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楼兰LE古城建置考

 恶猪王520 2022-10-02 发布于新疆

魏 坚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教授

任 冠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博士研究生


图片

戈壁中的新疆罗布淖尔及周边地区,在汉晋时期曾是一片水网密布之地,不仅水草丰美,人口繁衍,更是交通枢纽所在,汉朝使者由此往西,便可至诸国林立的西域,因而该区域扮演了西域门户的角色。楼兰恰好地处该区域之中,这个早已湮没于世的西域古国,引起了后人无尽的遐想(图一)。近世学者虽然从学术角度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一些重要问题,如楼兰国国都所置何在?该区域其它古城的性质究属?学界仍没有取得一致结论。根本原因除了材料的稀缺外,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对考古材料的认知,仍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笔者认为之前的研究路径较多关注的是现有考古材料如何与文献资料匹配,而对这一地区楼兰各城址的形制、构筑方式及相互关系的考古学探索则略显不充分。

笔者曾有幸实地考察楼兰LALE等古城址,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古城特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特别是处于楼兰遗址群核心地带的LE古城,其在城址形制和构筑方式上表现出与其他城址的诸多不同,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此,将以笔者曾进行过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居延地区城址作为比较材料,探讨楼兰LE古城的建置以及诸城址的性质与年代

图片图一、楼兰地区古城、古遗址分布示意图

楼兰研究及主要观点

19142月,斯坦因第三次新疆考察时发现了LE古城,在其所写报告《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斯坦因认识到了LE城与汉在敦煌所筑城障的一致性,指出:“城堡的城墙特征与汉武帝时设在敦煌边境所筑的长城绝对相近”、“该城堡的城墙构筑得非常仔细而且较厚”、“此城堡的时代无疑与敦煌相一致,即从中国人初次向塔里木盆地的军事推进开始到公元前2世纪末叶”[[2]]

1980年,新疆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察队对LE城进行了调查,考察队的穆舜英称该城为“方城”,认为可能是汉代“居卢仓”遗址。[[3]]1985年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对LE城有较详细说明:“LE古城,位于楼兰古城(LA)东北约24公里。古城近方形,东西城垣长约122,南北城垣长约137。城垣收分明显,城基宽约3.66,顶宽1.68,残高3多;夯土版筑,间以柴草层。斯坦因认为城垣的营建方式与敦煌汉长城类似。南城垣靠近中部有一城门,宽约3;北城垣也有一城门与之相对,但稍窄。距西墙约7.32处有一座大型土堑建筑仅存北半部墙基。原建筑物面积约21.3×10.7米。北城门内侧是一片灰区。[[4]]

1995年,林梅村发表《楼兰国始都考》指出:楼兰古国最早的都城是LE城,元凤四年更名鄯善后,迁都到扜泥城,并认为“两千年前汉将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安归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LE古城之内,安归的头颅曾被悬挂在此城北城门上示众”。[[5]]

1995年,李吟屏发表《悬挂楼兰王首之北阙考》[[6]],指出悬挂楼兰王头的北阙是西安长安未央宫之北阙,间接否定了林文所述。

1996年,黄盛璋发表《初论楼兰国始都楼兰城与LE城问题》[[7]],指出“LE古城不是楼兰城”、“屯田与戍防就是LE城主要职能,在全国交通路线上,特别是在西域邮置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0年,吕厚远等对在LE古城东南角“由红柳—泥土构建的墙体中取红柳枝样品”和“城墙内有横倒的胡杨”的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定结果为“其年龄分别为1720±661650±51cal a BP,约公元230~300年,相对楼兰的年龄稍晚一些,对应三国东晋时期。” [[8]]间接推翻了林氏意见。

2010年,王炳华发表《罗布淖尔考古与楼兰鄯善史研究》[[9]]指出,“与LA楼兰故城不同,处于西域长史府直接控制之下的、同一地区的LE古城、LK古城,使用的方法才是一层红柳、一层土,平整均匀、经过夯实的土城墙。它们与LA城墙垛泥法同样明显存在差异。LA垛泥城墙,具有早期的、比较原始的特征,时代早于西汉,是可以从逻辑上推定的。”、“在楼兰古城南面的LK古城,东北方向的LE古城,与楼兰成掎角之势,军事上可以互相呼应,成为一个防御整体。逻辑推论LKLE应该是西域长史府属下之戊校尉、己校尉驻地。他们分别控扼自吐鲁番盆地车师王国南下、阿尔金山脚下鄯善王国北进的径道保证了西域长史府左右的安全。”

2010年,于志勇发表《西汉时期楼兰“伊循城”地望考》[[10]]指出,楼兰LE城应为汉“伊循城”。

2011年,陈晓露博士论文《楼兰考古》[[11]]引前人研究,指出“综合古城规模、城墙修筑技术、朝向三方面考虑,LE古城与居延县城K710以及新发现的BJ2008都非常接近,始建年代应在西汉时期”。

楼兰LE及周边古城

LE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南部的罗布泊西北岸。古城西南角坐标为北纬40º38’41.16”,东经90º7’3.31”,海拔795。古城平面略近方形,方向为北偏西约3º(图二。从现今保留的城墙观察,古城城墙下层为夯筑,基宽约3.5,存高2

图片

图二、LE古城平面示意图

上层以红柳和梭梭等柴棍拌泥分层混筑,现存78层,高约1.71.8。墙体为内外分体合筑,两侧平齐,中间填充,宽约1.7。东墙长137.5,南墙长126.5,西墙长139,北墙长126.5,城墙周长约为530米(图三~图八)。四角似有角台遗迹。古城南墙略偏东处开一门,东侧南墙长54.3,西侧南墙长67.7,门址宽约4.5米左右。在北城墙中部有一处豁口,较窄,判断应不是城门遗址。古城平面不甚规正,西北和东南两角略呈钝角。城中央偏北处有一台基,东西长28,南北宽18。斯坦因在城中发现3件简牍、1张完整

图片

图三、LE 古城远眺(由西向东摄)

图片

图四、LE 古城北墙豁口(由北向南摄)

图片

图五、LE 古城东墙上、下层墙体(由北向南摄)

图片

图六、LE 古城东墙内侧

图片

图七、LE 古城东墙内外墙体错位坍塌情况

图片

图八、LE 古城柴棍拌泥分层混筑墙体细部

2张残坏的纸文书,其上均书写汉字,其中有较明确纪年的有:

“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八月十日丙辰言薄书一封,仓曹史□事营以□行”。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二月廿八日辛未言书一封,永曹督田掾鲍湘、张雕言事使君营以郵行”。

“泰始□年□月十日丙辰言书一封,□曹史梁□言事营以邮行”[[12]]

此外还发现有铜镞、五铢钱、石器等。

LE古城,楼兰地区发现的还有LA古城、LK古城、LL古城等。

LA古城位于楼兰LE古城西南约22.5公里处,古城西南角坐标为北纬40°30'49.81',东经 89°54'48.49',海拔797。古城平面基本呈正方形,方向为北偏西28º。因常年风蚀所致,城墙断续,仅轮廓大致可辨。其中东墙长339,南墙长340,西墙长332,北墙长360(图九)。城内保留有官署、佛塔和大量的民居(图一〇~一五)。

图片

图九、LA 古城平面示意图

图片

图一〇、LA 古城佛塔与“三间房”

图片

图一一、LA 古城佛塔

图片

图一二、LA 古城院落址群

图片

图一三、LA 古城院落址

图片

图一四、LA 古城院落木骨泥墙

图片

图一五、LA 古城房址及木地梁

LK古城位于LA古城西南约51公里处,古城西南角坐标为北纬40°5'37.18',东经89°40'4.98',海拔801。古城呈长方形,方向为北偏西33º。其中东墙长160,南墙长74,西墙长151,北墙长87(图一六)。古城内残存有大型房屋建筑遗迹,是以胡杨方木榫卯相连作横梁竖柱,胡杨棍及红柳枝作夹条,间以芦苇,外涂草泥的墙壁,建筑方法与LA古城遗址类似。

图片

图一六 LK古城平面图

LL古城位于LA古城西南52.5公里处,古城西南角坐标为北纬40° 6'12.22',东经89°36'26.76',海拔802。古城呈不规则长方形,方向为北偏西32º。东墙长66,南墙长41,西墙长65,北墙长40(图一七)。古城东南角东侧有凸出的长方形墙体建筑。

图片

图一七 LL古城平面图

笔者在实地考察时发现,LE古城与楼兰地区其他古城遗址存在较明显不同,最明显的差别体现在形制方面。日本学者相马秀广先生在利用卫星照片判读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城址后指出,“在楼兰地区,从地形面以及城墙与雅丹(强风)方向的关系上,LALKLLLE的城市建设基本计划布局是不同的。”[[13]]据此可将楼兰地区的方形和长方形古城根据城墙朝向分为两类,一类城墙基本朝向为正向,略有偏角,LE古城即属此类;另一类城墙与正方向存在30º左右的偏角,该地区LALKLL三座古城均属该类。这一现象似乎表明,这两类城址在修筑年代上可能有所不同,亦或代表了文化属性的不同。

 楼兰LE与居延诸城址的比较

居延与楼兰一样,同属于汉庭西北边疆地区,其所面临的政治和生态环境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城址规模与形制上可能会表现出相应的共性。因此笔者选取居延遗址发现的K710K688BJ2008三座汉代城址作一讨论。

K710古城居延城)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0公里处的戈壁上,周围多大型沙丘和红柳包,古城西南角地理坐标为北纬41°52'36.21',东经101°16'59.95',海拔936。城址平面基本为方形,方向为北偏东5º。东墙长125、南墙长125、西墙长123、北墙长123。城墙夯筑,墙体因强力风蚀,形成西北—东南向的切割残段,个别地段被流沙掩埋。城墙的东北角和东南角均稍有凸起,推测原建有角台。城门在南墙中部,门道宽约5.6。门址外建有瓮城,瓮城墙体宽2.22.4,瓮城城门东向,门道宽约3(图一八、一九)。

图片

图一八 K710古城平面图

图片图一九 K710古城平面示意图

K688古城雅布赖城)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12公里处的戈壁上,东略偏南距居延城(K7108.2公里。周围分布着大量的红柳包,连绵不断的沙丘遍布城内外,古城西南角地理坐标为北纬41°54'31.92',东经101°11'41.82',海拔942。城墙夯筑,多处都被流沙掩埋,在地表仅可观察到断断续续的残段。城址平面为正方形,方向为北偏东13º。东墙长123,南墙长129,西墙长123,北墙长130米。门址位于南墙中部(图二〇、二一)。

图片

图二〇 K688古城平面图

图片

图二一 K688古城墙体东南角

BJ2008古城(汉代城址)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约30.2公里处的戈壁上,是日本学者相马秀广利用卫星影像图于2008 年发现,后经笔者实地考察确认并命名。古城西北距K710 古城约13.4 公里,距K688 古城约20.7 公里,周围有许多大型沙丘和红柳包。古城西南角地理坐标为北纬41°46′14.11',东经101°21′40.79',海拔932 米。城墙因风蚀严重, 在地表仅可观察到断续的残段。城址平面略呈正方形,方向为北偏东约11°。东墙长119.5米,南墙长136.5米,西墙长119.5米、北墙长136.5米。门址在南墙中部,宽约4.6米(图二二、二三)。

图片

图二二 BJ2008古城平面示意图

图片

图二三 BJ2008古城西墙

通过对居延的考古调查发现,汉代筑城,不论大小都有着严格的规制,同一性质功用的城址多采取较统一的标准。如以土坯砌筑的障城,基本为每边长23米的方形,根据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出土的骨质汉尺的长度,[[14]]若以汉制每尺约23厘米计,则为汉制每边长10丈的规制。居延地区的汉代城址,除去遭受破坏后测量造成的误差外,规模都在汉制55丈X 60丈左右,有些城墙长度的差别,或许是筑城时出现的一些偏差。在楼兰发现的几座古城中,只有LE古城的建制规模和形制同居延地区的三座汉代城址一样,边长在55丈至60丈之间,为汉代边塞都尉或县级城址所采用的一般标准。它们不但均为有规制的方形,而且均是在正南北向略偏东或略偏西,方向在357º~13º之间,偏角较小。而楼兰地区LA、LK、LL三座古城形制规模与上述古城存在较大差异,方向都在北偏西的327º—332º之间,偏角较大。此外,斯坦因虽曾对古城墙的修筑技术予以关注,做了较多叙述,即“城墙由交互间隔的束柴捆层(紧捆,厚约1英尺)及垛泥层(厚5—6英寸)交替间隔地层层垒筑而成”。[[15]]但斯坦因没有注意到LE古城墙体上下部的差异,据笔者实地考察,LE古城下层墙体的夯筑方式同居延地区三座汉代古城的夯筑方式相同,但居延三古城的墙体并未有LE古城上部墙体的构筑遗存。因此,我们判断,居延三古城与LE古城下部墙体应为西汉所建;LE古城上部墙体很可能为魏晋时增筑;东汉期间该城是延续使用还是曾一度废弃,仍需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才能确定。

此外,据上文LE古城出土的三件文书内容,黄盛璋考证认为:LE古城出土的西晋文书由LA的西域长使营发来,可证当时两城并存,并有隶属关系。并指出,“三件公文书既皆由西域长使营以邮行,送达LE城,(城内)必设有官署,三件皆送薄书,也必须由官署官吏接收”。“三件皆在LE城出土,本身即为确已送到的实物证据”。[[16]]此论不但说明了LE城在西晋时仍然在使用的事实,同时也间接证明了LE城内北侧的长方形台基很可能是该城的官署所在。

吕厚远对LE城内部分样品进行的碳—14测年,所采用的样品正是城墙上部红柳泥土构建的红柳枝,所测结果为该城“对应三国东晋时期”,直接证明了笔者对于城墙上部年代的判断。而斯坦因有关LE城墙上层构筑方式同于敦煌长城,并属于西汉的看法,恰好说明该类构筑方式可能晚于西汉,而已经进入魏晋时期。

楼兰LE建置的文献推理

据史籍载,西汉对楼兰地区的控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张骞凿空西域,汉使往来于西域诸国,但常为其所困。故元封三年(前108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17]]此时西汉实际军事控制权仍在玉门关内,但由此开始了控制西域的脚步,此时楼兰地区尚未有汉筑之城址。

第二阶段,太初元年(前104年)至四年(前101年),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的天汉元年(前100年)“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18]另“自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之后,初置校尉,屯田渠黎。”[[19]]此时汉朝开始在出敦煌以西至罗布泊一线修筑烽燧,并且势力应到达罗布泊及沿孔雀河以西至现库尔勒地区。这是汉庭在楼兰地区逐步开展屯田的初始阶段,用以满足屯粮驻兵所需。

第三阶段,“元凤四年(前77年)……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为刻印章,赐以宫女为夫人,备车骑辎重,丞相将军率百官送至横门外,祖而遣之。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20]]、“至宣帝(前73年即位)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21]]汉朝对楼兰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与之相伴的则是屯田规格的升级,设置了 “司马”、“卫司马”等屯田官职。

第四阶段,约地节二年(前68年),“其后更置都尉。伊循官置始此矣。”[[22]]又,“是岁,神爵三年(前59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23]]可知伊循屯田,开始为司马、卫司马屯田,其后又进入了都尉屯田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据张骞元朔三年(前126年)所言:“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24]]说明在汉朝势力进入西域前,该地已建有城,并且距罗布泊较近。又据尉屠耆言“国中有伊循城”,可知在公元前77年时,楼兰国不仅有国都,还有伊循城,且二者相距较近,可使“得依其威重”。关于楼兰国都,有诸多学者根据LA出土佉卢文书中有“楼兰”、“Kroraina”等字样,并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判断,基本认定LA古城为楼兰早期国都。[[25]]该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笔者亦持相同看法,此不赘述。至于伊循城,则众说纷纭。结合前述,伊循城当与楼兰都城相近,故而笔者认为LK古城很可能为早期伊循屯田之所。再者LK古城形制所呈现出的非汉制的较早文化面貌,应与LA古城同为汉入楼兰前所筑城池,且二者相距亦不远,故楼兰王尉屠耆所倚重的“国中有伊循城”只能是这里。孟凡人从LK古城的遗迹和遗物、城址的规模和交通、历史背景、LK古城与LL古城和LM等遗址的关系、LLLM等遗址的性质和年代等方面曾做过详细论证,认为LK古城应为伊循城。[[26]]笔者赞同。LK城位于楼兰国之中心,扼控楼兰国南北势力,汉于此置伊循屯田是合情合理的。

其后,伊循由司马屯田升格为都尉屯田,这时,如都尉治所仍置于LK古城,已经不能满足汉王朝经营西域的需要。于此时,一方面楼兰国内的形势应逐渐趋于稳定,LK古城的重要性应开始下降。另一方面则是楼兰道逐渐兴起,汉朝需要在这条交通线上屯田驻守,于是在伊循迁都尉的同时,汉王朝便着手在楼兰道上修筑了LE城,并将其治所移至此城。因此LE古城修筑的时间应在地节二年(前68年)前后。此时,伊循都尉的性质与居延都尉一样,应是“将屯”,即将兵屯田。这种变更提高了伊循的战略地位,加强了汉朝在楼兰道的军事力量,扩大了屯田规模,在交通、政治和军事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言之,在交通方面它可以确保楼兰道的安全和给养补充;军事上可以北控车师,南制鄯善,向西则威慑于西域诸国。伊循都尉治于LE古城,是汉庭应西域变化了的战略形势,适时调整了政策,成为羁縻西域的重要举措,有着重要历史意义。位于LE古城东北约16公里的土垠遗址,根据所出文书,基本可以确定为汉居卢仓故址,它既能扮演仓储角色,又可司职交通,起着辅助LE城的重要作用,二者互为掎角之势,屯田驻兵,汉朝便可以牢牢地控制“楼兰道”。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楼兰LE古城的规制和夯筑方式的分析,对比周边及居延地区同时期古城等相关遗存,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1、楼兰LE古城的规制和夯筑方式表明,其城址的修筑年代及墙体下层应是西汉晚期,墙体上层的年代则可能进入了西晋时期。

2、在西汉元凤四年(前77年)更楼兰名为鄯善时,该区域已有不同等级的城址存在,但并无汉朝修筑的城址。

3、汉朝遣司马屯田驻守的伊循城本为楼兰所筑,其地当为楼兰国的LK古城。

4、伊循屯田经历了从司马迁卫司马,至更置都尉的过程,其屯田都尉治所应是就此兴筑的LE古城。

5、斯坦因有关LE城墙上层构筑方式同于敦煌长城,并属于西汉时期的看法可能有误,该类构筑方式应当晚于西汉,而应该进入了魏晋时期。换言之,斯坦因所言之构筑方式同于LE城墙上层构筑方式的敦煌汉武帝时期长城者,很可能也是魏晋时期重新加筑的。

注释注释


[1(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5387页。

[3穆舜英:《神秘的古城楼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4页。

[4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第1819页。

[5] 林梅村:《楼兰国始都考》,《文物》,1995年第6期,第79—85页。

[6] 李吟屏:《悬挂楼兰王首之北阙考》,《文物》,1995年第12期,第59—60页。

[[7]黄盛璋:《初论楼兰国始都楼兰城与LE城问题》,《文物》,1996年第8期,第62—72页。

[[8]吕厚远、夏训诚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科学通报》2010年第3期,第237245页。

[9] 王炳华:《罗布淖尔考古与楼兰一鄯善史研究》,载于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5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19页。

[10于志勇:《西汉时期楼兰“伊循城”地望考》,《新疆文物》2010年第1期,第63—74页。

[11陈晓露:《楼兰考古》,北京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2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第79页。

[13相马秀广:《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遗址的布局条件》,《中国文物报》20041022007版。

[14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15] (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16] 黄盛璋:《初论楼兰国始都楼兰城与LE城问题》,《文物》,1996年第8期,第67—69页。

[17(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1-3172页。

[18(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9页。

[19(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05页。

[20] (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8页。

[21] (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05页。

[22] (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8页。

[23](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4页。

[24](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0页。

[25]](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黄盛璋:《楼兰始都争论与LA城为西汉楼兰城总论证》,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18—76页;王炳华:《罗布淖尔考古与楼兰一鄯善史研究》,载于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5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26] 孟凡人:《楼兰新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01—114页。

图片

本文原刊于《文物》2016年第4期,页41-50。

文稿校对|马强

文稿审核|沈睿文

排版编辑|马强 钱雨琨

出品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本公众号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运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