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

 皖西北的风 2022-10-02 发布于安徽

这里展示的是利豨墓中出土的两幅地图,地图方位均是上南下北,与现在地图方位正好相反。这幅《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编制最准确的军事地图。地图主区部分描绘的是长沙国南部8县的地形情况,也就是如今湘江上游的潇水流域和南岭的九嶷山区及其附近地区。图中间的那条又黑又粗的线条就是潇水区域,图左边用醒目的涡旋纹画出的就是九嶷山,其中九个突出的柱状物表示的是九嶷山的九个山峰。地图上大部分区域绘制的内容十分详细,既有作为自然地理要素的山脉、河流,又有作为社会经济要素的居民点、道路等,基本上具备了地貌、水系、居民点、交通网等现代地形图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在地图上方的邻区,您会发现绘制的内容十分简略,只在其中标注了“封中”二字。原来这个地区已经超出了长沙国的封域,是属于南越王赵佗的辖境,约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大部分和广西小部分地区。地图中对所绘内容分类分级、符号设计、主区详邻区略等较为科学的制图原则,至今仍在沿用。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

旁边的这幅《驻军图》,又名《箭道封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色彩绘军事地图,对于研究汉代军队建制、军事思想等有极高价值。图中所绘主区位于如今九嶷山与南岭之间,所绘内容不仅包括了山脉、河流、居民点等普通地图要素,还着重标出了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其中军事方面的要素是用朱红色突出表示,河流、山脉等地理要素是用浅色表示。散落图中各处的圆圈,代表的是里,相当于现在的村落。而四方框表示的是县城。兵营则画成多种不规则的形状。军队的指挥部以三角形来表示。图上防区的山脊线上标绘有七个烽火台。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主题鲜明,层次清楚,方便观看。

《驻军图》

《地形图》和《驻军图》作为随葬品入藏,表明它们与墓主利豨有密切关系。同时墓中还随葬有大量兵器,说明利豨生前或许有过对外征战或军事驻防的经历。

《驻军图》在《地形图》上所占部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