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精炼国学 词班讲义总结 ![]() 讲义:云诗雷情 总结:倾 城 国文精粹 2022.10.05 填词知识第20讲 开心国学院词班填词知识第20讲: 一剪梅创作手法 总结:倾城 初级班我们学习了词的对偶,今天来复习并再加深一下 词的对偶应是词律的要求,宋人多数是遵守词律这个规矩的,但同时也允许例外存在。 词在何处对偶,不同的词调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遵循前人的名作,前人用了对偶,后人沿用,才成了常规。 对仗是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之一。 关于律诗的对仗,一般都比较清楚,但词对仗的特点和原则与律诗有所不同。 因为词的对仗不像近体诗中那么严格,所以一般词中的对仗叫“对偶。” 词的对偶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偶位置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偶,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4.有重复字的句子,或两个均带韵脚的句子,也可以对偶。 5.字数可多可少。只要连续两句字数相同,那么,每句字数不拘多少均可以对偶。 6.可用可不用。填词,没有必须用对偶的规定。即使同一位诗人在同一个词牌中,也是有时用,有时不用。 7.词的换头处,如果过片两句字数相等,也多用对偶,如浣溪沙、西江月。 8.相邻的两句字数相同,这两句常常对偶 9.词的开头两句字数相同,这两句多用对偶。 说明: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今天的词牌《一剪梅》 中,对偶不但不拘平仄,而且有意用了重字。显然是作者有意这样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气,同时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的美感。再看四字句有什么特点? 每两个四字句多为对偶句,这个特点,不管你用谁的格式都一样的,每两个四字句对偶。 有不对偶的吗?有! 如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吴文英的教问孤鸿,因甚先还;雪欲消时,泪不禁弹;春在西窗,灯火更阑等等。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的顺序关系,有人把这叫做“流水”。 注意呀!“流水”,不是流水对,流水对是对仗,而“流水”不是对仗。“流水”只是有因果关系或时间空间顺序关系的上下两个句子。 但它是可以代替对仗或对偶的,再简单点说,就是把一句话拆成两句来写。所以呢,如果你的一剪梅此处没有对偶,就一定要用“流水”。 ![]() 总结:倾城 ![]() ![]() 《一剪梅》写作方法 《一剪梅》 词牌的写作方法: 《一剪梅》 又名《腊梅香》、《玉簟秋》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此调以周邦彦词、吴文英词为正体。 周词三平韵,吴词四平韵 区别在与第四句是不是押韵 词牌特点 这首词为平韵格,通篇押一个韵部。 一剪梅有两个段落,属于双调。 《一剪梅》中的“剪”字乃一量词,用于植物的枝叶,即和“一枝梅"的枝是同一类型的量词概念。故而从调名的本义来看,此调最开始应是题咏梅花的,这点在查找例作的时候也得到了证明,很多作品即咏梅之作。 一、上下阙开头句式相同,那叫做重头 二、看韵位 《一剪梅》各体式韵位不同,有疏有密,以周词吴词为正体分析的话,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或四平韵,韵位不是很密,但也有别体句句押韵的。我们说韵疏则情绵,韵密则情急,所以,我们在选用该词牌的不同体式時也应注意它宜於表达的情感基调。 三、看句式 1. 上下片均为744744句式结构,奇偶相行,参差有别的同時,又相对比较齐整,词谱比较好记,而且,这一词牌与七律也比较接近,填写的难度应该不是很大〉、《一剪梅》所用的韵部比较多 2. 《一剪梅》所用的韵部比较多;没有用到领字 3. 词中四字句多用对偶要求;有明显的重韵叠韵现象;主要是在《一剪梅》在词汇的组织上更口语化,用词更柔媚,大家仔细对比还原前后的用字用词,会发现,八字减为七字后,被我们减掉的字眼往往是虚词虚字。 这再度证明一点,词在遣词造句上,用虚字虚词比诗多。相应的,我们在填《一剪梅》的四字句時,也建议大家要使用到虚字。 4. 《一剪梅》在景物的描写上,虽只增添一字进行了简单的腰拆,但却使景物的描写显得更细腻柔媚,如“风也飘飘,雨也潇潇。”一句,比之於“风中谁伴雨潇潇”就柔媚许多。这不仅得益於虚字的使用,还得益於叠词叠韵的使用。 5. 《一剪梅》在对偶的要求上也不同於七律。七律中二联对仗,而《一剪梅》则在改变句式后,将对偶的位置移至两个四字句之间了。且对偶的方式也明显不同于七律。 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词学知识之后才能更好的把握《一剪梅》的特点。 6. 写七律時,四联间章法通常严格按照起承转合的要求来书写,但《一剪梅》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片两拍下片两拍,有些可以按照起承转合来分析,但实际上,有的《一剪梅》上下片均不止两拍,那么,我们在章法的安排上也就不可能按照起承转合这样去理解它了。 注意事项:关于七字句 七字句是主体,两个四言句是对七字句的补充和完善。两个四言句对前负责,不对后负责。看到很多人先写一个折腰体七绝,就第三句57位置交换,然后再每句加上两四字句,对于初学,这种方法可以一试,但熟悉了不建议用,毕竟诗和词还是不同的。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要学会从上片找到一个点,起,歇拍,都可以,然后下片引出一条线,由点到面展开,比如我们歇拍着墨到沉思往事,我们过片就从往事做文章,往事是什么样子了?于细处形象描写下,这样衔接定会自然顺畅的。 填词要点: 1 平仄格式 用搜韵来检查作品的平仄格式是否正确注意哈正体有两个。一个是周体、一个是吴体,周词三平韵,吴词四平韵。四字句:中中中中 的地方要注意,24交替。 2 句式744 744 744 744 “吕调” 3 对偶 上下阕的第2 3句,第5 6句均要求对偶或者是流水 4用韵,周彦邦体 上阕六句三平韵,下阕六句三平韵。吴文英体上阕六句四平韵,下阕六句四平韵。 5 重字,没有规律的重字,是不允许的,《一剪梅》这首词牌词牌要求在四字句对偶处,(或者是流水处)有重字,为加重语气的, 6 这首词的格式要求,上下阙格式相同, 7: 内容都是略悲伤的,都有些愁苦,相思啊,送友啊,郁闷啊之类的, 8 脉络是否清晰 前面例词中,周邦彦、吴文英描写的都是梅花,属于冬天的感受;李清照的是秋思;蒋捷的是春愁。 他们几位写的都是一种相思,相思在文人的笔下,始终有点苦涩的味道,四位词坛的领军人物,借春、秋,冬表现出来,我们几乎是不可能超过人家的,这次呢,我们写夏天的景色,来表现出来你的相思。 这首词牌喜欢的词友比较多,所以这里就多说了一些。 ![]() 作业 总评 ![]() ![]() 作业 讲义上有很多例子,大家可以去多看多揣摩。 来看这一讲作业: 开心国学院词班填词知识第20讲作业。 填词:《一剪梅·相思》或者自拟题目,自述立意布局脉络。 纳兰组: 一剪梅 相思 文/听画 远望银钩泪不干,孤枕难眠,卿我难圆。当初村外小桥前,遗憾无边,执手无言。 年少轻狂没有钱,辞别家山,空想金山。唯期新岁可骖鸾,强作欢颜,起早搬砖。 立意: 相思不是单纯的想念,从思念开始回忆,然后化相思为动力,以实际行动来兑现承诺。 简评:问好同学,小令平仄无误,望月惹相思,回忆往事,布局不错,仿蒋捷体,注意四字句都有重字,继续加油炼字,增强词味。 一剪梅.相思 纳兰30-流云 百态千姿斗色妍。风入荷塘,鱼戏青莲。暮云浮动阁楼边。不见伊人,耳畔甜言。 每倚栏杆心似煎。笛欲吹时,泪已襟前。芙蓉照水忆当年。彼托腮边,我抚琴弦。 立意:相思 布局:由荷塘里的景色再到暮云,由景入情,凭栏回忆。 简评:上阙从荷塘喝点景色着笔,触景生情,准备过片处不见伊人,耳畔甜言,给过片做了铺垫,不错。过片处衔接自然,独倚感觉比较好点,煞尾再回忆有点欠妥。个见,不对之处还望见谅。 一剪梅.遥思 文/叶子 远隔重山不见家。浊酒频频,浊泪哗哗。难熬最是到黄昏。听尽征鸿,望断天涯。 黄叶凄凄挂树杈。满目荒凉,数点归鸦。夜来辗转到更深。半为妻儿,半为爹妈。 布局;叙事起,景承转,情作结。 简评:小令写得不错,游子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尤其煞尾,与起拍呼应,不足之处杈有点凑韵。 纳兰27-蓝莲花 一剪梅-秋思 秋雨点滴寒夜时。风动窗棂,声乱情思。披衣一盏细灯孤。白纸平铺,羽笔轻提。 孑影黄昏小巷西,望断斜阳,未见人归。莫说何事永恒存,今日花红,明夜残枝。 布局:秋夜雨滴,烦乱心思,进而引发一些感想 简评:小令上阕写得不错,下阕和上阕衔接欠妥,提起笔来做什么,然后去延伸,回忆思索都可。同学再考虑考虑。 一剪梅*相思 纳兰29-见微知著 旧忆青荷浦上游,闲步寻幽,携手登舟。鸳鸯池暖两悠悠,秋水盈眸,粉面含羞。 离别而今独倚楼,音信无由,枯坐生愁。南风吹梦到西洲,知我相忧,慰我相求。 脉络:由昔日情景到今日憧憬。 简评:问好同学,上阕回忆实景虚写,下阕有现实着笔,这种格式有点特别。 纳兰10/一蓑烟雨 《一剪梅·秋思》 已是秋分草木黄,一半温暖,一半清凉。寒来暑往暗相移,万里长空,大雁成行。 陌上黄花浅浅香,田野茫茫,百果收仓。萧萧湿雨落窗前,一寸秋思,一寸风霜。 立意:写秋分节气的自然现象,表现寒暑交替、四季轮转的感慨。 脉络:上阙写秋分时节,寒暑交替,大雁南飞。下阙写秋分时节的自然现象,表现时光流转、芳华易逝的淡淡哀愁。 简评:秋日有两种情感,一种是悲秋,一种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秋收的喜悦之情,两种情感要分开哦。 一剪梅/秋思 纳兰小呆猪 又是深秋冷雨飞,残叶凋零,坠落随溪。窗前何事久徘徊,怕惹相思,却惹相思。 料是数来未有期,梦里依依。行处迟迟。寒江望断暮归时,盼也谁知,念也谁知。 脉络:又是一年秋至,惆怅人儿久不归 简评:问好同学,小令准备过片处引起下片,过片处衔接自然,煞尾韵字知有余味,整阙词写得不错。 一剪梅-活着 词/随缘 一趟人生遍体伤。求也愁肠,得也愁肠。恩恩怨怨早安排,留也不行,去也不行。 佛语因缘十二章。缘起而生,缘灭而亡。春残秋冷夏风炎。不挂心头,便是平常。 脉络:胡思乱想不管用。一切皆有因缘。不如放下一些。在悲伤的事,也都是平常之事 简评:小令能从几个方面来抒发活着的情感,通篇叙述抒情为主,准备过片处去也不行,行有两读,这里应该属于八庚韵吧。同学再考虑一下。 2022.10.05 ![]() ![]() 一剪梅/秋思 文/冬日墨梅 又见长空雁字横。露重霜凝,思绪频生。新冠三载几时停,欲踏归程,不得归程。 虽是黄昏晚照明,阵阵西风,悲愤鸦鸣。人生若梦怎能醒,看破能行,难以修成。 脉络,1触景生情,雁字南飞引起思乡情绪, 2思乡原因是疫情未停不得踏归程。 3虽然夕阳晚照很美好,因思乡难归乌鸦的鸣叫都带有悲愤情绪。 4用人生如梦来淡化心情,说着容易但还是难以做到。 简评:起拍不错,点题秋思。歇拍联系实际衔接自然,过片因为情绪不好,发泄在风和鸟上,阵阵应该换成自己的情绪词,比如怨恨什么的,与后面的情绪统一。煞尾宕开的远哦。个见,不对之处还望海涵。 纳兰20-将离 一剪梅.那年花开 一水撩烟染黛眉,层云百叠,磐石难移。凝眸怅望影徘徊,新蕊香棠, 迟睡山薇。 微笑轻盈试舞衣,年华葳蕤,佳丽如玫。飞花点翠落香尘,君与谁归,月色萦回。 立意:时光易逝,情难留。 简评:问好同学,基本上写出花开花落春去也的忧伤情感,过片处和上阕衔接再自然点会更好,煞尾两个四句打个颠倒会不会更好一些。 一剪梅.相思 文/蓉儿 叶满闲庭近晚秋,寂寞光昏,独上西楼。凭栏望断雁南征,愁聚眉峰,泪满清眸。 又是一年菊朵稠,谁共今宵,满酌金瓯。怀人千里梦难成,恨夜如年,叹月如钩。 自述:晚秋楼上见雁南征而怀人 布局:起承继转合。 简评:起拍寂寞黄昏还是寂寞光昏呢?歇拍衔接比较好。过片处应再考虑一下,和起拍的意太近,煞尾点题,不错! 一剪梅.乡愁 纳兰慕白-17 远目千山万水流,阻我归程,恨上心头。衣襟湿透酒杯空,难诉相思,月满西楼。 漏尽露凉万物休,何处箫声,吞咽情愁。天涯漂泊意皆同,不寐今宵,梦断寒秋。 布局,深秋 立意,思乡 脉络,深秋阳斜,远望生恨,以至月上西楼,夜深万物皆静,只有天涯沦落人与我梦断这无情的寒秋。 简评:起拍远目改成远望或遥望能好点。 起拍写出乡愁的原因,歇拍衔接比较好,用酒浇愁,愁思不断,以至于月下西楼。月下西楼,下与漏尽比较和谐一点。 过片进一步升华还有人和你一样在愁,也许是幻觉也许是真听到箫声,煞尾梦断也应再炼,不寐,不可能有梦,改成魂断行不行呢? 一剪梅·人生 快乐大海 慈母怀中撒撒刁,乱了垂髫,醉了歌谣。春晖沐浴少年高,成了新骄,添了唠叨。 暑往寒来任操劳,为了婚事,又筑新巢。如今已是白丝飘,瘦了光阴,弯了蛮腰。 立意,感叹人生 布局,成长的过程 简评:基本上写出了人生各个阶段的特征,起拍从幼儿写起,写出幼儿时的天真,歇拍添了唠叨不是自己的动作,应该是母亲的唠叨,可否再炼一下,过片和煞尾写得不错,道出了人生的心酸,不错! 易安组: 一剪梅·因何痴狂 文/筱雪 皎皎清辉犹落霜。月透芸窗,灯映芸窗。案前影乱翠鬟欹,朝为何忙,暮为何忙。 平仄推敲凑韵章。瘦了衣囊,肥了诗囊。伴星入梦已三更,醒也痴狂,梦也痴狂。 如梦试评: 格律无误。主旨明确,感叹痴迷写诗之苦。起拍与二拍写景,歇拍引出月下之人自叹自问。 过片自答,原来为词句苦心推敲。下一拍自然转情,煞尾又回到半夜三更,无论醒或梦都在(为此)痴狂。 感觉上片比下片写得好。下片尤其结尾几拍,前已交待月下正苦吟词句,后又入梦,而且两个“梦”字,属不规则重字。 整体还是不错的,下片再细琢一下,或换个流水句则更好。 以上个见,不对敬请见谅。 一剪梅·相思 文/易安01-好聚 逝水浮花送晚春,风过无痕,雨落无痕。画帘空荡小重门,行也伤魂,坐也伤魂。 斟满离愁又一樽,旧忆难温,醉梦难温。十年枉负美人恩,心共沉沦,思共沉沦。 如梦试评: 格律无误。上下阙句读当是韵脚处用句号。故春、痕、门、魂均须用句号。并且上阙连续写下去,直到过片再另起一行。格式与上阙一样,无须分行。 题目与内容相符。上片一景一情,借景抒情。下片一情到底。脉络布局都可以。唯一感觉上下重韵太多,缺少变化。若与流水句交替使用或许好些? 只是个见,不对敬请见谅。 易安11~心飞扬 一剪梅.相思 槛外春风醒枕寒。倦卧幽窗,浑已忘年。一庭微雨燕双飞,满目残红,零落谁怜。 雨湿黄昏听到残。淋了相思,负了从前。更无片字可消愁,一枕贪欢,梦里相看。 如梦试评: 格律无误。上片先景后情,情景交融。以双燕、残红,暗示此刻的孤独人。过片以雨又黄昏衔接,更增凄凉之感。煞尾暗示音讯或情已断绝,往日的美好,只有在梦里相见了。 脉络布局均不错,内容也切题。唯一不足处,上片二三句有失对偶。另外,注意每阙的格式,参见楼上拙评。 一剪梅·相思 文/阳光 总是流光不易抛,今日寒浇,明日花嘲。西窗谁与理衣袍,风起飘飘,雨落萧萧。 初展榴裙万种娇,公子心摇,淑女心焦。多情尽似那春绦,亲近曰妖,疏远全凋。 如梦试评: 本词是新韵,格律无误。题目与内容相符。上片感叹起拍,叙述伤心之人,任风任雨之萧萧。 下片转回忆一对佳人之如何相倾。结尾三句感觉不太妥贴。春绦,查无此词。是春柳吗?春柳妖娆是也,但“疏远全凋”不太符合常理,老愚也不大理解。 注意每阙的格式及句读的标法,参见楼上拙评。 以上个见,不对敬请见谅哦。 5.一剪梅·炎夏 海伦 热气随云上九霄,天干物燥,心火如烧。汗淋购物衣全潮,家有亲娘,快步行飘。 归后不能稍顿消,烧水蒸烹,做个厨庖。光阴荏苒热全消,揉皱肌肤,漂白眉梢。 紫燕简评:问好学友,词格律正确。 首句直接入题,写了天气的炎热,下句继续写热的程度,衣服都湿透了,快步行飘,快步已经说明很快了,后面又说行飘, 飘:
所以这句再斟酌一下,也有凑韵之嫌。稍顿消有点拗口,可以调整下。 最后一句你是说光阴似箭,两鬓斑白,个人觉得跟前文有点脱节,整体看脉络比较清晰,立意鲜明,在遣词造句上有待提高,"消,热,全,烧"不规则重字,应该注意。 一剪梅·梅绽飘香 文/海天一色 一剪寒梅绽蕊香。雪引红妆,韵引园芳。招来双鹊戏花忙,鸟亦痴狂,吾亦萦肠。 傲骨疏枝绿萼镶,不是娇娘,宛似霓裳。文人墨客更徜徉,赋了诗章,醉了心房。 紫燕简评:问好学友,词格律正确。 寒梅是在寒冬中盛开的梅花,凌寒而开,还有白雪的映衬,看到了梅在雪中怒放,很美。 二句因梅花盛开而引来了鸟忙,萦肠是非常牵挂的意思。吾亦萦肠这句略显突兀。绿萼:是梅花名品,也是最有君子气质的梅花。 跟首句寒梅意思重复,尾句得到了升华,整体看脉络清晰,重字加重了语气,符合作业要求,个别地方稍加修改还是不错的的一首小词。 一剪梅·思亲 文/今生无悔(张炎体) 独倚轩窗黯感伤。失去亲娘,想念亲娘。仰天长问在何方?心亦茫茫,泪亦茫茫。 悲恨少时太逞强。日也繁忙,夜也繁忙。未能尽孝伴身旁。慈爱难偿,恩重难偿。 紫燕简评:问好学友,小词格律正确。题目是思亲,思念亲人,首句直接入题,感伤的原因是失去了亲人。 茫茫:意思是指广阔,深远,空旷。 泪亦茫茫有点不太妥,再斟酌。三句感叹年少逞强,没有陪伴母亲,日夜繁忙。整体看脉络清晰,立意鲜明,不错的小词,符合作业要求。 一剪梅·相思 夏日清风 柳岸莲舟黯失魂,昨日晴云,今日愁云,遥思共泛一湖春,把酒诗论,醉了晨昏。 如梦故时又复温,旧地犹存,人去无痕。独留孤雁对琼轮,泪雨如盆,湿了罗裙。 紫燕简评:问好学友,小词格律正确。 起句柳岸莲舟黯失魂,黯失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说柳岸莲舟黯失魂不太妥,个人觉得。 遥思共泛一湖春意不明。既然是思,前面还是黯失魂,有心情把酒论诗吗?琼轮指月亮,尾句是想到了自己像孤雁一样,整体看脉络不太清晰,句与句之间衔接的不太好,但是立意还是很鲜明的,在遣词造句上还有待提高,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继续加油! 2022.10.05 ![]() ![]() 今日,适逢重阳,凑了一首,祝天下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剪梅.重阳 文/倾城 瘦菊篱前吐暗香。才满东窗。又漫西窗。晚秋天气蝶衣凉。何处能藏。是处难藏。 空有茱萸挂夕阳。欲换红妆。暗换红妆。不如泼墨赋山光。风自彷徨。云任彷徨。 优秀作品展示: 一剪梅.遥思 文/叶子 远隔重山不见家。浊酒频频,浊泪哗哗。难熬最是到黄昏。听尽征鸿,望断天涯。 黄叶凄凄挂树杈。满目荒凉,数点归鸦。夜来辗转到更深。半为妻儿,半为爹妈。 一剪梅.相思 文/蓉儿 叶满闲庭近晚秋,寂寞光昏,独上西楼。凭栏望断雁南征,愁聚眉峰,泪满清眸。 又是一年菊朵稠,谁共今宵,满酌金瓯。怀人千里梦难成,恨夜如年,叹月如钩。 一剪梅·相思 文/好聚 逝水浮花送晚春,风过无痕,雨落无痕。画帘空荡小重门,行也伤魂,坐也伤魂。 斟满离愁又一樽,旧忆难温,醉梦难温。十年枉负美人恩,心共沉沦,思共沉沦。 一剪梅.乡愁 纳兰慕白-17 远目千山万水流,阻我归程,恨上心头。衣襟湿透酒杯空,难诉相思,月满西楼。 漏尽露凉万物休,何处箫声,吞咽情愁。天涯漂泊意皆同,不寐今宵,梦断寒秋。 开始选了九首作品,今天就试着去检测了一下格律,发现五首不符合。只有上面四首符合所选之格。 三首是格一,只有一首选了其它格正确。 而且看其他作业,除了选了格一的,其它格最多一两首符合格律。 好多同学会说,我检查都符合呀,怎么会出律呢?确实每一首检查出来第一格都符合,但问题是你是否是选用了格一。 还是格二格三格四格五。这样估计又有同学会说,我上面没写哪种格,那么只要检查出符合一种就可以了。 这个似乎说的很有道理,但,你所用的手法,关于韵字的运用就已经决定了你用了哪种格式。比如句句押韵,如果两个四字句叠韵了,那么就是张炎体,要么全叠,要么一句都不叠,叠一半不叠一半的,看了很多例词,几乎没有,有几首只最后两句叠韵。 如果两个四字句没有叠韵,那么就是蒋捷体。但蒋捷体两个四字句也有重字。 我把这七种格式的押韵来让大家看一下 格一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周邦彦 格二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吴文英 格三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 卢炳 格四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两叠韵 张炎 格五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六平韵 蒋捷 格六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曹勋 格七 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赵长卿 后面两个没啥悬念,因为字数不同。前面五格那么就看用韵情况。格一和格二是正格,格三格四格五为变格。 虽然字数一样,但平仄安排会有所不同,同学们可以从韵字安排看看自己填的, 然后判断是符合那一格,再到搜韵上找到对应的格来检测,看看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同样适合以后所选每一种词牌的正格和变格,我们应该重视,在各种比赛中稍不注意,会很吃亏的。 作业就总结到这里,感谢海纳百川老师,如梦老师,紫燕老师,三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点评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谢谢大家 ![]() ![]() ![]() |
|
来自: 云诗雷情 > 《开心国学院词班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