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南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及其创建者梅大栋

 宣城历史文化 2022-10-01 发布于安徽

皖南第一个中共支部及创建者梅大栋

  王雪平  


微信版第1218期
01

1925年10月底,梅大栋带着一尊马克思银质塑像,从安源回到旌德。他效法安源工运经验,与芜湖团地委派来协助工作的中共党员曹宣天共同创办了一所农民夜校——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先后吸收40多名进步青年农民参加学习。他们以自编的《平民千字课本》教学员读书识字,深入浅出地宣传革命道理,以提高学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1925年11月,梅大栋、曹宣天遵照上级指示,决定在夜校学员中发展一批进步青年入党。一天深夜,学校讲台上端放着马克思银像,墙上挂着鲜艳的中共党旗,在梅大栋、曹宣天主持下,学员梅大梁、王士祯、朱观发、朱明标、朱甲、程朝干、张照谟七人庄严地进行了入党宣誓,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的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就此诞生。

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旧址

党支部成立后,曾两次召开会议,作出活动的决议,其中有:进城宣传,传播马列;在城里办书店,发行进步书刊;选派骨干去外地学习;组织农民协会,打倒土豪劣绅。

1926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党支部趁县城做庙会之机,组织夜校40多名学员,撑举着镰刀斧头的大红旗,以宣传办学为名,在街头游行宣传,高呼“马克思主义万岁!”“列宁精神不死!”等口号,并高唱《八平歌》《农夫四季歌》,向广大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

党支部和补习学校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土豪劣绅的恐慌。劣绅方楚平向伪县政府密报,说三都梅村被“赤化”了。三都农民补习学校由此被地方政府查封。

补习学校被查封,但党支部工作并没有停止,而是转移到县城开展活动。梅大栋邀股集资(共邀八股,每股十元),开办了“辅仁书店”,并在三溪、下洋设立售书分店,作为党支部的秘密机关和进行革命活动的联络点。书店以公开出售一般书籍作掩护,将大量革命书籍秘密售给各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短时期内,共出售《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农民纲要》《新青年》《孤军》等书籍及刊物近3000册。三溪小学、下洋小学还办了图书馆,用进步书刊吸引大批知识青年,使他们受到革命教育。

1926年5月,根据中共“三大”的指示精神,党员均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至1927年初,支部先后在仕川、县城、三都梅村、下洋、朱旺、汤村等地成立了五个区党部,共有国民党员300多人。

期间,安徽党组织负责人柯庆施来到旌德,在辅仁书店召集过一次秘密会议,对党支部的工作作出指示,并介绍了一批青年去武汉学习受训。第一批去武汉的有:工人代表王廷甫,农民代表张照谟,学生代表吴越、朱良桐、冯道。为适应工运、农运和青运的需要,党支部陆续派往武汉学习、受训的还有:梅大栋、梅大梁、谭梓生、谭笑萍等40多人。

为了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党支部还先后在仕川、梅村、下洋、孙村、朱旺等地组织农民自卫军,计800多人。1927年5月16日,旌德仕川农民暴动爆发,这一由党组织领导和以农民自卫军为主力的武装攻城暴动,在皖南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时的报道

在安徽,1923年冬建立有中共安庆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1924年9月建立有中共寿县瓦埠小学支部等,是全省最早建立的几个党组织。但在皖南虽然已有一些中共党员在从事革命活动,但还没有建立党的组织。如:在芜湖,早就有高语罕、张秋人、曹国云等人在筹建党的组织,直到1926年4月才建立中共芜湖特别支部,中共南陵特别支部是到11月建立的,建立时间均在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之后。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皖南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02

梅大栋(1901—1957),又名梅养天,1901年出生,旌德三都梅村人。

1919年,梅大栋就读旌德凫山书院,参与了学校进步师生声援北京爱国学生活动,接受到革命洗礼。这年秋天,梅大栋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宣城师范前身),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到“读书会”“乡村教育研究会”“日新社”等组织,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负责“学生自治会”工作,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6月,梅大栋陪同恽代英、李延瑞等赴旌德、太平等地进行社会调查,传播革命思想。恽代英一行逗留旌德两天后,经太平、黄山转赴上海,梅大栋留在旌德进行革命活动,后在宣师附小任教。

安源煤矿工人罢工斗争胜利后,中央从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选派青年到安源工作,为全国工人运动培养后备力量。1923年10月,梅大栋应恽代英函约,辞别宣师附小奔赴安源,开始在工人俱乐部工作。1924年1月,经李延瑞、吴华梓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梅大栋与刚从莫斯科学习归国的肖劲光、职工学校教师李镜人同被派往长沙,参加由毛泽东、李维汉主持召开的国民党湖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5年2月,梅大栋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秘书,在刘少奇身边工作。9月,安源工运遭到江西军阀镇压,俱乐部副主任黄静源被杀害,路矿党组织遭破坏,外地干部相继离开安源。10月,梅大栋与芜湖团地委取得联系后,逗留芜湖从事革命活动。

1925年10月底,梅大栋从安源回到家乡旌德开展革命活动,创办了“三都农民补习学校”并创建了“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党支部”。

1926年11月,梅大栋奉中共安徽省临委负责人高语罕之命前往武汉安徽党务学校受训,一个月后被调任共青团湖北省委秘书。期间,梅大栋召集旌德来武汉受训的党员会议,指导旌德地方革命工作。1927年5月,梅大栋派喻世良等人从武汉返旌,在仕川协助王庭甫组织发动了“5·16”农民武装攻城暴动,开创了以革命武装对抗反革命武装的壮举。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梅大栋被迫离开武汉转到芜湖。经请示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柯庆施,与鲍沧等人负责筹备市工会,在芜湖裕中沙厂、大昌火柴厂等组织工会、联合会,领导工人与资本家斗争。后在张秋人的领导下,在芜湖从事团的工作。

1927年8月,中共旌德特支在西乡下洋成立,梅大栋返回旌德。次年春,梅大栋在西乡下洋村谭笑萍家水碓里,组织召开了中共旌德县党员研究会第一次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平民教育促进会,发起“倒江运动”,推翻反动县长吕宝章的爪牙、县教育局长江养吾。11月18日,县政府以“组织教师暴动”罪名,判处梅大栋死刑。梅大栋越狱后,辗转周折,于12月下旬秘密离旌,经绩溪、歙县、杭州到了上海。

1929年1月,梅大栋在上海与同学李求实(时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接上关系,被安排到上海总工会沪西分会,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饰从事工运,后被派往赫路东亚大学读书,与林育南等人从事联络工作。1930年8月,梅大栋调四川北路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报》通讯社,任通讯编辑。

1931年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筹备会。由于来沪代表较多,引起当局注意,党内一交通员叛变,致使十几处党的机关遭破坏。1月18日,梅大栋在武昌路650号住处被捕,判刑5年,囚禁于龙华警备司令部监狱。

1932年,国民政府大赦,梅大栋被改送苏州反省院。1934年7月,被保释出院。1936年,考入南京全国度量衡行政人员养成所。期间,协助同学、冯玉祥秘书李延瑞编辑《抗日阵线》。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栋大栋主编《人生周报》,辟新闻、文艺副刊、皖政评论等栏目,专揭各县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罪恶劣迹,伸张正义。

梅大栋故居暨支部旧址

1937年7月,养成所结业后,梅大栋转赴安徽旅鄂中学任教,参与抗日宣传。1938年1月,随湖北失业教师到重庆,在宜宾县度量衡检定所工作。1939年,写信给重庆《新华日报》主编潘汉年,请其介绍去延安学习,被婉拒未成。同年3月,易名梅养天,怀着从军抗日的抱负,考入成都国民党中央军校,任文化干事,后加入国民党,升中校政治教官。

解放后,梅大栋偕川籍妻子留居四川彭山县。1952年,被政府安置在彭山县文物管理所工作。1957年反右运动中去世,享年56岁。

(作者系旌德县政协副秘书长、专委会办公室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