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三界总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沈继鹏 2022-10-02 发布于甘肃

这“三界”的存在形式和状态,一层高于一层,是老子对万物(包括人类)从精神、思维、思想、品格、人格、性格上的一个划分,它同三层次四种存在形式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人的完整的存在应该是从“下三界”上升到“上三界”,再由“上三界”回到“下三界”,这样周而复始的变化而不断地求得新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意义和归向说清楚了。

现在我们就人的思维而论“三界”。

一、下三界:人、事、物 

人用“下三界”中的思维看世界,这很好理解。这是我们常人所熟知的普通存在,它是与一般哲学相对应的概念。“下三界”中的人,强调被看事物的客观存在,看物的人是被动的,看到的东西他承认,看不到的东西他不承认其存在,这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对“下三界”存在的物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它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缺点是“下三界”人的感觉器官是有局限性的,它们有固定的捕捉区间,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超出这个区间,感官就不能感觉到它们,或虽有所感觉而大脑不能正确处理这些信息,得不出明确结论。

科学手段在其些方面可以弥补下三界人的感觉的缺陷,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手段比人的感官缺陷更大。拒绝承认看不到而实际上存在的东西,这是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大障碍。

如:空气中的氧气是没有气味的气体,但三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就有臭味。这个臭味从何而来呢?从第一原子来,还是从第二、第三原子来?事实证明,每一氧原子都没有臭味。此味不从外来,也不从中间来。此臭味实无体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下三界”思维的人就会说不可能有这事。

二、中三界:天、地、人

人用“中三界”中的思维看世界,他对宇宙、万物的看法、角度与“下三界”的人都不同,问题的提法也不同,结论也不同。所谓从“下三界”上升到“中三界”,就是对一事一物的看法,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到事物的内部,以及外部大环境、大系统,从整体着眼看局部事物存在和变化规律,从局部变化规律看事物的存在全过程及其对整体变化的影响。

还要深入一层,就是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结构中去,看它内部细微的机制和机理。“中三界”的人看事物是主动地看,要看的事物是被动的。他把事物与天、地、人变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天变、地变、人也变,常无欲以观其事物的本质,常有欲以观事物的表面。“下三界”和“中三界”都有人,这“人”是不同质的人。一个人由“下三界”上升到“中三界”,要经过一个质变的过程。质变有整体的质变和局部的质变。

三、上三界:宇宙、空间、时间


“上三界”是人的思维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宇宙不是常人所指的宇宙,而是无限的宇宙,多宇宙,无一处无有宇宙。

这里所指的空间,不是常人说的空间。这里的空间是无限的空间,多空间,无一处无有空间。这里所指的时间,不是常人所说的时间。这里的时间是无限的时间,变化的时间,不定的时间,多时间,无一处不变的时间。

如:一九六三年被天文学家“发现”的、在我们地球北方外太空数十万光年之处,有一座特别巨大的喷射星系,称为“规沙”之一。在我们时间约二十余年来,天文台摄得它的形状,显示它不断迅速在缩小之中。但是收到的它的辐射波,却并无显著减少。

这一奇怪的景象,已引起了天文学界与太空学者的强烈争论。美国加州工技研究院的天文学家舒密德博士,是该星系的发现人之一。他观察了二十多年,认为“规沙”并非缩小,而是远去。他计算它远去的速度,快到等于光速的三十二倍。我们现知人们常说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可实际上光速在宇宙中并不是最快的速度。

道,如此高深而博大,如此玄妙而无法表达。老子识定道是生天、生地、生宇宙万物的根源,是至高无上的、独立无对的、无物不由的。老子发现这前所未有的境界,他认为必须将它说出来,使世人了解。为了便于言说,他将这个恍惚窈冥的最高境界,取名为“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