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来居上的西六宫(中轴线对称的内廷)

 北京的骑士 2022-10-01 发布于北京

       同东六宫一样,西六宫也是明清后宫妃嫔的住处。西六宫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启祥宫(太极殿)。因整齐有致的坐落于紫禁城的子午线西侧,因而被统一称作西六宫,与之相对应的是子午线东侧的东六宫。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像两腋般夹挟着位于中轴线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民间流传皇帝的“三宫六院”,紫禁城后宫里的正宫为坤宁宫,东宫、西宫就是指东六宫与西六宫。

图片

紫禁城内廷“三宫六院”平面图

  西六宫与东六宫遥相呼应,建筑形制基本相同,共同形成后三宫的两掖。西六宫与东六宫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是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一中轴线上的正宫建筑为依据的。

  从建筑物上讲,西六宫为: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东六宫为:钟粹宫、承乾宫、景仁宫、景阳宫、永和宫和延禧宫。

   在建筑布局上,西六宫与东六宫中间的每一个宫殿都是广深各五十米的方形格局,采用的建筑手法都是一正两厢、两进院落,体现着中国古代城市方正的建筑格局和棋盘式的街道。

图片

  理论上西东六宫是平等的,无所谓尊贵高下。但实际上按照古代传统理念,东六宫的地位要比西六宫的地位高。所以明代至清初,东六宫居住的妃嫔比西六宫的妃嫔地位高,直到清晚的同治年间,两宫同时垂帘听政时,还是东宫的慈安为上,西宫的慈禧在次。

  但自清中叶开始,西六宫的地位得到了显著加强。抬升西六宫地位最重要的人是清朝雍正皇帝,他把寝宫由中轴线上的乾清宫搬到了西路的养心殿,自他以后清朝的8位皇帝也都以养心殿为寝宫,这使得西六宫的地位显著提高。

  住了清朝八位皇帝的养心殿

  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养心殿占地5000平方米,南北长63米,东西宽80米。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在无梁殿炼丹药,在养心殿养心,以求长生不老,结果也不过是活了60岁而已。

图片

养心殿

  养心殿正门叫遵义门,遵义二字语出《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图片

养心殿正门遵义门

  雍正为什么要搬到养心殿?

  早在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开始,就把乾清宫定做了皇帝的专属寝宫,从他开始一直到清朝的康熙帝,乾清宫内先后有16位帝王入住。

  而雍正即位后,将寝宫搬到了养心殿。至此开始,一直到清末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共计8位清朝皇帝都住在养心殿中。乾清宫好好的,雍正帝为什么要“换房子”呢?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图片

       民间传言是雍正帝得皇位不正,惧怕康熙索命,故而搬家。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雍正搬到养心殿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康熙驾崩后,雍正将养心殿作为服丧的倚庐,在27天守丧期结束后,雍正并未搬离养心殿,而是仍旧留居此处。他的原话是:朕持服二十七日后,应居乾清宫。朕思乾清宫乃皇考六十余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实不忍。朕意欲居于月华门外养心殿,著将殿内略为葺理,务令素朴。朕居养心殿内,守孝二十七月,以尽朕心。

  原来,雍正搬家是为了向天下彰显自己对父亲康熙的孝心;其二,雍正比较务实,注重办事效率,而养心殿的建筑规模不及乾清宫,君臣商议国事或者处理一些事情都比乾清宫更加方便;其三,雍正比较勤俭,他想搬到相对简朴的养心殿,为天下起到勤俭廉政的表率作用。

图片

养心殿平面图

  养心殿原为面阔三间大殿,后来将廊子推出又在每间额枋上加支方柱两根,从外观上已成九间了,这是清雍正年间改建的。

  同时又在西二间外另加添抱厦一间。抱厦以木板墙形成一个小院,传说是清代皇帝在殿中临窗批阅境内外官员所上奏章时,防止宫监们窥视的需要。

图片

养心殿抱厦(外观)

  养心殿内匾联充满宋明理学思想,正殿“中正仁和”四字的匾额为雍正皇帝书写,意义为中庸正直,仁爱和谐。

  还有“勤政亲贤”匾是皇帝告诫自己及其子孙要巩固政权必须抓紧统治,依靠得力的忠实臣宰。还有“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对联。

图片

养心殿内景

  养心殿正厅设有宝座,御案,宝座设有书架,藏有历代皇帝有关治国的经验,教训的著作,专为传给新皇帝阅读。

图片

养心殿东暖阁

  暖阁中为东壁西向的前后两重宝座,早期是皇帝休息和每年行开笔式的地方,后期是清代同光时期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

图片

养心殿西暖阁

  养心殿西暖阁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设立小门通中室,勤政亲贤为雍正所写,北为宝座,南为窗。

  西六宫首宫永寿宫

  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更名为永寿宫。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图片

永寿宫

  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外檐装修,明间前后檐安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为槛墙,上安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令仪淑德”,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内廷东西十一宫的匾额“俱照永寿宫式样制造”,自挂起之后,不许擅动或更换。

  正殿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东西有耳房,殿前东西亦有配殿各3间。院落东南有井亭1座。

图片

  永寿宫为明代妃嫔、清代后妃所居之处。明孝宗的母亲孝穆纪太后曾在这里短暂居住,后突然暴死,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后因乾清宫发生火灾,万历皇帝也曾住此宫,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在此召见大学士申时行等人。

  崇祯帝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于慈庆宫。天启二年(1622年),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年号崇祯。即位之初,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国内灾情异象屡屡出现,皇帝在此宫斋居。

  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

图片

北京景山崇祯殉国处

  清军入关后,以礼将其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追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

图片

十三陵最为简陋的明思陵

  顺治皇帝恪妃,康熙帝温僖贵妃、敬敏皇贵妃,乾隆帝慧贤皇贵妃、舒妃,嘉庆帝如妃曾在此居住,另乾隆帝颖贵妃巴林氏曾在此居住。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崩,崇庆皇太后,即孝圣宪皇后居永寿宫,乾隆皇帝居乾清宫南廊苫次,并诣永寿宫问安。

  清代的永寿宫因为距离慈宁宫、养心殿最近,所以屡次作为筵宴场所,在公主下嫁时宴请女眷。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硕和恪公主下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均设宴于永寿宫,而且还设了中和乐器,演奏营造喜庆的气氛。

  道光中晚期,外侮内患日盛,而朝廷内部一味讳饰,将各疆吏密奏匿于永寿宫。光绪以后,此宫前后殿均设为大库,收贮御用物件。

  嘉靖皇帝父亲诞生地----太极殿

  太极殿在明初名未央宫。明宪宗第四子朱祐杬生在此宫,后封为献王,藩地在今湖北钟祥县。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嗣,遂以近支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即位,是兄位弟承,为明嘉靖皇帝。嘉靖继位后即迅速封其父献王为兴献皇帝,王墓也改成皇陵,并将其出生的未央宫改称启祥宫。

图片

嘉靖皇帝的父亲朱祐杬出生的太极殿(明代称未央宫)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7),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次子。因此张皇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1521年(嘉靖元年)--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在位,(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万历),年号嘉靖,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

  朱厚熜是中国封建历史上颇为独特的皇帝,虽然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

  靖帝是明代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嘉靖帝继位之初,面对“正德危权”,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做一位后世称颂的明主圣君。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顿朝纲,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不过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大礼议之争”,也是明朝中期最著名的政治事件。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兴王妃蒋氏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

   提起嘉靖帝,很多人都会想到他前半生的辉煌,推行嘉靖新政,大力抗击倭寇等等。其实相比于明朝史上的奇葩皇帝,嘉靖皇帝还算一个差不多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算得上是颇有作为。著名的明朝大臣海瑞,曾经写奏疏骂过嘉靖皇帝,说他妄想长生,无父子、君臣、夫妇之情,称“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嘉靖皇帝勃然大怒,想杀了海瑞。大臣徐阶提醒他:“海瑞是相当比干,皇帝想成全他一个忠臣的名声吗?”嘉靖皇帝克制住了杀害海瑞的冲动,“你想当比干,我却不是纣王。”没有杀掉海瑞,只是将他逛了一段日子。如果朱厚熜能够将这个势头保持下去,明朝的生命力还会再延长。然而,在他执政的后期,开始崇尚道教,迷恋长生不老之术,导致宦官当道,以严嵩为首的奸臣横行,使得内忧外患加剧。

图片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虽然一共立过三位皇后,然而这三位都未曾给他留下子嗣。于是便有朝臣谏言,希望皇帝可以广纳后宫。自此之后,朱厚熜因为贪恋女色,身体反而每况愈下。为增强体力,嘉靖听信谗言,想靠丹药续命。朱厚熜越来越迷恋丹药,各地进献的丹药也是五花八门。这其中,最让朱厚熜痴迷的便是“红铅”。不过,这味丹药可是相当的奇葩,它需要用处女月经和着药粉炼制而成。道士们告诉明世宗,这味药不仅强身健体,也能提高他的兴致。于是,朱厚熜疯了一样的命宫人采集原料。可是,宫中女子虽多,原料总是有限的。所以,为了保证原料充足,朱厚熜干脆强迫宫女们服食催经的药物。有些宫女身体好的,尚且能挺住,但是绝大多数宫女不是失血过多,就是血崩而死。

  自从开始服“红铅”,朱厚熜经常打骂宫女。宫女们本来就要“产药”,还要天天干着体力活,很多宫女天刚蒙蒙亮,就要忙活到深夜,再加上还要被皇帝责罚,很多人都心怀怨恨。

  在这些倒霉的宫女中,有个叫杨金英的,因为每日凌晨就要为皇帝采甘露,以用来炼丹,再加上经常挨打,于是便商量着弄死这个残暴的皇帝。她们策划得很好,甚至直接将想法化为了行动,开始着手准备刺杀皇帝。

      1542年11月的一天晚上,酒醉的朱厚熜斥退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侍从。而杨金英等4名宫女便悄悄地潜入了朱厚熜的寝宫,她们蹑手蹑脚地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毫不犹豫地就套在了朱厚熜的脖子上。但是,好巧不巧的是,可能是她们太过紧张,绳子竟然系上了个死结,四个人拉了半天竟然也拉不紧,就在她们磨磨蹭蹭的功夫,朱厚熜竟然醒了,并且开始拼命地反抗。结果,其中一个宫女立刻飞奔逃跑去告密了。杨金英等人见状,也只能作鸟兽散。

  最后,匆匆赶来的方皇后救下了这位皇帝。若非她及时赶到,朱厚熜将成为史上第一个被宫女勒死的皇帝。即便如此,朱厚熜也是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让身体恢复,而且才能开口说话。

  这些大胆的宫女全部被凌迟处死了,经此一事并没有让朱厚熜反思,他反而认为一切都是命数,冥冥之中有神仙保佑,从此反而更加信奉道教。就这样,朱厚熜将朝政交给了明朝四大奸臣之一的严嵩,从此怠政修仙去了。

      1566年,60岁的朱厚熜病逝了,这位在位足有45年的皇帝,据说是因为服食丹药过量而被毒死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曾这样评价朱厚熜:“他是明代有史以来最为聪明的皇帝,在明代的十几位皇帝中间,如果要按智商水平排序,他至少在第三名。”

  他虽然有帝王之才,也深谙帝王之术,甚至与朱元璋不相上下。然而,他终究是辜负了天下的信任。

  清代,启祥宫与长春宫中间打通,改建为一个四合院落,启祥宫亦改名为太极殿,至今启祥门犹存,清末时慈禧、隆裕太后都曾在此居住。但这样的改建对紫禁城的整体布局和讲求古代建筑群相对称的格局是破坏性的,现在从保存的故宫平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变化。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