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书读品 | 将禅学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星河岁月 2022-09-3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将禅学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文 | 释德安




佛教本是从印度传来的外来宗教。然而它在中国这块辽阔丰饶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土上传播,经过漫长岁月,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密切结合,演变成中国的民族的主要的宗教。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离不开对佛教的考察和研究,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图片

《一贯别传》
 中州古籍出版社 
 (明)吹万广真著 
韩焕忠点校 
 2021年12月 

佛教从传入中国后,从理论、礼仪、建筑等多方面主动适应本土固有文化,形成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成果,并与儒道二家交流、融合,汇归为兼顾现实与超越、写实与浪漫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脉络。如何使宗教性、超越性的佛教与注重现实性、人文性的中国文化相适应,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一直面临的考题。佛教解决这一问题是通过其融合与坚守的精神气质,即“契理契机”来实现的,后者作为一种方法论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具体的机制。明代高僧吹万广真的《一贯别传》无疑是这样的一部代表性文献,其作品鲜明的三教和会立场,展示了明代佛教界对融合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苏州大学韩焕忠教授点校版《一贯别传》付梓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本《一贯别传》精校本,书后还附有业已被认为佚失了的吹万《释教三字经》。

《一贯别传》反映了作者吹万广真鲜明的融合思想。《一贯别传》内容上以佛教立场来融汇自身内部诸家思想,也藉由此方法进一步融会儒道二家。通过对在中国流行的佛典进行禅学解释,融会佛教内的诸家思想。这些经典代表性很强,既包含了印度佛学传统的小乘、般若系、如来藏系,又包括净土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等佛教中国化主要宗派的基本经典。其解读结构由导论和重点论述两部分组成,这既与隋唐佛典义疏的结构类似,又通过直指要义而极具简约性,从而展现出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禅教融合。吹万还站在佛教禅宗的立场,运用融合和直指人心的方法论对儒家经典《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文始经》进行解读,从中得以管窥吹万禅师独特的三教关系思想。例如,吹万在解读《老子》时,注重“无为”与“无执”的联系,解读儒家经典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解视角,同时具有追求社会广泛认同的双重意义。因此,《一贯别传》提供了观察明清佛教对于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三家的基本立场的一个侧面。

《一贯别传》体现为独特的禅宗叙事风格。吹万站在佛教禅宗的立场,结合大量佛教公案进行比附和评述,这实际上是将儒道经典中的故事和寓言当作公案一样进行评唱,这具有一种广义禅宗或者将禅宗方法论拓展到社会文化的意味。即便是解读佛教经典,吹万的解释往往是在结合经文含义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继续对经文言语之外的含义进行解释,这实际上就是对“教外别传”精神的具体运用,也是《一贯别传》的题中要义。吹万的解读还注重将论述汇归到明心见性、直指人心上,这就将所追求的结果又赋予了禅宗的特色。吹万继承禅宗“不立文字”却又“不废文字”的精神,以及注重心性的修持,汇归本心、直指本性的特点,形成既坚守自身立场又海纳百川、积极融合的优势,继而将诸家旨趣汇为禅门一宗。而这种融合,正是建立在禅宗注重心性修持的精神底色与国人熟悉和看重心学具有相似性这一心理基础之上的。

《一贯别传》还是理解明清佛教思想趋势,总结这一时代的佛教中国化历史得失的重要参考。作为社会文化存在,佛教不可避免地与当时的主流文化发生交汇,中国人崇尚和而不同的精神底色与佛教固有的缘起智慧相交叠,使这一交涉表现为“和”的气质,这种融合成为佛教中国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一贯别传》既体现了依禅解经、依禅解儒、道的特点,又体现了就教说禅、就儒道说禅的思想,不但提供了洞悉明清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视角和问题意识,而且为今人持续进行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历史经验。韩焕忠教授对《一贯别传》的点校精当,特别是结合禅宗其他资料进行文本考订,能够尽可能还原文本。同时,此书还增加了关涉吹万广真思想与生平的宝贵资料,以及有关其思想的研究论文。这为我们在当代佛教中国化的视域下,考察和理解《一贯别传》所代表的明清佛教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观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其所揭示的新材料、新观点,及其具有的综合性思想资料意义,将汇聚为绵延不绝、相似相续的历史文脉。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