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桃源:魏晋南北朝的坞堡与坞壁集团

 licht3jh8evr0j 2022-09-23 发布于江西

一 坞壁与坞堡的产生与发展
被许多人称为中式城堡”的坞堡,是魏晋南北朝的独特产物,是乱世中,地方豪强修筑的用以自卫的防御堡垒,同时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组织,与西欧中世纪的城堡有一定相似性。坞壁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坞”起初是边境地区的一种小型防御工事。许慎《说文解字》:隖(坞),小障也,一曰庳城。“堡”即为城堡,是带有防御性围墙的聚落,通常强调军事防卫,与城市相区别,“坞”和“堡”本来是两种不同的事务,最终在两汉之际合二为一,成为“坞堡”坞堡起源于汉代的一种住宅形制,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在西汉末年,坞壁开始传播至内陆,王莽末期,天下大乱。坞堡开始出现于内陆,如光武帝刘秀的舅父樊宏曾"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东汉将领冯鲂"聚宾客,招豪杰,作营堑,以待所归";东汉蜀郡太守第五伦聚众,"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褒见而异之,署为吏",可见,在王莽时代,坞壁就已在内陆分布。、史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认为:“西晋末年戎狄盗贼并起,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值得一提的是,陈寅恪先生认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一处与世隔绝的坞堡。
到了东汉时期,边境地区的“坞”终于与内陆的坞堡融合并成熟发展,东汉政府为防范羌人,命邓训,伏波将军马援等人在凉州地区广泛修筑坞堡,随着羌乱愈演愈烈,东汉政府开始在内陆修筑坞堡,此时,坞堡大多数还只是由政府修建的防御工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坞壁在内陆开始广泛分布,特别是民间开始出现大量坞堡。最典型的如董卓修建的“郿坞”,就是典型的坞堡,史料记载“许多董卓筑坞于郿 ,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随着董卓的败亡,郿坞也被愤怒的群众摧毁,到了三国时期,地主豪强筑堡自卫,形成地主武装,曹魏阵营的李典。许褚,田畴都是坞堡主出身。《三国志》记载“汉末,(许褚)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三国时期,坞壁进入发展阶段。东汉士族政治蓬勃发展,地方士族豪强在地方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占据大量土地,建设庄园,实行自给自足的庄园制经济, 为坞壁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西汉时期的“坞”

到了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陷入大乱坞壁在中原地区开始蓬勃发展,永嘉乱后,西晋都城洛阳陷落,西晋政权中一些下级官吏便纠合一部分流民建坞自保。例如,《晋书》卷《阎鼎传》:阎鼎字台臣,天水人也。初为太傅东海王越参军,转密令,行豫州剌史事,屯许昌。遭母丧,乃于密县间鸠聚流人数千,欲还乡里。……司徒左长史刘畴在密为坞主,中书令李啦、太傅参军驺捷刘蔚、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皆来赴畴。佥以鼎有才用,且手握强兵,劝藩假鼎冠军将军、豫州刺史,蔚等为佐。随着胡人势力的南下,坞壁在北方分布更为广泛,动辄数以百计,如,王弥、刘曜、石勒攻司州魏郡、汲郡、顿丘时,陷五十余壁。(《晋书,王弥传》)刘粲、王弥、刘曜攻豫州梁、陈、汝、颖时,陷垒壁百余。(《晋书刘聪载记》)在冀州,石勒曾陷冀州郡县堡壁百余。(《晋书石勒载记》上)曹嶷曾攻青齐地区,齐鲁之间郡县垒壁降者四十余所。(《晋书刘聪载记》)可见,北方的坞壁,恐怕数以千计,五胡十六国时期,坞壁进入其鼎盛阶段。

二 坞壁的分布及分类
坞壁不仅分布于北方中原地区,在辽东,河西走廊也有分布,在南方这类由晋朝政府统治,相对和平安宁的地方则分布不多,南方的坞堡相比北方也较为简陋,一般只有木制的栅和寨,如前所述,坞壁的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卫,因此,往往分布于易守难攻,有耕作土地的山川险要之地,如《水经注》所记载的一些坞壁,如檀山坞,“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一合坞,“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唯筑西面即为固。一合之名起于是矣。”等等
从分类来看,坞壁可以分为地方宗族自立与流民建立,前者主要由具有威望的地方士族豪强所建立,守卫本乡本土,也有豪强率领本族迁徙外地,所建立的坞壁,许多魏晋名人都曾筑坞充当坞主,试举数例,如郗鉴《晋书》载“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鉴)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当归依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再如苏峻,《晋书》载“”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掖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另一种坞壁则是流民自发形成的,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动乱,许多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他们也会选择自发或依附豪强,推举领袖,修筑坞壁,这种坞壁在北方非常普遍, 例如东晋名将李矩,《晋书》载“”属刘元海攻平阳,百姓奔走,矩素为乡人所爱,乃推为坞主,东屯荥阳,后移新郑。”西晋末年的农民军领袖——张昌,也是此类代表,《晋书》载“太安二年,昌于安陆县石岩山屯聚,去郡八十里,诸流人及避戍役者多往从之。昌乃易姓名为李辰。太守弓钦遣军就讨,辄为所破。

坞堡模型

三 坞壁与坞壁集团
坞壁类似西欧的城堡和庄园和城堡,往往自成一体,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与西欧所不同的是,坞壁的首领并非朝廷任命或贵族担任,而是往往来自众人推举或自立,他们通常出身下层士族或地主豪强,出身不高,没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但是有较多的财产和土地,受过一定文化教育或武艺高超,具有领导才能,因而,在乱世中,成为地方的领袖。如上文所述,李矩,郗鉴苏峻等人都是因为仗义疏财,颇有才学,“为乡人所爱”,而被推举为领袖,也有自立为坞壁领袖的,如东晋将领郭默。《晋书》载“郭默,河内怀人。少微贱,以壮勇事太守裴整,为督将。永嘉之乱,默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抚循将士,甚得其欢心。”郭默率领部众以抢劫为生,成为坞壁领袖,堪称乱世的绝好写照。
坞壁的首领称为坞主、营主、垒主等,他们占有土地,招募民众耕作,在平时为坞壁的行政长官,组织生产,教化百姓,战时率领坞民作战。坞主甚至自行制度规章,设置部吏和幕僚,坞壁内民众称坞民或堡户,租种土地,缴纳田赋,坞壁内的民众往往是本族族众,乡里乡亲,失去土地或躲避胡人侵扰而流亡过来的流民,坞主也经常自行招募流民,补充实力。这些坞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跟随坞主作战,“且耕且守”因为守卫家乡,故而通常士气高昂,战斗力强。坞主和坞民形成紧密的联系。通常十分牢固。坞壁内部还制定了各种法规,相约共同遵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秩序。如禹山坞通过与玛众共同立誓的办法制定了法规。庾衮与乌众誓曰:无恃险,无怙乱,无暴邻,无抽屋,无樵采人所植,无谋非德,无犯非义,戮力一心,同恤危难。
由于战争频繁,屯田是坞壁普遍采取的措施,因此坞壁内往往存储大量粮食,自给自足,形成封闭的“庄园式经济”,很少进行商业往来。根据出土文物来看,大型坞壁内设有手工作坊,畜牧场,甚至娱乐场所,但极少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这也是“坞堡”与“城市”的最大区别,即坞堡是封闭的,没有“市场”的,当粮食不足时,坞主往往会率领坞民进行抢劫,如上文所述郭默即以抢劫为生。这种抢劫行为在坞主里是非常常见的。《晋书刘聪载记》称:(刘)曜还师攻郭默于怀城,收其米粟八十万斛。”仅仅郭默一个坞壁就有粮食八十万斛,数量可谓十分惊人。其他大型坞壁的情况可想而知。
 

河北安平汉墓壁画中的坞堡

坞主一旦产生往往在本坞壁内有世袭性倾向,一任坞主去世,则传其子或同宗族近属继续担任坞主,其他异姓不得染指,具有很强的宗族色彩。坞主所拥有的武装常称部曲,玛主和其所领部曲的关系是非常牢固的,苏峻死后,峻司马任让等人共立峻弟苏逸为主,领苏峻原来的部众。坞主若死其部众传至其子或弟,其他非本族成员难以统领。鸡主刘遐死后朝廷以其部众授予郭默,刘遐宗族亲戚故旧不乐他属,拥立刘遐子刘肇叛晋。《晋书》卷《刘遐传》以郭默为北中郎将,领遐部曲。遐妹夫防及遐故将史迭、卞咸、李龙等不乐他属,共立肇,袭遐故位以叛。成帝遗郭默等率诸郡讨之。叛军得以平息。
坞壁的人口相当于现代的镇或村,通常有数百户,人口千余,后赵时三辅豪右多杀其令长,拥三十余壁,有众五万以应勋。则平均每个坞壁1500人左右。《晋书》卷《慕容俊传》:张平跨有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之地,垒壁三百余,胡晋十于万户。”则每个坞壁平均三百户,也是千余人左右。
在这样的情况下,坞壁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小社会,小个体,在北方大乱,地方政权崩溃的情况下,坞壁事实上成了实际上的地方政权组织,晋室南迁后,也经常利用这些坞壁和坞主,在沦陷的北方实施间接统治,东晋政府经常给这些坞主“太守”“刺史”“都督”等封号。自我安慰,这些坞主也愿意接受封号加强他们的地位,上文提到的苏峻,就曾接受东晋政府册封,被朝廷赐予所谓“安集将军”峻少为书生,有才学,仕郡主簿。年十八,举孝廉。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遂射猎于海边青山中。元帝闻之,假峻安集将军。 郗鉴以被东晋朝廷封为所谓“兖州刺史,龙骧将军”,上文所述的李矩,郭默等分别被东晋朝廷封为“太守”许多坞堡主也自封太守,刺史,将军等等,用以加强统治,然后让朝廷承认既定事实。
 



 
坞壁并非都是团结的,他们往往也会互相攻杀,进行火并,但是,面对胡人这一共同的威胁,坞壁在大多数时候仍然会选择团结起来,组成联盟,称为“盟主”,如上文提到的郭默与李矩就“结为联盟”,并肩作战,共同抵抗胡人的攻击,在西燕慕容冲围攻困在长安的苻坚时,长安附近忠于前秦的坞堡”三十馀,推平远将军赵敖为主,相与结盟,冒难遣兵粮助坚“也是坞壁组成联盟的体现,坞壁的领袖多为北方汉人,也有北方少数民族组建坞壁的,这些坞主宰晋室北伐时,往往成为晋军争取和利用的对象,祖逖北伐时,大坞主张平,樊雅等接受祖逖招降,率部众归顺朝廷,桓温北伐时,也招降坞壁领袖,“徙民而还”,刘裕远征后秦的战争中,得到了一全坞,龙骧坞等的帮助。如上种种,不一而足。
面对这些坞壁们,北方胡人政权虽然厌恶,忌惮其存在,但由于频繁的战争不可能将坞壁作为作战目标。因此,也往往采取怀柔政策,最经典的策略莫过于索要人质。以此取得坞主的效忠,许多坞主面对胡人的军事压力,也会虚与委蛇,派遣人质。被迫“请降从胡”,对于这些服从的坞主,胡人政权就地将其“拜为守宰”默认其为地方领袖的事实,甚至选拔其中的人才予以重用。
对于拒不服从统治甚至联诺东晋政权及其他汉人武装的坞壁集团,胡人政权会采取强硬手段予以攻灭,借机补充粮食与兵源。如《晋书刘聪载记》称:(刘)曜还师攻郭默于怀城,收其米粟八十万斛。” 王弥、刘曜、石勒攻司州魏郡、汲郡、顿丘时,陷五十余壁。(《晋书,王弥传》)刘粲、王弥、刘曜攻豫州梁、陈、汝、颖时,陷垒壁百余。(《晋书刘聪载记》)在冀州,石勒曾陷冀州郡县堡壁百余。被攻破的坞壁处境十分悲惨,稍好一些的会被充作兵员,战时充当冲锋在前的炮灰,如《晋书》卷《王弥传》:永嘉初,……元海进弥征东大将军,封东莱公。与刘曜、石勒等攻魏郡、汲郡、顿丘,陷五十佘壁,皆充为军士”后赵石勒在河北攻破坞壁百余,扩充兵员十余万,实力飞速发展。至于命运悲惨的则会是男丁被全部杀光,妇女分发军士,其下场可想而知。甚至充作食物。处境十分悲惨。
 

坞舍图

四 坞堡的结构
坞堡可以分为城堡式、楼院式、楼橹式3种。城堡式坞堡四周都构筑了高厚的城墙,大门上望楼,四个角设有角楼,坞堡内有大小不一的房屋建筑。
 


 
楼院式坞堡除了具备城堡式坞堡的城墙、望楼、角楼等一般特征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庭院中建有三至五层不等的高塔。
 


此外,还有公孙瓒的易京这种塔楼林立的坞堡,这种建筑内可能有多个家族,或者多个部将,有利于对入侵者形成交叉式火力。
 


楼橹式坞堡的楼是望楼,橹是楼旁四周的平座。


在战争中,坞堡居民一般是紧闭城门,借助自己长期储存的粮食顽强对抗来犯之敌;在极端情况下,堡主的家庭和指挥中心位于楼橹最高层,可以居高临下的指挥部众杀敌,他们的饮食,书信或者文书需要以绳索上下传递;有条件的堡主可以在城楼上安装大型弩杀敌。除了堡主之外,有的坞堡具有多楼台体系,一旦敌人攻入城内之后,还会受到堡垒的交叉火力射击。而在进攻方式上,坞堡除了用梯子翻过外墙强攻之外,另外的方法主要是挖掘地道,然后动摇坞堡的地下结构。火攻是典型的破城方式,火箭或者持续的投掷易燃物,对土木结构的楼台破坏力极大。对于缺乏骑兵势力的武装力量,这些坞堡有利于本土武力进行长期抵抗。当然在一些水土条件过关的地方,某些坞堡具备马厩,还可以训练小队的骑兵。坞堡这样的小城堡,自然无法抵挡千军万马,但面对小股敌军和土匪强盗流民,还是很有用处的,大军一般也不会以坞堡为攻击目标,费力不讨好。坞堡也会交出粮食,人质,向大政权臣服,因此,坞堡堪称乱世避难的绝佳场所。
 


坞堡的马厩和牛圈

五 坞壁的衰落
进入5世纪,随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北方,坞壁开始走向衰落,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不能容忍坞壁这种“国中之国”存在,但刚刚统一北方的北魏无力将坞壁全部消灭,于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怀柔政策北魏初期,在地方实施“宗主督护制”,任命这些坞主为“宗主”,承认既定事实,命其“督护百姓”,“统治乡里”显然是对地方豪强的妥协
当北魏政权的统治趋于稳固之时,“宗主督护”制度也走向了解体,以崔浩为代表的北方士族及坞壁集团遭到“北人”)(鲜卑人)的猜忌,最终遭到清算,惨遭灭族。到北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年)建立三长制和均田制,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这样宗主或称坞主麾下的坞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就必须缴纳赋税服徭役与兵役,而不再为宗主马首是瞻,虽然为与地方豪强妥协,不致激起大规模反抗,三长基本还是由世家大族和宗主担任,但此举无疑大大地削弱了宗主的权力。均田制即将无主土地或荒地分发农民耕种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三长制和均田制的实施,使得坞壁再也无法维持,其基础陷入动摇,逐渐走向衰落。许多坞壁退化为村庄和村落,到了隋唐,特别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对世家大族进行清算,使得坞壁几乎绝迹,坞壁便以这样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神探狄仁杰》中,导演兼编剧钱雁秋杜撰出了由坞壁发展而来的铁手团,是臭名昭著的杀手组织,由坞壁集团的后人组成。,虽然纯属虚构,但确实有一定历史根据。

铁手团
 


壁画中的坞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立场,不代表学社观点与立场,敬请读者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