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酸味初探

 健行zhz 2022-09-30 发布于山东

     郑 虎 占(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药学博士,男,44 岁,副教授,药学硕士生导师)

关键词: 中药;酸味;功用

中图分类号:R285.1

《尚书洪范》曰:“曲直作酸。 曲属阴,直属阳,曲直作酸是说阴中有阳而后作酸。药性酸味,其功悉是若此,能曲能直, 曲者收之义, 直者散之义, 故《汤液本草》谓:“酸能收能散也。下面就酸味的作用做初步探讨,不当之处,请同道斧正。

1 收敛固涩

酸味能收能散,用之得当, 可收敛正气, 治正气耗散诸证。 正气耗散,在上见久咳虚喘, 在外见自汗盗汗,在下为久泻久痢,在男科则为遗精滑精,在女科则为崩漏带下等。 酸味药如五味子、五倍子、乌贼骨、金樱子、罂粟壳、地榆等皆能收敛,分别治上述诸证。

酸味药用之不当,则收敛邪气,遗患种种。若痰热喘咳、热逼汗出、食滞泻痢、火动精流、血热妄行等实证、热证,误用酸味则闭门留寇,使变证叠出。

2 生津

经云: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谈说酢梅, 口中津出, 是知酸味能生津也。 乌梅、 木瓜、 五倍子等药皆酸味之属,俱有生津之功,可治阴亏津伤口渴证。酸味生津,可以单用, 也可以与其他药味配伍。

单用的如《金匮要略》以一味酸性药五倍子治“渴而不止”,《本草纲目》以一味酸性药乌梅治“消渴烦闷等。 配伍应用的如《温病条辨》将酸味与甘味配伍,“酸甘化阴”,组成加味生脉散治热伤阴津证。该方酸味有五味子, 甘味有沙参、 麦冬、 生地等。 酸味还可与甘味、咸味配伍, 此三种味共施的意义是: 酸甘可以化阴, 咸味直入肾经, 酸甘咸合用则能补益肾阴,治疗温病热入下焦之真阴耗伤证。《温病条辨》中大定风珠汤即是“酸甘咸”之制,方中白芍、五味子味酸,阿胶、 地黄、 麻仁、 麦冬、 炙甘草味甘, 鸡子黄、牡蛎、 鳖甲、 龟版味咸。 可见, 酸味的生津作用为临床所常用。

3 熄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之客,以酸泻之。客胜的表现是“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耳鸣掉眩是风证之明证,《内经》治之以酸,可知酸味有熄风作用。酸味熄风,既可治肝阳上亢之肝阳化风,也可治温病热伤下焦之虚风内动以及血虚生风证,如山茱萸味酸,先贤张锡纯用之以熄风,其谓:“山萸肉之性,又善熄内风。族家嫂,产后十余日,周身汗出不止,且四肢发搐,此因汗出过多而内风动也。急用净萸肉、生山药各二两,俾煎汤服之,两剂愈”。又如白芍、木瓜味酸,可治疗吐泻伤津或血虚筋脉失养之转筋拘挛等。 酸入肝, 肝主风, 酸与风同气相应, 故酸味当能熄风,临床治风证应加意于酸味药之应用。

4 补益

酸味补益指酸味有补肝与补肺的作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夫肝之病, 补用酸。”经训所言,酸味有补肝作用。 张锡纯最达此意,其所创制的“曲直汤”,主治肝虚下肢痹痛,是方以味酸的山茱萸为主, 是证以左部脉弱为要点。酸乃肝之味,肝虚补之以本味,本是常理, 故临床治疗肝虚证,应注意应用酸味药。 至于酸味补肺之说,始自孙思邈,其在《千金要方》中说:“五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五味子五味全在其中,而酸味独胜,能收敛肺气,孙真人以五味子补益肺金之气,取其收亦补也”之义。 于此可知,临证治肺气虚证,君以甘味之参芪固属必须,而酸味药“收之以补”也应辅之后。

5 安蛔

王好古谓“虫得酸则止”,柯韵伯谓“蛔得酸则静”,仲圣治蛔厥证以味酸的乌梅为君,时珍治“蛔虫上行,出于口鼻”以“乌梅煎汤频服,并含之即安”,可见酸味是可以安蛔的。蛔虫内寄, 动则气乱而腹痛作,静则气治而腹痛止,酸味安蛔即可治蛔虫扰乱气机之腹痛,如乌梅丸已成为现今治疗胆道蛔虫性腹痛的经典方。 又如石榴皮味酸,《名医别录》载其治蛔虫等。

6行散

酸味属阴中之阳,其行散主要行阴邪之结滞,水聚、瘀血之类是也。 如“醋味酸,《名医别录》谓其“散水气”,《证类本草》言其“除块坚积;山楂味酸,具有活血化瘀之功; 橙子味酸, 《本草纲目 》云其“疗瘿气,发瘰疬”;醋制鳖甲,可加强其软坚散结之效;醋炒麸皮外敷,可治疗寒湿凝滞之肌肉关节疼痛难当,等等,说明酸味有疏散的作用。酸味之行散与辛味之行散不同,辛味行散,主要散气分、阳分之结滞,如气滞、食滞等,而酸味之行散,主要散血分、阴分之凝结, 如癥瘕积聚、 瘀血等, 但也并非绝对。 所以治疗结滞一类的病变,当根据病邪的部位及性质,或以辛味药为主,或以酸味药为主去组方遣药。

7解毒

酸味解毒一是指解疮毒言,如醋味酸,《本草纲目》谓其“消痈肿”, 《得配本草》记载“磨南星敷瘤疬,调大黄涂肿毒”;硫磺味酸, 《本草易读》云其以末敷之”,治“诸疮胬肉”;乌敛莓味酸, 《名医别录》、 《开宝本草》均谓其“主风肿热毒,游丹”等。 酸味解毒的机理,清代医家邹润安在疏证“醋”时阐述的很入微,其谓“同雀粪溃痈疽,同釜底墨消舌肿,同泥消火伤,沃炭清血晕,淬石涂乳痈, 煮熟沃疔肿,亦无过于散肝心脾三家热壅而已”,就是说疮疡痈肿为气血凝聚之患,散其气血则痈肿消散, 酸味能行散郁结, 故可消痈肿,所以其解毒机理就在于“散”。 二是指解食物毒言。 酸味可使“肝木充沛,能效疏土之职,脾土得疏,则食毒可化,故《日 华子本草》谓: 醋“杀一切鱼、肉、菜毒”。

从上可知,酸味作用为能收能散,收即收敛固涩、熄风、 生津、 补益之类, 散即解毒、 活血、 软坚之类,合乎“曲直作酸”之义,而现行《中药学》教材论述酸味的功能时,但言酸收, 未及行散, 是否有必要调整,有待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2000-07-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