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本书阅读 || 王锟:《画说庄子》读后感

 一床书759 2022-10-04 发布于陕西

近日通读了《画说庄子》这本书,这是以国学为主题编写的一套丛书。

庄子生前的言论被其后人整理成《庄子》,而在此书中,编者将典籍《庄子》进行了精简,挑选了代表庄子思想学说的章节,汇编成23篇,按照庄子出生、游历、糊口、出山、论道、归隐、死亡的时间线来整理,通读起来可以对庄子一生进行粗浅建模,对庄子思想理论可以略窥一二。

既然是画说庄子,就得说一说这个画了,略微遗憾的也就是此书的插画,这本书出版在教材插图事件之前,把靠卖草鞋度日的庄子画的肥头大耳、目光呆滞、大腹便便、眼神诡异,第一次看插画的人很可能误以为庄子是生在盛世汉唐,而非黑暗混战、食不果腹的战国时代。

不过庄子的思想后来确确实实影响到了汉唐。老庄思想为汉唐初期的兴盛打了底,做了指导。执政者采取了老庄思想,与民休养生息,遵从天道。庄子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精神空间拓展到生存空间,这也是后世几千年来,庄子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庄子年轻时学习过老子的道家学说,那个时代各诸侯国连年征战,饿殍遍野,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庄子亲历颠沛流离,了解了底层人民疾苦,致使其在继承老子优秀思想的同时,也开创出了和老子思想迥异的一路。

世人常将老庄合称,在阅读此书之中,便会不自觉地将老子思想和庄子思想进行对比。

比如: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回答: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的回答,就是对老子《道德经》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句的另一种高明解读。

他还写到有一种南方的鸟,从北海飞往南海,途中不是梧桐树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期间这只鸟飞过时,地上有只猫头鹰抓到一只腐烂的死老鼠,猫头鹰以为它是来与自己争夺死老鼠的,于是发出呵斥的叫声,想要吓跑这种鸟。

庄子卖完草鞋去看望身居魏国的国相惠施,惠施是庄子的好友,但是因为地位阶级非常悬殊,惠施便开始变得多疑和猜忌,听信小人谗言,派出了很多耳目对庄子进行搜捕打探。当庄子出现在惠施面前时,对着他讲述了上面提到的一种鸟,惠施瞬间面红耳赤。相国为了缓和尴尬,便打趣说庄子你就是来抬杠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便赶紧下了。

庄子似是热衷辩论,而老子更欲悄然隐世,若不是尹喜一再恳求,哪有经典留世,即使后世篡改多次,依然掩盖不了它的光辉。

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在庄子在世的83年里,他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凡事要顺应天道,也就是要顺应自然。

此书将庄子生命尽头写的很诗意,写到庄子生命最后一刻,弟子们商量如何将他葬的更好一些,不料庄子的意思是直接扔到荒郊野外,天葬得了。

庄子习于老子,深谙因果承负及修行之道,这也就导致了庄子显得特立独行,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举足轻重,不可能被略过的一位哲思怪人。

作者简介:王锟,云台中心小学教师,一位爱学习、爱思考、爱阅读的老师。人生感悟:过好余生每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