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夜醒来,人类的祖先变成了一条鱼

 人老颠东 2022-09-30 发布于安徽

本文选自民生周刊

每当被问到人类起源的问题,
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
“猿”、“河姆渡文明”等等。

仿佛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
人应是由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

但是,近年来,
随着科学人员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证据都在表明,
人类祖先并非是灵长类动物,
而是,鱼!

图片

△民小生制图

今天,
#我国科学家证实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
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图片

图片

我国科学家证实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

从鱼到人演化过程需近5亿年,

先后经历了最早的无颌类

演化变成有颌类、肉鳍鱼类,

之后登上陆地变成两栖类和哺乳动物,

最终演化成人类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图片

不过,
网友们一时之间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
“一觉醒来,祖先变了?”
“我以为我是大猩猩”
“都说了是美人鱼了”

图片

图片


民小生查阅资料得知,
其实,
很多年前就有科学家们曾指出过,
人的进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条鱼。


“从鱼到人”到底是咋回事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邓涛曾在《你是一条来自远古的鱼》一文中提到自己对古人类的看法,他指出,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早的鱼类出现于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

到了4.08亿年前~3.62亿年前的泥盆纪,有一种鱼率先爬上了陆地,变成了四足动物,它们首先进化形成了像蝾螈、娃娃鱼这样的两栖动物,而后才变成了爬行类。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天下,其中的一些爬行动物成功演化成了恐龙、翼龙、鱼龙这样的绝对霸主,而同时期,有一支爬行动物进化成了哺乳动物。

在当时,哺乳动物不过是区区的配角。谁知由于地球环境的骤变,生态空间的主宰者也彻底改变了。

从新生代起,哺乳动物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食肉动物、啮齿动物、有蹄动物等纷纷出现,当然也包括灵长类。

“有意思的是,从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到现在的狮、虎、马、兔、象等,中间经历了许多个进化阶段,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唯独灵长类几乎是从最早的哺乳动物直接变化而来的。”邓涛说,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在身体机能的进化上不如其他哺乳动物的原因。

而提到人的进化,人们总是好奇,为什么现在灵长类没有再进化成人?同问,为什么再也没有一条鱼能够变成人?

邓涛解释,这是因为所有物种都是单一起源,每一个物种的进化方向都是不同的,一旦进化的方向发生了分叉,就只能沿着各自的方向继续发展,不可能再有交集。

在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多位科研人员和外国专家进行研究与探讨后,邓涛发现,由鱼形转变为人形,最关键的便是长出颌角。有颌类的鱼能进一步演变为硬骨鱼和软骨鱼,而硬骨鱼则很可能是人类的前身。

可见,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但是这一跃升具体发生在何时、何地、又是如何发生?


多年来,

科研人员一直都在寻找新的化石证据,

一点一滴还原从鱼到人”的过程。


200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等国内外学者在宁夏发现距今大约3.55亿年的中国螈化石,取名“潘氏中国螈”。

2009年,朱敏团队在云南曲靖发现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保存完整的硬骨鱼乃至有颌脊椎动物化石,也是志留纪唯一完整保存的有颌类,将最古老的近乎完整的硬骨鱼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800万年。

2011年,朱敏与国内外多位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了来自中国4亿年前志留纪的一种无颌类盔甲鱼。根据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的结果显示,盔甲鱼的鼻垂体系统已经分裂,成对鼻囊位于口鼻腔的两侧,并已经完全脱离垂体管。也就是说,正是从这种鱼开始具备了进化成有颌类的重要基础。

后来,它被命名为“曙鱼”,意为一条为有颌类起源带来曙光的鱼。

“曙鱼”不负众望,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

“贵州石阡化石库”

将会为我们解开更多谜团!


9月28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朱敏院士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有关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

据了解,朱敏团队在我国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增添了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经团队科研人员研究判定:“贵州石阡化石库”时代为兰多维列世(志留纪早期)埃隆期最晚期,约4.39亿年前。“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时代,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约4.36亿年前。

“贵州石阡化石库里面含有数量多、保存好的有颌类微体化石。”朱敏说,“其中,双列黔齿鱼的齿旋代表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将牙齿最早化石证据前推了1400万年。”

而“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志留纪早期完整有颌类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堪称“鱼类的黎明”。

朱敏说:“它的发现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100万年,将若干人类身体结构的起源追溯到4.36亿年前的化石鱼类中。”

科研人员对这些古鱼化石进一步研究后,有了更多的发现。

朱敏团队成员盖志琨说:“比如,无颌的盔甲鱼类灵动土家鱼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提供关键化石证据。”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发现在古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

朱敏说:“对这两个新发现化石库中古鱼类化石的研究,将很多与人类相关的解剖学结构追溯到4.4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

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前主席、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约翰·朗撰文说:“这确实是令人惊叹、改变演化格局的化石发现,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历史的几乎所有方面。”

可以预见,“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围绕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做出持续贡献。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