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遇到杠精同事,该怎么办?

 你一直在玩儿 2022-09-30 发布于江苏

作者介绍:浪子燕青。某县党政办主任。


杠精,职场中常会遇到。杠精的特点是: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会反对,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都要跟你抬杠。

那么,遇到杠精,该怎么办?

NO.1

1.修炼强大内心,自信从容放松。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加上不同人阅历、成长环境、站位不一样、不同地方风俗习惯不一样,很容易造成观点多样。

同样一个事情,你站你的角度思考,是这样的;但别人站他角度考虑,又是另外一个结论。因此,很容易出现“说什么就被喷”“说什么就遇到杠精”的情况。

既然这样,就要养成“习惯听到不同观点”的素养。

不然,如果拥有一颗玻璃心,脸皮不够厚,很容易就被这些杠精给吓退了。往往很容易被他人的评价给带乱节奏,就不敢有自己的观点,没法保持恒定的立场和判断。

而,要想修炼强大的内心,首要的是自信,从事实和逻辑基础上增强观点自信。

比如,你辛辛苦苦写完一篇文章,发表到了网上。有的人却见不得你好,在背后说“这文章写的真的不咋地,要数据没数据,要逻辑没逻辑”“这文章我随随便便都能写出来”。

面对这样的言论,那就要有独立的思想了:这篇文章,我是费了很大功夫写出来的,查了很多资料、调研了很长时间,我坚信,我的文章是经得起推敲的。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他人的言论给带偏,不会因此陷入负面情绪的低迷期。

NO.2

2.顺着他,学会自嘲,让他膨胀。很多人抬杠,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在“你看看,我比你聪明吧”“你真傻”等比较中获得优越感、快感。其实,这类人更多的是内心不自信。

都说“要想让一个人出错,就先要让他膨胀”。与其自己默默承受杠精带来的言语压力,还不如把自己放到地平线下,学会自嘲、夸赞他,让他膨胀。

比如,有时你发表一个观点,对方就立马给你道德绑架,说你观点立场不对、逻辑不严密、脱离实际、颠倒事实、带偏方向等;

有时你吐槽一句,他给你强行换位,说“你这样就叫累?你看人家民工、快递小哥,哪个不比你累”类似的话,让你心里却一万点伤害……。

你不如这样回复:我知识水平低、思维能力也不强,您说的太对了,能得到您的指点,我感到如沐春风啊。

NO.3

3.晾着他,看他表演。作为杠精有很大一个特点,那就是只有对方接他的话、情绪被他带动时,他才能从中获得快感。

因此,与其自我贬低、自我承受,不如直接从心里拉黑他并远离他,不妨试试“视而不见”“直接无视”。

比如,他在说你今天的这个行为多么多么不好,想当年,他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但他是处理的多么多么天衣无缝的。这时候,你就索性晾着他,让他自己说单口。

或者,你冲他笑笑,对他说:嗯嗯……,是是……,对对……,有道理有道理……。但不要继续顺着他的思路说下去,让他一个人在那里表演即可。

相信,不一会儿,他会觉得没趣,一个人一边呆着去了。

NO.4

4.还击他,让他难受。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我们来职场工作,无非为了养家糊口、实现个人价值。

如果,有的人总是跟你抬杠、让你不高兴,总是在你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多么强、学识多么宽广,总是在各种指责你、否定你来让自己有存在感,那么,你就要让他下不来台,让他以后不敢再这样说。

当然,这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打蛇打七寸,你要一开口就让对方心服口服,同时又不能陷入争执的场面。

常见的做法是,按照他的意思,找出他的思维漏洞,打他一个比喻反驳他,让他也尝尝被言语攻击带来的烦恼。

当然,此为下策。因为,杠精一般心态有问题,心理不平衡,如果你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让他难堪,很可能他会反攻你。特别是职场中的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你惹了一个内心不太光明的人,是件极其危险的事儿。

当然,有时候,对方跟你“抬杠”,拿出逻辑严谨的论证和强有力的证据来反驳你,极有可能是在帮助你、试图纠正你的错误。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笼统归为杠精,而应该正视问题。

总之,职场遇到“抬杠”,我们心态不能崩,要自信,要学会见招拆招、投其所好、点到为止,适当时候要学会还击。只有这样,我们的情绪才能不被带着走。

玩儿哥Ps.
对岸最近在忙选举,说实话很多招数很下作很不入流。
新北“市长”侯友宜面对的杠精可不少,他的应对方法就是四个字“好好做事”。不管民尽档怎么泼粪,他脸上都是笑嘻嘻的,“最重要的是好好做事”“让我们好好做事”。
小马哥以前也有个标准口头禅,叫做“谢谢指教”。不管其他人怎么批评怎么杠,他都面带微笑“谢谢指教”。
所以,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得出结论。遇到杠精,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自信从容放松。
对于善意的批评、真知灼见的棒喝,我们当然要发自内心尊重、接受、改正。
对于杠精的嘲讽,那就“谢谢指教”“我们好好做事”吧。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