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兑卦

 紫微易馆 2022-10-05 发布于广东

《周易口义》58. 兑卦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口义  卷十    胡瑗  

下经

兑 〈兑下兑上〉

兑,亨利贞

【义曰】按《序卦》云:「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言人能以柔顺之道入于人,则人皆说之,故次于巽。然谓之兑者,其象为泽,其性为悦,所以为天下说之之法也。然泽者水之所聚,而滋息万物,以为生成之功,使之皆得滋养而说怿也。然不谓说,而谓之兑者,盖圣贤之人,将欲感天下之心,必当以仁义之道,恩惠之事,固不可以言语口舌而为说,故去其言而为兑也。亨者,言圣贤发仁施惠,布德泽以说天下之人,使天下之人皆感说之,故得其亨通也。利贞者,夫感说之道,多失于邪,若小人之人,止以淫声媚色,雕墙峻宇,流连荒亡,以说于心;巧言令色,柔佞邪谄,以苟容于人。如此皆所以丧身败德,以至亡家失天下,是说非正然也。故圣贤之人,施其感说之道,皆本于至正,则无所不利也。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义曰】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者,言此卦内二爻为刚,外爻为柔,言所以感说人者,当内有其刚,外示以柔。然而止有刚则至暴而无以感说天下之心,故当外示之以柔。内既刚,外复柔,以此说人,则人皆说而归之,是得其正而无所不利也。

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者,夫天之体之德,运动而不已,是至刚者也,及其降气以生成万物,则至柔而不失其柔也。人之情,莫不好安逸而恶危亡,说仁义而惧鄙吝,今圣贤之人,内有刚明之德,而外示柔顺之道,施其仁义,发其恩惠,以说于天下,是上能顺乎天之心,而下能应乎人之情也。

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者,民之情皆欲安而恶劳。若圣贤之人,将欲役使之,必当发其仁义恩惠感说之,则民从其役使而忘劳苦之心也。夫就死者,人之所难也。圣贤先能发仁义德泽,然后使之冒犯大难,至于死地,则民亦说乐而从之,无有怨也。

说之大,民劝矣哉者夫施说之道,固非小小之事可以感怀天下之心,必须有仁义德泽,以遍施天下,使民虽从其劳役,犯其死难,皆无怨心,况乎纳之以善教民,固劝而说从之矣。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义曰】上下二体皆兑,是二泽相丽也。夫水之聚于一泽之中,则能滋息万物,而使之皆得其说怿yì 欢喜,高兴),而况二泽相丽,是其说之大者也。君子观是象,凡施说之道,必当施之于大,而至于久远。若小人惟以浅近为说,以快己之欲,然至于久远,则不能无厌倦之心。厌倦既生,至丧身亡家,败国失天下,皆由于此。故君子之人,当说其大者,惟朋友讲习。盖朋友之道,同心同德,其志气相契,所讲者圣人之道德,所习者圣贤之事业。日闻其所不闻,日见其所不见。使道德事业,愈久而愈新,皆无其厌倦之心,是为说之道,莫重于此也。

初九,和兑,吉。《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义曰】谓中和也,夫兑者西方之卦也。以四时言之,则为秋。秋所以成万物,万物皆说而成也。君子之人,在上以义制天下之民,使之感说而归之,故当广发其中和之教,所应不系于一,无心于物,而使之自然感说而从之,则不失其兑之义也。今初九居兑之始,是能刚中而柔外,以施其说也。何则?盖以其有刚明之才,故曰刚中。体夫兑说,故曰柔外。夫内既刚,外又柔,是能以中和之道说天下之人,心无所系,故得天下之欢心,而获其吉者也。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者,初九能以中和之道,上不系应,而行不在私,故以此而施说于人,则人皆说而从之,复何所疑哉。

九二,孚兑,吉,悔亡。《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义曰】此爻以阳居阴,履非其正,本有悔者也。然以刚居中,是其有至信,发之于中,而施说于人,不为邪僻,不为非妄,使天下之人,皆必信之,以至欢心而归一获其吉,是得其所以为说之道,悔遂亡矣。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者,能以由中之信,发于己之志,而施说于天下。天下之人,莫不说而归之。

六三,来兑,凶。《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义曰】夫感说之道,必须至公至正,无所偏系,使天下之人自然而说之则可也。固不可以言语口舌柔邪,以苟取于人,而求其说。今六三当施说之世,以阴居阳,又在一卦之上,是履不得中,行不得正,以不中不正之道,是欲以柔邪谄佞,姑息苟且,以来天下之说,虽天下之民,一时欢心而说从之,终无其道以久说斯民,以是施说,非凶而何?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义曰】商,谓商议,裁制也。宁,安也。介,隔也。疾,谓六三也。九四以刚明之资,居上卦之下,切近九五之君,是居得大位,与持重权者也。既为权位之臣,则邪媚之人,皆欲以甘言巧语柔佞之道,以苟说于己,将以希进用之地。然小人之徒,止欲荣进一身而已,若使进而有位,则上必为害于君,下必为害于民。君民之间,皆被其疾害,是则九四既有权位,人求说己,及己之说人,皆当商议裁制,其所说之义,则不失其正。然既商议裁制,则旦夕忧虑,常恐小人之进,故未能斯须遑安也。

介疾有喜者,六三既以柔邪欲说于己,欲图进其身,苟进之,则为君民之害矣。故九四则当施刚明之德,以裁制而介隔杜绝之。既能介隔六三之小人,则天下之贤者得以进,天下之民皆得其安。上以致国于太平,下以纳民于富寿之域,是有其喜庆者也。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者,九四所以有喜者,盖由能介隔六三谄佞之小人,使不得进,所以杜君民之害。使贤者得路,以施仁义于天下,获其福庆之事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义曰】孚,信也。剥,刻也。夫圣贤之人,皆以仁义为先,若使之进于有位,则上可以致君于无过之地,下可以跻民于富寿之域,使天下罔有一民一物,不得其所,而不被其福庆也,此圣贤之所用心也。小人则不然,外以柔邪谄佞,内以贪残狠毒为心,若使之见用,于上必为乱于君,于下必为害于民,以至天下皆被其剥刻。然则为天下者,欲治于民,莫若以至诚委任天下之贤,使推其仁义之心,以布泽流惠,则天下不劳而治矣。今九五以刚明中正之德,居至尊之位,为兑之主,是有可致之资。既有其资,则当信任其贤明有德之人,以辅助于己,故天下皆被其赐矣。且五虽本应于九二,九二有刚正之德,而己不能尽柔巽以任用之,反比于上六邪佞不正之臣,是所信者剥刻之小人也。既信剥刻之小人,则贤者退而朝廷昏乱,纪纲废弛,以至害于国,而及乎天下,是其危厉之什也。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者,此圣人戒之之辞也。言九五居可致之位,操可致之资,反委任上六柔邪之小人,以剥刻君子,自取危厉,故于此切戒之,责于五也。

上六,引兑。《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义曰】引者牵引之辞也,言上六以阴柔居一卦之极,当无位之地,故欲以柔邪不正之道,苟且以牵引天下之民,欲使尽归说于已。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者,夫施说之道,一失其正,则皆为私邪而不可行,况其以柔佞,欲苟说于人乎?今上六既然,故虽得人之说,其道亦未足为光大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