出了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东夷和南蛮三大集团成长、发展、壮大,以及相互之间交往、冲突和融合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炎、黄、蚩尤及其之后颛顼至帝尧各族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首次系统地还原了早期中国诞生之前这1700年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了中华文明滥觞、形成和发展的璀璨历程。

作者简介

李琳之,历史学者,出版有《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祖先,祖先》等十余部著作。其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三部著作,构成了其从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个完整的上古史体系,是国内外第一套用考古学结合文献学揭示出黄帝至周初历史发展脉络的系列图书。

《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出版后,先后入选了长安街读书会2022年6月第5期好书、百道网2022年7月好书、中国出版集团2022年第4期好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好书”、今日头条好书等推荐榜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