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美国霸权离不开战争?美国前总统卡特一语道破:都是为了生意|前总统|国防部|小布什|美国|里根

 大连北溟子 2022-10-05 发布于辽宁

1991年12月15日,红色帝国苏联轰然倒塌,美国成了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为了能维持住自己的地位,不让自己变成苏联第二,美国经济军事两把抓。

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美元霸权,肆意吸取全球的发展成果,稍有不如意就挥起自己手里的经济制裁大棒。

另一方面则打着世界警察的旗号,到处作威作福,动不动就是军事干涉加武装侵略。自冷战时起,美国的对外战争就基本上没停过,从朝鲜到越南,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美国大兵的身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的霸权离不开战争,是盎撒人天生好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一语道破真相:美国一直忙打仗,而中国在建高铁。简单来说,美国这样的国家,实际上是被军工复合体所操控的垄断企业型国家,所有的行动都以利益为导向,发动战争也只他们生意的一部分。

一 军工复合体的发展历程

军工复合体起源于一战的前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

但此时的军工企业还并未受到重视,政府提供的经费预算有限,私人军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

一战爆发后,起初作为中立国的美国,在交战双方间左右横跳,出售大量武器弹药,大发战争横财。

军工产业从原本的小虾米一跃成为了美国支柱产业。诸如马丁、波音等私人军工企业逐渐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反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美国捣鼓出来了租借法案,军工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厂商以惊人的速度生产轻重武器和弹药,然后源源不断地运向世界各地。

但在二战结束后,和平浪潮和反战批判的出现,导致美国国防开支被大幅度削减,军工企业又一次回到了蛰伏的状态。

而真正让美国完成从“正常”国家到军工复合体国家转变的,是冷战激发的军备竞赛。

1950年朝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立马决定以军事行动支持其先前宣布的遏制政策,并大幅提升国防预算,但是,这些资金并没有用到前线的战场。相反,大部分的国防预算被用于核武器的开发和海外驻军。

先前在两次大战中崛起的五大军事巨头:洛马、通用动力、雷神、波音、诺斯罗普成为了主流的大型公共军工企业,对军工市场实行垄断挤压,大规模并购小型的军工企业。

进入70年代后,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同时,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美国政府一直保持着巨大的军事费用开支。

里根政府更是开启了太空战战略,并将加强军事援助、对外军售作为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

在他执政期间,美国的对外军售总额高达894.83亿美元,正如前总统卡特所说的那样,里根喜欢用军事力量而不是外交手段来推行外交政策。也正因为如此,国防部和军工企业都把里根当成了再生父母。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军工复合体又进入了发展低迷期,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新的敌人来敦促国会增加国防预算。

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克林顿政府将伊拉克和朝鲜列为无赖国家,朝核问题和伊核问题成了美国政府炒作的重点。

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劫持客机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酿成了数千人遇难的惨剧,时任总统小布什一看机会来了,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2002年,小布什和他的幕僚们炮制了一份“先发制人”的战略,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并加大海外驻军数量,增强美军的对外干涉能力。而要完成这项战略,需要军工复合体的鼎力支持。

在2003年度4000多亿美元的国防财政预算中,有超过1200亿美元用于武器研发,上文所述的五大军头成了最大受益方,基本上拿下了国防部的所有订单。

军工复合体正式进化成大而不倒的超级垄断企业,基本上每条产业链上,都有军工企业的影子。

二 军工复合体控制美国政府

美国是一个精英国家,在精英主义者的眼里,较小精英群体有必要掌管国家的命脉,决定了包括外交、军事开支和主要国内项目在内的一系列领域的国家政策。

这些精英选择从政后,大多数成为国会议员,而他们背负的一般是所在州的利益,所以国会议员乐于看到本国的军工企业获得大量的军事订单。

有订单就意味着有钱,有钱就代表着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给当地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工作岗位。

这样的话,那些有投票权的“底层”选民就能将手里的票投给这些为他们争取“利益”的国会议员,从而使自己的政治地位更加稳固,乃至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城乃至一州的主政者。

而且,军工复合体所带来的的军事订单确确实实为美国各地区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益,从中获利的民众自然要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代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军工企业总共为美国提供了超过10%的工作岗位,是不折不扣的国之重器。

长久以往,军工复合体和国会老爷们组成了利益共同体。

就拿特朗普政府举例,作为21世纪以来美国第一位具有浓郁民粹主义的话事人,特朗普内阁的保守主义色彩浓重,军工背景突出并且年龄偏大,清一色的白人男性,基本上没有女性和跨性别人士。

被提名出任国防部长的马蒂斯是四星上将,曾任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以口无遮拦的出格言论闻名,在江湖人称“疯狗上将”

国土安全部部长凯利是退休的海军陆战队上将,被提名为白宫安全顾问的弗林是退役中将。

除了强硬的军方背景外,这些人要么是智库里打嘴炮的喷子,要么就是通用动力公司等大型军工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他们能在政府中身居高位,少不了军工复合体的支持和造势。

而在如何操控美国政府官员上面,军工复合体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从2008年到现在,五角大楼每年的军事采购费用都在1000亿美元以上,能经手如此规模的金额,基本上没有几位政府官员能够独善其身。

2004年,美国军事采购曝出了大丑闻。

时任空军采购部门长官的达琳朱云,在过去十年间为波音等公司大开绿灯,收取了波音公司多达60亿美元的贿赂,甚至让自己的子女在波音公司担任高管,经手的款项高达800亿美元。

军工复合体通过权钱交易,将政府官员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形成一个牢不可固的联盟。

除了直观的金钱利益外,军工企业还积极聘用从政府退休的政要和军队退役的大佬进入内部工作,为企业的战略和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还对政府进行反向人才输出,培养大量的利益代理人进入政府,为候选人提供大量的竞选资金。

所以说美国的禁枪运动永远无法成功,因为每一个上台的总统身后,都有势力庞大的军工复合体的支持。

而那些鼓吹禁枪的左翼人士,永远无法登上美国政坛的巅峰,因为他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这也是为什么像桑德斯之流的左翼人士,只能在美国社会当一个口无遮拦的网红,而不是入主白宫,成为真正决策者的根本原因。

三 实际影响

在军工复合体的控制下,美国政府的一举一动都符合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就拿小布什的反恐战争来说,自从开始揍塔利班后,军工企业也懂得投桃报李,对小布什的政治捐助逐年递增,2004年,军工企业的政治捐款达到了1.6亿美元,共和党拿走了其中的63%。

在美国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军工产业不受任何影响,销售额不降反升,也成了股民眼里的香饽饽。

军工复合体善于利用特殊时期制造“威胁”氛围,911事件后,在媒体和军工企业的大力炒作下,美国人可以说是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生怕自己走在路上就让恐怖份子给刀了,对小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只好举双手双脚赞成。

这种“威胁”的氛围不仅影响美国平民,也催生了一大群智力不那么高的政客,军工复合体通过智库和媒体的双重游说,让更多的议员加入到他们的利益团体之中。

美国国防部也不断渲染军事威胁,尤其是在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成了他们的新武器,在美国国防部的白皮书中,到处都是渲染中国强大的军力。

尤其在我军列装了大量先进装备之后,军工复合体和国防部可以说是尽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渲染中国的威胁,希望国会老爷们赶紧把预算拉满,好应对中国的挑战。

并且国会无视中美联合公报等反台独内容,对台展开各种军事交流活动,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台军售的重要性。

例如,在108届国会表决的对台军事交流议案中,共和党议员的支持率高达95%,而这些人都是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代理人,民主党对此的支持率只有41%,两者之间相差55个百分点之多。

这其中有一个经典的例子。1992年,生产F16战斗机的通用动力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面临危机,当地的共和党议员直接写了一封联名信,敦促老布什尽快同意对台销售150架战机的军售案,如果说这背后没有啥利益输送,你信吗?

为发展军备而制造舆论氛围、提供具有倾向性的研究分析。军工复合体为了谋取相应的利益,为所谓的全球战略部署大肆造势,利用影响力挑起地区争端。

诸如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希腊和土耳其,以及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俄乌冲突,都能看到美国军工业的影子,在鲜血和冲突中大发横财,坐收渔利。

总的来说,军工复合体在美国政治体系下,通过合法的政治支持,商业游说和舆论攻势,影响当局的对外和对内政策,扩大军火贸易、增加国防开支,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坚实后盾。

几十年的互相融合已经让美国和军工复合体绑定在了一起,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 结语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在美国忙着打仗的时候,中国正在搞基建,修高铁。两种不同的立国方式,注定了两国命运的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