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析义

 医道无涯 2022-10-01 发布于广东

□毛峥嵘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清朝中期医学家叶天士撰写的《温热论》,提出“热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的观点。

这一段话说的是热病、温病及杂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发热的治法是不同的。单纯热病,治其阴津比较容易,诸如用沙参、石斛、芦根等药,能滋阴,清除热邪;而温病发热有一种证候是阳为温遇所致,它既不能用滋阴法治疗,又不能用温阳法清除,用什么治法呢?叶天士从临床实践中体验到,用通阳法为宜。这里所说的通阳法,并不直接用温阳药,而是用利小便之法。

“通阳”二字,最早见于《中藏经·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篇》,原文提出“负则起阴通阳,针则行荣引卫,导引则可以逐客邪于关节,按摩则可以驱浮淫于肌肉……”可见这是阐述治法作用的。其中负法的作用是“起阴通阳”。具体来分析,就是去除寒湿之邪,从而使阳气通畅。这种“起阴通阳”法,在《伤寒论》中就有论述,比如白通汤类方,方中所用的葱白,就有通阳作用。

从广义上来讲,通阳法不可能离开辛温类药物,如寒气瘀于脏腑,必须用辛温之附子、干姜、吴茱萸;寒气瘀于经络,必须用辛温之细辛、薤白等;若是湿邪瘀于脾胃,要用芳香化湿醒脾之品,比如佩兰、砂仁等。而叶天士所用“利小便”以通阳,目的是为了祛湿,阳气一通,则热势自然减弱。而欲小便通利,必然用茯苓、通草、滑石等药。“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说明湿病用“利小便”以通阳,与杂证用辛温之药以通阳是不同的通阳方法,为什么说“最难”呢?这句话是针对湿病而言。在确定湿病以后,怎样遣方用药,是不太容易的。原因是过用附子、干姜以温阳,会伤其阴精;过用细辛、白芥子以通络,会耗散其经气;而过用茯苓、猪苓以利湿,会败走真阴。叶天士所说的“最难”,是在强调要认准证,选好药,用好量。

叶天士的门人在《临证指南医案·湿病篇》中记录了叶天士应用“通阳法”的实例,比如宣通肺气的杏仁、竹叶、桔梗、瓜蒌皮等;淡渗宣窍的薏苡仁、茯苓皮、猪苓、通草等,宣通中焦的苓桂术甘汤等;“苦味辛通”经络的连翘、赤小豆皮等;对暑湿混杂的“通阳祛邪”法,用杏仁、薏苡仁、桂枝、厚朴、白蒺藜等;亦用“温蒸阳气”的鹿茸、淡附子、草果、菟丝子等,清代温病名家王孟英是应用“通阳法”治疗湿病的高手,他曾治疗一例暑月湿伏的患者。其他医生认为患者属于“阳虚阴暑”,欲用大剂量干姜、附子、桂枝以回阳;族人请王孟英诊断,查看患者的症状后,王孟英提出“既受暑热,以肢冷脉伏,二便不行”的病因病机,运用六一散治疗,以淡盐汤搅拌之,祛除湿热;随后,运用白虎汤治疗而愈。六一散为辛凉淡渗之剂,以利尿、通阳而清暑热。

湿浊郁遏,阳气不通,运用通阳之品,除用“利小便”淡渗药外,辛润通络之品,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生姜皮、葱白、橘络、瓜蒌皮等。

综上所述,运用单一疗法治疗疾病,很难取得满意效果,宜适时配以辅助疗法治疗;在遣方用药时,应灵活用药,并依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方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