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三年级是道“分水岭”,孩子成绩下降,家长需重视这些能力

 想风一样自由uv 2022-09-30 发布于江苏

家里有小学生的父母应该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小学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这句话被很多家长高度认可,同时也在小学圈里广为流传,让很多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焦虑万分。

孩子为什么会在三年级突然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呢?

其实主要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内容对孩子的要求不同了。

一、二年级以基础知识为主,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知识内容大多为记忆型,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有的超强记忆能力,掌握起来就会非常顺利,考试成绩自然也很不错。

但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内容的难度就会逐步增加,仅靠记和背已经远远不够了,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自己思考和理解。

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三年级语文中阅读理解类题目的变化非常明显。

一、二年级时阅读理解中的题目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但三年级以后增加了很多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在孩子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数学中应用类题目也逐渐增多,题目给出的条件中开始存在越来越多的逻辑关系,需要孩子一一梳理。

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孩子理解能力弱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会在考试成绩中暴露出来,这是导致他们成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既然找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如何避免。

第一、尽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学前阶段可以阅读绘本,养成基本的阅读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逐渐脱离图片进入纯文字阶段,家长可以逐步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和复述书中的重点内容。

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果家长能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同时引导他们及时积累好词好句,那对于语文这个科目来说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年级后的语文成绩自然也能保持稳步前进。

第二、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

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时遇到难题家长都会直接给出答案,其实这么做是不对的,这样很容易破坏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

不管题目多简单,家长都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为三年级以后知识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孩子靠记和背只能掌握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

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那么他们就会逐渐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第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讲到这里,有些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习惯挺好的,放学之后我让学什么他就什么,可是到了三年级成绩还是下降了。”其实这正是问题出现的地方。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真正好的学习习惯指的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非在家长的监督和指挥下学习。

随着知识量和难度的增加,孩子的学习情况会逐渐脱离家长的控制,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不会再严格听从家长的指挥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套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中包含:预习习惯、复习习惯、课堂笔记习惯、课后作业习惯、错题整理习惯、课余积累习惯等

当这一系列习惯完全养成之后,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再难的问题他们也会自己想办法消化和解决。

三年级开始,孩子们要从对知识的认知逐步跨越到应用上,确实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到了四、五年级更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但这个“分水岭”并不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学会少说多听、少指挥多引导、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平稳渡过这道坎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