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新秋夜雨》:吾谁与归?

 墙头草说 2022-10-04 发布于山东
人生本质上是一场苦旅,越往前走,越觉孤独。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蓦然回首,只有时光留给我们的苍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秋夜雨》一诗中就表达了类似的情感,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
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
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蟋蟀在黄昏时分“啾啾”地鸣叫着,永不止息的光阴未曾停留片刻。在秋日的黄昏,诗人听到了蟋蟀“啾啾”的鸣声,不禁联想到《诗经》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蟋蟀的鸣唱,是秋日的象征。诗人又迎来一个秋天,于是,他感慨于时光的无情,竟如东逝之水一般,未曾为这个世界做稍许的停留。

“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松树掩映下的屋檐下雨声响了半夜;秋风拂动帘帷送来一床凉意。夜深了,黑沉的夜幕下没有一丝星光,不知何时,飘洒起秋雨。当秋风拂过庭松,秋雨敲打窗户之时,诗人再难入睡,于是,便倚窗听雨,一听,便是半夜。这时,秋风掀动帘帷,送来丝丝凉意,使诗人觉得秋天铺了自己一床,于是,心里也便有了淡淡的惆怅。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天蒙蒙亮时灯珠依旧在亮着;天气刚刚转凉还未收去竹席。一人,一灯,相对无眠,直到第一丝曙光透过窗子来到室内。在无眠的秋夜里,诗人细听夜雨,感受时光。在这个夜晚,突变的天气使竹席显得格外寒凉,使诗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季节的转换。这也使诗人感到不安和惆怅,又迎来一个新秋,那么,人生还有多少秋呢?

“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在这雨过天晴的好天气里,谁能陪伴我这个老人出去走走?半夜秋雨过后,一早便是晨光灿烂,雨过天晴的日子让诗人振奋,他不愿错过这样的好天气,希望能够出去走走,可是,谁能够陪我一起去呢?这些年来,生活兜兜转转,诗人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失散在了时光里。这时,他放眼四顾,虽然秋光尚好,但自己却觉到无尽的孤独。

在这首《新秋夜雨》中,使诗人感到惆怅的是时光。诗人在季节的自然变化中,发觉了时间的踪迹。当又迎来一个新秋的时候,他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天,并随着时光的流逝悄然改变了模样,于是,他感受到无尽的孤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