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走过的日子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2-10-02 发布于河南

一起走过的日子


春雷响,万物长。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宣传片令人眼前一亮。二十四节气的铿锵鼓点中,祖国壮美河山渐次展开。

时空的织锦惊艳不断,其中惊蛰片断尤其震撼:晴朗天空下,高铁动车组集体出库,矫若游龙,翩若惊鸿。这场景如此熟悉,如此魂萦梦牵,以至于我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次日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同类视频,原来我所看到,果真是最熟悉的郑州动车段存车场。

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八年前的夏天,再次看见那些朝夕相处的动车组,那些同舟共济的年轻人,正迈过岁月的门槛,意气风发地迎面走来。

01

2014年7月11日,周五,我应约前往北京参加企业文化交流活动。车刚过石家庄,就接到组织部门通知:“你的岗位调整到动车段了,明天来郑州开会交接。”我在保定东站就近下车,站在站台上,看银白色精灵一样的高铁呼啸北上,心里有压力,更有憧憬。

我们任务是组建动车段,动车段是高铁动车组维修单位,最直接的高铁守护者。郑州动车段建立时,十八个铁路局,近一半都有动车段,我们不算早也不算晚。成立动车段是高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标志性的历史产物。于我个人而言,其实和高铁的渊源还可向前追溯得更久远。

2009年曾在原铁道部借调工作,第一项任务就是参与《高铁时代: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课题组。当时这个命题还存在一定争议,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档案和国内外报道,采访高铁设计者、座谈高铁劳动者、请教科技工作者、走访生产制造厂家、参观高等院校,力求全面阐释立意,准确论证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的命题。

从理念到运营,从制造到创造,了解越多,越深爱,越振奋,越觉得自己和中国高铁融为一体,血脉相连,手足相亲。

在动车段院内行走,我看见高大的六线检修库,壮观的43条存车线,动车组进进出出的繁忙境象,百感交集:几年前还在论证中国是否进入高铁时代,转眼间事实已胜于雄辩——高铁路网纵横交织,动车段和动车所星罗棋布。

动车段在黄河附近,远离市区,风景优美。河南省政府给予很大支持,划拨了1100亩土地。成立动车段的主要构架是两个动车所:郑州动车所和郑州东动车所。

郑州动车所不能停靠长编组动车组,位处市区内,大家更留恋一些;郑州东动车所刚建好两年,也是段部所在地,除了路程远、工作量大,周围都是农村,生活条件挺差,大家不想去。经过动员,才勉强把架子搭起来。

之所以说勉强,是各方面都很被动,技术人员和设施设备捉襟见肘,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没有参考模板,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高铁拉动时代发展,时代发展推动中国高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时代的选择,在书写时代的课题,所有问题只能自己克服。

三年前我参与过一次新单位组建,当时吃住行和基本办公条件极差,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举步维艰。这次参建动车段还心有余悸,毫不客气地把原单位被褥打包带好,带上快餐食品,做好两个月不回家的准备——万事开头难,高铁无小事啊。

干任何事,人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虽然过来一批骨干,依然远远不够。毕竟两年前才开始组建动车组的检修队伍,力量比较单薄。这次组建,但凡和动车组沾边的人全部划归动车段,加上新分配学生,统共753人,不足一个团。

我们配属52个标准动车组,其中有16列长编组动车组,因为8辆为一个标准组,所以通俗说法,当时我们只有36列高铁,只能通达10个一线城市。

从无到有是艰难的,但是只要起步就有希望。我们弯下腰,俯下身子,在中国高铁的沃土中,深埋种子,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希望总是给人带来很多美好期盼。动车段成立之初,吸引了社会各界热切关注,高铁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视觉冲击波,让太多人寄予厚望。

于我们来说,既是动力更是压力,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怕辜负职责,辜负信任。我们不知疲倦地工作,还是止不住焦虑。毕竟相对北上广地区,我们差距太大,像个刚刚站在学校门口的新生,激动却茫然。

着急没用,饭得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大家集思广益,很快理清了思路,规划出开展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各自领着任务分头推进。我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快速把大家心气聚起来。

02

现在看,很为当时主要领导的远见卓识而折服。

此前一直认为,企业文化需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以总结归纳,先入为主建设容易偏离大家认知基础。实践证明,企业文化需要引领。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本身就是文化,中国高铁不正是这么义无反顾闯出来的吗?文化基本风骨已经成型,剩下无非是个性化的特性。

我们设计了三步走方案。第一阶段建设视觉文化,把所有可视物的色系色调进行统一,定置定位,通过整齐规范的观感体现高铁人精神面貌;

第二阶段是行为文化,规范工作、生活、学习中行为标准,不光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路也要严格执行“两人成排,三人成列”,强化高铁人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作风内涵。

第三阶段是理念文化,在不同工种、岗位和区域,收集汇总经验教训,进行理性提炼,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观念理念,巩固起牢固的思想根基。

我们用了整整三年,才将这套文化体系基本建成。最初入手的视觉文化,切口开得很浅,方案出来后鼓励大家参与讨论,也是变相宣传发动,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可。

我们把高铁蓝作为基调色,再用色差鲜明的白色和橙红点缀,大到车库、宣传栏、墙裙,小到纸杯、信封和饭卡,形成一目了然的风景线。有几个伙计给我说,只要一进入这种场景,工作感觉就会被调动,精神格外集中。

统一工装是文化和生活共同需求,当初费劲不小。我去现场各岗位征求意见建议,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很多。

工装不仅要耐脏耐磨,也要舒适实用,比如要有防静电面料,要能透气散热,还要有地方挂对讲机和记录仪,不能用拉链和金属扣等。

不少职工强烈建议裤腿上要有大口袋,因为作业时经常弯腰下蹲,不方便取放物品。于是我们拿出自己的需求,以高铁的名义向很多厂家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参与设计。

高铁招牌很诱人,不少厂家踊跃报名,包括省内外大公司,说我们不想挣钱,就想挣这个名声。开标那天,来了十几套不同样品服装,我找来十几名小伙子穿在身上,手执号牌,模特一样列队行走。

有个活泼的小子不时做着鬼脸,扭动腰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气氛异常热烈。直至现在,每当看见身着动车段工装的年轻人,这一幕立刻浮现在眼前。

是啊,年轻人下班后依然穿着工装,那是怎样的喜欢?他们风一样奔跑,脸上荡漾着阳光的笑容,那么精神抖擞,让人心情瞬间明快起来。

铁路局每年有大型文艺活动,礼堂前三排总是客运段美女占据,后来变成我们的动车小伙,再后来,小伙和美女交替就坐。电视镜头上看过去,特别和谐美好。于是此后总有人找我,给各种优秀女孩联系动车段小伙处对象。

如同年轻的中国高铁,被称为机械师的高铁检修人也很年轻。2014年建段,全员平均年龄29岁。五年后,队伍扩充到2000人,平均年龄反而不到29岁。放眼望去,整个单位里龙腾虎跃,活力满满。

他们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苦楚,但始终乐观面对一切,把最积极的一面展示在阳光下。动车组机械师大部分是夜间工作,记得一对夫妻职工把班次调整为对应状态,各自隔天上夜班,保证每天家里有人接送孩子和照顾老人。

也就是说,这对夫妻不可能有共处的夜晚。我听说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知情人劝阻说,他们现在挺知足,不去打扰就是最大的照顾。

还有段时间,郑州汽车限单双号,开车的同事陷入困境,大家都是第一天晚上来,第二天早上下班走,在严格的政策下,要么走不了,要么回不去。

有些同事家比较远,大冬天来回折腾,路上耗费好几个小时,让人很心疼。没有办法解决,觉得特别无力。

于是常常提醒自己,要好好工作,不然怎么对得起这些可爱可敬的年轻人?

03

动车段被戏称“高铁窝子”,一到晚上,存车场上并排存放的高铁整整齐齐趴着,在灿烂的灯桥映照下,显得特别壮观。

冬奥会开幕式上镜头就是源自这里。经常有媒体来采访,特别好奇动车段到底做什么。我们比喻说是高铁的4S店,大库里面是检修台,存车场是停车场,库里面检修,库外面排队。大家瞬间就明白了。

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社会民众对铁路感情超乎寻常,几乎每家都有和铁路的渊源。郑州铁路局曾经是河南人民引以为傲的“两大”之一:大铁路,大黄河。

他们总希望铁路始终位处上游,甚至独领风骚。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企业家参观时积极出谋划策,希望能够助推我们更快发展。

可我们当时检修能力还很弱,只能承接最基础的一级修和二级修。动车组检修按难度系数和技术含量,分为五个级别,三级以上属于高级修。

我们不具备更换大型配件能力,也没有相应设备设施,动车组需要高级修时,得派专人把车送到指定单位或厂家,修好后再接回来。

时间长了,每次接送车时心里多少有些落寞,有低人一头的自卑。总,什么时候我们自己能高级修就好了,不需要辛辛苦苦去别人家排队。

这谈何容易?即便是最基础的检修工作,也有一整套严格流程和标准,培养出一名合格机械师,至少得一两年打磨。真正技术过硬的机械师,全段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时常让我们底气不足。

有天值夜班遇到一件事,更让我深受刺激。列车两节车厢之间的端门故障,机械师联系厂家售后人员,不多久来了个年轻小伙,睡意惺忪地看看情况,漫不经心地说门控器坏了,你们去材料库领一个过来换。

我们的机械师飞快去领料,其余的围上来,想学习怎么处理故障。我有点诧异,就问售后小伙为什么笃定门控器坏了,而不是滑轮、皮带等机械故障?小伙楞了,说师傅就这么告诉我。

看我脸色不善,赶紧转身给师傅打电话,话筒声音很大,里面很确定地说肯定是门控器坏了,换了就好。我不解其意,有点较真,就让小伙子说说理由,或者给我讲图纸原理,或者用万用表给我们检测电路,用事实让我们服气。

小伙子支支吾吾。我让人通知技术科长到场,同时问围观的机械师,谁知道这个车门的结构和电路原理?全场一片默然。

门控器拿来后,售后小伙安排几名机械师打下手,有殷勤扶梯子的,有及时递工具的,动静很大,不少人满头大汗,故障却始终没有恢复。随后技术科长匆匆赶到,观察一番后说故障原因没错,但材料型号领错了。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低着头不敢看我。我自己也红了脸,如同被人抽了耳光,很多年后依然耿耿于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只有砸在自己身上才会有切肤之痛。更加意识到,每个周会上我们进行业务抽考是多么必要。一度认为大庭广众之下,让回答不上来的中层干部既丢面子又丢票子,是不是太严厉,不近人情。

其实,正是因为这种严厉,才让一大批管理人员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能够支撑起新一代高铁技术的中坚力量。

04

于是队伍素质提升和人才培养,被放在第一位置,成为我们第一任务。

建段初期的机械师对此深有感触,那是标准的高压管理。理论学习上实行倒逼,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成绩和收入挂钩,干部职工概莫能外。

实战技术上寸土必争,分管领导去总公司和铁路局软磨硬泡,想方设法争取员工培训机会,分级分层把人送去高校和厂家脱产培训。因为全路能够开展实训教育的名额有限,如果横向对比我们的较少,主管领导和教育科长会被训得抬不起头。

后来我们率先建起教育实训大楼,用实物进行练兵、考试,中午经常有人不休息去练习,我也跟着学,居然也掌握了一些基础技能,感觉实物实训真是高效有用。

按照原定规划,到2020年前,我们的动车组配置要达到153个标准组,将近翻三倍。把时间一算,大家更有压力了,给劳资部门下了死任务,去要人,不管什么渠道,无论男女老少,局内单位调剂也好,高校学生分配也好,退役军人安置也好,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谁都明白,不提前作好人才储备,到时候哭也哭不过来。往大处说,就是阻碍高铁发展的罪人,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

越是人少,越不能浪费,一个萝卜一人坑,每个人都得发挥作用。第一批入段的9名大学生,我们视为至宝,3名段领导一对三负责技术,我负责他们思想和生活。每天争分夺秒强化训练,生怕跟不上、站不稳。

好在年轻人很争气,几年后全部脱颖而出,有几个现在成长为中层干部。唯一的女大学生也很能吃苦,顽强地在现场打拼,成为亮眼的首位女机械师。这里不仅是男人的战场,也有女人的天下,她们以超乎寻常的辛苦付出,赢得所有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多方努力下,队伍一天天壮大。2017年,一次性分来680名学生,终于有了人才梯次储备的回旋空间。我们设计内部竞争机制,倡导胜者为王理念。

无论什么学历一视同仁,先参加集中培训,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采取高校学分制,按排名优先定岗上岗。定岗和不定岗的收入差很大,大到让人眼红。

所以大家也很拼,群雄逐鹿的混战中,常常有高职生PK掉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黑马突围出来。

即便是不被看好的退役军人,也有广阔施展天地。2015年入段的23名退役士官,一半在部队担任过代理排长,肯学习、能吃苦、敢动手、善总结,很快崭露头角,我们放手把他们推上管理岗位。

退役军人路飞和李博,在参加全路技术比武前,我特意去班组问他们有没有信心,你们对手可是科班出身的高学历人才。他们很自信答复,决不会比别人差。

我们约定,如果获得名次,我亲自上站台接你们凯旋。结果他们真的拼下了好成绩,我带领一批新入路的青工,手捧鲜花,如约到达站台接车。

回来后,我们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给予他们万元重奖。而今路飞工作室已经成为品牌,李博成为随车机械师的王牌,参与了很多重大专运任务。两人也是教育基地兼职老师,带出不少优秀学员。

当年参与迎接他们的年轻人,很多成长为技术骨干。相信那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对于他们的意义不止是兴奋,还有根植于心的志向和力量,如车灯一样照亮前方。

当高铁驶入今天,我们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为所有积极进取的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环境,让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真正落在地上,砸出声响。

而今,动车段不再有人手不够的焦虑,相反大量人才不断涌现,怎样取舍,怎么保护大家积极性,反而成了幸福的烦恼。

05

和同事们相处久了才知道,身边这些人藏龙卧虎,有的居然十几年前就在研究高铁。客观地说,他们就是中国高铁最早的探路者。当时负责维修的动车组,是首列国产动力分散型动车组——中原之星。

“中原之星”动车组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出厂后配属给郑州铁路局。由于列车属探索实验性质,仅生产一列,主要参考日本新干线制造理念。

当时沈阳铁路局、长春车辆厂也研制了一款动力集中型列车,主要参考法国阿尔斯通的制造理念。南北两款车,是我国最早的高铁雏形,也是中国高铁发展的两块试验田。

2001年11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时任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等领导同志陪同下,登临停靠在石家庄的“中原之星”列车视察。四天后,列车在郑州正式投入运行。

“中原之星”起初设计是6节车厢,每天在郑州至武汉间一个来回,由于载客少还曾中断过。后来经过改造,列车加长为14节,和普速列车几乎一样。这列中国制造的动车组一直运行到2005年底。作为高铁历史的特殊见证,目前它被中国铁路博物馆和中国中车集团分别收藏。

副段长武苏永当年是中原之星班组首任工长,也是郑州动车所首任所长。提到一起披星戴月的“中原之星”,他充满感情,也充满感触。

说当时中国制造远远没有达到现有水平,面对全新概念的集成系统,经历了太多挫折历练,当然也没少学本事。现在的好多技术骨干,都是那个时候摔打出来的。

“中原之星”停运,源于中国高铁“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发展思路。为了强化技术转化,我国采取很多办法。

比如组装上提出三步走:一次购买3列新车,第一辆全进口,有个综合参考标准;第二辆进口零部件,由国外专家在国内组装,我们技术人员旁观学习;第三辆由国外专家指导,中国工程师动手组装。

据武苏永回忆,郑州铁路局配属的是2A、5A和380A等车型。为尽快掌握维修技能,他们也提出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工厂干,我们看;第二步我们干,工厂看;第三步自己干,自己看。

A系列是日系平台制造,和“中原之星”原理几乎一样,他仔细研究过工作原理和技术标准。让人沮丧的是,进口的2A型车性能稳定,很少故障,他和技术人员们突然闲下来。

这种反差让人难过,倍感压力。他们认真地对照细节,发现很多微小差距,既有工艺制造方面,也有控制技术方面,诸多不起眼的小差距汇集一起,形成全方位的技不如人,所以故障率居高不下。

比如说一些设施分开挺好,组合后,散热降温、磁场干扰问题都出来了。甚至貌似简单的空气过滤装置,外形几乎一样,但实际运行效果完全不同。

这是工艺代差,也是技术代差。有些设备的图纸和参数我们拿到手上,却发现生产不出来;控制系统的数据下载后,我们看不懂。国外技术人员的轻视眼神,深深刺痛了他们。他说当时大家无言以对,因为科技不会给弱者任何同情,能做的只是奋起直追,后发制人。

谈及这段往事,已是2016年7月,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在郑徐客运专线上试验运行,我们轮流上车添乘。

具备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海豚,正在从时速200公里逐级提速至时速420公里,并于2016年7月15日,成功实现时速420公里两车交会及重联运行目标,震惊了世界。

窗外田野里,很多记者抓拍和记录这一时刻,车内的我们心静如水,毫无波澜。

这一年,距离“中原之星”停运,整整十年。对于历史长河,十年不过一瞬间。十年磨一剑。磨这个词很形象,也只有身处其中,才冷暖自知。

这款车型,后来命名为“复兴号”。

06

星光不负赶路人。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最终都可以笑着当故事一样说出来。

这样的故事我们有很多。

那时候我们的食堂很小,吃饭是大问题。食堂坐满只能容纳60人,随着队伍快速扩充,有时超过600人就餐。食堂师傅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午饭,分头在几个地方做饭,然后用保温桶运过来,累得直不起腰。

哪怕错峰就餐,也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于是我们给大家发饭盒,让打饭回去吃。可是打饭也得排队,空间太小转不开怎么办,就让新分配学员提前吃。学员太多,就在外面按班级列队,出来一队进去一队。即将进去的唱着歌等待,再后面的集体跑步等待。

想想吧,一群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在食堂外跑来跑去,唱的唱,叫的叫,像嗷嗷待哺的孩子,看得人乐不可支。中午有人维护秩序还好,遇到早餐就不行了,班车一到,年轻人轰地冲进来,经常把我们挤一边。尴尬次数多了,年轻人有了经验,私下说看到老家伙们让着点,弄不好是领导。

这是实话,大家工装都一样,不好分辨。成天一起摸爬滚打,已经没了不怒自威的距离感。和生机勃勃的年轻人打成一片,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还年轻。

2016年冬,突降大雪,所有机关干部以雪为令,全部上到一线岗位顶替作业。一夜过去才发现,年龄真的不饶人,最年轻的副段长都累得站不住,直接坐到满是雪水的地面上。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有干部带头,谁也不甘人后,耳闻目睹下,彼此信任的氛围自然就出来了,很有大家庭的感觉。

每天早上6:50第一列班车始发,车上坐的大多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并不是他们搞特殊,而是要求自己早点到岗,提前做好工作准备。

有时候路上耽误,怕赶不上第一班车,会打电话让人帮忙占座。现场工长最直接,上车一看,指着自己的职工:“你先下去!”职工故意调皮:“那我迟到了咋办?”工长也很豪横:“今天迟到了不算!”职工哈哈笑着下车,招呼旁边的人:“走,我请客喝糊辣汤去!”工长立即把头伸出来,瞪着眼睛指着他大叫:“你敢!”车上车下顿时笑开了花。

我们的车跑新线路,需要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跟车添乘。但是新线开通常常人满为患,高铁全程对号,网上全额售票,最现实的问题是没地方坐。遇到路途较远的线路,一路挤着站过去,腰酸腿痛,苦不堪言。

记得到兰州的高铁开行初期,人多得像春运,一次我站到西安后腰伤复发,坚持不住,只好就近下车。那个车站应该是岐山,下来后发现站外正在安装路灯,公路还没贯通。后来学聪明了,上车带着折叠小马扎,结果又遇到生病的旅客,随手送给他们。我们开玩笑说,可以考虑批发马扎,反正都是一次性的。

这就是高铁的高速度,总是敢为人先,快人一步。高铁人也习惯了,不管条件多苦,工作毫不减速。

有天夜里,一名职工心脏突感不适,大家赶紧呼叫救护车。可作为新成立的单位,导航地图上根本找不出来,救护车司机不清楚人在哪里,路怎么走,荒郊野地里一片漆黑,医护人员也有点紧张。

我紧急联系有车的职工,派出好几路人,分不同方向去找救护车,一定要把他们带过来。不久,职工的家人们也匆匆赶来,豪华气派让大家瞠目结舌。后来有人问那位职工,你家这么有钱,来这里上什么班。职工说我喜欢高铁啊。

类似情况还不少,比较夸张的是一位年轻劳务工,拆二代,各种豪车换着开,到晚上和大妈大叔们一起,干一些擦车、卸污等简单劳动,挣的钱不够油费,不少人想不通。据他说也是自己喜欢,觉得和高铁沾边就很有面子,很光荣。

07

正是高铁带给我们的荣耀和梦想,才让大家稳扎稳打地坚定向前,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正是寒来暑往的风雨兼程,才锻造出我们挺直的腰板,自信的眼神。

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和高铁一路同行,不断超越自己。

在我离开前,已经真切感受到队伍的气质变了,就像《亮剑》里面的独立团战士,斗志昂扬地嗷嗷叫,你追我赶,不甘人后。

有名大学生定岗后被分配到设备车间,委屈地说要去一级修,那才是主战场。我告诉他,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是自己主场。小伙子很聪明,沉下心来琢磨事。不久,他提出运用大数据对高铁维修设备进行科学调度的工作思路,在全国铁路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中获奖,随后得到了提拔重用,实现了弯道超车。

一名女研究生,通过对每天的检修作业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出春运期间不同高铁线路的使用效率,提出优化客流配置的建议,思路之清晰,逻辑之科学,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武器库日渐强大,高科技体系更加完备。TEDS(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的高速相机,12秒能拍下2400多张照片,把高速通过的动车组车底、车侧和连接装置全部涵盖,坐在室内的数据分析人员第一时间能作出判断。

LY踏面诊断系统,动车组只要从线路上走一趟,就能明察秋毫地检查出车轮有没有损伤;还有无处不在的全程监控系统,专线专用的GSM-R电话,同步传输的单兵作业装备,一个比一个功能强大,保障有力。

我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判断更加准确自信。为什么每到过黄河桥时就容易有故障,原来是水汽在列车高速通过时快速结冰,影响感应器效果。

为什么某个地区总会发生高压放电,因为那里有多个工厂,导致雾霾重,金属颗粒多,形成绝缘不良……太多为什么,在时间和实践追问下,都有了准确答案,一点点补强我们的安全防线。

从蹒跚学步到奋起直追,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奔跑,慢慢地越来越稳,越来越快,像风一样。

我们的行业尊严越来越高,社会理解更加深刻。

2016年国庆节前,有名旅客因为手机掉进座椅缝隙,自己强行取出时被夹住了手,机械师被迫采取破坏性处置措施。当事人不仅没有歉意,反而大吵大闹,无理纠缠,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困扰。

列车时刻被耽误,高铁设施被毁坏,人格尊严被践踏,让人出离愤怒。我迅速撰写了一篇网文,在个人公众号上发布,为自己的兄弟讨公道。

《高铁上的洪荒之力,夹住了谁的手?》被各大媒体转发传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声援,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支持,据说当事人还曾试图“碰瓷”铁路,提出索赔要求,但被强大舆论声讨吓了回去。

在当时应急处理能力还不强的时候,这种迫于无奈的自我反击并不是最佳选择,却达到了不曾奢望的效果,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的倔强和坚守,更加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无边无岸。高铁上旅客来来往往,影响安全的有心之举和无心之失,都给我们带来过麻烦。

夹手事件后,我们开始深入研究舆论规律,借助大家对高铁关注来加强宣传,做好风险防范。我们把一些故障案例以小故事形式讲出来,果然很受欢迎。

大家都知道高铁上不能抽烟,却不知道盥洗间也不宜过多喷洒香水,空气浓度变化会引发烟雾报警,于是我们诙谐提醒“香水有毒”。

有旅客习惯将杂物扔进卫生间,我们用一群小鲜肉的切身经历告诉大家这样不好,小伙子们唱着歌跳着舞,借助“TFBOYS”的名字自嘲为“掏粪男孩”,经过中央电视台和各路媒体全面宣传,既增加爱护高铁的社会认可,也提升了年轻职工对苦累脏险工作的感情认同。

以致于很长时间后,我在高铁上都会条件反射地打开卫生间,检查一眼排污口。

08

一个初春的早上,我和动车段挥手作别,转战新的岗位。转眼又是一千多天过去,那些深藏于心的眷念和回忆,始终如激流下的礁石,常常被不经意地触碰,让我清晰感知到它的存在,止不住地频频回首。

我一遍遍回看冬奥会宣传片,定格那桢春雷响、万物长的镜头,仔细搜寻散落在每条股道和每列高铁上的往事。

我看见那些并驾齐驱的白色精灵,正迎着朝霞方向缓缓出库,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

我看不清车辆编号,辨别不出它们都是谁,所以叫不出来它们的名字,如同曾经的我们,如同所有前赴后继的高铁人,历史不会记住我们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此生有幸一路同行,让我倍感荣耀,无比珍惜。

图片 | 郑州动车段融媒体中心提供,特致感谢!      编辑 | 金手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