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经义工坊 2022-09-30 发布于重庆

不久,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舞剧《五星出东方》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被誉为“是一部具有高度历史性和民族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佳作”,构思和题材就来源于古丝绸之路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199510月,在昆仑山下的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汉代墓葬中,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发现墓中一人右臂上绑着一块色彩鲜艳的织锦,彩色纹样间织有8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研究发现,织锦护臂质地为蜀锦,素有“寸锦寸金”之称,只有长安和成都才能生产,代表着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丝绸织造工艺的顶极水平。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36国之一精绝国所在地,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使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区的往来日益密切。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对包括精绝国在内的西域地区进行管辖。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赠送外国君主、使节,以及赏赐国内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主要礼品都以丝绸为主。“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被认为是蜀锦匠人专门为汉朝皇家织造,在新疆地区汉代墓葬中出现,是古代精绝国与汉王朝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有力例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一出土便震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并确立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整件护臂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以织锦为面料,用白绢镶边

中国”最初是一个地域概念,泛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字样,这里的“中国”则是指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也是“中国”这个概念最早称谓的记载。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现。中国古代认为“五星聚合”是大吉大利之兆,古代帝王也希望以此自诩得“天命”而使王朝合法化,于是对观测这一天象投入大量精力和特殊感情,期待奇观出现。据说刘邦攻入秦地咸阳的第二年五月,出现过一次“五星聚合”天象,受到汉王朝和儒生高度重视,将“汉之兴”附会于“五星聚合”,“汉之兴,五星聚东井”成为具有浓厚迷信色彩的汉朝人和汉代社会的重要思想观念。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采用汉锦中最高的“五套”档次即蓝、绿、红、黄、白五套彩色经线与一套纬线相交,五色配置分别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用以喻示“五星聚合”。五色丝线错落有致,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个汉字,并配以星纹、云纹和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祥禽瑞兽纹样,表达了汉晋时期寄予天象厚望、祈求强盛吉利的强烈意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臂从黄沙中重见天日,叩响千年西域的时空之门,向世人鲜活呈示“中华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