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问·奇病论 第四十七注解

 yinweiming77 2022-10-02 发布于上海

奇病论,啥意思?就是本篇所解读的病,大都是奇怪的病这些病包括了:疹、息积、伏梁、疹筋、脾瘅、胆瘅、癃、癫痫、肾风等。下面来看看这些怪病的表现形式及调治的方法。)(47.素问·奇病论 新解析1/1---1/2-

奇病论   第四十七——1---2---3-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人有重身,九月而喑  重身[chóng shēn ],即身中有身,怀孕之意。  喑,[yīn],指声音哑而不能说话 )——(黄帝问道:有的妇女怀孕九个月,而不能说话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

  帝曰:何以言之?(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岐伯说:宫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受阻,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舌本失养,故不能言语。

  帝曰:治之奈何?(黄帝说:有病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二三年不好的,是什么疾病呢?)——(黄帝说:如何治疗呢?

  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鑱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故曰疹成也,疹,指久病。《素问·奇病论》:“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王冰注:“疹,久病也。” )——(岐伯说:不需要治疗,待至十月分娩之后,胞络通,声音就会自然恢复。《刺法》上说:正气不足的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的不可用补法,以免因误治而造成疾病。所谓“无损不足”,就是怀孕九月而身体瘦弱的,不可再用针石治疗以伤其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腹中已经怀孕而又妄用泻法,则会使精气耗伤,使病邪独据于中,正虚邪实,所以说疾病形成了。)(【原文】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1,此为何也?

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2,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3瘦,无用鑱4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译文】黄帝询问说:有的妇女怀孕九个月,而不能说话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

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岐伯说:子宫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受阻,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舌本失养,故不能言语。

黄帝说: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不需要治疗,待至十月分娩之后,胞络通,声音就会自然恢复。《刺法》上说:正气不足的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的不可用补法,以免因误治而造成疾病,然后调理。所谓“无损不足”,就是怀孕九月而身体瘦弱的,不可再用针石治疗以伤其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腹中已经怀孕而又妄用泻法,用泻法则精气耗伤,使病邪独据于中,正虚邪实,所以说疾病形成了。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妇女怀孕子宫胞被压迫的问题,声音之道,在心主言,在肺主声,然由肾间之动气,上出于舌,而后能发其音声,故曰:“舌者,音声之机也。”胞之络脉系于肾,足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胞之络脉阻绝,则少阴之脉亦不通,是以舌不能发机而为音也。——1.妇女怀孕子宫胞被压迫的问题

——————————————————

【注释】1.喑:(yin音)缄默不语。《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近臣嘿,远臣喑,众口铄金。”《墨子·亲士第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庄子·齐物论》:“则人固受其黮喑,吾谁使正之?”

2.疹:(zhěn枕)痘疮病,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洛阳伽蓝记》:“遂动旧疹,缠绵经月。”

3.羸:(lei雷)《左传·桓公六年》:“请羸师以张之。”《孟子·公孙丑下》:“老羸转于沟壑。”《国语·周语》:“此羸者阳也。”《礼记·问丧》:“身病体羸。”这里用为身体瘦弱之意。

4.镵:(chán谗)鑱石,治病用的石针。《鹖冠子·世贤》:“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黄帝内经中认为妊娠失音的治疗

【原文】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1),九月而喑(2),此为何也?岐伯曰:胞(3)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4),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石(5)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注解】

(1)重身:指妊娠。

(2)喑(yīn):指声音嘶哑。

(3)胞:指女子胞。

(4)疹(chèn):通“疢”,指疾病。

(5)鑱(chán)石:鑱,鑱针。石,砭石。鑱石,古代原始的医疗工具,一种楔状石块。此处指针刺。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有的妇女怀孕9个月,而音哑发不出声音,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

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岐伯说:胞宫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受阻,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舌本失养,故不能言语。黄帝说:如何治疗呢?岐伯说:不需要治疗,待至十月分娩之后,胞络通,声音就会自然恢复。《刺法》上说:正气不足的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的不可用补法,以免因误治而造成疾病。所谓“无损不足”,就是怀孕9个月而身体瘦弱的,不可再用针石治疗以伤其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腹中已经怀孕而又妄用泻法,用泻法则精气耗伤,使病邪独居于中,正虚邪实,所以说疾病形成了。

【按语】

因妊娠而出现声音嘶哑,甚或不能出声音,称作“子喑”,又称“妊娠失音”、“妊娠不语”,或“哑胎”。它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肾阴不足所致。因音出于喉,发于舌本,肾脉循喉咙而系舌本,如患者素体肾阴不足,怀孕以后,阴血养胎,则肾阴益虚,津液不能上荣舌本而致失音。本病多发生在妊娠9个月左右,且较罕见。如无其他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待分娩后,胞络通,肾水上济舌本,其音自复。若除声音嘶哑的主症外,还出现颧红,头晕耳鸣,掌心灼热,心悸而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光剥,脉细数等肾阴不足的兼症,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或者出现呛咳气逆,颧红潮热,盗汗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滑数等的阴虚肺燥的兼症,可选用清燥救肺汤加生地、玄参治疗。又或者出现形体壮实,面色如常,喉间有痰,胸闷不舒,小腹作胀,苔薄腻,脉弦滑等气实证的兼症,可选用瘦胎挞气饮治疗。

【应用举例】

孕妇不语,非病也,间有如此者,不需服药,临产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汤之类,产下便语得,亦自然之理,非药之功也。医者不说与人,临月以寻常药服之,产后能语,以为医之功,岂其功也哉。博陵医之神者,曰郝翁士,有一妇人妊喑,嘿不能言。郝曰:儿胎大经壅,儿生经行则言矣,不可毒以药。……经云,妇人重身,九月而喑者,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方论人之受孕,一月肝经养胎,二月胆经养胎,三月心经养胎,四月小肠经养胎,五月脾经养胎,六月胃经养胎,七月肺经养胎,八月大肠经养胎,九月肾经养胎,十月膀胱经养胎。先阴经而后阳经,始于木终于水,以五行之相生言也。然以理推之,手足十二经之脉,昼夜流行无间,无日无时而不共养胎气也,必无分经养胎之理。今曰九月而喑,时至九月,儿体已长,胞络、宫之络脉,系于肾经者,阻绝不通,故间有之。盖肾经之脉,下贯于肾,上系舌本,脉道阻绝,则不能言,故至十月分娩后自能言,不必治,治之当补心肾为宜。(《女科经论卷四》)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病名曰息积,息积病名。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岐伯说:病名叫息积,这种病在胁下而不在胃,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并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原文】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译文】黄帝说:有病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二三年不好的,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说:病名叫息积,这种病在胁下而不在胃,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并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胁下胀满的问题,肺主气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积曰息奔。积者,渐积而成,是以二三岁不已。夫肝肺之积皆主胁下胀满,积在肝则妨于食,此积在肺,故不妨于食也。此病腹中有形,不可炙刺。凡积当日用导引之功,调和之药,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只用药而不导引,则药不能以独治也。——2.胁下胀满的问题读《黄帝内经》素问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1——怀孕说话时却不能出声的原因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黄帝说:人有身体髀部、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也。(病名曰伏梁,伏梁,是古病名。伏梁是因秽浊之邪结伏肠道,阻滞气血运行,秽浊与气血搏结日久而成。以腹痛,腹泻,右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克隆病(亦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可自行或经治而缓解,可并发肠结,少数重症迁延不愈者,预后较差。 )——(岐伯说:病名叫伏梁,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体内所致。邪气流溢于大肠,而流着于肓膜,因为肓膜的起源在肚脐下部,所以环绕脐部作痛。这种病不可用按摩方法治疗,否则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利的疾病。 )(【原文】帝曰:人有身体髀12皆肿,环齐3而痛,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4,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之病也。

【译文】黄帝说:人有身体髀部、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说:病名叫伏梁,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体内所致。邪气流溢于大肠,而流着于肓膜,因为肓膜的起源在肚脐下部,所以环绕脐部作痛。这种病不可用按摩方法治疗,否则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利的疾病。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脐部周围疼痛的问题,大肠为肺之腑,气逆不通,是以身体髀股胻皆肿,此根因于风邪伤气,留溢于大肠之间,而著于肓。肓者,即肠外之膏膜,其原出于脖胦,正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者,不可妄攻以动之。盖风气留溢于脐下,与水脏水腑相连,动之则风行水涣,而为水病矣。水逆于上,则小便为之不利矣。——3.脐部周围疼痛的问题

——————————————————

【注释】1.髀:(bì闭)股部、大腿。《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晏子独搏其髀,仰天而大笑曰。”《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2.胻:(héng衡)胫骨上部。《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肾热病者,先腰痛胻痠,苦喝数饮,身热。”

3.齐:(jì剂)通“脐”。肚脐。《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庄子·大宗师》:“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列子·黄帝》:“与齐俱入,与汨偕出。”《素问·奇病论》:“环齐而痛,是为何病?”

4.肓:(huāng荒)心脏与横隔膜之间的部位。中医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左传·成公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说文》:“肓,心下鬲上也。”)(黄帝问道:有的妇女在怀孕九个月时,会发生不能说话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胞宫络脉血气被胎儿压迫阻绝所致。

  黄帝追问:为何会是这样呢?

  岐伯解释说:胞宫络脉归属肾脏经脉,足少阴肾经贯通肾脏后上行上系于舌本。因此,胞宫络脉受阻,就会造成口舌不能言语。

  黄帝问:这该怎样进行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无需调治,等到十月分娩后就会自然恢复。《刺法》有言:“正气不足时不可疏泄,邪气有余时不可滋补,以免造成胞疹顽疾。”所谓“无损不足”,就是妇女怀孕九个月时身体虚弱,不可用针刺术和砭石术疏导经络。否则,就会损伤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孕妇腹中胎儿已经成形时,用针刺术和砭石术进行疏泄调治,就会使精气外泄而病灶独留腹中,从而形成胞疹顽疾。

  黄帝问:有患者出现胁下胀满和气逆症状,二三年都不不能消除。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称为息积,不妨碍患者饮食,不可用艾灸术和针刺术进行调治。应采用运气导引法进行疏通,并辅助以药物调治。单独用药物,也不能使患者痊愈。

    黄帝问:患者身体的臀部、大腿和小腿都出现肿胀,并且引起环绕肚脐作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称为伏梁,是风邪久留体内所致。邪气溢散于大肠,然后滞留附着在肓膜。肓膜根源于肚脐下部,邪气滞留在肓膜就会引发环绕脐部作痛。滞留在肓膜的邪气不可触动,触动溢散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畅的疾病。)(黄帝内经中息积的治疗

【原文】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1),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2)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髀(3)股胫皆肿,环齐(4)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5),此风根(6)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盲,盲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

【注解】

(1)息积:古病名,指息贲、肺积。

(2)导引:指调整呼吸,吐浊纳新,运动肢体,是一种保健治病的方法。

(3)髀(bì):指大腿根部。

(4)齐:通“脐”。

(5)伏梁:古病名,指病邪结伏肠道积证。

(6)风根:以风为本的意思。

【白话详解】

黄帝说:有病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二三年不好的,是什么疾病呢?岐伯说:病名叫息积,这种病在胁下而不在胃,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并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

人有身体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什么疾病呢?岐伯说:病名叫伏梁,这是由于风邪久留于体内所致。邪气流溢于大肠,而留着于肓膜,因为肓膜的起源在肚脐下部,所以环绕脐部作痛。这种病不可用攻下方法治疗,否则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利的疾病。

【按语】

“息积”,即息贲、肺积也,与现代医学所述的原发性肺癌较为相似。本病为本虚标实,《中藏经》云:“积聚癥瘕,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积乃生焉。”是强调真气失为致病之本。治法务宗脏象立论,一般归纳为“清肺气,调营卫,理虚损,通经络”十二字。盖邪气痹着,则肺气不清,轻则咳逆,重则悬饮、喘鸣。因其不关于胃,故不妨食。肺金畏火,故不可灸;病不在经,故不可刺,刺之徒伤经气。

“积”,累也,宜积累导引服药以治之。所以然者,药不能独治,必兼用导引之术方可。

伏梁是指因秽浊之邪结伏肠道,阻滞气血运行,秽浊与气血搏结日久而成,以腹痛,髀部、大腿、小腿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中医认为,阳气相和曰聚,阴气相合曰积。以此可知,该病为阴气起积,而阴气有形,故小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若梁隐伏于脐周,称作“伏梁”。又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且多于食后发生,伴肠鸣,便后缓解,亦可呈持续性腹痛或全腹痛。发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呈渐进性发展。伏梁多似西医学的克罗恩病,血常规检查可见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脂肪含量增多,隐血试验常呈阳性。

X线钡餐检查可见肠道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肠黏膜皱襞增宽、扁平,甚至消失,可有线状溃疡、卵石征和息肉样变,肠管狭窄程度不一,肠管僵硬,呈线样征,病变近端肠管有扩张和积液。结肠镜检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大小不等的溃疡,肠腔狭窄,肠袋改变,假息肉形成等,活检可发现黏膜下微小肉芽肿及纤维组织增生。临床上需与肠痨、大瘕泄、肠癌、肠痈、小肠瘅进行鉴别诊断。中医治法以健脾行气,化痰祛瘀为主,如伏梁丸、鳖甲汤、桃奴散。

【应用举例】

《内经》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夫消息者,阴阳之更事也。今气聚于胁下,息而不消,积而不散,故满逆而为病。然气不在胃,故不妨于食,特害于气而已。治宜导引服药,药不可独治,善导引能行积气,药力亦借导引而行故也。推气散治右胁痛,胀满不食。片姜黄、枳壳、桂心(各五钱)、炙草(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赤茯苓汤治息积,胁下气逆满闷。赤茯苓、桂心、陈皮(炒,半两)、高良姜(一两)、大腹皮(五钱)、吴茱萸(三分)、甘草(一分)、水煎三钱,空心温服日二。(《金匮翼卷六》)某伏梁病在络,日后当血凝之虑,脉数左大是其征也。浓朴(一钱)、青皮(八分)、当归(一钱)、郁金(一钱)、益母草(三钱)、茯苓(一钱)、泽泻(一钱)。某脉数坚,伏梁病在络,宜气血分消。桃仁(三钱炒研)、郁金(一钱)、茺蔚子(一钱)、枳实(七分)、浓朴(一钱)、茯苓(三钱)、通草(五分)。自《难经》分出“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后,巢氏《病源》另立癥瘕之名,以不动者为癥,动者为瘕。究之亦即《难经》积聚之意也。(《临证指南医案积聚》)

【点评】本段重点解读了疹、息积、伏梁等病症的发病原因和调治方法。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  数甚,数,急;甚,副词,很,极之意。  筋急,中医学病证名。表现为筋脉紧急不柔,屈伸不利。多因体虚受风寒及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见于破伤风、痉病、痹、惊风等症。  见,呈现、显现之意。 )——(黄帝说:人有尺部脉搏跳动数疾,筋脉拘急外现的,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此所谓疹筋,疹筋,病证名。亦作“狐筋”。证见腹痛,两臂筋脉拘急,脉数。)——(岐伯说:这就是所谓诊筋病,此人腹部必然拘急,如果面部见到或白或黑的颜色,病情则更加严重。)(【原文】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

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译文】黄帝说:人有尺部脉搏跳动数疾,筋脉拘急外现的,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说:这就是所谓诊筋病,此人腹部必然拘急,如果面部见到或白或黑的颜色,病情则更加严重。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筋病急、尺脉数的问题,夫奇恒之势,诊有十度,度脉、度脏、度肉、度筋、度腧、度阴阳气。如心脉满大,肝脉小急,脉来弦钩,脉至如喘之类,皆所以度脉也;如肝满、肾满、肺满则为肿,肝气予不足,木叶落而死;肾气予不足,去枣华而死,皆所以度脏也;如肌气予不足,肤胀身肿,大肉陷下,皆所以度肉也;诊脉之病,所以度筋也;如十二腧之予不足,水凝而死,所以度腧也;如正月太阳,三月厥阴,五月阳明,十月少阴,所以度阴阳气也,皆为病之异于恒常者也。夫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是以筋病急,而尺脉数也。——4.筋病急、尺脉数的问题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以,连词,相当于“而”的用法。 )——(黄帝说:有人患头痛已经多年不愈这是怎么得的?叫做什么病呢?

  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岐伯说:此人当受过严重的寒邪侵犯,寒气向内侵入骨髓,脑为髓海,寒气由骨髓上逆于脑,所以使人头痛,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也痛,病由寒邪上逆所致,所以病名叫做“厥逆”。

  帝曰:善。(黄帝说:好。)(【原文】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

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

帝曰:善。

【译文】黄帝说:有人患头痛已经多年不愈这是怎么得的?叫做什么病呢?

岐伯说:此人当受过严重的寒邪侵犯,寒气向内侵入骨髓,脑为髓海,寒气由骨髓上逆于脑,所以使人头痛,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也痛,病由寒邪上逆所致,所以病名叫做“厥逆”。

黄帝说:好。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头痛不愈的问题,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故所犯大寒之热,而内至骨髓也。诸髓皆属于脑,故以脑为主,髓邪上逆,则入于脑,是以头痛,数岁不巳。齿乃骨之余,故齿亦痛也。此下受之寒,上逆行巅顶,故名曰厥逆。——5.头痛不愈的问题)(黄帝问道:有的妇女在怀孕九个月时,会发生不能说话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胞宫络脉血气被胎儿压迫阻绝所致。

  黄帝追问:为何会是这样呢?

  岐伯解释说:胞宫络脉归属肾脏经脉,足少阴肾经贯通肾脏后上行上系于舌本。因此,胞宫络脉受阻,就会造成口舌不能言语。

  黄帝问:这该怎样进行调治呢?

  岐伯回答说:无需调治,等到十月分娩后就会自然恢复。《刺法》有言:“正气不足时不可疏泄,邪气有余时不可滋补,以免造成胞疹顽疾。”所谓“无损不足”,就是妇女怀孕九个月时身体虚弱,不可用针刺术和砭石术疏导经络。否则,就会损伤正气。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孕妇腹中胎儿已经成形时,用针刺术和砭石术进行疏泄调治,就会使精气外泄而病灶独留腹中,从而形成胞疹顽疾。

  黄帝问:有患者出现胁下胀满和气逆症状,二三年都不不能消除。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称为息积,不妨碍患者饮食,不可用艾灸术和针刺术进行调治。应采用运气导引法进行疏通,并辅助以药物调治。单独用药物,也不能使患者痊愈。

  黄帝问:患者身体的臀部、大腿和小腿都出现肿胀,并且引起环绕肚脐作痛。这是什么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称为伏梁,是风邪久留体内所致。邪气溢散于大肠,然后滞留附着在肓膜。肓膜根源于肚脐下部,邪气滞留在肓膜就会引发环绕脐部作痛。滞留在肓膜的邪气不可触动,触动溢散就会造成小便涩滞不畅的疾病。

  黄帝问:患者寸口尺脉搏动强烈,筋脉拘急外现。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称为疹筋,患者必然会出现腹部拘急症状。如果患者面部出现白色与黑色相间的症状,就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黄帝问:患者出现头痛症状,多年都不能消除。这是什么疾病?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患者应是曾经遭受过严重寒气侵害,寒气侵入体内已经深至骨髓。骨髓由脑神经主控,牙齿为骨髓末端。阴寒邪气上逆于脑,就会使患者出现头痛和牙齿疼痛症状。这种阴寒邪气厥逆的病症,就称为厥逆疾病。

  黄帝说:明白了!)——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黄帝内经中厥逆的治疗

【原文】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1),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2),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

【注解】

(1)疹筋:疹,通“疢”,病也。疹筋,指筋之病。

(2)当有所犯大寒:此是说一定有地方遭受重寒。

【白话详解】

黄帝说:人有尺部脉搏跳动数疾,筋脉拘挛很明显,这是什么病呢?岐伯说:这就是所谓疹筋病,此人腹部必然拘急,如果面部见到或白或黑的颜色,病情则更加严重。

黄帝说:有人患头痛已经多年不愈,这是怎么得的?叫做什么病呢?岐伯说:此人一定遭受过严重的寒邪侵犯,寒气向内侵入骨髓,脑为髓海,寒气由骨髓上逆于脑,所以使人头痛,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也痛,病由寒邪上逆所致,所以病名叫做“厥逆”。黄帝说:好。

【按语】

本节论述了“厥逆”之证。它与我们一般所说的以四肢厥冷为主症的“厥逆”有所不同,主要强调的是因“大寒”而引起的强烈持久的头痛。根据头痛的病因,中医将头痛主要分成外感和内伤两类。一般来说,内伤头痛,其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有外邪束表或犯肺的症状,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同。其中,古医家尤为强调“大寒”在头痛中的致病作用。认为“大寒犯脑”伤人,其生理病理变化是髓为之应,脑为之病,故其痛也剧,其病也深,此乃寒性收引、凝滞,影响气血运行,气机阻滞之故,因而寒邪引起的病理改变与病理层次也就深重。从症状分析,太阳主一身之表,足太阳膀胱经循项背,上行巅顶。风寒外袭,邪客太阳经脉,循经上犯,故头痛连及项背。此外,还可能具有别的风寒袭表的兼症,如恶风畏寒、常喜裹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另外,文中对“疹筋”一病,未论病机,历代注家均有所论,然观点不一。辨其病状,病初似属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而筋急,日久阴损及阳,故肤见白色或黑色之寒象,终至阴阳俱损而病甚。然而依据“筋急而见”,又似指静脉怒张现象。

【应用举例】

治疹筋,肝虚生寒,脉数劲急,腹胁痞闷,见于外。(《圣惠方》中十五味柏子仁丸亦治。)柏子仁,茯苓,防风,细辛,白术,官桂,枳壳,川芎(各三两),附子,当归,槟榔(各半两)。上为末,每服3钱,水1盏半,生姜3片,枣2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二》))(读《黄帝内经》素问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2——伏梁、疹筋、厥逆头痛的病因及症状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黄帝说:有患口中发甜的,病名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名曰脾瘅,脾瘅,瘅[dān],是热的意思。脾瘅为脾热之病,即由于过食甘美肥味,导致内热中满蓄积于脾,脾气上溢于口,从而出现口甘之症状,日久可转发为消渴病。王冰注云:“瘅,谓热也。脾热则四脏同禀,故五气上溢也。生因脾热,故曰脾瘅。” )——(岐伯说:这是由于五味的经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溢,就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热之气。)(【原文】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1。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译文】黄帝说:有患口中发甜的,病名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五味的经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溢,就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热之气。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脾瘅病的问题,五气者,土气也。土位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臭为香,在脏为脾,在窍为口,多食甘美则臭味留于脾中,脾气溢而证见于外窍也。夫五味入口,津液各走其道,苦先入心,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厚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病。——6.脾瘅病的问题

——————————————————

【注释】1.瘅:(dān单)中医指疟疾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发高烧,打寒战,烦躁,口渴,呕吐等。《左传·襄公十九年》:“荀偃瘅疽,生疡于头。”《韩非子·解老》:“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而外无刑罚法诛之祸者。”这里用为热症、湿热症之意。)(黄帝内经中脾瘅的治疗

【原文】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1)。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2),除陈气(3)也。

【注解】

(1)脾瘅:脾瘅,古病名,指脾胃积热之口甘、口渴病证。

(2)兰:指兰草,也叫佩兰。

(3)陈气:谓久食甘美所致沉积之气。

【白话详解】

黄帝说:有患口中发甜的,病名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岐伯说:这是由于五味的精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水谷精微停留在脾,使其向上泛溢,就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热之气。

【按语】

“脾瘅”是一种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其中的“瘅”是热的意思。究其病机,多因过食肥甘,引起脾热而浊气上泛,故口中甜腻,不思饮食。因上泛的五液清华,失其本来之真味,故口中的甜味并无清爽之感,为淫淫之甜味。此症久延,即化燥热,转为消渴。故前贤有“膏粱无厌发痈疽,热燥所致;淡薄不堪生肿胀,寒湿而然”之论。

文中还指出“脾瘅”的治疗可遵循“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的原则。“陈气”指甘肥酿成陈腐之气;“兰”指佩兰,俗名为省头草。妇人插于髻中,以辟发中油秽之气,其形似马兰而高大,其气香,其味辛,其性凉,亦与马兰相类,用以醒脾气,涤甘肥。这一治法原则至今仍指导临床,颇有现实意义。今天临床治疗湿热壅脾,口甜苔腻之证,仍以佩兰之类的芳香化湿之品为主,或选用其他补脾气的药物配伍苦辛寒的药物以行气泄热,除陈气之意。

【应用举例】

杨晋翔治张某,女,50岁,口中反复发甜2个多月。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治以芳香化湿,理气醒脾。方药以佩兰、藿香、苍术、苏梗、清半夏、薏苡仁各10g,砂仁、甘草各6g。

孙玉甫治马某,男,48岁。曾有嗜浓茶、酒史,10日前因洗澡着凉,治疗不当出现口甜吐涎,方药以藿香、佩兰各15g,清半夏、薏苡仁、杏仁、竹叶各10g,甘草6g取效。后佩兰加至30g,痊愈。

于珠莹治刘某,男,52岁。口中吐涎,大量溢出,形体肥胖,精神欠佳,口中其味特甜,苔厚腻,脉滑数。后以半夏9g,厚朴12g,陈皮12g,佩兰20g,藿香15g,黄芩9g,栀子6g,茯苓12g,甘草3g。3剂症状大减。(河南中医药杂志,2001,2)开滦市刘某,女,48岁。因口甜3个月,久治不效而就诊。诊时患者觉满口甜若噙冰糖,自觉咽喉不利,经常噫气,不思饮食,时有寒热,腹胀,双腿舒伸不适,大便清利而数,四肢懒倦,形气相失,面黄白,舌体平、濡软,质淡无苔,口中吐沫,脉中取而涩。腹软稍胀,肝脾未触及,脐腹无压痛。尿糖阴性,唾糖阴性。木戕脾愈旺,旺而反极,脾气失营,宿则偏胜,津涎上溢于口,甘为脾反极之象。应以补脾为根蒂,因甘益脾而不益甘,酸泻木而不益酸,续养胃气,以治口甜。

处方:生山药30g,莲子肉15g,旋覆花、白术(麸炒)各12g,半夏、茯苓、甘松各9g,陈皮、鸡内金、枳具子各6g,胆南星3g,乌梅1枚。煎服3剂,口甜症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1983,7)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黄帝说:有病口中发苦的,应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是什么病?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病名曰胆瘅,即胆热病。因谋虑不决,失于疏泄,胆有郁热,其气上溢,以口苦为主要症状特点的疾病。 )——(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法。记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中。)(【原文】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译文】黄帝说:有病口中发苦的,应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种口苦是什么病?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法。记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口苦病的治疗,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夫谋虑在肝,决断在胆,故肝为中之将而取决于胆也。肝脉夹胃贯膈,循喉咙,入颃颡,环唇内,故咽为肝之外使,是以肝病而亦证见于口也。谋虑不决,则肝气郁,而胆气虚矣,胆之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矣。——7.口苦病的治疗)(黄帝问:患者寸口尺脉搏动强烈,筋脉拘急外现。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称为疹筋,患者必然会出现腹部拘急症状。如果患者面部出现白色与黑色相间的症状,就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黄帝问:患者出现头痛症状,多年都不能消除。这是什么疾病?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患者应是曾经遭受过严重寒气侵害,寒气侵入体内已经深至骨髓。骨髓由脑神经主控,牙齿为骨髓末端。阴寒邪气上逆于脑,就会使患者出现头痛和牙齿疼痛症状。这种阴寒邪气厥逆的病症,就称为厥逆疾病。

  黄帝说:明白了!

      黄帝接着问:患者感觉口泛甘甜味,这是什么病?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患者体内五味精气上溢的病症,称为脾瘅。饮食五味入于口,贮藏于胃脏,再由脾脏运化精气输送至全身。如果脾脏运化功能衰弱,就会造成津液滞留上溢,使患者感觉口泛甘甜味。这种疾病是饮食过于肥美所致,患者平时必定贪吃甘美肥腻的食物。肥腻食物使人体内生热,甘美食物引发胃脘满胀,就会造成脾脏精气上溢。天长日久,就会转变成消渴病症。调治这种疾病,要用兰草去除患者体内蓄积的热气。

  黄帝问:患者感觉口泛苦味,这是什么病?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称为胆瘅。在人体五脏中,肝脏为将官,主谋虑。胆为中正官,主决断。咽部为外使。胆瘅患者,多谋多虑而优柔寡断,情绪苦闷就会使胆气虚弱,造成胆汁精气上溢。因此,患者就会感觉口泛苦味。采用针刺术调治,应刺取足少阳胆经的募穴和背部的腧穴。这种治疗方法,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有论述。)(黄帝内经中胆瘅的治疗

【原文】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1)。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2)中。

【注解】

(1)胆募(mù)俞:胆募,在期门穴下五分处,即日月穴;胆俞,在第十椎骨下旁开1.5寸。

(2)《阴阳十二官相使》:指古典藉,已佚。

【白话详解】

黄帝说:有病口中发苦的,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是什么病?是怎样得的呢?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法,记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按语】

“胆瘅”是指口中自感有苦味的病症,最早见于《内经》。除该篇外,本书中还有多处文章对其进行阐述,如《灵枢四时气篇》“胆液泄则口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食,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中医认为,胆汁味苦,今肝胆有病,气机不畅,以致胆汁泛溢,故口苦。另外,肝升胆降以辅佐脾胃的升降,若胆汁排泄逆反,可使胃气不和郁而化热,故本病在肝胆,而又与脾胃密切相关,临证所治,除本篇所说针刺泻胆募穴与胆俞穴以外,内科多肝胆脾胃兼顾为主。

临床上本证以肝胃郁热、胆热犯胃及肝胆湿热证较为常见。肝胃郁热,指肝失疏泄,胃火旺盛,郁热犯胆,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咽干、烧心、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胆热犯胃,指少阳化热,脾胃受累,气机不畅,邪热郁蒸,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呕恶、泛酸烧心、心烦易怒、胸膺疼痛,甚则胸痛彻背、胃脘胀痛、半夜咳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肝胆湿热,指肝胆生湿化热,湿热蕴结,阻滞气机,以致肝失疏泄,胆汁不利,脾胃失和,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而腻,尤以晨间或睡醒后更为明显,兼见两胁胀痛或刺痛、腹胀气窜、脘闷纳差、精神困倦、肢软乏力,甚可出现黄疸、小便黄混或深黄、大便不爽,或见白色,舌质红或红赤,边尖尤显,舌苔黄腻,脉象弦或弦数。

【应用举例】

胆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饮食失宜,情志刺激,劳逸所伤,病邪在胆,胆液泄,胃气逆,胆胃失于和降,故而以口苦、呕苦、嘈杂、脘胁胀痛为主要表现。新加温胆汤治疗胆瘅,效果良好。基本方为黄连6g,秦艽10g,半夏10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热甚者加栀子、龙胆草;呕吐、呃逆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胃脘疼痛加川楝子、煅瓦楞子、白芍药;胀满甚者加佛手;血瘀重者加炙五灵脂、丹参、郁金、牡丹皮等;夹有虚寒而致寒热错杂者加党参、山药、吴茱萸等;阴虚明显加沙参、麦门冬、石斛;便溏者加薏苡仁、白扁豆;湿盛者加佩兰、冬瓜皮等……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应用新加温胆汤治疗胆瘅病86例,治愈50例(58.14%),好转29例(33.72%),无效7例(8.14%),总有效率91.86%。(河南中医药杂志,2001,6)读《黄帝内经》素问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3——嘴里发甜、发苦引发的疾病及治疗

【点评】本段重点解读了疹筋、脾瘅、胆瘅等病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有癃者,癃,中医指小便不通或淋沥点滴而出。  ②颈膺如格  膺,胸,义愤填膺。 如格,如有物阻格不通也)——(黄帝说:有患癃病,一天要解数十次小便,这是正气不足的现象。同时又有身热如炭火,咽喉与胸膺之间有格塞不通的感觉,人迎脉躁动急数,呼吸喘促,肺气上逆,这又是邪气有余的现象。寸口脉微细如头发,这也是正气不足的表现。这种病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叫做什么病呢?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颇在肺,颇,偏颇,此处指偏重在肺。 )——(岐伯说:此病是太阴脾脏不足,热邪炽盛在胃,症状却偏重在肺,病的名字叫做厥,属于不能治的死症。这就是所谓“五有余、二不足”的证候。)(【原文】帝曰:有癃1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

【译文】黄帝说:有患癃病,一天要解数十次小便,这是正气不足的现象。同时又有身热如炭火,咽喉与胸膺之间有格塞不通的感觉,人迎脉躁动急数,呼吸喘促,肺气上逆,这又是邪气有余的现象。寸口脉微细如头发,这也是正气不足的表现。这种病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叫做什么病呢?

岐伯说:此病是太阴脾脏不足,热邪炽盛在胃,症状却偏重在肺,病的名字叫做厥,属于不能治的死症。这就是所谓“五有余、二不足”的证候。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小便不利病的问题,夫水谷入胃,脾主行其津液,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太阴不足,则阳明甚盛,太过不及,则阴阳不和;阳明不和,则表里之气皆绝矣。夫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太阴病而不能转输于上,颇在肺而不能通调于下,则病癃矣。夫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今地气不能上升而唯下泄,是以一日数十溲,此太阴之不足也。阳明者,表也。身热如炭,阳明盛也。阳明脉挟喉,其输在膺中,颈膺如格,胃气强也,阳明甚强,则人迎燥急,颇关在肺,故喘息气逆,此阳明之有余也;阳明盛强,则与脾阴相绝,太阴不得受水谷之精,是以脉微如发,此太阴之不足也。——8. 小便不利病的问题

——————————————————

【注释】1.癃:(lóng龙)小便不利。《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膀胱不利为癃。”

  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黄帝说:什么叫“五有余、二不足”呢?

  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注解1)(亦正死明矣,注:《甲乙经》卷九第十一作'亦死证明矣'。疑'正死'二字互倒。" )——(岐伯说:所谓“五有余”就是身热如炭,喘息,气逆等五种病气有余的证侯。所谓“二不足”,就是癃一日数十溲,脉微细如发两种正气不足证候。现在患者外见五有余,内见二不足,这种病既不能依有余而攻其表,又不能从不足而补其里,所以说是必死无疑了。)(【原文】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

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译文】黄帝说:什么叫“五有余、二不足”呢?

岐伯说:所谓“五有余”就是身热如炭,喘息,气逆等五种病气有余的证侯。所谓“二不足”,就是小便一日数十溲,脉微细如发两种正气不足证候。现在患者外见五有余,内见二不足,这种病既不能依有余而攻其表,又不能从不足而补其里,所以说是必死无疑了。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五有余、二不足的问题,五有余也,谓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燥盛,喘息而气逆,此五病气之有余也。二不足者,病小便不利,一日数十溲,太阴脉微细如发,亦病气之不足也。阳明者,表也,外得五有余,不能行气于表之三阳矣;太阴主里,内得二不足,不能行气手里之三阴矣。此其身之表里阴阳皆为断绝,亦证死也明矣。——9.五有余、二不足的问题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人生而有病巅疾者,巅疾,病名,也称胎病,即癫痫(癎)病。见于中医经典《内经》。指孕妇受到突然的惊恐刺激,使母体气机逆乱,胎儿失去精气的滋养,影响脑髓发育而行成的先天性癫痫病。 )——(黄帝说:人出生以后就患有癫痫病的,病的名字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岐伯说:病的名字叫胎病,这种病是胎儿在母腹中得的,由于其母曾受到很大的惊恐,气逆于上而不下,精也随而上逆,精气并聚不散,影响及胎儿,故其子生下来就患癫痫病。)(【原文】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译文】黄帝说:人出生以后就患有癫痫病的,病的名字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说:病的名字叫胎病,这种病是胎儿在母腹中得的,由于其母曾受到很大的惊恐,气逆于上而不下,精也随而上逆,精气并聚不散,影响及胎儿故其子生下来就患癫痫病。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癫痫病来自母亲的问题,怀孕妇女有所大惊,则气暴上而不下,夫精以养胎,而精气并居者,母受惊而气上,则子之精气亦逆,故令子发为癫痫也。按婴儿癫痫,多因母腹中受惊所致,然癫疾者,逆气之所生也,故因气逆而发为癫痫。——10.癫痫病来自母亲的问题)(黄帝内经中巅疾的辨证要点

【原文】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1)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2),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注解】

(1)巅(diān)疾:巅应做“癫”,谓癫。

(2)精气并居:谓精气因逆乱之气而并聚影响及胎儿。

【白话详解】

黄帝说:人出生以后就患有癫病的,病的名字叫什么?是怎样得的呢?岐伯说:病的名字叫胎病,这种病是胎儿在母腹中得的,由于其母曾受到很大的惊恐,气逆于上而不下,精也随而上逆,精气并聚不散,影响及胎儿故其子生下来就患癫病。

【按语】

“巅疾”最早见于《内经》,即是后世所论的“子”。文中所指“胎病”为出生后就患有癫,又作“胎”。此病多因胎儿时期母亲受到严重的精神刺激,或过劳或少动,或饮食失调,过食酸咸或误服药物,或近亲结婚等。它的辨证要点有三:(1)发病时间。《活幼心书》规定:“儿生百日内。”(2)症状以多种形式的抽搐为主,发作时常伴憋气、吐痰沫、颜面青紫,甚者二便失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数或指纹淡隐。(3)多有其他伴随症状,最常见为五迟五软。

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脑病疾患,历代医家在对情志因素致的病因论述中,多重点强调惊恐致的作用,可以说均受到了本篇“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的启发。

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说:“惊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足,因惊而作痫也。”《寿世保元证》曰:“盖疾之原,得之惊,或在母腹之时,或在有生之后,必因惊恐而致疾。盖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恐气归肾,惊气归心。并于心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虚则生痰,蓄极而通,其发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可见在七情失调、情志过极的诸情志因素中,以惊恐最为常见和重要。由于突受大恐,致使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易致阴不敛阳而生热生风,脾胃受损则精微不布,痰浊内聚,经久不化,遇逢诱因,则痰浊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闭脑窍,发为癫。

【应用举例】

有胎者,在母腹中,母受惊,惊气冲胎,故生子成疾,发则仆倒,口吐涎沫,可服延寿丹,久而自愈。有气者,因恼怒思想而成,须灸中脘穴而愈。胎出于母腹,俗所谓三搐成者也。气由于七情,故大病后及忧苦人,并纵性贪口腹人率多患此。医书虽有阴阳五脏之分,然皆未得其要,而愈者盖寡。(《扁鹊心书》)吾郡别驾何公,续迁甘肃,眷属仍居郡城。宅中一仆妇,重身九月,偶患头痛,医作外感治,其痛益甚,呕吐汗淋。至二鼓时,忽神迷肢掣,目吊口噤,乍作乍止,何公少君六吉兄,当晚遣力相召,晓造其宅,六兄告以病危之故,入视搐搦形状,诊脉虚弦劲急,谓曰:此子证也。势虽危险,幸在初起,当不殒命。……参入熟地、沙参、麦冬、阿胶、芝麻,养阴濡液,少佐钩藤、桑寄生,平肝息风。头煎服后,其搐渐平,随服二煎,搐定头痛亦减。(《程杏轩医案》)

  帝曰:有病(疒龍)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黄帝说:面目浮肿,象有水状,切按脉搏大而且紧,身体没有痛处,形体也不消瘦,但不能吃饭,或者吃的很少,这种病叫什么呢?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⑥名为肾风,肾风,中医病名。肾受风邪所致的疾患,以面部浮肿、腰痛、色黑为主证 )——(岐伯说:这种病发生在肾脏,名叫肾风。肾风病人到了不能吃饭,常常惊恐的阶段,若惊后心气不能恢复,心肾俱败,神气消亡,而为死症。

  帝曰:善。(黄帝说:好。 )(【原文】帝曰:有病1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2者死。

帝曰:善。

【译文】黄帝说:面目浮肿,象有水状,切按脉搏大而且紧,身体没有痛处,形体也不消瘦,但不能吃饭,或者吃的很少,这种病叫什么呢?

岐伯说:这种病发生在肾脏,名叫肾风。肾风病人到了不能吃饭,常常惊恐的阶段,若惊后心气不能恢复,心肾俱败,神气消亡,而为死症。

黄帝说:好的。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肾风病的问题,如有水状者,水气上乘,非有形之水也。是少阴寒水主气,大则为风,紧则为寒,故其脉大紧也。夫病风水者,外证骨节疼痛,此病在肾,非外受之风邪,故身无痛也。水气上乘,故形不瘦,风木水邪,乘侮土气,故不能食,即食而亦不能多也。——11.肾风病的问题

——————————————————

【注释】1.痝:(máng莽)肿貌。《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痝然,壅害于言,可刺不?”

2.痿:(wěi伟)身体某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大经空虚发为肌痺,传为脉痿。”《吕氏春秋·孟春纪》:“多阴则蹶,多阳则痿。”《说文》:“痿,痺也。”《汉书·哀帝纪赞》:“即位,痿痺。”)( 黄帝说:有些癃症患者,一天要小便数十次,这是体内阳气不足的表现。同时,患者身热如炭火,咽喉与胸膺间感觉就像格挡阻滞不通,人迎脉躁动激烈,呼吸喘促,肺气上逆,这又是阳气有余的表现。手太阴肺经的脉象微细如头发,这却是阴气不足的表现。这是什么病?病根又在哪里呢?

  岐伯回答说:病根在足太阴脾经,热邪炽盛表现在足阳明胃经,病变症状体现在手太阴肺经。这种疾病称为癃厥,是不可救治的死症。此所谓“五有余二不足”的病例。

  黄帝追问:“五有余二不足”是什么意思?

  岐伯解释说:所谓“五有余”,就是患者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这五种阳气有余。所谓“二不足”,就是一日数十溲、脉微细如发,这两种阴气不足。现在患者外见“五有余”,内见“二不足”。既不能依有余而攻其表,又不能从不足而补其里,所以就是必死无疑了。

黄帝问:有些人自出生就患有癫痫病,这究竟是什么疾病?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癫痫病称为胎病,在母腹中就形成了。其母在怀孕时曾受过严重惊吓,导致邪气上逆不下,精气与邪气胶着不散,就使得胎儿生下来就患有癫痫病。

  黄帝问:患者面目浮肿就像注满水一样,切摸脉象搏大而紧。患者身体却没有痛处,形体也不消瘦,只是吃不下饭,食量也很小。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疾病发生在肾脏,称为肾风。患有肾风病的人,吃不下饭,常常感到惊恐。如果惊恐导致心气衰竭,患者就会即刻死亡。

  黄帝说:明白了!)(黄帝内经中肾风的症状与预后

【原文】

帝曰:有病然(1)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2)。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帝曰:善。

【注解】

(1)痝(máng)然:肿大的样子。

(2)肾风:病名。指肾受风邪所致的疾患,以面部浮肿、脉紧、食少为主证。

【白话详解】

黄帝说:面目浮肿,像有水状,切按脉搏大而紧,身体没有痛处,形体也不消瘦,但不能吃饭,或者吃的很少,这种病叫什么呢?岐伯说:这种病发生在肾脏,名叫肾风。肾风病人常见胃口不好,容易惊恐等。若惊恐后心气不能恢复,心肾俱败,神气消亡,即为预后不良。黄帝说:好。

【按语】

本节论述了肾风的症状与预后。肾风之名,始于《内经》。虽然本篇中将其作为奇病,但本病实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除本篇所论之面部浮肿、脉大紧、不能食及食少以外,尚可出现腰痛、面色黑、害于言等症。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为多。

本病在临床中常分为急性、慢性两类,其急者多实,虚者少见,但亦有大实有羸状者,而慢者多虚,然亦有虚中挟实者。急性肾风,又叫实证肾风,亦称外感肾风,发病原委是基于机体内在正气不足,外在卫气不固,腠理不密,外在邪气,伺机内乘,正邪交争,外而阴阳失调,内而脏腑经络失和而发病。其症状有:两下眼睑如卧蚕状,尿少,腰痛,眩晕,渐继由眼睑、颜面、胸腹、四肢出现浮肿,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多呈现沉缓或滑数之象。慢性肾风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难治之疾。它的发生和发展,多由急性肾风误治而来,隐发者亦有。它的临床病象,多数不浮肿,唯全身乏力,腰酸楚,口中淡,小便短少,或多尿,尤以夜间为甚,或腰腹不适,头晕等。

【应用举例】

急性肾风,病起于内者则正虚,诱发于外者为外邪之毒所伤也。内者为虚,本气自病,外诱发者为实,邪气内侵,犯于肾,肾有邪为实,无邪本气自侵自犯,则为虚也。因此,治则必取损有余之邪,邪伤则毒解,其病可痊;补不足之虚,调整阴阳,益气和血,正复则病愈也。病发于风寒者,法宜疏风散寒为主,佐以渗湿之品,方用解肌渗湿汤治之;毒邪已解者,方用渗湿治肾汤治之;病成于风热者,法宜疏风清热为主,佐以渗解之品,方用疏清渗解汤治之;表已解者,改用益肾清浊饮治之;病生于湿热者,法宜清热渗湿为主,佐以化浊之品,方用清渗养肾汤治之;湿清热解者,改用健肾化浊汤治之;病由寒湿所致者,法宜通阳化湿为主,佐以温运之品治之,方用复肾壮阳汤治之。(《悬壶漫录》)陈某,女,38岁。于2002年4月23日因腰酸痛1年就诊。患者于1年前因“感冒、咽喉疼痛1周后腰酸痛,晨起眼睑浮肿”,在当地医院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诊见:腰酸痛,疲乏无力,咽干,咽部红赤,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无力……中医诊断:慢性肾风。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为肾气不足,毒邪犯肾型。治以利咽解毒,益气补肾之法。处方:穿山甲5g,西洋参10g,生黄芪20g,桔梗10g,马勃l5g,续断15g,生茅根20g,当归头15g,砂仁15g,熟地20g,肉桂3g,以上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无尿潜血,1年后追访愈后未复发。(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3)

【点评】本段重点解读癃、厥、癫痫、肾风等病症的发病原因和调治方法。)(读《黄帝内经》素问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4——厥、胎病、肾风的症状

总结

文章开头我们已经说了,奇病论说的都是奇怪的病,这里我重点想说一下息积的问题。关于息积,原文是这样说的:“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防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指出,对于息积的病,不能用针和灸,也不能单独用药,而最适合的就是用导引。

  这里我们重点说说导引治息积的问题。先说说,什么是息积?在我们日常调理的客户中,很多人都有息积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能吃,但代谢差,表现为肚子很硬。昆叔在调治过程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说的就是人的肚子就软了,息积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不仅是息积,百病都与肚子硬有关。

  再说说导引。导引法,是传统中医的6大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即,砭、针、灸、药、气功(导引)、按摩。而这里说的“导引”,偏重于“按摩+呼吸”的配合,也属于外导引法。对于息积的问题,其他的治法都不好使,唯有按摩效果最好,这也是昆叔的绝活-揉肚子。一般的按摩师,都不敢揉肚子,最多的都是在后背和四肢上较劲,往往在治疗效果上大打折扣。因为后背为阳,而腹部为阴。阳经疏通了,阴经不通,这就好比,阳气总在升发,而阴气无法补充,久而久之,这个阳气也维持不了多久,因此,这样的整法等于白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外面的按摩院做完按摩后,多是当时感觉轻松一些,而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原因。

  在揉肚子的过程上,需要客户配合呼吸,也就是按摩师在下压时,客人要尽可能地吐气;而按摩师手上抬时,客人要吸气,这种配合很重要,有的客人在按的时候,受条件反射的作用,反而会把肚子给鼓起来,这样就和按摩师的劲顶着,不利于经络的疏通,这就是导引的作用。由于这种导引式按摩法对按摩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按摩师也会比较的辛苦,基于商业的原因,能懂得此法按摩的按摩师凤毛麟角,但正如本文所说,对于息积这样的病,唯导引式按摩效果最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昆叔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的原因了。

归纳:本篇《奇病论》,按《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为奇恒之腑。”是以本篇之所论,有犯大寒,内至骨髓,上逆于脑之脑髓骨病,口苦之胆病,九月而喑及母腹中受惊女子胞病,皆奇恒之腑而为病也。盖此六者,地气之所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与气之通于天,病之变化者之不同,故所谓奇病也。

注解1:

所谓”五有余“,即”有余五“。病气比正常情况下的正气要盛五成。如果正气为100的话,此刻病气则为150%。如经文中所论之阳明气盛,盛到什么程度了呢?盛到是正常阳明气的150%了。

       所谓”二不足“,即”不足二“。病气虚得连正常情况下正气的20%还不到。如经文中所论之太阴气虚,虚到什么程度了呢?虚到不及正常太阴气的20%了。

        阳明盛到150%,太阴虚到20%不到,阴阳完全失衡,则有死证。

        另外,经文中的“外”指阳明,"内”指太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