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德港专栏:我眼里的父亲

 沙海听涛 2022-10-04 发布于新疆

刊头赠字/刘广森     责任编辑/李俊涛


我眼里的父亲

                      文/李德港(新疆)

有人说父爱是一座山,沉默而深沉,还有人说父爱啊是一种如影随形的情感,总能在你无助的时候带给你支持,在你面临人生的选择的时候总能指引你方向,每个人都有一段可以依靠可以信任的父爱,明明找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好,却总能感觉到这种情感的温暖和关怀。

越长大越能体会到父亲的不易,越成熟越能和父亲产生共鸣,可能父爱是一种成熟而又难懂的感情吧。读懂这段感情的时候你已经长大而独立,体会到这段感情的时候就是你成为一个父亲的时候,那么遥远而又紧迫,像是每天你虽然忽略的太阳,可它还是把温暖的阳光照在你身上,我们只能享受和珍惜这段感情。这一生只有一次的独特的感情,在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为你遮风挡雨的人所表达出来的深沉的爱。

父爱是一种本能。它更像是刚刚做了父亲之后自己突然衍生了这一种本能,无意识的也好,有这种想法的也好。它已经出现了,使得初为人父的他在这一生中多了一种可以表达的情感------父爱。在刚拥有这种情感的时候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喜欢。看着这个刚刚降生这个世界的精灵,他满眼都是喜欢,想抱抱,却想来想去不知道怎么去抱,只能满心欢喜的看着“小家伙以后请多多指教啦”。

后来呀,随着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发现这个孩子很是调皮,自己想让他向乖宝宝的方向发展,说一次不听,说第二次,还是不听,说的多了没有什么效果,那就只能用“七匹狼”来教育了,所以在大多数人的童年里,父亲是严厉的化身,只感觉到了害怕父亲的情感剩下的就是被责骂,在这个时候父爱从对孩子的喜欢转换到了严厉的阶段。没有像母爱那样苦口婆心的劝导,只有是告诫和听不听话的标准。自己也没有办法把那种关心孩子以及恨铁不成钢的感情表达出来,即使表达出来孩子这个时候也无法理解。

一来二去,父亲与孩子的隔阂就变大了,在父爱严厉的阶段换来的是孩子的害怕与疏远。不像母爱的温暖与爱护,留给父亲的只是孩子害怕的眼神。有多少父亲在这个时候在想“孩子,你什么时候才能懂父亲啊。”在这一段不被理解而又表达不出来的感情面前,父爱是一种本能而又孤独的路程,而带给他希望的就是自己未来的托付。本能的父爱,可能就是孤独不被理解而又比较难懂的情感吧。

父爱是永远的后盾。自从孩子走出家门,踏上社会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有了人生中第一条后路它源于父亲,源于父亲对自己的爱。我们独自一人面对这个叫生活的敌人,显然某些经验有所欠缺,在每一次受到挫折和失败后相比父亲的责骂,更多的是父亲的敦敦教诲。教给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的经验与技巧。使我们更快的适应这个残酷而又现实的生活。父亲的心思谁又能揣测的清楚呢?或许想让我们少受点委屈少掉点眼泪吧,又或许他喜欢看你笑的样子吧。都说越长大越孤单,身边的人走走停停最终剩下关心你的只有父亲母亲。

在外漂泊的游子们深陷于充满金钱与名利诱惑的世界里,父母亲无时无刻不牵挂不关心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去奋斗,去努力,去闯荡。有时候累了,受委屈了,回头看看他们一直在你身后,从未离开过,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孩子,他们给了我们足够的勇气去闯荡,给了我们足够的条件去奋斗,给了我们足够的温暖去回味,去向往。让我们觉得在这个残酷的社会里有着来自这心底的一丝温暖在陪伴着我们。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乡的我们固然很想念家乡父母,但是比我们更浓厚的是身在家乡父母恩思念。

父亲啊!你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也为我们一家操碎了心,时隔现在还在为这个不大却温馨的家而奔波。父亲,您辛苦了。在这二十多年的光景里,岁月为你刻上了皱纹,风霜使你两鬓发白,家庭的责任让你感受到世间的沧桑,你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我们要努力积极向上,要认真做人,认真做事,我将永远铭记于心,这是我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精神财富。在这个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里 ,是您让我们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的支柱,是我们成长力量的源泉,是开拓未来的指路航标,更像是我们在即将开始精彩人生路上的一双大手,始终在推着我们前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会好好珍惜来自于父亲的温暖,来自他这份使自己内心安定的责任。

父亲啊!您的孩子早已懂事,早已知道这世间的冷暖,这骨肉相连的亲情是我内心永恒的温暖。感恩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勇敢而自信的走下去,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我都会咬牙坚持下去,因为您也是这样过来的,您能挺得过去,我也可以!最后祝愿我的父亲身体安康,祝我们这个家幸福满满,万事顺利。


作者简介

李德港,山东冠县人,九零后,郑州某高校法律文秘专业毕业。自幼酷爱文学,中学期间曾为新疆《阿克苏日报》校园小记者。大学毕业后立志扎根边疆,做一棵站岗戍边的哨所小白杨,为美好的明天奋斗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