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如何给 全班学生做 不同的ANKI复习笔记?| 学习骇客

 学习骇客 2022-09-30 发布于江苏

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138次

摘要:须知,笔记不是书本的拷贝,也不是别人的副本,它是每个学生思考成果的载体。水平不同的学生,适用的笔记也不同。如何在大班教学情境下,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又照顾到老师的负担,本文试着谈一谈这方面的思路。

本文结构

1/ 背景知识;
2/ 操作方法;
3/ 适用对象。

引言

闪卡的学习方式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了,而在国内,主要还只是一些思想前卫的成年人在使用。

方柏林在《过剩时代的学习》一书的“技术助力学习“一章里表示,自己会用Quizlet 给儿子制作关于词根的闪卡,也有许多英文文章介绍学校老师在课后利用Quizlet将当天的课堂笔记推送给学生进行复习。

与Quizlet 同属于闪卡学习方式的ANKI 软件,凭借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周边工具,在国内外都可以称为闪卡学习方式的No.1(数据参考alternativeto.net )。

本文也就围绕ANKI 软件,来谈一谈如何由老师一个人做笔记,然后给全班同学推送“各不相同”的笔记。

需要用到的背景信息

幕布转ANKI的方法: 幕布公众号:如何将幕布笔记转入ANKI复习?

幕布使用帮助: 见幕布(mubu.com)Web端文档右上角的“使用教程”。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操作方法

使用 结合ANKI与十余种主流笔记工具打造更好的学习闭环 中的 幕布笔记转ANKI 的方法。

老师通过幕布向学生提供笔记,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对笔记进行评估(过滤),将不需要复习的笔记标记为“已完成”(这是幕布的基本功能),然后导入ANKI 复习(标记完成的笔记不会被导入ANKI)。

这样既得到了统一的笔记,又有选择性地过滤掉了已掌握内容,从而实现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教师创建笔记的时机

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利用授课讲义等现有材料,稍加改造,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问答笔记。

教师版笔记的内容设计

教师可以将笔记打上标签,比如难度等级、考试频率、易错程度等。标签功能也是幕布支持的功能之一,在从幕布转入ANKI过程中可以无缝转移。

如果笔记里大部分内容的难度都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在分发给学生前将所有笔记批量标记为“已完成”,那么学生在收到分享后,只需要将少量难点笔记取消“已完成”状态。

教师可以在笔记里只提供问题而不给答案,学生自己来补充答案,这样还能促使学生更多地进行“提取式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比传统的“重复式学习”要更好。

如果笔记的难度很大,教师可以仅仅提供关键词答案来降低难度,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听课理解自行扩展为完整语句。

教师向学生提供笔记的时机

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以后向学生提供笔记。

然而有些情况下,如果学生能提前获得笔记,甚至是只有问题没有答案的笔记,也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水平,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这就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进行户外徒步,如果手里有一张地图,我们就会非常清楚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也更了解接下来将要向何处出发,整个过程也会颇有安全感和掌控感。

学生使用笔记的方式

虽然教师提供了知识点笔记,但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50个学生的脑海里也应该有50种理解。笔记既然是思考成果的巩固,就应该能够体现这种千人千面的独特性。

学生首先要对老师提供的笔记进行筛选,将自己已经完全掌握的笔记标记为“已完成”,这些标记过的笔记就不会被导入ANKI复习,学生就可以专注于复习自己的薄弱环节。

筛选之后,需要适时对笔记内容进行调整,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等,使笔记反映自己的思考成果,符合自己的水平,并在之后巩固这种思考成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