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CYC2008 2022-10-03 发布于湖北
有人说,中华上下五千年,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还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曾国藩也曾感慨:“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他在中国被大众忽视,但被无数日本人视为偶像。他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一直被日本人当做思想宝藏。 
蒋中正曾说:“日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 
可以说,没有王阳明,可能就没有后来强大的日本。
当代儒学大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图片

他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用自己跌宕人生顿悟出的,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就是这个阳明心学,影响了我国500年来的无数英豪,让孙中山毛泽东都一生敬仰;
更流传到东亚,成为日本民治维新的重要推手,引领日本迅速崛起,让蒋介石长叹:“中日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又说:“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专注在眼前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事方能做到极致;专注在心头志,矢志不渝,不舍不弃,志方能得偿所愿。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王阳明,在这个功利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守住这颗心。
正如一位美国社会学家所说:中国人活得太累了,只有成功和拼搏,连快乐都感受不到,却想追求幸福。
我们每天竭尽全力,身体疲惫的同时,内心也越来越焦虑,为什么会这样?
一门心思追求外物,只想得到,害怕得不到,就蒙蔽了自己原本能泰然平和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潇洒之道。


知行合一,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王阳明的思想都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的真理。
知行合一就是在他经历了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无人问津的落寞后,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他认为,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整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现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版王阳明全集(精装版)的书,和古书相比,字的大小几乎差了十万八千里。字大,不伤眼睛。真正读书,还是字大的好,保护视力,不伤眼睛。现在孩子的学业重,大街上都是拉着箱子装书的孩子,看着就是心疼,进了课堂一大半带着眼镜,这个也是深深的伤做父母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