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士的时代|最混乱与最痛苦,极自由与极解放中的魏晋风度

 杨柳依依bnachr 2022-10-05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当代着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这段话被我称为“五最二极论”。哪“五最”呢?最混乱、最苦痛、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最富有艺术精神。哪“二极”呢?极自由、极解放。这七个评价里头,消极的评价有两个:最混乱、最苦痛;这是那个乱世的真实写照。积极的评价有五个: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最富有艺术精神、极自由、极解放。

最混乱与最痛苦

极自由与极解放

刘强 同济大学

图片

陈洪绶《竹林七贤图》

这一讲我们讲魏晋的艺术之风。这种风气贯穿着整个魏晋南北朝。尤其是魏晋的两百多年,几乎所有的艺术样式,建筑雕塑啊、音乐舞蹈啊、书法绘画啊,诗歌文赋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师辈出,星光灿烂,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古代的“文艺复兴”。 

说到艺术,我们常常会想到“琴棋书画”,我们就围绕着“琴棋书画”这四个方面,说说这股一直影响到今天的魏晋艺术之风,讲一讲魏晋人所特有的一种艺术精神。 

图片

陈洪绶《诗酒待琴图》

先说琴。琴,是最古老、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乐器,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至今仍感动着无数的中国人。在魏晋时代,许多名士都爱弹琴,都擅长弹琴。比如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就是当时第一流的古琴演奏家,因为爱琴,他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流芳千古的《琴赋》,其中有两句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在众多的乐器中间,琴的品德是最优秀的。说明嵇康把琴当作了有生命的存在,人格化的一种符号。 

而嵇康本人,也可谓“剑胆琴心”。他的死亡就与一首琴曲紧紧联系在一起。哪首琴曲呢?就是被称为“绝唱”的《广陵散》。《世说新语·雅量》篇记载: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中散,就是嵇康,因为他做过曹魏的中散大夫,所以被称作嵇中散。嵇康的死,本质上是因为不与司马昭合作,并且有一些过激的言论触怒了司马昭,碰巧又被好朋友吕安的案子所牵连,再加上小人钟会的谗言陷害,几种原因最终导致了嵇康被司马昭下令杀害。但嵇康在洛阳的东市就要行刑的时候,却做了一件常人无法想象的事。面对着刑场上的人群,他镇定自若,举止表情没有丝毫改变。然后他要了一把琴,就在刑场上弹了起来,一边手挥五弦,一边看着天边被乌云遮住的阳光。肃杀的刑场上,飘荡着一首当时人闻所未闻的乐曲的旋律,这首乐曲就是《广陵散》。《广陵散》描述的是战国时的侠客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旋律慷慨激昂,雄浑壮烈,这和嵇康不畏强权、嫉恶如仇的刚烈性情十分合拍,在刑场上弹奏这首曲子,表达的正是嵇康绝不向司马氏的暴政低头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时候,人与琴已经合二为一了。人生中,有两个“场”是最终容易让人方寸大乱,惊慌失措的,一个是考场,一个就是刑场。在即将夺去自己生命的刑场上,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已经算是大丈夫,要完整无误、一气呵成地弹奏一首高难度的琴曲,谈何容易!这刑场其实也是考场,它考出了嵇康的铮铮铁骨和滔滔雅量,也考出了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嵇康弹完此曲,十分感伤地说了一句话:“当年好朋友袁孝尼向我请求学习此曲,我一时吝惜,就拒绝了他,从此以后,《广陵散》就要成为绝唱了!”一个就要引颈就戮的人,没有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而悲伤,竟然为一首琴曲的失传而感到难过,这是一颗怎样美丽的心灵,这又是一个怎样高贵的生命啊!如果没有一种超越生死的艺术精神,一个人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这样一种方式告别人间。嵇康的这句临终遗言,韵味悠长,体现了他的三点良知,说明他知道:第一,艺术的生命要比人的生命更长久。第二,精神性的东西比如说价值,要比物质性的东西比如说肉体,更长久。第三,对正义和自由的坚守和追求,要比刽子手的屠刀更长久。 

死亡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最重大的哲学问题。西方有句格言:“不自由,毋宁死。”嵇康的死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也最为美丽的死亡,他用一首琴曲为自己的肉体的生命送行,同时,他也迎来了自己灵魂的永生。 

所以,艺术精神,本质上就是自由精神。 

关于琴,还有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世说新语·伤逝》篇载: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王子敬(即王献之)两兄弟同时病重,而王子敬先死。两兄弟同气连枝,感情深厚,子敬一死,子猷就有了“心灵感应”。他就问手下人:“怎么这一段没有子敬的消息了?难道他已经死了?”说话的时候神情语气一点都不悲伤。然后他就吩咐准备好车子去奔丧,路上一直没有哭。王子敬平生最好弹琴,王子猷一到灵堂,也不顾礼节,径直坐到灵床上,拿起子敬的琴就开始弹奏,可是怎么弹都不成曲调,一气之下,王子猷就把琴扔在地上,长叹一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子敬啊子敬!你这一去,连你的琴也与你一同亡故了!” 

这是人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外物之上才会产生的一种“移情”现象。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我要说,因为人有情,人多情,连一草一木也莫不有情。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的时候觉得花上的露珠就是眼泪,离别的时候一声鸟鸣都让人觉得惊心动魄。同样,弹不成曲调不是因为琴亡了,而是心死了,幻灭了,望绝了。王子猷说完“人琴俱亡”,于是悲从中来,放声痛哭,哭得死去活来。一个月后,王子猷也撒手人寰。从此以后,“人琴俱亡”就成了一个表达对亲友亡故悲悼之情的着名典故。 

这说明,在魏晋名士心目中,琴,是人格化的,是有生命的,是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亲密伙伴。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精神又是和生命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图片

陈洪绶《歌诗图》

再说棋。这里的棋主要是指围棋。围棋,被称为黑白世界,既是一种游戏娱乐活动,也是一种艺术品位很高的竞技活动,历史悠久,长盛不衰。魏晋时代,棋风鼎盛,出现了许多一流的围棋高手。 

比如东晋的丞相王导,就是一位围棋高手。但他在当时还不算顶尖高手,顶多相当于现在的专业五段。当时的全国围棋冠军是谁呢?是一个叫江虨的年轻名士,绝对是九段中的九段。有一次,王导请这么一个全国围棋冠军和自己下棋,但却不愿意让对方让子,非要下对手棋,这就有些倚老卖老兼耍赖的味道了。其实王导这么做,并不是要和江虨作对,而是想借此了解一下江虨这个人的性格。俗话说:“棋品如人品”嘛。你想啊,两人实力悬殊很大,如果江虨碍于丞相的面子,就和他下对手棋,虽然讨好了丞相,但自己这个“天下第一”的面子往哪儿搁啊?再者说,在这种不明不白的情况下和棋力不如自己的人对弈,你就是赢了也会让人说是“胜之不武”。所以江虨就一直不愿下。王导是个老顽童,就笑着问他:“你怎么不下啊?”江虨说:“恐怕不能这么下。”两人就这么僵持着。这时旁边观棋的人插话了,他对王导说:“这个少年,下棋的水平很不错的!”意思是说:您恐怕不是他的对手,就别这么要面子了。王导这才慢慢抬起头来,对周围的人说:“这个年轻人,不仅以围棋见长啊。”言下之意,他这股子当仁不让的霸气和绝不妥协的正气也很了不得啊! 

这说明,围棋的精神和清谈的精神很相似,那就是平等自由的精神,无论你是多么大的官儿,有多高的地位,坐在棋盘两边的时候,大家一视同仁,人格上绝对平等。为什么?因为围棋是个高雅的游戏,世俗的算计,人际关系的推敲,统统靠边站!现在有的人跟领导下棋也好,打牌也好,从来只输不赢,互相忽悠,把艺术和游戏的真精神统统给糟蹋了。为什么魏晋风度今天看起来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世俗的小算盘打得太多了,而且常常把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踩在脚下! 

图片

陈洪绶《饮酒读骚图》

当然,最能体现围棋的魅力的还是东晋风流宰相谢安的故事。《世说新语·雅量》篇记载: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故事发生在公元383年,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已经打响,前方,谢安的侄子谢玄带领8万晋军与前秦苻坚的九十万大军激战正酣,这边,作为前敌总指挥的谢安,却坐在自家的庭院中与人下围棋,也是难分难解。当前线的战报传来的时候,谢安拆开书信,看了一眼,一句话也没说,又把书信放在一边,继续下棋。好像前方的输赢远远不如棋盘上的战况更有吸引力。坐在对面的对手沉不住气了,要知道这场战役关系到东晋的存亡啊!连忙问前方战况如何。谢安一边看着棋局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小儿辈大破贼。”孩子们大获全胜了。说话时神情举止,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图片

陈洪绶 《玩菊图》

《世说新语》的作者就喜欢捕捉人在重大变故时的瞬间表现,就像显微镜一样,把人的精神世界展示得纤毫毕现。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它给人带来的冲击却实在太大了!它把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和一块黑白分明的棋盘放在一起,本身就很有意思。有人说,围棋是棋盘上的模拟战争,但我要说,围棋的战争是对真实的战争的一种消解,一种讽刺,甚至有时还是战争的一种替代。战争是残酷而又野蛮的,生命的尊严在战场上被无情地践踏,而围棋艺术则是优雅和从容的,尽显人性的丰富与生命的高贵。围棋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和平的向往。淝水之战,对于东晋来说,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战前谢安运筹帷幄之中,对战争做了详细的部署,可以说已经“尽人事”,剩下的唯有“听天命”了。所以当战役打响的时候,谢安从容镇定,全身心投入了围棋的博弈。可以想象,即便战报的结果是前方失利,谢安也一定会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地下完这盘棋。什么是雅量?这就是雅量。什么是风流?这就是风流。 

不过,对于这件事,《晋书·谢安传》的作者却“报料”说谢安在下完棋回家,经过门槛时,所穿木屐的屐齿竟被折断了!为什么?因为他心中狂喜,刚才的表现不过是为了“矫情镇物”。似乎讽刺谢安是一个天生的演员。但在我看来,“折屐齿”的故事如果是真的,也丝毫不损谢安的雅量。谢安毕竟是人,不是神。不过,谢安代表人类向神表达了这么一层意思:人,虽然渺小,却自有一份优雅与高贵。人虽然不能做到像神那样“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是,人却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因为这个与围棋有关的故事,谢安牢牢地站在了历史和文化的高处,站成了一座理想人格的丰碑。 

——棋如人,人如棋,围棋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是水乳交融的。 

图片

陈洪绶 《闲雅如意图》

说到书法,更是魏晋艺术的一个高标。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正是从汉末魏晋开始独立,并且达到辉煌成就的。魏晋时代的学术风气是宽松、多元和自由的,人们追求个性的张扬,精神的解放,无拘无束,率性自然。这跟书法艺术有法度而不拘于法度,笔走龙蛇,挥洒自如的追求和境界是一致的。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书法世家和书法巨匠。三国时的韦诞就是一个代表。《世说新语·巧艺》篇记载: 

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敕儿孙:“勿复学书!” 

韦诞字仲将,京兆人。擅长楷书,很受当时人的推崇。有一次,魏明帝曹叡建造了一座宫殿,据其它文献记载这座宫殿叫做凌霄观。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海拔很高的建筑,多高呢?二十五丈。但是,凌霄观造好以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是工匠先把题写楼名的匾额直接钉上去了。这样一来,爬到那么高的楼顶上去题字,就成了一件玩命的“高空作业”了。当时韦诞是题写匾额的专家,几乎所有的亭台楼阁的匾额都是他题写的,这一次,韦诞也是责无旁贷。于是准备了一只云梯,让韦诞爬上去题写匾额。这时候韦诞已经年近花甲,爬那么高的梯子还要写出一手好字,任务实在太艰巨了。站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韦诞是胆战心惊,汗不敢出,心理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等他题写好匾额,从云梯上下来时,头发都变白了!韦诞回家后痛定思痛,写了一篇《家令》告诫儿孙:“千万不要再学什么书法了!” 

韦诞对儿孙的告诫是很沉痛的,说明至少在曹叡的时候,书法艺术虽然发展很快,但书法家还没有真正摆脱“匠人”的命运,还没有真正获得心灵的自由。 

到了东晋,士人的地位空前提高,人们的心灵十分自由,书法艺术才真正得以发扬光大。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图片

兰亭集序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的庄园兰亭,四十一位名流雅士汇聚一起,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诗与酒,本来是这次聚会的主题。大家约定,面对着良辰美景,各自赋诗,不能赋诗的,要罚酒三斗。结果王羲之、谢安等二十六人都写出了诗歌,另外十五人却交了白卷。诗成之后,作为东道主的王羲之,兴之所至,带着酒意泼墨挥毫,写下了一篇《兰亭集序》。没想到,正是这幅即兴之作,竟然流芳千古,成为这次聚会最大的辉煌。后人提起这次聚会的时候,总会想到这幅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的《兰亭集序》。 

顺便说一句,王羲之的时代并无我们今天所谓的“创作”这个概念,他们的艺术作品很多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写诗也好,写字也好,都不是为了参赛评奖而作,也不是为了加入作协书协,更不是为了拿稿费、换职称、当大师,而是为山水而作,为人生而作,为性情而作。正因为摆脱了功利的目的,直接与天地山水自然对话,与心灵共舞,所以这些作品一出世反而就成了永远不可企及的艺术精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好,文字也好,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情景交融,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说明王羲之这时在艺术上、思想上都达到了全面的成熟。 

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上就是自由的精神,是自我情感的宣泄和自由心灵的张扬。没有心灵的自由,字可以写得中规中矩,甚至非常漂亮,但却与真正的书法艺术无缘。 

图片

陈洪绶 《无极长生图》

下面说魏晋的绘画。东晋有两个画家十分着名,一个是隐士戴逵,一个是人物画大师顾恺之。戴逵既擅长弹琴,又工书善画。《世说新语·巧艺》篇载: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戴逵起初到当时的儒学大师范宣那里求学,学得很虔诚:范宣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画画这一点,戴逵一直没有放弃。范宣就教导他说,画画这玩意没什么用,不该在这方面劳神费心。戴逵不服,就拿出看家本领,画了一幅《南都赋图》,范宣看罢赞赏不已,认为大有益处,从此范宣也开始重视绘画了。 

这故事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范宣对绘画的态度转变。从“以为无用”到“甚以为有益”,这个转变是很有象征意义的。“无用”是一个功利的实用的价值判断,“有益”则是一个超功利的、审美的价值判断,“用”和“益”,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境界大不相同,说明在东晋时,对绘画乃至是所有艺术的价值判断的重心已经开始转移了。人们不再执着于是否“有用”这种形而下的功利判断,而开始意识到艺术作品的赏心悦目,以及对于人的心灵和精神的陶冶,这种陶冶看似“无用”,但却是“有益”的。 

正是在这种艺术精神的感召影响之下,才催生出了像顾恺之这样的多才多艺的绘画大师。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当时人称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图片

陈洪绶 《阮修沽酒图》

所谓才绝,主要指文才和口才好。顾恺之曾经模仿嵇康的《琴赋》写过一篇《筝赋》。有人问他:“你觉得你的《筝赋》比嵇康《琴赋》怎样?”顾恺之很自信地说:“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亦以高奇见贵。”——不懂得欣赏的人,会以为我这是模仿之作,不足珍视;真有见识的人,一定会以我的格调高文字奇,值得珍贵。 

还有一次,顾恺之从会稽回来,有人问他那里山水有多美啊,顾恺之脱口而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这段话虽短,却是字字珠玑,如诗如画。真是才华横溢,脱口锦绣! 

顾恺之的“痴”也很有名。史载顾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就是他喜欢开玩笑,人们也喜欢逗他。有一天晚上,他在月下独咏诗歌,感觉非常好,住在隔壁的一位叫谢瞻的名士听了不断叫好,顾恺之见有人捧场,吟咏得更加卖力了。夜深了,谢瞻想要睡觉,又想捉弄一下顾恺之,就叫替自己捶腿的仆人代自己赞叹,仆人就一边给谢瞻捶腿,一边叫好,顾恺之呢,也不觉有什么异常,竟一直兴致勃勃地吟咏到天亮! 

另有一次,顾恺之把自己的压箱底儿的画作放在一只橱柜中寄给桓温的儿子桓玄,为了怕人偷他的画,他还把橱柜的前面用纸糊起来,并且在上面做了记号,就是上了封条。桓玄就从橱柜后面把画全部偷走,又做好了伪装。顾恺之过来取画的时候,见橱柜前面封题完好如初,而所有的画都不翼而飞,不仅好不怀疑,反而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看来妙画能够通灵,变化而去,就像人羽化登仙一样。”真是痴到家了! 

不过,也只有这种“痴”气才成就了一位大画家。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有常人看来不可理解的“痴气”,没有这种痴气,也就没有艺术创造的灵气。后来谢安赞美顾恺之的绘画成就,说:“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恺之的画,是有人类以来从没有过的。言下之意,顾恺之的画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顾恺之可以说是个全能型的画家,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等无一不能。但他最擅长的还是人物画。他不仅孜孜不倦地创作,而且一门心思地研究如何创新,如何达到最佳境界,最后竟然总结出一套绘画技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位集创作与理论之大成的绘画大师。当时的人物画,不仅求“形似”,更追求“传神”。《世说新语·巧艺》篇记载了一个“传神阿堵”的典故: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说顾恺之画人物肖像,有时几年都不画眼睛。有人问他原因,顾恺之说:“四肢的美丑,本来就和精神并没有什么关系,最能够传神的,就在这眼睛当中啊。”一画了眼睛,人就活了。说明人物画的妙处在于“传神”,而“传神”的最佳途径在于“点睛”。后来“画龙点睛”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 

图片

陈洪绶《执扇仕女图》

还有一次,顾恺之给西晋名士裴楷画像,画完之后,意犹未尽地在他面颊上添了三根胡须。有人问他为何这样,顾恺之说:“裴楷这个人英俊爽朗,有见识才具,这三根胡须正是体现他见识才具的地方。”看画的人仔细玩味他的话,也觉得增加三根胡须就增添了人物的神韵,比没有时强多了。后来,顾恺之就提出一个着名的绘画理论,叫做“以形写神”。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风度神韵。 

不过,顾恺之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有一次,他根据嵇康的四言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为嵇康画像,就说了一句很有理论价值的话:“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为什么呢?因为“手挥五弦”只是涉及人物的“形”,因而容易描画;而“目送归鸿”则与最能传神的眼睛有关,所以很难表现。顾恺之的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画形容易传神难”! 

在《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了顾恺之的一件生活趣事: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顾恺之吃甘蔗,有一个习惯,先吃甘蔗的尾巴,也就是俗称的甘蔗稍儿,然后再吃中间,一直到甘蔗的根部。人家问他为什么,顾恺之说了四个字:“渐至佳境。”你看,顾恺之把平凡的生活琐事都艺术化了,哲学化了,就像有的人吃葡萄先吃酸的再吃甜的一样,其中折射出的是一种乐观向上,从容优雅的生活态度。没有艺术精神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美妙境界的! 

鲁迅先生说,曹丕的时代是一个“文学的自觉”的时代,我要说,王羲之、戴逵和顾恺之的时代,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有没有“艺术的自觉”,是匠人和艺术家的本质区别。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艺术之风是魏晋风俗中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一种风气。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一过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指数较高的。 

诗意的栖居

图片

陈洪绶《瓶花图》,绢本设色,大不列颠博物馆典藏

当代着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这段话被我称为“五最二极论”。哪“五最”呢?最混乱、最苦痛、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最富有艺术精神。哪“二极”呢?极自由、极解放。这七个评价里头,消极的评价有两个:最混乱、最苦痛;这是那个乱世的真实写照。积极的评价有五个: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最富有艺术精神、极自由、极解放。这段话看似矛盾,但是,矛盾中又蕴含着高度的统一,高度的和谐。 

如果说魏晋名士的清谈之风体现了他们的“最富于智慧”,那么,艺术之风则体现了他们的“最浓于热情”。特别是“艺术精神”这个说法,真把魏晋时代的时代精神一语道破了。所谓艺术精神,我的理解,就是将生活艺术化,精致化,优雅化,追求自我的超越、灵魂的自由、人格的完美的一种审美式的精神状态。没有这种艺术精神,让我们心向神往的“魏晋风度”是不可想象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先生聊魏晋人物,他说了一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话:“我们现在生活是好了,可为什么越来越不会活了呢?”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因为要说怎么活着才叫好,我自己也常常困惑着呢。不过,我想起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他的名着《双城记》开头的一段着名的箴言: 

这是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坏的日子;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好象样样都有,但又像一无所有;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有可能很快就要入地狱! 

这是十九世纪的时代焦虑,但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又何尝没有呢?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的意思是,作为天地之子、自然之子、万物之灵长的人,原本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的。但事实却常常并非如此。人性是有弱点的,人生也往往残缺,生命的过程,常常是一个美的不断流失和稀释的悲剧过程,所以,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常常让我们感到“生活在别处”,触目皆是缺憾。毋庸讳言的是,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人还是精神的存在。追求生命的意义,精神的愉悦和价值的实现,从来都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宿命。正如一首诗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最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在我看来,我们不缺实干精神,不缺进取精神,不缺科学精神,尤其不缺少技术精神,而唯独缺少一种能够让心灵飞翔的艺术精神,缺少一种可以让我们如痴如醉的温馨的诗意。 

也许有人会说,魏晋风度本质上还是一种贵族精神,凡夫俗子如何企及?这话确有道理。但是,我以为,贵族的“贵”,不一定就是富贵的“贵”,权贵的“贵”,也可以理解为高贵的“贵”,尊贵的“贵”。物质上的贵族我们也许做不到,但在精神上保留自我的人格和尊严还是可以的。有了这种尊严,乞丐就可以对着国王说:“对不起,请别挡住了我的阳光。” 

图片

陈洪绶 摘梅高士图

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讲,有一种精神是可以和贵族精神“接轨”的,那就是现代社会的公民精神。公民精神的含义并不简单,但是,诸如自由的追求、民主的诉求、平等的理念、权利的维护和尊严的体现,恐怕都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至于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到一种诗意,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还是留给大家各自思考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