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治呃逆验案一则

 新用户5616Y0eR 2022-10-03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导读:《赵绍琴医案实录》中的一篇验案,患者热郁于内,胃气上逆,呃逆连连,用方后甚效。

图片


图片
图  拍摄:陈皮

赵某,男,86岁。1984年11月26日初诊:两脉弦硬,舌红龟裂,苔黄,形体消瘦,口干且苦,心烦急躁,下元不足,热郁于内,胃气上逆,呃逆连连,消化欠佳,时有嗳气。

治法:用旋覆代赭汤法。

方药︰旋覆花(包)10g,代赭石(先煎)10g,竹茹6g,半夏10g,陈皮6g,瓜蒌皮10g,焦三仙各10g,川郁金6g。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食后服用。

12月3日二诊:老年阴分不足,形体消瘦,舌红龟裂,两脉弦滑,搏指有力,年近九旬,动脉硬化,呃逆连连,日久不愈,时有嗳气,用咸寒潜降以治其本,疏调气机,兼治肝胃。旋覆花(包)10g,代赭石(先煎)10g,珍珠母(先煎)20g,生牡蛎(先煎)20g,生蛤壳(先煎)20g,半夏10g,陈皮6g,川郁金6g。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食后服用。

12月10日三诊:阴之不足,阳之有余。有余者,邪气之盛;不足者,正气之亏。脉来搏指,肝阳过亢,呃逆连连。柔养筋脉,滋补肝肾。旋覆花(包)10g,熟地黄10g,白芍10g,当归10g,珍珠母(先煎)20g,生蛤壳(先煎)20g,肉苁蓉15g,菟丝子10g,半夏10g。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食后服用。

12月17日四诊:老年阴分不足,舌红且千,两脉弦滑有力,呃逆时作,仍宜滋阴潜镇。生地黄10g,白芍10g,玄参10g,麦冬10g,珍珠母(先煎)20g,生牡蛎(先煎)20g,旋覆花(包)10g,代赭石(先煎)15g,竹茹6g,半夏10g。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食后服用。

12月24日五诊:脉象濡软且滑,舌红干裂,舌下瘀紫成块,呃逆时轻时重。老年下元不足,根蒂不固,虚热上亢,再以滋阴潜阳,降逆和胃,标本皆治。灵磁石(先煎)6g,芡实10g,半夏10g,陈皮6g,旋覆花(包)10g,瓦楞子(先煎)20g,熟地黄20g,白芍10g。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食后服用。

1985年1月7日六诊:老年下元既亏,中阳不足,胃气上逆,呃逆时作。填补下元,兼治肝胃。旋覆花(包)10g,代赭石(先煎)10g,生牡蛎(先煎)10g,熟地黄10g,芡实10g,补骨脂10g,胡桃肉10g。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食后服用。

1月14日七诊:老年下虚上实,呃逆时发时止,难以速愈,宜以丸药缓图。半夏30g,陈皮20g,旋覆花20g,代赭石20g,枳壳20g,沙参30g,麦冬30g,竹茹20g,生牡蛎30g,石斛20g,生地黄30g,白芍30g,熟地黄30g,五味子20g,焦麦芽6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每日早晚饭后各服1丸,白水送下。

取1月14日方药,再服半月,呃逆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本文摘编自《赵绍琴医案实录》)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片
   | 每 |  日  | 本 | 草 |    
...............................................


图片

海金沙


...............................................

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硝,共疗伤寒热狂。


图片
朋友,愿您健康、平和、喜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