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这三位学者老人,用半生心血推动临洮李氏文化!

 这里是临洮 2022-10-04 发布于陕西

献身文化度晚年

——记三位倾心地方历史文化的退休干部

王得胜

在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古城临洮,有这样一批退休老干部,他们以挖掘、研究地方历史文化为已任,献身地方历史文化,乐此不彼,勤奋耕耘。老有所为,退而不休。临洮县政协原副主席李尚德、临洮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董建福、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李瑞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三位曾是临洮县陇西李氏祖籍研究会,也就是以前的陇西李氏祖籍临洮县联谊研究会的领导。1994年,为了弘扬源远流长的李氏文化,李尚德牵头创办了临洮县第一个民间文化组织——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研究会,出任会长。董建福任副会长。此后,李瑞麟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直到2017年研究会换届,新的领导班子产生为止。

他们二十多年如一日,团结、带领一大批热心地方历史文化的文史爱好者,在陇西李氏化研究领域,不余遗力地工作。执著追求,矢志不愈。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史学界的认可和专家学者的好评,在海内外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老子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学会等多个民间文化团体的活动,为继承和弘扬地方历史文化和李氏文化发展作出了显著卓越的贡献。
李尚德董建福俩人,如今都己年逾八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特别是爱看文史方面的书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俩通过阅读《北史》《魏史》《旧唐书》等书籍和一些相关资料,特别是在赴陕西考察李唐皇陵、搜集研究李唐宗室人物墓志后,对有关陇西李氏祖籍地和其它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他俩合写的《陇西李氏根在狄道》、《陇西李氏源流史证说》等理论文章,对古陇西、陇西郡望、陇西李氏祖籍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文章先后在《甘肃文史》、《甘肃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引起史学界关注,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
由李尚德策划、指导、董建福负责编印的文章汇编《陇西李氏祖籍根在狄道》,因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而受到一致好评。他们俩在研究会初期所作的工作,卓有成效,为后来研究会的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尚德,早在担任县政协副主席时,就采纳文史委员建议,把陇西李氏祖籍研究工作纳入政协文史工作范围,作为县政协的一项工作来抓。组织力量出外考察,取得第一手资料,开展论征。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研究会的工作,带领大伙一路前行。多年来,董建福致力于陇西李氏祖籍地的研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有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起陇西李氏渊源来,他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他在这方面颇有建树,赢得了同事们的称赞和敬仰。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董建福从省上争取来一笔资金,由他组织安排,苟惠迪书写碑文,潘瑞具体负责制作,在龙门镇李仲翔家族墓地、岳麓山公园等处安放了李仲翔家族墓碑、李氏故里碑、老子飞升碑、西凉王李暠衣冠冢碑等6块碑,供人们观看。
李瑞麟喜欢读书,勤于思考,特别热爱书法艺术。通过多年的努力,练就了一手毛笔字,也具备了一定的文字写作本领。对陇西李氏祖籍的研究十分投入。在深入调查,翻阅资料,认真分析、研究考证的基础上,由他主笔,和已故研究会原副会长张祖印合写了《甘肃临洮是陇西李氏寻根敬祖的圣地》一文。在香港《中外经济》杂志上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反响。该文相继被《李氏文化网》和《甘肃旅游报》转发,收录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编辑的《李氏寻根一事通》一书中。后来,他撰写了《临洮是西平堂李晟故里》《新发现的陇西李氏人物墓志铭》《华夏郡望陇西堂》等有关李氏文化研究的文章。在总结研究会成立以来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他和研究会原副会长王得胜合写了《联谊研究二十年》的文章,先后发表在会刊《联谊与研究》第10期和《临洮政协》上。他还和王得胜合写了人物通讯《岳麓山不会忘记》、《洮河岸畔文化人》,通过《老子文化探索》和《定西文旅》等刊物,对潘瑞、张祖印两位对研究会作出贡献的文史爱好者,进行了宣传。多年来,写作了多首歌颂陇西李氏人物、宣传李氏文物的诗歌。由他筹划、设计,编印了《陇西李氏根在狄道》、《陇西李氏人物墓志铭选》彩色专页。和潘瑞共同负责,在龙门镇李仲翔家族墓地,布置展室,设计制作墓碑、 芳名碑等。他还发挥书法特长,为省内外李氏文化研究组织和李氏宗亲会书写贺幛、贺联,赠送书法作品。
为了推动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会创办了会刊《联谊与研究》。李尚德担任会刊主编,董建福、李瑞麟担任副主编。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瑞麟履行执行主编职责。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在高度近视并患有眼疾、视力极差的情况下,主持处理会内日常事务的同时,具体负责会刊的稿件征集、编辑组稿和出版发行工作,为办好会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戴着眼镜,伏案写作的身影牢牢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在组织当地稿件的同时,采用书信和电话的形式,发动和鼓励许多外地李氏宗亲和文史爱好者踊跃投稿。他非常注重随时随地收集累资料。他把会内发生的大事及重要工作进展情况记在笔记本上。随后进行疏理、归类,以备在编辑会刊时采用。

在全体编辑人员的积极努力下,会刊越办越好,影响逐步增大,成为宣传临洮,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办刊10期,印数达2万余册。发行范围从本地扩展到福建、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上百个县、市、区,同时还通过各条渠道,带到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
为了展示研究成果,扩大宣传,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李尚德他们策划和组织,编印了以《李氏寻根地,临洮古陇西》为书名的资料选编,多次举办《陇西李氏根在狄道》史料展览,与老子文化研究会联合编印了《陇西李氏人物墓志铭选》,与县电视台联合,张育麟撰稿并摄制的历史文化专题片《华夏陇西李》,多次在县上电视节目中播出。多年来会内人员先后在《陕西日报》、《兰大学刊》、《西北大学学报》、《文博》、台北《甘肃文献》等2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60多篇。多年来,研究会与海内外十多个李氏宗亲组织取得了联系,有来自福建、河北、广东、湖北、山东等20多个省、市及韩国、新加坡李氏后裔先后来临洮寻根祭祖、观光考察,李尚德、董建福、李瑞麟他们先后分别多次陪同,加大联谊。他们还多次应邀赴福建长乐、河南鹿邑、江西宜春等地,参加当地举办的高端论坛、宗亲恳亲大会等,广泛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如今,临洮已成为海内外李氏宗亲寻根敬祖的圣地。

李尚德他们带领文史爱好者开展的研究工作,影响不断扩大,受到各方关注。新闻记者来临洮釆访,专家、学者撰写文章,通过《兰州晚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旅游报》、《中外经济》等报刊和甘肃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炳银于2014年11月专程来临洮采访,写作了报告文学《我从临洮来——陇西李氏根临洮(狄道)》,发表在2015年4月号《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上。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甘肃史话》、《定西史话》、《临洮史话》及原定西地委书记石晶主编的《走进定西》等书中,确认临洮是古陇西郡治所在地、李唐祖籍地。《临洮县志》(续编)中也载入这一表述。也编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氏寻根问祖一本通》一书和江西、湖南及金门等地的李氏族谱。研究会的工作得到了县上党政组织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曾在2012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县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县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奖励。
前些年,随着研究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产生,他们几位未再担任研究会领导。但并没有因此而全面退休心系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一如既往,关心陇西李氏祖籍研究工作,积极支持研究新领导开展工作。同心协力,为发展和繁荣地方文化而继续奉献。在大家的积极努力、县上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上半年终于促成了西凉武昭王李暠衣冠冢和纪念碑的建成。
近年来,在新、老班子的密切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由于一批热爱地方历史文化的文史爱好者的积极努,陇西李氏祖籍研究会的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如今,临洮县陇西李氏祖籍研究会已成为省内外陇西李氏研究有影响的民间文化团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