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士门诊⌋ 能够颠覆大众对于护士的认知吗?

 护理的原力世界 2022-09-29 发布于上海

护士门诊,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指的是专业护士,像医生一样,在门诊给患者看诊。

在国内很多三甲医院,已经可以看到许多由护士主导的专科门诊(Nurse-Led Clinics)。比如PICC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哺乳指导门诊,助产咨询门诊,造口门诊,营养专科门诊,中医护理门诊等。

除了常规的专科护理门诊,这几年,又有了很多新兴的护理门诊。比如肿瘤舒缓门诊,儿童哮喘护理门诊等。

这些通常归属于“专病门诊”,和其他科室的挂号入口相同。患者在手机或者医院自助挂号机器上,也都可以自主完成挂号。

只不过,大众不知道的是,在这些诊室里,坐诊的是专科护士,而不是医生。

但也有患者在知道了是护士在做门诊后,表现出了“不认同”,“不值得”。

在《专科护士开设护理门诊执业体验的质性研究》中,提到了护理专科门诊认同度低的问题。

“有些患者认为,来听护士讲几句话,还要挂个号。”

“有些患者也不愿意听我们说话,就来开个镇痛药就走了,他们觉得你(护士)解决不了问题。”

也有一些医院给护理门诊,开设了“不同的路径”。也就是说,患者先去挂普通的医生门诊,诊疗结束后,再到护理门诊接受健康教育。

当然,尴尬的是挂号费的问题。

为了避免患者重复挂号,在这种模式下的大部分护理门诊是不收挂号费的。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护理专科门诊的设立,是意义重大的。

在《专科护理门诊的拆改内心发展路径研究》中提到,专科护理门诊其实在非住院患者的延续治疗,长期健康支持,以及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其实就很好理解了。

护理专科门诊,其实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基础医疗保健和医院专科治疗的鸿沟

除了护理门诊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新型的模式,叫做“护理工作室”。

可惜的是,“护理工作室“在百度里,并没有对应的词条。

但是,护理工作室和护士门诊不同的是,一位护士就可以单独出诊;但是护理工作室需要有完备的护理专业团队,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人员。能够以团队的形式,在固定的工作场所,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

目前,国内的护理工作室,都是以“个人品牌护理工作室”的形式授牌,一般由这个专科方向的学科带头人,以及长期的护理门诊经验来作为基础。

比如,早在2019年,北管理局,就对16家医院的20个护理工作室进行了统一挂牌。

这里包括“王春立儿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室”,“张欣创面治疗护理工作室”,“王婷婷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等。

虽然这些工作室都是以个人名字命名,但这背后,每个工作室基本都由5-6名,甚至是更多的专业成员组成。

比如,张欣创面治疗护理工作室在2019年成立时,由2名护理管理者,8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和2名医生组成。每年接诊人数一万余人,此外他们还和社区进行合作,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上百名。

虽然依然存在有部分患者不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护理门诊和护理工作室的受益者

在国外,护士开设诊所也已经是一件比较成熟的事情。

比如,最近在Medscape上面,就刊登了一篇NP(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 比普通注册护士高一个等级)开设初级保健诊所的文章。

这是明尼苏达州阿波利斯市的一个初级保健诊所,也是第一个完全由护士负责的诊所。

相比于在医院看病,需要等待两周的时间,这里几乎一天就可以看上病。更重要的是,这个诊所可以为病人提供长达40分钟的问诊和检查,这在其他的诊所或者医院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类诊所的开设,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医疗资源的短缺,并且为病人填补了初级保健医疗中的空缺。

解决了看病难、等待时间长、看病远等问题。

近几年,还有另一种形式逐渐兴起,叫做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多学科会诊

也就是由各个不同学科的资深专家组成,来为一位病人看病。

这并不是为病人打造的VIP服务,而是因为某些系统性疾病,比如肿瘤、心衰、肾衰等疾病,其实涉及到的并不是单一病种,它会影响人体的各个器官,不是一个专科方向就能解决的问题。

多学科会诊,也不是一个新名词。在住院病房里,我们常能听到医生说,“你这个情况,得请XX科室来会诊”。

那么,由初诊医生或科室发会诊单,对应科室的医生,就会前来给这位病人会诊。

但为什么说MDT这两年“又新兴”了呢?

是因为有不少医院,开设了MDT门诊,或者专门的MDT中心。

让患者可以在门诊上,直接享受到多学科会诊的便利。患者挂一个号,就能“一站式”解决问题,提高医疗就诊效率。

简单给大家画一个图。

传统的病人看病过程,是一个圈,一个个步骤挨着走一遍,但是MDT的模式,是病人待在原地,各个专科围过来。

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同时,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有医生,也有护士,以及其他学科或者社会工作者参与其中。

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也无论是否已经得到了病人的认可,但至少,护士已经和医生,以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坐到了一张桌子上,拥有了发言权。

行业的发展需要时间,也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推动。

正如《荀子·修身》中说:“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