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论语·尧曰》

 阳谷人说论语 2022-10-05 发布于山东

尧曰篇第二十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①尧曰:下面引号内的话是尧在禅让帝位时说给舜的话。②咨:叹词,表赞誉。③历数:本是岁时节气的先后顺序,此处用来指帝王相承的次序。④允执其中:允,确实、真实。执,抓住、持有。中,中心思想、关键要点。⑤困穷:窘迫无出路。穷,阻塞不通。禄,福气。天禄,天赐的福禄。终,久远。⑥履:商汤之名。⑦玄牡:玄,黑色。牡,公牛。⑧皇,大。皇皇,伟大之义。后,君王。后帝,天帝。⑨帝臣:天帝的臣子,指天下贤能之人。⑩简:阅,这里是知道的意思。朕:我。自秦始皇起,始用作帝王专称。万方:众方国。赉:lài,赏赐。下面几句是周武王所言。周亲:至亲。谨权量:谨,严格。权,秤锤,用于称重量。量,斗斛,用于量容积。审法度:度,计量长度的标准,法度,指法定的度量标准。修废官:废,败坏、毁坏。官,官事、官务。

【白话文】帝尧说:“啊,舜!上天的大任落在你身上了。你要切实把握上天的意志——天下生灵的出路以及上天福禄的永承。”舜也这样授命于禹。

商汤祷天求雨时说:“我后生履,冒昧地献上黑色公牛的牺牲,斗胆向伟大的天帝禀告:有罪之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子我不敢藏而不用,这一切天帝您心中自明。我本人若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众邦国,若众邦国有罪,那就让我一个人承担罪责。”

周朝受天之大赐,因此拥有众多德行完美之人。周武王说:“即使有至亲在,也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如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

先王们规范重量、容量之器,审定所有的度量标准,整顿败坏的官事,政令在全国各地得以执行。为灭亡了的国家立祀,接续已断绝的宗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因此归服。先王们重视四件事:百姓、粮食、丧礼、祭祀。宽容能得众人拥护,诚实能让百姓信任,奋勉终能成就伟业,公平自然百姓悦服。

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①屏:bǐng,去除。②费:花费、耗损。③泰:坚定、稳固。④因:根据、依照。⑤敢慢:敢,敢于担当。慢,散慢,没有担当。⑥戒:今写作“诫”,告诫、警告。⑦犹之与人:同样是给人。犹之,同样的意思。与,给予。⑧出纳:出和纳两个相反的意义连用,其中“纳“的意义虚化而只有“出”的意义。⑨有司:古代管事者之称。职务卑微。

【白话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能从政理事呢?”孔子说:“遵行五种美德,杜绝四种恶行,就可以从政理事了。”

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使百姓受益而无需施舍,使百姓劳作而不生怨言,自己有欲求而不贪婪,德行稳固而不自负,仪态庄重而不凶蛮。”

子张又问:“什么是使百姓受益而无需施舍呢?”孔子说:“做那些有利于百姓的事,不就是使百姓受益而无需施舍吗?选择百姓能服劳役的时间让他们去服劳役,谁又会有怨言呢?追求仁德又得到了仁德,还贪求什么呢?君子为政,不在意辖众的多少、不在意权力的大小、不考虑是否能担当得起,尽力而为,这不就是德性稳固而不自负吗?君子衣冠整洁,目不斜视,庄严的威仪让人望而敬畏,这不就是仪态庄重而不凶蛮吗?”

子张再追问:“四种恶行是什么?”孔子说:“为政不行教化,民众犯罪就处死叫虐杀;不先立法喻民,恣意定人罪名叫残暴;迟滞政令而又限期完成叫毒害;赏赐他人,出手吝啬这就叫小家子气。”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①命:天命,上天的意志。②礼:礼仪、礼制、礼法的统称,此处指礼的作用,即礼义。③知人:识人。

【白话文】孔子说:“不遵从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义,就不能立身处世;不明了说话人的真实想法,就不能真正了解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