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上地下的“核司令”—程开甲

 冬不拉拉 2022-09-30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当中国拥有了核武器的那一刻,美国、苏联等大国对中国的核讹诈顿时被打破了,中国人的腰杆子变得更加坚挺,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更加强大。这一切,离不开被称为中国“核司令”的程开甲。

图片
图片
图片

投身科学志成才

图片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今吴江市)盛泽镇,祖父期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做官的人,因此为他取名“开甲”,寓意“登科及第”。

   程开甲一开始并不喜欢上学,小学二年级读了三年,被同学戏称为“年年老板”。后来,他的五姐把他接到自己工作的观音弄小学,每天督促他起床、吃饭和学习,慢慢地,程开甲在学习方面开窍了。程开甲在观音弄小学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良师——当时观音弄小学的校长简晓峰。简校长在观音弄小学大力推广自主、主动、自学、自助的“四自”教育法,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他不仅教学得法,而且经常给同学们讲大人物成才的故事,鼓励他们从小立大志。

   程开甲曾感叹:“在这里我开始懂得了'成才’的含义,并立志要成为一个'大人物’。”

   立下志向以后,程开甲开始拼命学习,并申请跳级,终于在 1931 年,考入了著名的嘉兴秀州中学,并于 1937 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期间,程开甲敢于挑战难题,撰写了一篇专业性很强的数学论文,得到教授们的赏识,并被推荐给《剑桥哲学杂志》发表,随后这篇文章被苏联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全文引用。

   1946 年,程开甲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玻恩。1948 年,由玻恩推荐,程开甲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图片
图片

多次转向为国家

图片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程开甲刚刚取得博士学位不久,很多同学都劝他留在英国,因为那里的条件更好。但是,程开甲坚定地选择了回国。行囊中,除了给爱人买的一件皮大衣,全是宝贵的物理学书籍和资料,程开甲心里认定:这些都是祖国最需要的!

   1950 年 8 月,程开甲踏上了祖国的土地,首先回到母校浙江大学,在物理系做教授,1952 年调到南京大学物理系。当时,中国致力发展重工业,金属物理研究对重工业很重要。物理系委托施士元和程开甲开展金属物理研究和筹建金属物理教研组。程开甲主动把自己的研究重心由理论转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1959 年,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专著,对中国固体物理学的教学和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 年 3 月的一天,程开甲正在实验全神贯注地忙碌着,突然外面传来了同事的喊声:“程教授,快去一趟校长办公室!”校长开门见山地说:“开甲同志,北京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借调你,明天就得报到!”说着,校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从此,这位物理学教授的命运发生改变,他走下讲台,在科学界销声匿迹几十年。“程开甲”这个名字和他从事的核武器事业,成了当时中国的最高机密

图片
图片

潜身戈壁铸核盾

图片

   1960 年,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核武器研究的队伍。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1962 年,经钱三强推荐,程开甲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担任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副所长。

   那段时间,为了能尽快取得原子能技术的突破,程开甲脑袋里想的全是数据。一次排队买饭,他把饭票递给师傅,说:“我给你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排在他后面的邓稼先笑着说 :“老程,这儿是食堂!”

   很多时候,工作到半夜的程开甲刚躺到床上,脑子里就蹦出一个新的思路,于是他马上爬起来,直到把问题理清楚了才再次躺下!

   1963—1984 年,作为我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程开甲成功地参与主持决策了 30 多次地上、地下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试验任务,建立发展了我国的核爆炸理论。他还以核爆炸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的研究领域,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研究解决了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支持了我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运用。

   由于程开甲是我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便亲切地称他为“核司令”。

图片
图片

祖国需要比天高

图片

   常有人问程开甲对自身价值和追求的看法,程开甲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我的信念”,“正因为这样的信念,我才能将精力全部用于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和事业上”。

   程开甲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作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应该符合祖国的需要。当年,他从英国回来,想的就是怎样为祖国出力。几十年后,有人问他对当初的决定怎么想。程开甲说,自己对回国的选择一点也不后悔,如果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回国后,他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的工作,一再从零开始创业,但一直很愉快,因为这是祖国的需要。

   程开甲说:“我以为实现目标就是做贡献,人也只有做出贡献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

图片

(以上内容引自《中国科学家故事丛书·第1辑》中的

《知原子 铸核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