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 李本灿主讲 | 周泰·书声 | 有赠书福利

 司法兰亭会 2022-09-30 发布于山西

(题字:南开大学法学院校友安尧)

周泰·书声 第十三期

《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

李本灿 著

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指引下,持续强化企业合规已成为一项新趋势。不仅我国中央企业的合规管理在探索中不断强化,民营企业的合规经营也显得日趋重要。

企业合规问题是多学科的交叉问题,而刑事法角度的研究是主流,也是合规的核心。作为一种新的犯罪治理理念,合规治理进入刑事法的前提是系列立法和司法政策的调整。

“周泰·书声”第十三期邀请了学界及实务界专家人士,共同品读李本灿教授的新著作《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

【预约/观看方式及福利】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回复【合规

预约/观看精彩内容

播出时间:9月27日(周二)19:00

播出时将抽取幸运观众赠送这本新书

本书简介

本书从刑法解释学、刑事政策学以及刑事诉讼法学三个维度对于如何建构刑事合规制度做了详细的阐释。除此之外,对于国内现有的合规制度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反思,从反方向为刑事合规制度的建构划定了边界。

本书最大的理论意义在于,其对于刑事合规制度进行了类型化、规范化处理。刑事合规制度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广泛展开,但现有的研究具有片段性,即更多地以美国法为参照,从经验的层面展开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具有重大的缺陷。本书的规范化处理可以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缺陷,从而为未来的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借鉴。

实践意义在于,本书在进行制度抽象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我们的制度现实,对于合规制度的中国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例如,早在2018年,由作者率先提出的,以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为切入口,引入刑事合规制度的理念,已经在部分检察机关进行试点改革;诸多的单位犯罪案件中,也体现出了合规影响定罪或量刑的理念。对于这些情况,本书都进行了合理参照,并将其纳入研究范畴,为未来的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

作者:李本灿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鲁青年学者、未来学者、青岛市行业拔尖人才,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个项目。主要从事经济刑法、比较刑法的研究工作。

江溯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周泰研究院联合院长

本书是我国国内体系性地研究刑事合规基础理论的一部力作。李本灿教授对合规的内涵、刑事合规的正当性基础、教义学根据、刑事政策导向、刑事程序选择等重要问题作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探讨。

本书对于我国刑事合规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今后我国刑事合规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国祥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刑事合规虽然源于西方,但其本土建构,离不开中国刑法单位犯罪制度的特殊性和中国的企业制度,刑事合规只有建构在中国单位犯罪的制度中才具有生命力。

作为中国学者,一方面,需要有全球视野,关注刑事合规最新实践和发展;另一方面,更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合规之路,为全球的刑事合规研究贡献中国的模式和路径,我们需要也应该有这样的自觉、自主和自信。

李本灿教授在本书中理论联系实践,在全球视野下紧紧围绕着中国的问题展开,体出的学术自主性值得肯定。本书的出版,填报了国内刑事合规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可以说有开创之功。

童德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今天,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建立合规制度,尽最大可能避免刑事风险,这也是当前刑事合规制度受到司法机关热捧的原因之一。

李本灿教授的《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专著的出版正当其时,对我国学界和司法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该书集李本灿教授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刑事合规中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极其有益的探讨。

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充分挖掘了刑事实体法的制度依据与理论根据,认为“同样的制度类型在我国刑法中也可以找到”,并列举了立法例,有利于消除司法人员的实践顾虑。而且提出“事后类型的合规管理制度是影响预防的情节,由此可以引导出责任减轻类型的合规制度。”对于合规司法效果的扩大有理论价值。

《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这本书无疑是当前最具有刑法理论深度、最为系统、对刑事合规实践最具有指导价值的学术专著。

付玉明

西北政法大学企业合规研究院院长

本灿教授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刑事合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该领域备受瞩目的领军学者。

本书从多个维度对于企业刑事合规进行学理性阐释、学术化表达和制度性建构,特别是对于刑事合规的本土化建构,具有开创性意义。

概而言之,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研究方法的系统性与类型性相结合;二是研究视角的国际视野与本土立场相结合;三是研究内容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四是研究对策的实体与程序相结合;五是研究理路的内深发展与制度限缩相结合。总而言之,本书是企业合规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诸多创意观点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向,值得推广。

冯俊伟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刑事合规是强化企业自我管理的重要路径,也是一项超越国界的法律实践,展现了犯罪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转变。对这一课题的关注不应停留于制度引介,还应进行深入的理论追问。

本书从实体法、程序法、刑事政策等多种视角,对企业犯罪刑事责任、刑事合规的法律激励及其正当性、刑事合规的程序面向等基本问题都作了原理性阐述。

陈鑫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该书是系统研究刑事合规若干理论问题的一部力作,不仅具有全球视野,更彰显了中国特色,展现了刑事合规的中国道路。

作者坚持强烈的问题意识,着眼于我国的司法现状,对刑事合规正当性根据及类型化展开深入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书不仅对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对实务界更好开展刑事合规业务也大有裨益,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陈军校

河南前行律师事务所主任

当前,对刑事合规的探讨已逐渐成为“显学”,但当下多数成果呈现出片面化、碎片化的状态,而《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以更具整体性特征的预防性司法理念为视角,对制度运行的理论基础进行理性追问,剖析面临的多维困境,为刑事合规建构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在全球视野下结合本土制度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合规之路。

媒体支持

燕大元照、法律大讲堂、北大法宝

司法兰亭会、青苗法鸣、法律思想

互联网法学、法学学术前沿、杜威法律公社

博雅公法、明德公法、苏大学报、法理杂志

中德教义学法苑、西南人文论坛、法律部落学院

(排名不分先后)

(拍照:李崇杰,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编辑 | 阳山磊,山西农业大学内审部办公室副主任,南开法律硕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