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啊走,走进每一首诗里

 shineboy1 2022-09-30 发布于加拿大
Image
Image

走啊走,走进每一首诗里

    《走啊走 诗在走》,自从有了这本书的概念,一走就是好几年。对于我,这样的事儿,不少。受朋友们抬爱,约了许多书,可多数文字都在等图——因为我懒,一懒就拖,样样拖着,拖到不能再拖。责任编辑熊芝老师容忍我的拖拉,也造就了我的拖拉新高度。四年前,熊老师说想做一本心仪的书,一本经典的儿童绘本,做给中国孩子看的绘本,诗和画,都不能凑合,等多久都行。听及此愿,我特别感动,至少,熊老师觉得我这个在绘本插画界尚不知名的“磨洋工”还有希望。

Image

    没多久,熊老师就选好了金敏老师写的诗,这些诗,清澈透亮,朗朗上口,说是给孩子们看的诗,诗里藏着天真,其实更藏着智慧,大人们读起来也一样受益——当然,和孩子们一起读诗,本身也是美妙的时光。我自小喜读诗词,日常画作也多以古诗词浸润,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美,含蓄且意味深长,而金敏老师的作品,给人更直观的感觉是天真与灵动,读着那些富有童趣的语句,脑中不自觉就会浮现出一幅幅关于自然、关于成长的画面,那些充满稚趣的文字有种让人莫名感动的力量,这也是我创作这个绘本的动力与初衷。

树上掉下来的毛毛虫 在姐姐的裙子上

把身体弓起来 然后伸直

一边量 一边算尺寸

如果自己做一条这样的裙子

需要多少布料

Image

蜻蜓是唱针呀

当她停在荷叶上的时候

唱片就会转动起来

整个池塘就有了一首好听的歌

Image

诗歌作者:金敏  摘自《走啊走 诗在走》

    拿到金敏老师的诗稿后,曾揣摩诗句许久,其实读第一遍时心中便已有画面的雏形,迟迟未动笔,是不想为了画而画,也是不愿辜负诗句中的美好,更多的私心,是我对画面也有不少期待。在我以往的图书插图工作中,多是拿旧有画作“以图配文”,而这次的“命题作画”,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理解与想象的挑战。我尝试着走进每一首诗里,跟着诗游走观景,与诗人的想象力相碰撞,让自己做回孩子。沉醉如诗般鲜活的画面,揣摩细节,浓淡心思,渐渐就有了涂鸦的向往,付诸笔端,最终成为了本书所展现的模样。

    用传统笔墨纸砚,做涂鸦的状态,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和谐,一边是天真,一边是气韵,而绘本的语言,应是用线简洁灵动。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削减平时绘画中常用的笔墨定式与构图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放飞自我”,跟随诗句将自己置身于清朗心境,去寻求用色酣畅欢快。无限靠近孩子们的涂抹,尽力去表现诗句中所蕴含的质朴天真,是我对这本书的心意。

以下视频来源于
艺巢ART

过程的种种尝试,像游戏般,令我乐在其中

    创作期间,赶上疫情,碰面变得艰难,与两位编辑老师仍旧约着见了几回,在茶馆或咖啡馆,我们如孩子一般,一头扎进书里,共同游荡在美好的文字之间,欢快且自由。我随身带着纸墨和笔,每次见面都会现场即兴涂抹,美术编辑钱黎老师有着丰富的插图经验,对于部分作品创作提了不少建议,与老师们三言两语间的火花迸溅,为本书画面增色良多。

Image

    这本书,创始之初就如一个被大家守护的孩子般,四年间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关爱、支持和鼓励,期待此书最后呈现给大家的那一刻,是带着光来到这个美好的世间。

—— 李知弥

Image
Image

有关知弥

About Zhimi

1979年10月生于安徽,自幼习画,喜诗词。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家,现居上海。

“活在当下,画在当下”。他已经把画画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是一顿饭、一壶茶一样,随意自然。笔墨纸砚,方寸之间,成就他的小天地。他的画作“生活”、“喜悦”、“温暖”。线条、光影、墨色都有着莫名的让人感动的力量。

现出版有《时辰》、《知弥先生心画》、《常相知》、《君自故乡来》、《万物与我》等画集,《周作人文集》、《朱光潜书系》、《美丽诗经》、《上海小吃指南》、《山野清风与明月》、《幸福就是一家人共度三餐四季》、《爱——外婆和我》、《走啊走 诗在走》、《像草木虫鱼一样生活》等插图绘本。

原作收藏

扫码详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