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元视角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推进教学评价改革,实现以评促学?

 zbshaojie 2022-10-05 发布于山东









全文共3759个字,仔细阅读需要10分钟


2022年4月21日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实施部分教学评价作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教师教学需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推进更新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改革;强化素养导向,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倡导基于证据、协商式的评价;同时提升考试评价质量,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教、学、评的一致性。

文海教育集团以文清校区为主导,基于新课标的要求,聚焦指向生活价值“新评价”,以“问题解决的学习评价”为主题,研究评价前置的单元教学,从教师成长、学生培养、课堂改革三个维度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 让学生参与评价,改变学习的方式,促进评价育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 以评价促进教学,形成一定的范式,打造真正有效的学力课堂


聚焦学习评价,明确“新评价”研究重点

文海在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基于核心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视角探索以课堂学习评价为重心的教学评价改革。如何落实学生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基于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同时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基于以上问题,本次聚焦问题解决的学习评价主要有以下五个研究重点:

1. 强调评价前置,依据学科单元核心概念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标准

2. 关注思维素养评价,依据单元思维发展目标,设计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评价标准。

3. 基于单元核心任务开展表现性评价

4. 制定单元作业评估量表

5. 设计体现学习评价的教案模板

在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新评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在明单元目标的时候,聚焦的是单元学习评价

在提炼学科大概念、转化核心问题、设计核心任务时聚焦的是单元思维素养评价,每个核心任务都伴随表现性评价

核心任务下设计的子任务为课堂具体学习活动,伴随课堂学习活动评价


整体采用逆向设计的理念,将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做到随时检测教与学的进展及成果,同时做到以评促学,借助评价体系反思教学成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指向核心素养,落实“新评价”实施方向

文海以核心概念为连接学科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桥梁,确立了单元教学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将评价任务嵌入单元教学设计中,从评价前置、评价量规、评价反思三个维度开展教学评价改革,优化课堂学习效果。

1

前置评价目标,解决学习效果

结合教学实践,确立评价任务前置的做法,将学习结果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同时优先考虑,把原本用来检测教学效果的评价提至教学活动之前进行设置,特别强调评价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实施步骤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确定学习目标,奠定评价基调

教师需要聚焦核心概念做好单元整体教学,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梳理单元的学习要素,明确教与学的内容,解决教学最基本的问题。从学习内容出发,根据学科核心概念来建立核心概念观,以单元学习目标为基础奠定单元教学评价的基调。

2. 设置核心任务,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先确定希望学生理解的内容和增进这种理解的评价任务,由此展开并决定如何更好地开发出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其中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展开的学习任务是组织教学的关键。

3. 确定成功标准,形成评价准则

逆向设计的理念,从评价目标的前置出发,教师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形成评价准则:教师要掌握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从内容标准、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确定教学将达到什么目标;明确学生最终会通过学习什么核心概念而获得什么关键技能以及如何将技能进行应用迁移

语文学科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童话》单元为例,文清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首先对教材进行了纵向梳理,明确了教材中难度与梯度的平衡,发现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均在“讲”与“写”之间交叉进行,螺旋上升,基于以上分析将学科核心概念定为“讲故事”

语文组围绕单元主题、课后习题,依据核心概念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实现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并将其转化为核心问题“如何讲好童话故事”,依据核心问题依次设计五个问题链,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要评价形式,确定本单元的评价准则。

2

评价嵌入任务,细化评价量规

评价是一种学习方式,评价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时代教育教学变革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评价也是一种成长方式,评价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基于评价的两大作用,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将评价嵌入到学习任务中,以具体的量规评价学生的学习。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以下三条策略:

1. 以任务驱动单元整体学习

改革原来的教学流程设计,建立学习任务群,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单元整体学习,以更好地促进师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相应知识技能和技能素养。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中选择设置相应的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阶段性评价、项目式评价等,助推学力课堂。

2. 指向预期目标细化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的制定是做好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教师要建立相应的评价量规来评判教学成效,制定合理的评价单,落实到任务的学习中,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3. 多维度动态评估评价效果

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随时思考评价量规是否能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方法是否包含能力迁移,是否足够丰富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掌握制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和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是否真实有效

以文清小学数学学科郑爱荣老师《百以内的数字认识》单元评价设计为例,《摆一摆,想一想》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聚焦数感、符号意识、推理意识三大核心概念,指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郑老师设计了以下评价量表。

借助四项进阶的课堂活动,将操作与思维相结合,基于学生认知基础(以形象思维为主)与思维发展水平,构建基于核心素养(数感)、核心概念(数位)与进阶设计(学习任务)的新评价。将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借助道具向自主思考转变,发现数学规律,感悟数学之美。

3

聚焦学习迁移,反思改进评价

前期教师依据评价前置来制定学生的学习成功标准,让学生能通过具体实践明确学习的目标。在单元学习后,教师需要再去评估效果,反思学习活动和教学是否真正帮助到学生,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将习得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以此为基础优化评价设计。

1. 聚焦教学成效,进行教学评价反思

在整个单元学习完毕后,教师要总结单元的教学和学习成效,进行师生集体反思,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参与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诊断,从教学中反思目标的达成、评价的标准等,进一步检测教学效果。

2. 设计进阶作业,检测学习迁移成果

单元的学习仍然需要进行作业的检测,而作业的检测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固化的纸笔测试,不能够全面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需要设计进阶作业,体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识记性的作业向运用性、创新型的作业改变。

3. 立足教学反思,设计改进教学评价

教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要回应单元教学,聚焦评价对学力课堂的达成,总结提升评价任务的设置、学习任务的开展,认识到评价量规的,以提升教师的设计素养,更好地提高后期的单元教学。

以启源中学科学学科夏骏老师《溶液》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在明确单元主要任务“自制洗鼻液”后,夏老师利用评价量规和思考支架,设计自主探究的方案,聚焦问题核心,拆解问题解决步骤,并利用实践检验自主设计的方案可行性。

在评价分析过程中,通过课堂展示和生生互评,利用合理的语言逻辑和图表帮助,使学生能够正确直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辩证分析方案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也帮助教师本人在活动的过程中反思评价设计的合理性。

夏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进阶要求、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设计了单元进阶作业“小小研发员”,并依据作业设计相应评价量表,学生根据量表规范操作,实现自我监督。

利用评价量表从“会查阅、会记录、会操作、会思考、会合作、会展示”六个方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共享、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让学科知识能够在调查、研究和实践中走进生活,实现知识的应用、创新和迁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文海立足单元整体视角,正不断尝试探索指向核心素养,具有思维含量的学习评价,致力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文海集团文清校区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组实践成果。

撰稿 | 肖静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