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试的时候的粗心、马虎,究竟要怎样才能避免呢?(长文7800字,慎入)

 天涯若比邻印军 2022-10-02 发布于北京

最近快期末考试啦,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做题、计算、考试的时候,经常粗心、马虎、犯低级错误,当时做不对,过后再一看,总是拍大腿:哎呀这题我会!这样丢分太可惜了,可是,究竟怎样才能避免呢?

其实这类问题,如果简单地用“粗心”、“马虎”、“不认真”来概括,就太简略了,也太偷懒。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小时候,能上学读书就不错了,老师能把课本内容讲清楚、再认真督促就很难得了,想要指望能遇到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细致入微,那就有点儿太奢求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那么到了现在,我们就不能满足于上面那么笼统的解释了,必须要更深入、更细致地解释,答案就是:这类错误,基本上都是跟孩子的专注力不足有关。简单题、会做题,考试时做错了,一定是当时注意力发生了短时间的飘移,就像电脑读取数据出错一样,本来是加号,大脑读取成了乘号,本来是3、结果按照8去算了,本来不应该该退位、结果偏偏要退一位,而下一题需要退位的时候,又忘记退位了……凡此种种。如果是大面积出错,那是基本方法没掌握;如果只是偶尔出错,那就肯定是专注力的锅了。

对症下药,今天就介绍一种可以有效改善考试(包括作业)时的专注力的方法,同时也是有效提高阅读质量的方法:关键词标记法。

这种方法,大家很可能在别处看见过。因为它是一种应用很普遍、上手非常简单、效果又很显著的方法。很多人都知道这种方法,也知道它怎么使用,但是真正认真应用的孩子却并不多,应用之后取得明显效果的孩子就更少。这是一个很令人遗憾,也很有意思的现象:经常“粗心”、经常因为“马虎”丢了许多不该丢的分数,这样的孩子只要能坚持使用这种方法,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为什么偏偏又正是这些孩子,不愿意使用、不会使用、不能坚持使用呢?

这就好比一个人身在宝山,明明脚下的金子随处可见,可TA就是视而不见,然后整天在忧虑自己为什么这么穷、在绞尽脑汁想“我怎样才能变有钱”,却又一直一无所获一样。

1、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哪里?

这种方法的应用非常普遍,本质上它是一种提高阅读质量的方法,所以,凡是需要用到阅读能力的地方,这种方法就都可以使用。而且,凡是在涉及阅读的题型、科目中容易丢分的孩子,这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分数——所以,这是一种不分学科、不分年级的普遍适用的方法。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可以使用。不仅应用题有大段文字需要阅读和理解,选择、填空这些小题,也需要能够解析出题干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素构成,所以也可以使用;不仅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不强时可以用,中高年级阅读能力上来了,但是题目也变复杂了,还可以继续用;到了初中、高中,面对复杂的代数、几何题,仍然可以继续用;甚至不限于文字,如果把计算题当中的运算数、运算符等等,也当作文字,把几何题当中的边角条件,也当作文字,那么这种方法一样可以使用。

这种方法在语文中当然更加可以使用了,特别是语文的阅读分析题。当然不仅仅限于阅读分析题,基本常识题、作文题,凡是需要解读和理解题目的条件、要求、问题的题目,这种方法都可以使用。只是语文科目因为考察的是母语的运用能力,所以对于阅读理解的要求会更高,而这种方法属于一种比较初级的辅助阅读方法,因而很多时候需要再配合其他高级一些的技巧使用,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这种方法在各个小科(史地生政等)的考试上,同样可以使用。不管是看上去描述性比较多、更接近于事实描述的地理、生物,还是看上去观点分析性材料比较多的历史、政治,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特别是一些比较难、需要深入分析的阅读材料题,用这种方法都可以大大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得分的概率。

这种方法在英语当中也可以使用。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虽然考察要求会比较低,但是我们对英语的熟悉程度更低,所以需要我们用一些辅助的阅读手段,才能更好地解读这种陌生的文字材料,所以这种方法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准确性。

这种方法甚至不限于中考、高考的应试,我们在自学一些内容的过程中,在大学和工作期间阅读一本书、准备一个考试等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我在做博士论文期间,有段时间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查找数据资料,因为这一类文献是我之前不熟悉的,所以初期我也是大量使用了这种方法,帮助我快速定位关键词、理解文本的含义、并且不遗漏重要的信息,帮助非常大。

2、这种方法怎么使用?

上面说了那么多,主要是在强调这种方法的强大功效,以及应用的普遍性。其实说起来,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大家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见到有人讲过,学校里的老师也会给孩子们讲过。

如果用我的话来讲这种方法,那就是:在阅读的文本的时候,比如一道数学应用题,比如一道语文阅读题,比如一道历史或者政治的材料解析题,或者是任意一科的选择填空题,不管这段文本是什么科目、是长是短,在阅读的时候,都边读边拿笔给一些关键词做出标记。就像低年级语文预习要求用笔圈出“好词好句”那样,也像有些数学老师介绍的“用笔圈出已知条件”那样,或者是像有些语文或英语阅读班介绍的应试技巧——用笔圈出问题的要点、答题的关键信息那样。

【边读边用笔标记出关键词】——这种方法就是这么简单,只要这一句话、十几个字就讲完了。

不过要想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发挥出它的威力,我们还需要至少搞清楚两个问题:①哪些是需要标记的关键词?②怎样标记这些关键词?

问题①是掌握这种方法的核心。很多孩子不会使用这种方法、不愿使用这种方法,就是因为找不出关键词。这跟技巧有关,也跟思维有关;同时这种查找关键词的能力,也是可以逐渐锻炼的。在初始阶段,就是先从问题入手,解析提问那句话的结构,搞清楚问的是什么,把这个“什么”圈出来,然后再去材料那里,找能回答(或者可能回答)这个“什么”的内容,把他们圈起来。

刚开始阶段,可以只从这个方法练起来。不用担心找得不准,也不用担心效率低。开始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先动起来、用起来,然后在使用当中逐渐摸索、提高自己的能力。当各个科目、各种题型,都养成了这种圈问题、圈条件的习惯以后,孩子就会开始主动思考和优化,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标记方式。

所以对于问题①,最重要的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对于家长来说,不需要教给孩子多么复杂的技巧,就是示范最基本的圈问题圈条件,然后督促、提醒孩子养成这种习惯,这就可以了。开头务必简单,这是真正能落地应用的要点。在下面一个部分,我还会讲另外两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如果问题①能够有效解决,那么问题②就很容易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只用一种符号来标记,可以画圈,也可以画横线。等到养成习惯、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之后,可以慢慢过渡到使用两种标记,比如画圈和画横线同时使用。

我现在经常使用的就是同时使用这两种标记,画圈表示相对重要的关键词,画横线表示相对一般的关键词。具体操作的时候,一般是先画一遍横线,然后在做题过程中,把相对更重要的关键词,用圈再圈起来。

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发展过使用大概四五种符号来标记,除了画圈和横线,还有三角形、正方形和星号。但是高考之后,很少有大量需要做标记、做题的情形,所以就慢慢简化了,到现在基本上只用两种符号就够用了。也因为长期不用其他的符号,所以也慢慢忘记它们都用来做什么了,于是也就更加不用了。

所以我建议,孩子在刚开始,不要追求符号过多、过于花哨,就从一种符号开始,慢慢过渡到使用两种符号,基本也就够用了。应付中考绰绰有余,而到了高中,要不要发展更多的符号,让孩子自己去把握就可以了。

刚才说过了,这种方法在许多科目、题型当中都可以使用。当然不同科目、不同题型的使用时,肯定会有一些独特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但是我不主张一开始就试图去掌握那么多具体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那样会让自己失去重点。

这种方法有用的关键,不在于符号多么漂亮、美观、花哨、精彩纷呈,也不在于孩子背诵了多少注意事项。它有作用的核心是:借用做标记这个动作,调动大脑思维、辅助提高专注力、帮助我们找到思维的起点和方向

所以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调动思维。而这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其他人总结的各个科目、题型里的应用技巧,那都是别人的经验总结,只有在自己运用过程中体会到了其中精妙,才能变成自己的。所以关键在于开始运用,然后体会和总结。等孩子自己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体会和总结,这时候再去看别人的经验和技巧分享,才有可能有用。

3、这个方法为什么有用?

前面咱们提到过:这个方法很简单、应用很普遍、效果很明显,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会用、不愿用、坚持不下来呢?

因为他们不理解这种方法工作的原理,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巨大威力。这就好比空气,它是我们每一天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所以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因为得来太容易了;同时也因为对它的基本性质和原理没有深刻的了解,所以不重视、也用不好。

如果一个人深入掌握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如何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不好的空气成分会对人的健康有哪些危害,那么当他再次呼吸空气,或者想到空气这种存在时,就不会再忽视它的重要性了,也会对开窗通风、空气净化、戴口罩等等这些相关的注意事项,更好地理解、接受和坚持实践了。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深刻理解这种方法的作用机理,就会真正认识到它的巨大威力、相信它的作用,也能够正确地应用它、坚持它,哪怕暂时看不到效果,也会充满信心地坚持带孩子练习与使用了。

那么这种方法究竟为什么会有用呢?

这里从三个方面来解释(我还没有看到过有人把这三种解释放在一起),很多别处在介绍这个技巧的时候,往往省略了这些解释(可能是因为篇幅有限,也可能是作者自己也不清楚这些基本原理),才会让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巨大威力和价值。

1)提高专注力:

所谓“粗心”、“马虎”,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够专注,或者说,因为“走神”。而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对于自己专注力的调控能力是很弱的,并不是家长和老师多讲几遍道理、多提几次要求,孩子就可以做到专注了。他们只是在认知层面上知道,“我应该专注”,但是“怎样能做到专注”他们仍然不知道;有时候老师和家长强调的太多了,反倒还会引发抵触心理,让孩子产生一种自我心理保护的机制,使得大脑自动屏蔽这些说教。所以像温爸一直强调的,“不要用嘴教,要用手教”,动手做示范,就是这个道理。

像批评、呵斥这种方式也不是完全没用。它们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孩子的紧张程度,而适度提高紧张程度,在考试和做题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专注度,特别是对于简单题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难题来说,紧张度的提高,反倒会降低专注度。

所以经常被批评而又比较听话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会在被批评之后有所提高,原因就是紧张度有所提高,从而在简单题(每个人“简单”的标准都不一样)上比较专注,因而这部分分数很少会丢了;但是遇到难题时,他们的得分能力反倒会下降了。于是会出现,孩子确实不会再“马虎、粗心”出错了,但是成绩并没有明显的进步。因为简单题的分数增加了,难题的分数降低了,最后总分还是原来的水平。


上面是对于比较听话的孩子的作用机制。而对于“不太听话的孩子”,或者更准确地说,对外界信息不敏感的孩子,或者自己有独立看法的孩子,这些批评、呵斥没有进入到他们大脑的中央处理中枢,这些孩子会自动或主动地屏蔽掉这些批评信息,所以他们的成绩还跟原来一样也不奇怪,因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连思想上的水花都不曾溅起过。

而惩罚、罚写,比如错一罚五、罚十这种方式,对提高孩子的专注度、减少粗心错误的效果也很有限。罚写的积极方面是,通过反复重复,提高了基本题的熟练度,因而出错的概率更低了;而且通过罚写,也会提高孩子对这类问题的紧张程度,机理跟上面的情况类似。所以在反复罚写的题目上,孩子一方面熟练度提高、另一方面紧张度提高,所以出错的概率会大幅度降低,在短时间内确实会表现为,这类题目不再错了。

然而罚写的副作用是降低学习兴趣,增加心智损耗(简单来说,孩子就是对这类题目、科目的会产生仇视、恐惧和抵触心理),到了中学阶段还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等于是用低效的抄写手段,占据了大量宝贵的本可以高效利用的时间,所以最终很可能是,罚的虽然很多,但是孩子的成绩仍然不见起色,甚至更差了。

只有一种情况下,批评、呵斥和严厉罚写配合,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甚至大幅度提高成绩。那就是孩子的基础足够差,连最基本的学习环节都不全、甚至完全没有进行过,自律能力也很差。这时候外界的强力督促又足够强力、足够全面、持续时间足够长,从而强行改变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被动增加了在学习上的精力投入。这些增加的投入肯定会化为成绩和分数,虽然分数增长是有限度的。但是跟之前很低的基准相比,也会呈现出明显的进步,从而让人误以为,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当这个孩子进入到中等生水准,打算继续向上突破的时候,这种方式就无能为力了。

这种方式为什么在过去(20年前)非常流行呢?因为过去大家普遍在学习上投入不够,大部分学生都是基础很差、精力投入严重不足的状态,所以这种严厉管教的方式,对大部分学生都是有用的,而且效果显著。而现在,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普遍投入较多,孩子的基础也没有那么差,所以这种方式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而副作用则越来越大。

了解了上面这些之后,我们就知道,要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需要有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要让孩子好掌握、好操作、容易坚持、基本没有副作用。而关键词标记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借助用笔圈定关键词这个动作,督促孩子要思考哪些是关键词、应该用什么符号去表达它、过一会儿解题的时候又如何使用它。这样这个简单的动作,就一下子让孩子的思维活动起来,而一旦这种思考开始以后,他们的大脑也就进入到关注这道题目的状态,不会再走神去想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了。而且这种专注,是非常主动的专注,是“我要怎样选择和表达”,是完全主动的行为,不是“老师/家长让我做××”,这一点也是跟前面的批评、惩罚的方式,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

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上一部分,我强调:开始的时候不要搞得过分花哨,也不要提太多要求,就是原则越简单越好,尽快让孩子进入到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过程当中,当他们体会到自己把控的那种顺畅感觉的时候,他们的思维自然会飞舞起来,能够产生的创造力,绝对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2)降低大脑负担

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有点儿类似计算机:有一个实时存储的地方,把我们要思考的东西放进去,然后进行运算。只是我们的大脑跟计算机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内存”太小了。计算机的内存可以是几个G,而我们的大脑“内存”一般只能记住两三个信息,最多不超过四个,而且无法扩展。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数学和语文的逻辑,都是一步推演,一个条件一步推导一个结论,顶多两个条件一步推导一个结论,这时候我们大脑的内部存储单元是够用的。三四年级开始,数学题开始“拐弯了”,需要两步甚至三步的推导才能得到答案。这时候大脑内存不够用,就需要借助草稿纸扩容。所以很多孩子三四年级数学成绩下来了,或者不稳定,可以去检查一下草稿纸的习惯,很可能是有问题的,甚至根本没有用过。

到了五六年级、初中,问题越来越复杂。条件多、步骤多,必须要用草稿纸了,否则光靠脑子空想,很难想出来。所以高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不进去”,一般都是不爱写,只想靠脑子想就想出结果,所以他们只能做简单题,稍微难一点儿的题就不会做,也不愿意做。解决的办法也只有通过做笔记、写草稿纸,本质就是把大脑内存装不下的东西,放在笔记本、草稿纸上,来给大脑扩容。这是人类处理复杂问题的必经之路。

那么我们今天重点聊的“关键词标记法”,实际上就是上述可视化的一种应用,把题目的问题、条件都圈出来,标记出来,等于把这些关键词从大脑内存里腾空出来、放在了试卷上,从而让大脑有了更多宝贵的空间去做更重要的思考和推理。

3)大脑处理信息的深层机理

这里要说到我们阅读时的一个不经意的习惯,就是“跳读”。当孩子很小,刚开始阅读文字的时候,文字材料对他们来说很难,所以通常是从“指读”开始的,小学低年级阶段和学前,甚至学校里会专门训练指读。我们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也会有一个不太明显的指读阶段。

但是有了一定的经验和阅读能力之后,我们就会逐渐从指读过渡到跳读。原因很简单,因为指读的速度太慢了,一分钟可能只有几十字,这种速度根本应付不了高年级的大量信息处理要求。到了高中,甚至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钟千字以上。所以必须要使用跳读的策略,也就是自动忽略次要信息,抓住主要的信息,相当于是一个信息压缩的过程。

这种跳读过程,大脑是自动进行的,一般我们不去刻意关注的话,很可能注意不到。但是很多常见的“马虎”“粗心”的错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有时候是因为跳读技术不到位,关键词选取不恰当;有时候是因为专注力不够,忽略了真正关键的信息。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那么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回到指读的方法】。而我们前面介绍的关键词标记法,本质上就是一种指读的方法,而且还更进一步,不仅解析出每个关键词,还把他们标记出来,以可视化的符号的形式固定在纸上,不会丢也不会错。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么简单有效的方法,大家却不用、不坚持。因为它有非常大的BUG:速度太慢,而且还违反我们本性。速度慢,所以阅读的时间就长,对于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当下来说,不管是做作业还是考试答卷,孩子们都不会主动选择这种方法,甚至天然抵触,家长和老师们也很少会专门督促;而且因为它违反我们的本能,所以是需要专门训练才能形成习惯的,是非常难掌握的一个技巧,并不是我们直观认为的那样,很简单。

但是这又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啊!所以我的建议是:在经常出错的题型、在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上,应用这种方法;在不常错、有把握的题目上,不使用这种方法。这样做主要是可以避免速度慢这个缺点,也可以让我们的反本能动作少一些,心里不会那么累。

不过随之而来又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不用呢?标准是什么呢?也许有些题目我用了,但是没什么帮助、不用也行;有些题目我没有用,结果反倒错了。怎样避免呢?

答案是:这个度需要自己去摸索和把握

学习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有很多问题的答案,一定要自己去找到,别人的提醒、总结、帮助,效果有限,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自己去经历、体会、感悟、煎熬,最终顿悟。

【小结】

这篇文字很长,不知不觉写了大几千字,我估计很多人都读不完。所以我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希望能再做一些提醒,至于读者朋友究竟能掌握多少,就只能随缘了。

①关键词标记法,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法,凡是涉及到阅读文本的场合,都可以使用。甚至数学公式、计算都能使用,关键看你对“文本”的理解是什么。

②这个方法很简单:标记出关键词。一开始可以从问题出发,只标问题和条件的关键词;一开始可以只用一种符号,只画圈或者划横线,后面随着能力提高,可以慢慢发展自己的复杂标记体系。

③这种方法奏效的本质,是调动了大脑的思维活动,辅助我们提高专注力,减轻大脑运行负担,降低大脑运行速度、从而让关键信息不被遗漏。了解了本质,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个方法。

最后,学习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不仅孩子的学习需要孩子自己的修炼,家长的学习也需要家长自己的修炼。

深度分析和思考的结果,往往是经年累月低水平重复也不一定能领悟到的,也是刷短文、短视频、鸡汤、爽文等等碎片化的方式,无法掌握的。它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学会的门槛也极高,所以能不能掌握,就只能看缘分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