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翁门下又一人?——孫仲文《寄廬印蜕》

 佳木仙馆 2022-09-30 发布于广东

壮翁门下又一人?——孫仲文《寄印蜕》

前幾日朋友圈競相轉載關於新出版潘伯鷹《玄隱廬錄印》的公众号文章,文中有一張圖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圖中系潘伯鷹為“物外真遊”印蛻題跋一紙,跋中提到他摘出此語 “求華陽喬君篆之,而吾友孫仲文為刻之,遂蛻以呈蟫厂先生共欣賞之”。“孫仲文”三字赫然在目,正是我前幾年曾苦苦搜索而不得的一位印人。關於此印人,只能從印譜中推斷出他印章學喬大壯,可能在重慶和上海居住過,給海上一些名家刻過印章等模糊的信息,其他生平資料在網絡上完全查不到。潘氏此跋,至少可以確證他和喬大壯、潘伯鷹、許伯健的關係匪淺,能夠為喬大壯代刀,其刻工應該是被他們所認可的。隨後又想起前不久重慶有人征集“飲河詩社”的資料,其中飲河詩社成員名單中,最後一位便是孫仲文,於是請教重慶的朋友,仅知其姓名出现在许伯健手书飲河詩社名单中,其他信息仍然一無所知。

孫仲文晚年应该生活在上海,给不少上海名家刻过印,熟悉上海文艺界的師友們也許會知道他的生平信息,故將其附于喬大壯、蔣維崧之后,發佈於此,希望有知道他信息的師友們能夠不吝賜教,讓我可以豐富他的小傳,記錄他的信息,使其不至於湮沒於世。

 图片

《巴蜀印譜經眼錄》——《寄廬印蛻》

該譜為孫仲文輯錄自治印所成。

孫仲文(1917-?),又署中文,齋號寄廬。早歲曾居重慶,從喬大壯、潘伯鷹、許伯健等人遊,並參與飲河詩社。印學喬大壯,刀法酷肖喬氏,為居重慶人士如衛聚賢、范鶴言等人治印。潘伯鷹有一印“物外真遊”,由喬大壯寫稿,孫仲文刊刻。晚年或居滬上,罹患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病後仍能奏刀,亦為滬上翁闓運、郭若愚、周慧珺、洪丕謨等人治印。據其邊款可知,孫氏1974年仍在世,卒年不詳。

图片

該譜為線裝原鈐粘貼本,六冊。封面有“寄廬印蛻”行書題簽,落款:“仲文自題”(行書),鈐印:“孫君”(白文)、“仲文小記”(朱文)。內頁無題耑、無序跋,板框為藍色粗線單框。全譜共計124頁鈐印,每頁一印,共錄印124方,其中六方存有邊款。成譜時間也應晚於1974年。

譜中所存邊款,有少量關於孫氏生平之信息,故釋文如下:

图片

“二豎纏不已,五十不為夭”:余患高血壓十餘載,近數年復波及心胃,藥石乏效,今歲初,五十生辰後,血壓劇增,臥床三月,思及香山詩句,鐫此自慰。一九六七年暮春,仲文記。

图片

“周祖堯”:堯字參貞卜文字,應祖堯屬。病中暈眩,殊不遂意。寄廬。

图片

“跛者”: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廿九日,余再度中風,數月未亡,漸見痊,惟不良于行,作此記之。壬子年春分,仲文。(1972年)

图片

“彥龢六十以後作”:彥龢吾兄多年不晤,近聞病甚,而弟於前歲中風後亦不良于行,雖非同病,然均跛矣,實足相憐。茲囑鐫數印,故人之命,不得不從,惟目眩腕弱,諸難遂意,謹乞教正。甲寅夏日,仲文並記。(1974年)

图片

“志平戲墨”:此舊印當已逾百年,石質堅純,鈕亦古樸,志平同志得之,恂樂事也,癸丑初秋,寄廬。(1973年)

图片

“丕謨書印”:丕謨同志精岐黃術,兼善詩書畫,尤工書,家學淵源也,不揣病衰腕弱,作此奉貽。癸丑寄廬。

部分印蜕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