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4年的南京城(极为珍贵)

 dongchang 2022-10-02 发布于河北
1936年,毛泽东42岁头戴八角帽标准照。埃德加·斯诺/摄。

新中国成立后,这张照片被选入历史课本,成为人们对延安时期最形象的记忆。

这张照片是经过后期剪裁处理的,看下面原版照片。

毛泽东42岁头戴八角帽标准像的原版照片。

这张照片是在北京东交民巷阿东照相馆冲洗出来的,洗照片的人是海达·莫理循女士。

就是她于1944年走进了南京城。

1941年,北京,海达·莫理循。阿拉斯泰·莫理循/摄。


海达·莫理循简介

1908年,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

1933年,海达·莫理循从慕尼黑摄影学院毕业,应聘来到万里之外的北平,成为德国人哈同夫妇开办的阿东照相馆的经理,并在这儿一干就是13年。

1933-1946年,她先后到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省采访拍摄,作品达数千张。由一个照相馆的经理演变成了一位旅行纪实摄影家。

1944年夏,海达·莫理循应德国派驻南京日伪政府大使韦尔曼博士邀请来到南京拍摄,目的是编辑一本关于记录南京的摄影书。

在南京,海达·莫理循拍摄了大约1000多张照片。记录南京城市建筑风光及平常百姓的市井生活。

1945年,德文版《南京》在上海出版,德国外交官阿尔弗雷德·霍夫曼负责文字部分写作。

1946年,与英国著名记者、袁世凯顾问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的次子阿拉斯泰尔·莫理循结婚后离开北平,迁居香港。

1967年,移居澳大利亚堪培拉。1991年,在堪培拉病逝。

1992年,丈夫按照她的遗嘱将她在中国13年所拍的1万多张底片,6000多张照片及29本影集全部捐赠给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参考文献

海达·莫理循/摄、阿尔弗雷德·霍夫曼/ 撰文《南京》,2015年南京出版社出版。

卞修跃编著《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海达·莫理循卷》,2016年黄山书社出版社出版。

一、百姓生活

1944年,南京,吃饭小孩。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一位南京汉子的穿着。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摘棉花。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贫穷妇女。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犁田的农民。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老锅灶。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捕鱼。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碾芦杆用来编织芦席。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农民牧羊的鸭子。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城墙边的贫民。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拔秧苗。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玄武湖,捕获的鱼。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城墙外,贫民的茅草屋。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给蔬菜浇大粪。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卖炭翁。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一对母子。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踩水车。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五台山,绞脸。海达·莫理循/摄。

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就是使用线除去妇女脸上汗毛的美容手段。

绞脸是在姑娘出嫁时修饰脸面。女子一生只开脸一次,表示已婚。由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妇女进行操作。

1944年,南京,城墙根的贫民。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水牛。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玄武湖,拾柴。海达·莫理循/摄。 远处图中是喇嘛庙和诺那塔。

1944年,南京,插秧,地点大概是在幕府山到燕子矶之间的江边。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秦淮河,洗衣服。海达·莫理循/摄。

二、手工艺

1944年,南京,篾匠。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做木桶。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织绳网。海达·莫理循/摄。

绳网的材料是麻绳,右边是正在编织的绳网。这绳网主要是用来户外遮挡阳光的支撑物,网上要覆盖芦席或其它东西。

1944年,南京,做缆绳。海达·莫理循/摄。这缆绳材料用的是漂白后的麻绳进行编织。

1944年,南京,做缆绳。海达·莫理循/摄。缆绳材料是用麻绳漂白后进行编织。

1944年,南京,做挂面。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做花折伞的店铺。海达·莫里循/摄。

三、小商小贩

1944年,南京,摇鼓招揽顾客。海达·莫里循/摄。这位摊贩是做混沌生意的。

1944年,南京夫子庙,卖豆腐。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做蒸儿糕。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卖菜的妇女。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棉花店。海达·莫理循/摄。

货架上和柜台上方白色圆筒东西就是一卷一卷的棉花,卖给顾客纺线用。

1944年,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卖豆芽的小贩。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装绍兴黄酒。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编织品店。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蒸糕。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做葱油大饼的摊贩。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代写书信的摊贩。海达·莫理循/摄。

四、寺庙建筑

1944年,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香水桥。海达·莫理循/摄。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1412年开工,历时19年完工。大报恩寺规模极其宏大,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是中国古代最高建筑,被称之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1854年,大报恩寺被太平军焚毁,成一片瓦砾。照片中的香水桥就是残存的遗迹。

1944年,南京,天界寺。海达·莫理循/摄。

天界寺位于今天的雨花西路能仁里,是明代金陵三大寺之一,还曾享'天下第一禅林'之美誉。天界寺是僧人宗泐设计。

1944年,南京栖霞寺。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五台山,日军神社。海达·莫里循/摄。

日军占领南京于1941年建成,为侵华阵亡日军将士招魂,设计者为高见一郎。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为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

1944年,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塔。海达·莫理循/摄。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位于南京城东灵谷寺景区内。

这里埋葬着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内战中阵亡的国民党将士代表。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纪念性公墓建筑群。

1929年,国民政府为告慰阵亡将士英灵,在即将竣工的中山陵范围内,确定以明灵谷寺旧址为阵亡将士公墓墓址。

但因阵亡名额太多,国民政府决定采用'代表葬'法,以师为单位,从每个军阶阵亡将士中选出一名代表入葬。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3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与中国建筑师董大酉共同设计。

塔高60米,九层八面,钢筋水泥和花岗石混合构筑。

1944年,南京江宁县牛首山东峰南坡,弘觉寺塔。海达·莫理循/摄。

弘觉寺塔是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塔。

始建于774年,后毁,现塔身是明初重建,基本完好,下部已有10多米埋入土中。

1997年按原有风貌修复,千年古塔得以重现雄姿。塔高约45米,砖木结构,七层八面,造型典雅,风格古朴,具有鲜明的江南风格。

1944年,南京雨花台,普德寺。海达·莫理循/摄。

普德寺位于今天雨花台西侧普德村小区北面。《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就葬在寺后面的山岗。

普德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受到不同朝代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青睐,有过数度非凡的辉煌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时,被焚毁。仅存一尊大铁佛和卧在瓦砾中的500铁罗汉。大铁佛有两层楼高,高5.94米。如今大铁佛和500铁罗全没了踪影。

抗战期间,日军偷走了铁罗汉三尊,解放后其余铁罗汉全用来被大炼钢铁。

五、南京风光

1944年,南京玄武湖,淘米妇人。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鬼脸城上北眺。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燕子矶上东望长江水域。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鬼脸城边的秦淮河。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从鬼脸城上南望秦淮河。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石城门外石城桥。海达·莫理循/摄。

这张照片是站在清凉门南边城墙拐角最高处,由北往南拍摄。

石城门又称旱西门或汉西门,是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

1933年,国民政府为改善交通,在石城门以北百余米的城墙上建汉中门。 

1958年,汉中门被拆除。因为汉中门距离石城门太近,以讹传讹当地人把石城门叫成了汉中门。

现在的汉中门广场其实应该叫做石城门广场或者汉西门广场。

1944年,南京汉西门外,曾国荃遗爱牌坊。海达·莫理循/摄。

遗爱牌坊位于汉西门北城墙外,秦淮河东岸,石城桥北,现已无存。

1944年,南京,燕子矶。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中山陵,站在陵寝门前南望。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从冶山道院上看紫金山。海达·莫理循/摄。

冶山道院就在今天的朝天宫北面,如今在朝天宫后面还有冶山道院路和冶山道院小区,只是冶山道院早已消失。

六、店肆街景

1944年,南京,巷子里的当铺。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夫子庙,聚星亭。海达·莫里循/摄。今天我们见到的聚星亭已经是重建的。

1944年,南京升州路,评事街路口。海达·莫理循/摄。

500年前,明朝的南京市中心,不是新街口,而是评事街。当时的评事街的繁华程度可以比肩今天的纽约华尔街。

1944年,南京,升州路。海达·莫理循/摄。

很多文献都把这张照片注释为'站在评事街路口往东拍摄升州路',经实地考证及反复比对,确定无疑这张照片是站在评事街对面彩霞街路口向东拍摄的升州路。

1944年,南京,彩霞街。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新街口中正路,现改名为中山南路。 海达·莫里循/摄。

图中可见1935年建成的'大华大戏院',就是今天的大华电影院。其隔壁便是'中央商场'。

1944年,南京,通济门外大街。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鼓楼街,路上跑的是江南公交中巴车。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夫子庙贡院街45号,国际饭店。海达·莫里循/摄。

民国时期的贡院街45号分45-1和45-2,对应就是现在的贡院街97-107号。

饭店前身是国民政府的度量衡检定所,检定所于1930年9月1日成立。1937年11月,度量衡检定所被攻城日军焚毁殆尽。

其地块后被青帮头目、汉奸常玉清霸占,投资建成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又称'国际联欢社', 里面不仅是旅馆还开设鸦片馆、舞厅,提供妓女服务。

1943年,汪伪政府南京特别市加大对娱乐场所管控,取缔舞厅。

国际饭店舞厅改成国际咖啡室,舞女变成女招待,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挂羊头卖狗肉。

这就是为什么这座饭店上有了'国际饭店、国际联欢社、国际咖啡室'三个名称的原因。

1946年国际饭店作为逆产被国民政府没收,45号成为第三区公所和南京市自来水管理处办公地点。

1944年,南京中华门外,长干桥。海达·莫里循/摄。

长干桥于1937年被炸毁,中间被炸毁的痕迹尚可看得见。 

1944年,南京夫子庙,龙门街附近的永安商场。海达·莫里循/摄。

左下这条路就是龙门街,通往江南贡院明远楼。右上这座白色带塔楼建筑就是永安商场。

永安商场位于贡院街61号,1943年由鸿记营造厂老板陆新根独资建造。1973年,因房屋陈旧被拆除。

1944年,南京中华路,右侧为中华门瓮城。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中山东路,西望新街口。海达·莫里循/摄。

七、明朝遗迹

1944年,南京,邓愈墓神道石刻。海达·莫里循/摄。明朝开国元勋邓愈墓位于南京雨花台区邓府山北麓。

1944年,南京,明孝陵下马坊。海达·莫里循/摄。

下马坊位于南京中山门外,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北门。

下马坊是进入明孝陵的入口,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是乘车骑马到此,必须下来步行,所以这个牌坊叫下马坊。

1944年,南京明孝陵,神道石像生。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明故宫东华门。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明故宫午门。海达·莫里循/摄。

八、南京城墙

1944年,南京中华路,荒草凄凄的中华门瓮城。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玄武湖边的城墙。海达·莫理循/摄。

这是站在今天解放门城墙上,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的照片。

1944年,南京,玄武湖边的城墙。海达·莫理循/摄。

这是站在鸡鸣寺上拍摄的玄武湖边城墙与上图是同一城墙。

1944年,南京,玄武湖边南岸城墙。海达·莫理循/摄。

图左的大坡就是今天的解放门位置。1954年,大坡被拆除建成了鸡鸣寺路,开了个城门,就是现在的解放门。

1944年,南京,城墙外的秦淮河。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鬼脸城,秦淮河里的木筏。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秦淮河与城墙。海达·莫里循/摄。

这是站在汉中门外石城桥上北望城墙,左上方城墙高处就是城墙的拐角,再往北一点就是清凉门。

九、南京的桥

1944年,南京,中华门外窑湾街涧子桥。海达·莫理循/摄。、

涧子桥是明朝时候建立的,这条小河叫南玉带河北流至外秦淮河。

1944年,南京,武定桥。海达·莫理循/摄。

武定桥位于南京秦淮区长乐路中段,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系内秦淮河上桥。

1944,南京,西安门外玄津桥。海达·莫理循/摄。

玄津桥是一座三拱石桥,始建于明初。

因明故宫在其东,当时官员出入皇宫大多经由玄津桥到对面的西安门,这里是进出皇宫的交通要道。

1944年,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海达·莫里循/摄。

九龙桥是横跨秦淮河南北两岸的五孔石拱桥,因邻近通济门又称通济桥,建于明代初年。

相传,朱元璋建九龙桥,是希望借助龙的神力镇住南京的风水。

清朝年间,康熙、乾隆下江南,便是从九龙桥进入南京城。

1884年,九龙桥重修。

1937年,九龙桥被日军飞机炸毁一段,后架木衔接通行。

1966年,九龙桥按原结构恢复,改为沥青路面,水泥栏杆,基本保留原貌。

十、城市建筑

1944年,南京,愚园正门。海达·莫里循/摄。

愚园位于南京秦淮区老门西,又称胡家花园,是晚清著名的江南园林,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

愚园由宅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整个园林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胜,有'城中佳胜眼为疲,聊觉愚园水石奇'之说。

愚园最早是明中山王徐达后裔徐傅的别业,后几经转手,于清光绪二年,被胡恩燮购得,取名愚园。

1915年,胡恩燮嗣子胡光国进行扩建,增设三十四景,后历经战乱,园林几度损毁。

2011年开始历史5年,进行复建修缮,还原愚园历史原貌。

1944年,南京清凉山,清凉禅寺和扫叶楼。海达·莫理循/摄。

左上有台阶上去的就是扫叶楼,始建于1664年。是明末清初画家、诗人龚贤的故居,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

1944年,南京,中央体育场。海达·莫里循/摄。

 中央体育场位于今天的灵谷寺风景区南京体育学院内,1931年建成,由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关颂声、杨廷宝设计,全部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央体育场中心建筑为田径场,还包括国术场、篮球场、游泳池、网球场、足球场等,占地1000亩,一次可接纳观众6万人,四周台可容纳观众35000余人,是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体育场,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运动场。

1944年,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观象台塔楼。海达·莫里循/摄。

北极阁是一座山,形似鸡笼,所以又叫鸡笼山。因山上亭阁位于明代武庙后上方,故称北极阁。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此建观象台,上设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

清康熙七年,清廷将观象台天文仪器全部运至北京,建'万寿阁'、'御碑亭'。

1927年,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同年在此建立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为中国近现代气象台发祥地。

南京北极阁气象台在中国和世界气象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极阁上的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

1944年,南京莫愁湖,莫愁女边角亭。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鼓楼广场,汪伪政府竖立的'保卫东亚纪念塔'。海达·莫里循/摄。

拍摄角度: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大楼里由高处往鼓楼广场东南方向拍摄。中央银行大楼就在今天的紫峰大厦这个位置。

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汪伪政府大肆宣扬'建设新东亚、做新国民'论调,以此美化太平洋战争侵略本性。

同年2月,汪伪开会决议将每月8日定为'保卫东亚纪念日',报刊杂志在这一天都要大力宣传'保卫东亚'。

1942年3月,在鼓楼广场椭圆环岛这里修建'保卫东亚纪念塔',1945年国民政府还都后被捣毁。

鼓楼广场椭圆环岛于1939年才修建,当时非常小,南北长42米、东西长18米。   

图中1、保泰街(北京东路),2、中山路,3、通往鼓楼,现今的北京西路,4、中山北路,5、中央路。

民国时期,从鼓楼广场到成贤街这一段叫保泰街,就是现在的北京东路。这时的保泰街路面很窄只有6米宽。

1944年,南京,国民大会堂。海达·莫里循/摄。

国民大会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3400平方米,连屋面平顶及地下室共五层,整个会场可以容纳3000多人。

1935年11月29日开工,1936年5月5日建成,用时6个月完工。由奚福泉、关颂声、赵深三位设计师设计。

1944年,南京,城内百姓民居。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正门,当时的汪伪政府所在地。海达·莫里循/摄。

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负责通过考试来选拔国家公务人员及人事任用事宜等,也就是说考试院是那时的'国考'最高管理机构。

考试院于1930年1月5日正式成立,院址在明朝武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建设从1930年开始陆续进行,到1949年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1944年,南京,民国政府外交部。海达·莫里循/摄。

民国政府外交部在国民政府考试院的东侧,就是今天的南京市政府东侧的武庙。

武庙俗称武夫子庙,因祭祀武夫子关羽得名,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清朝时期改为江宁府学,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在废墟上重建武庙。

国民政府考试院就是在武庙基础上建立起来了的,这个武庙大门是民国时期建造的,此门作重檐庑殿顶宫门样式,三开门,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1944年,南京,中山门外侧,当时大门是可以关闭的。海达·莫里循/摄。

1944年,南京中山东路,汪伪时期的'经理总监部'。海达·莫里循/摄。

汪伪时期的'经理总监部'主要负责军需管理,这里原是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

以明故宫为中轴,与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对称布置,老百姓称它为'西宫',称呼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为'东宫'。

该建筑由杨廷宝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5年开建,1936年7月建成。

1944年,南京,汪伪政府建筑群。海达·莫里循/摄。

这里原是国民政府考试院,汪精卫投靠日本后,把这里作为汪伪政府的办公场地,现在是南京市政府所在地。

1944年,南京,从文德桥看秦淮河和两边的河房。海达·莫理循/摄。

这里的秦淮河是十里秦淮的内秦淮河,六朝时宽100m,南唐时90m,到宋代宽50m,现在宽度只有20米。

1944年,南京新街口,南京邮政储金汇业局大楼。海达·莫里循/摄。

这栋楼共六层,是当时新街口的地标建筑,解放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

1990年代,南京邮政储金汇业局大楼被拆除,今天原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东方商城。


微言大义

1944年,德国人海达·莫理循女士来到了南京,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南京的城市建筑、店肆街景、民风民俗与生产生活。

她将南京城流动的生命和飘逝的神韵定格于永恒的记忆。至此后,像海达·莫理循这样全方位记录南京的摄影作品,难以再见。

南京城需要像海达·莫理循这样全方位记录南京的影像,一座城不仅需要文字记录的历史,更需要一部影像史。

毋庸置疑,影像的直观性是文字无法取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