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云子腹诊法,小腹痞者,宜辨别大便结而然乎,将为疝而然乎

 北京润雨 2022-10-03 发布于辽宁

汉译诊病奇侅卷下

五云子腹诊法

祖国医学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基本诊断方法,然而腹诊亦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腹诊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记载,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则已将腹诊作为辨证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 日本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就对我国古典医籍中记载的腹诊加以研究,指导临床,并涌现许多腹诊的专著,如《诊病奇候》、《腹证奇览》、《按腹图解》等。笔者在整理家父藏书中,偶见《五云子腹诊法》,认为其有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临床意义。


如上(左)图,左痞者宜参斟诸症,以选用厚朴、青皮、莪术、香附子酒制黄连、三棱一本无莪术有槟榔、藿香。
如上(右)图,中道痞者,宜考其虚实,以选用香附子、缩砂、山查子、神曲、麦芽酒制、芍药、当归酒制、青皮等。一本无缩砂、芍药,有酒芩、南星。

如(左)图,小腹痞者,宜辨别大便结而然乎,将为疝而然乎,疝则宜大茴香、小茴香、木瓜、木香、山查子、青皮、槟榔等。一本无木香有沉香。

或曰使患人仰卧,两足齐伸,两手直垂在股外,医平手按,男左女右,乳下驻手,五六息后,上脘以下,顺序按之,病人心弱者按此义不审△操按心弱恐误腹力弱。虚也。按之痛者,实也。轻按之痞者,邪在表也。重按之痛者,邪在里也。心下软而脐下有力者,肾精实也。心下胀而脐下无力者,肾虚也。脐之上下按之调和而无碍物有力者,平常无病人也。或坚或软如木枝与布袋者,纵今日无病,不日必病,左右直立筋张者,精气虚也。知死生在脐下三寸关元穴,此穴受天一元之气,即三焦之根本也,按之察其力之有无,以知其死生。
诊腹之法,唐山注久无其说。五云子关于此术,岂宿有独得,抑归化之后,观我医之伎,因有发明乎?兹编余护关于养春后人云统,又护关于儿医人见元德,二本稍有异同,仍互参缮订,以附于奇佼之后,庶足相辅而行欤。乙已修禊日三松识△原文

【释义】
现将五云子诊法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诊法的意义
(1)知其病邪;
(2)辨病性以察气血之虚实;
(3)察脏腑部位。
2.辨虚实表里
(1)辨虚实
①按之腹力弱为虚,按之痛为实;
②心下软而脐下有力为肾精实,心下胀而脐下无力为肾虚;
③好坚枕高枕,嗜饮酒、烟草者,其人三焦之气强,为实证,好柔枕低枕,不嗜饮酒、烟草者,其人三焦之气弱,为虚证。
(2)辨表里
轻按之痞为表,重按之痛在里。

3.辨病证

现将五云子诊法辨病证的内容归纳于下表。

《外科枢要》,作者:薛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小腹痞,足胫肿,脾肾虚也,十全大补汤,加山茱萸、山药、肉桂。)

伤寒大白》作者:高世栻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伤寒脉阳微而汗少,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

太过,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

此条言汗出太多,则阳液竭绝于里,名亡津液,大便因硬,非言阳火虚寒也。


疝的形成

疝气图片说面疝气图片说面

疝[shàn] ,英文为hernia;俗名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种类。疝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危害:疝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回纳困难,导致疝嵌顿,出现肠梗阻、肠坏死等危险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