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上灾害也能恢复的能力

 三有新青年 2022-10-05 发布于湖北

三有新青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公众号:三有新青年

微信号:triple-have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

【三有新青年】作为命运共同体

都应抛弃偏见团结起来

在时间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有钱,不窘迫;

有爱,不孤独;

有料,不肤浅。





欢迎你,三有新青年!

最近发生在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让不少企业叫苦不迭。由于疫情导致人口流动受限,一些线下实体店受到的打击是实实在在的,例如餐饮、公共交通、旅游等等。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也有诸如西贝的餐饮公司网上发声,现金流只能够维持三个月。这让我开始感叹,经商确实不易,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是谁也无法预料的。像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其实还挺多的,比如,地震、海啸、蝗虫灾害、火灾等等。

这个时候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日本。日本的企业天然就会比其它地方的企业危机感更强,他们已经习惯了日常的地震、自然资源匮乏等等。当我看到《工匠精神:日本家族企业的长寿基因》这本书时,不免惊叹这些企业家真的是太了不起了。面对天然多于对手更多困难,他们不仅没有放弃而且做得更好,活得更久(参看文章《富可过三代》)。

于是,我很自然想看看,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总结一下就是:

①不被灾难打到,通过一心不乱的不懈努力实现复兴

②与周围相互支援,发挥应变能力

③通过细致周密的准备,将危害降到最低

01

顽强——近乎偏执的那种

《工匠精神:日本家族企业的长寿基因》这本书的结构挺有意思,都是介绍一个个的案例,交待背景和风险产生的情况,给出可能的选项让读者选择,然后,再看看当时的CEO真实选择是什么,又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很让我奇怪的是,在面对例如地震、海啸、火灾等不可预计灾难给公司营业带来毁灭性打击时,所有的老板们几乎都倾向于积极修复工程,希望重振往日繁荣。

可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有更多选择。比如:

①暂停营业,待情况稳定和基础设施恢复

②先缩小规模,观望情况

③转移阵地,另起炉灶

④改行,规避已经遭遇的损失

……

这些其它的选择,虽然作者已经在书中给出来了,但当时的当家人好像看不见一样。他们近乎偏执地都选择积极修复工程,希望按照发生灾难前那样重振往日繁荣。

当然,换做是我的话,我不一定会采取同样的策略,我也不认为当事人采取的策略是最优的,但从他们的决策中我的确感受到了一种精神——自主努力。

这种自主努力不是从90分一棒子打到50分,然后你再从50分做到90分。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一下子就从90分直接到0分,你要做的是从0分开始再做到90分,这是不一样的,至少在韧性这个点上存在天壤之别。

《企业家思维|【三有新青年】看褚时健》这篇文章里,我也有提到,少有人能够做到如褚老一般的韧性。落下去,还能起来的,真的是条汉子,让人佩服。

这种偏执,也许是因为传承的文化,也许是一种信仰,不管如何这都是一种很强大的精神力量,能让人有信心从0开始的那种。

02

企业源于社会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家或多或少都懂得这个道理。日本的长寿企业在困难时彼此相互帮助的精神已经发展成为商业伦理观,这得益于在漫长的经营历史中,他们通过与周围(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关系、信赖的网络、相互援助来共同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

企业就像人一样,也存在社会关系。对于长寿企业而言,这种关系的影响更加深远,在经济上,在产业结构上,乃至在情感上……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在能耗型去产能进程中,为什么一向执行力爆棚的中华儿女遇到了什么难处?以钢铁行业为例,东北众多的重工企业并不是说关就能关的。

关停一家企业很简单,贴个封条就行。但是,周围从这个企业衍生出来的众多外围经济都会因此遭遇一刀切,这个影响和后果显然是有碍于社会和谐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在家附近的一所中学因为不可抗力改为一所老年活动中心后,区域性经济明显下滑,周边的网吧,餐饮小吃,娱乐基本都经营惨淡。

所以,企业和社会真的是骨肉相连,受外界打击,那是伤筋动骨的。

看问题,我们要学会从一个网络来看,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点,这样会更接近现实生活。

03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灾难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想要更好地应对风险,就应该在灾难发生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在西川产业(1566年创业)的案例中,当家人对于频发的震灾和延烧损失首创了“除银”制度,储备重建资金,应对灾害。后面这一制度,在历代传承者手上也逐步发展,变为“三割银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把营收分为三份储备金做不同用途,其中当然有一部分是用于预防未知的风险的。

同时,危机既有危险也意味着新的机会。福田金属箔粉工业(1700年创业)的案例中,他们把政变风险作为事业发展的良机。这个过程的关键点在于不间断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及早感知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警戒如何应对风险的家训的存在。

最后书里汇总了一张长寿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总结,我觉得挺好:

个人觉得,比起在网络上喊话啥的,还是想想自己能做好哪些事情吧,要知道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幕府是不会关心一个企业的存亡的,企业家要学会自救。

一起来总结一下:

  1. 日本长寿企业家近乎偏执地顽强可以演变成韧劲精神,这种自主努力会带来信心从而渡过难关。

  2. 企业和社会骨头相连,分析问题,我们可以学会从网络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的点,这样可能与现实更加接近。

  3. 长寿企业有危机意识,更会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且善于利用外界的环境变化,乘胜追击。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了,相信疫情必将成为过去!

恭喜你和我又共同离【三有新青年】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欢迎你在公众号里私信给【三有新青年】!

有钱,不窘迫;

有爱,不孤独;

有料,不肤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