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建華:黄季剛先生絶筆詩

 許學仁 2022-10-04 发布于中国台湾

图片

《黄侃日記》(黄季剛先生著,中華書局2007年07月初版初印)

今日重陽,晨興,猛念黄季剛先生亥(1935)此日事,遂取先生日記讀之。先生曰:“晨起,坐籬落間覓句,伯亨來,與久談。”所謂“覓句”,先生作《乙亥九日》詩也,詩曰:

秋氣侵懷正鬱陶,兹辰倍欲却登高。
應將叢菊霑雙淚,漫藉清樽慰二毛。
青冢霜寒驅旅雁,蓬山風急抃靈鼇。
神方不救羣生戹,獨佩萸囊未足豪。

先生又記:“乙亥九日,獨吟甫成,適景伊以佳紙至,遂爲録之。”是日“午後與子女甥婿等散步至雞鳴寺,腹不適,亟返。卧,暮强起持螯,飲蒲萄汁,中夜遂大困,膈滿腹張,氣喘心摇,冷汗蒙頭而下”;次日“晨起,吐瀉皆作黑色涎塊,乃昨遇毒也,困甚”。先生日記,終於此日,故章太炎先生題季剛先生書林景伊(尹)先生詩曰:

此季剛絶筆也。意興未衰而詩句已成預讖,真不知所以致此。觀其筆蹟灑落,猶不見病氣也。景伊其善識之。乙亥大雪後一日,章炳麟記。
图片

黄季剛先生絶筆(影本)

而“絶筆”云者,尚有異説,汪旭初(東)先生《寄庵隨筆·此地何人悲往事》曰:

先一年,季剛亦營宅南京藍家莊,取陶詩“量力守故轍”意,名之曰量守廬。既成,屬余爲圖。余又集宋人詞爲聯語贈之,上云:此地宜有詞仙,山鳥山花皆上客。下云:何人重賦清景,一丘一壑也風流。季剛甚喜。一日忽去之,曰平頭爲此地何人,語殊不吉,余笑謝之。次年重九,季剛登豁蒙樓歸,飲大醉,嘔血盈升。其女夫潘重規夜半走余,黎明,邀中央大學醫學院長戚壽南同往視之,戚斷爲胃潰痬,遂不起。殮之日,余復往弔,則見此聯赫然懸書室中,季剛自題一詩於上云:此地何人更不疑,藍莊讞蔣總迷離。先生一醉渾無事,上客爲誰也不知。詢題詩之日,即重九飲醉後也。

則是一詩在醉前,即晨起覓句所作也,一詩乃醉後所題也。

觀醉後題,季剛先生自知不起,據日記及子姪弟子回憶,時先生逐日點讀《唐文粹補編》,尚餘二卷,先生亟唤取以來,猶力疾圈點訖,且曰:“平生笑人殺書頭(按戲謂讀書中輟而不能終卷也),不欲後人笑我也。”或曰先生好飲,固也。然飲饌之樂,登臨之興,先生與同道同仁共之矣,幾日日如此,何先生獨以此遽歸道山也?誦先生詩,“神方不救羣生戹”,尚笏、陸恩涌《季剛師得病始末》曰“蓋先生憂念國事,無時稍逝。九一八事起,尤爲憤慨,内傷日積,亦良由此”也。夫國憂家恤,累累見於先生日記、吟箋,當爲董理,以告當世君子。“國事果不可爲乎?”嗟夫!先生之問也。

詩曰:

何須年壽較卑崇,未老敢言吾道東。
量守廬前誰上客,東籬猶有傲霜叢。

>摘自戴建華先生2022年10月4日《日讀書誌》


图片
黄季剛先生四十八歲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