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像她的人|芸批聂小雨(2)

 开始1115 2022-10-05 发布于湖北
假期更一篇芸批,聊作闲谈。

还没有读过原著第一卷的,〉〉点这里去看

《聂小雨》原文第二卷,已经更新在今天的次条。

图片

今天这篇《聂小雨》批注,我原本想的题目是:为什么聂小雨越来越不好看了。

但我是个懂得分寸的人,前一天吃了大哥送来的顶盖肥蟹,不能在标题里把话说得太难听;而且,他上周刚批评我最近文章退步,此时拿出这种标题,仿佛小学生互扯头花,好失礼。

于是,我打算换一个角度来讲。

(一)最像聂小雨的人

不卖关子,直接亮出我的答案,现实中最像聂小雨的人,是……

……

……

……

刘强东。

嗯,小说里那个从瓜州县走出来的黄芽菜小姑娘,我觉得她十分像刘强东。

其一,他们俩都是从小县城里走出来的。我记得刘强东的老家,甚至不是宿迁本市,而是下辖的一个更小的县,聂小雨来自瓜州县的一个小村子,在小说第一卷里,那是一个要走10公里下山路、倒班车、绕路柳园才能将将坐上陇海线火车的小地方。

其二,两个人都有“摆摊”经验。东哥早年的发迹史,大家已经在各种报道里读过很多次了,“京东”的原名,叫“京东多媒体”,是中关村一个卖音像制品的小摊位,这里不仅让小县青年东子赚到第一桶金,也让他掀开了互联网商业大舞台的后台幕布,销售一线,是最好的商学院,他在这里打下了“渠道零售”的基础。

图片

而聂小雨的商业启蒙地,是伟大的上海七浦路(和城隍庙),她亦在那里窥见了在上海做零售生意的一角。除了在这里学习进货出货的皮毛门窍,小说第三卷里还有许多着墨,是讲她在“摆摊生态”中的幸存指南——她在这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打了一圈交道,对于各类角色的利益,有了些许盘察。

第一桶金的意义,除了获得一笔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一种强烈的正反馈,一种“我见过、我做过、我可以”的信念感。带着这份信念,一个人可以滋生出很大的野心,“我要干一件更大的生意”——这是很少人有幸运能够拥有的。

其三,他们都是性情丰沛之人。

在这里我可以给还没在我这儿读到第三卷的朋友们小小剧透一下,聂小雨在城隍庙摆摊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儿子”,那时她自己的日子也还无比艰辛呢,又因为抚养“儿子”,无端遭受了很多很多意外打击,但她依然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在每一个危难时刻,她没有抛弃这个“儿子”。

但巨大的付出背后,一定有与之相称的巨大的理由,我的推测是,聂小雨太想有一个自己的家了,既然是家,就需要有“家人”,那个儿子,就是她一定要守护的家人。这个靠自己建立一个家的心愿实在太过于强烈,以至于超过了抚养“儿子”期间巨大的、堪称吐血的付出。

刘强东也有一个很强烈的“建立自己的家”的心愿。我们有一个不接受反驳的讨论前提是,章泽天嫁给他是高攀的。刘强东大概是13年谈的恋爱、15年结的婚,其实时代走到那个年份,留给富豪群体在婚恋议题上可选项已经非常非常多了,刘强东仍然在众多选项里选择了奶茶妹妹,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动了真情。而他婚前的那个1元工资协议和后来的明尼苏达事件,是在“真情”的基础上,开出来的“现实花朵”。我的意思是,财产上动了点脑筋、婚后下半身不听使唤,也都是真实的,属于一个富豪的合理预期,但如果没有起初的那份“真情”,他是很难与奶茶走入婚姻的。

大家别太夸大真情的边界。聂小雨固然无比珍爱儿子,但为了更好的生活,她还是会选择将儿子寄养在姚奶奶家,自己好留下精力去打拼赚钱;东哥固然对奶茶有真情,但也是在一个限定的边界里,他也没有因为喜欢她,就变成她的奴仆或癞皮狗。

其四,聂小雨和东哥在事业上,都有些孤独。

这份孤独最初的起点,是因为小小青年独自闯荡大都市,无依无凭,没人教他们。无论是做生意的法门,还是人情世故的滋味,他们都是自己血淋淋在前线亲自品尝的。同样的,犯的错误,他们也要自己一力担下。而这些,又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

不知道他们在北京/上海的商业最繁华之处,在森严矗立的深灰色楼宇间独行时,会不会恍惚间看到家乡草野小径的泥泞?

以上,是一部分让我觉得现实中最像聂小雨的人是刘强东的原因。

(二)难看

其实讲完这一部分,就可以进入到今天的正题——为什么我读到第四卷,开始觉得《聂小雨》越来越不好看。

因为聂小雨和东哥有点像。

因为聂小雨的身边,只有工具人。

气场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其实刘强东的手下也有几元得力干将;他的投资人中最为传奇的,是如今风投圈当之无愧的女王徐新;他的太太是与中国互联网社交媒体同步崛起的祖师级网红。这些人如果单拎出来看,应该都是一本很厚的书,有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奇遇故事。但是很奇妙的是,一旦把他们放回刘强东身边,成为东哥宇宙中的角色,却通通哑然失色了。

这一点并不只是发生在东哥事业大踏步有所成之后,其实最早京东起名京东的时候,东哥身上就隐约有了一种“点兵点将”式的主导权威。更不用提后来了。看面相就霸气侧漏的徐新,在东哥面前竟也是温和无锋的,一副箪食壶浆给将军送粮草的忠实模样。超级大公司的高层人士变动,一直都是互联网圈人爱看的小报八卦,但是这些年阿里、百度、字节、美团、拼多多甚至小米都贡献过很多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高管脸谱,而京东的高管们在传播量级上一下子要掉至少一个0的段位,面目模糊。

现实里东哥可以按他想要的方式经营企业,甚至这种独他一人的方式也许就是京东的最优解。

但从一个小说的写作角度来看,如果聂小雨继续东哥化,这本小说会越来越难看。

(三)人物塑造

小说是一种文学,文学有文学历律。

一个非主角的人物出现,如果只是为了在主人公闯关升级的道路上,“发布任务”、“创造困难”、“引出宝物”…,那么他们就只是一些工具人,这在文学上就落了下乘

中乘的人物塑造,是写出他们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纠缠,写出真实因果的人情互动,让这些互动对情节起到推动作用,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这仍只是中乘,也就是只做到了如实描摹出故事宇宙的运行机制——以主角视角为主导,表达了你的这个小说世界是怎样一套运行逻辑。

上乘的人物塑造,我觉得是提供一些弦外之音。

要写到百万字以上的长篇部头,和一两万字短篇,是两个物种。

短篇小说,每一个角色都要紧密围绕在故事主线周围,就像契诃夫说的那支枪,前文出场,到结尾时必须要响,而且的而且,这声枪响,一定是一处关键情节。但是百万字长篇,要允许一些配角,尤其是主要配角,游离于主人公的主线剧情之外。

这一丝丝游离,这一点点人物塑造上的弦外之音,会让整个故事宇宙立体起来。

百万字的《天龙八部》,读者们不是时时刻刻都只关注萧、段、虚三人的进展的。游坦之被冰蟾咬了一口跌进河里,他会死吗?段正淳夜访康敏,他们有没有打个旧情人复合炮?这些读者都非常好奇、非常关心。

读者们不是因为这些人是主角的某某,才去关心他们、好奇他们的一举一动。

而是因为读者已经体会到了那些配角们自己的立场,他们不再只是给主角练级献宝的工具人,他们有自己的心路历程,就像是红楼梦里的探春和王熙凤,从这些次要人物的身上,更能读出时代与人性。

这一点弦外之音,也许寥寥数语即可,并不需要很大的篇幅。就像,许多人都非常喜欢的《拜金女郎》里的刘父。

文学有文学的历律。

小说的长短篇之分,固然要看字数,但也要看故事宇宙的丰厚程度。这个丰厚程度,就来自于配角身上的弦外之音。否则,再长的篇幅也只是独木难支。

聂小雨目前每一节的结尾,都落在一个挠人心痒的情节点上,以此引得人们去读下一节,但细心的读者都发现了,这些用来设置阅读悬念的情节点,都是放在聂小雨身上的。这其实恰恰反映出作者没有给配角设置悬念点、也没有信心那些发生在配角上的悬念点,足够有吸引力能勾住读者。

一个这样的小说,哪怕写一百万字,写得再细,也很难是一部值得二刷的好小说——因为,我只要读一遍,把主人公这一生走遍,就够了。

好在聂小雨的故事方兴未艾,我期待看到第一个可以引起读者关心与好奇的聂小雨配角。

你们说,是么。

大家假期过得还好吗

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