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正面历史人物,其实不一定是好人

 东吴春秋 2022-10-05 发布于江苏

有些历史人物,经常出现在我们小时候的课本和课外读物书籍之中,而且都是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让大家一直以为,他们就是正面人物,就是历史上的好人。

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些历史人物,同样都是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课本和课外书本之中,大家可能一直把他们当成正面积极向上的人物,但真实的他们后来并不是什么好人,有些甚至变成了作奸犯科的恶人!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一、匡衡(凿壁偷光)

大家如果对匡衡这个名字比较陌生的,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应该不陌生,匡衡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匡衡,东海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

少年时代的匡衡勤奋努力、十分好学,但家境贫寒,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但他白天一直在帮工,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只能在晚上看书,但由于家境贫困,他甚至连油灯都没有,晚上也没法读书。

有一天晚上,匡衡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的邻居最后发现了这个小洞的存在,顿时十分恼怒,找到匡衡去质问他,但是在了解了匡衡凿这个小洞的用意之后,邻居十分感动随后送给匡衡一盏煤油灯,供他夜间读书使用。

凿壁偷光的故事一直振奋着几代青年为读书而奋斗,故事的主人公匡衡也成了勤奋读书的代名词,成为年青人学习励志的榜样!

但匡衡成年后的人生发展却让你大跌眼镜,无法置信!

匡衡勤奋读书,十年寒窗,终于博得了汉元帝的赏识,被汉元帝召见,当上了一个地方官,从此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在当官初期,匡衡十分尽心尽责,改善民生,受到百姓的爱戴。

后来,匡衡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当上了丞相,被封安乐侯。

如果匡衡就此人生结束的话,那就是大完美结局,当年凿壁偷光的少年,终于人生逆袭,成为年青人争相学习的榜样!

但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

刚开始匡丞相还能不忘初心,坚决反对官员们的贪污受贿,但时间一长,他也被金钱所诱惑,开始走向贪污腐败之路,还与朝廷中许多官员结党营私,狼狈为奸。

光贪污钱财还不算,有一次汉元帝赏赐匡衡土地,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土地数量多了几万亩。

原本匡衡应当及时向皇帝反应此事,但利欲熏心的匡衡却将这些土地私自占有,谋取利益!

汉元帝去世后,汉成帝继位,这时朝人有人弹劾匡衡贪污钱物、贪污土地,汉成帝勃然大怒,罢免匡衡的官职,并将他所有的财产充公,念其年事已高就留下了他的性命,把他送回到原来的家乡养老

当匡衡回到自己当年居住的那个破屋,当他看到当年那个凿壁偷光的小孔,他才幡然醒悟!人生又回到了原点,人生仿佛一场白日梦!

人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

 

二、孔融(孔融让梨)

孔融的知名度显然要高于匡衡,应该大家小时候都看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四岁时,和哥哥们一起吃梨,但总是拿最小的梨,有人感觉很奇怪,于是问孔融为何这么做,孔融答道:“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最小的东西吃!”

大家觉得孔融小小年纪,如此聪慧懂事,长大后必定是个奇才!

孔融也成了大家都熟知的古代道德典范人物!

但长大后的孔融的表现却并是不那么的正面良好!

孔融成年后,因文学出众而成为一代名士,和王粲等人为“建安七子”,曾经当过北海相,但由于并无军事才能,最后被汉献帝召回许都任职。

回归朝廷后的孔融生性耿直、口无遮掩,经常嘲讽朝中大臣。

很快孔融就得罪了控制朝廷的曹操,他经常表现出对曹操的不满,并且大发牢骚,讥讽嘲弄曹操,搞的曹操十分被动尴尬!

孔融后来又莫名其妙的发表了“父母无恩”的论调,结果被曹操抓住把柄,认定孔融“弑父弑母”,最后杀死了孔融!

 

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为宦官汉和帝继位,蔡伦升为中常侍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在宫中任职期间,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蔡伦也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我们大多数人对蔡伦的认识,大多仅限于造纸术的发明者,

但真正的蔡伦,历史老师不会和你说!

蔡伦心灵手巧,善于搞一些小的发明创造,因此深受窦皇后信任。

窦皇后一直没有自己的子嗣,因此便想陷害皇太子和他的生母宋贵人,她找到机会诬陷宋贵人欲行巫蛊之术要谋害汉章帝,汉章帝因此将宋人下狱!

这时,窦皇后为了斩草除根,派蔡伦向汉章帝传递假消息,说宋贵人已经认了这些罪名,而汉章帝便听信了蔡伦的话,导致宋贵人最后在狱中自尽!

经过此事后,蔡伦愈发得到窦皇后的宠信!

但汉和帝继位后,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蔡伦成为汉和帝的心腹,汉和帝让蔡伦和一帮宦官对付外戚窦家,蔡伦从窦太后的心腹成为窦太后的敌人!

安帝亲政后,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之事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

造纸术的发明者,也有自己的人生污点!

 

四、李绅(锄禾日当午)

李绅这个名字虽然很陌生,但他的两首诗却很有名。

李绅,字公垂,祖籍亳州,后迁居无锡,唐朝著名诗人、宰相,年青时候,李绅经常看到田间百姓终日辛苦的劳作而不得温饱,报以同情和愤慨,因此便写了《悯农二首》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传诵不衰,成为我们小学课本必备的古诗。

但一直对百姓抱以同情态度的李绅在中年后的表现却让我们怀疑,他真的是《悯农二首》的作者吗?

但李绅中年官场仕途发达之后,完全丧失了年青时的悯农之心,逐渐蜕变为一个奢侈浪费、饮酒作乐、滥施淫威的腐败官吏。

据传,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李绅当淮南节度使时,对民间百姓的疾苦极为漠视。在李绅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纷纷渡江淮而逃难。与李绅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