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走一生,归来仍是少年(中)

 桑葚三味 2022-10-05 发布于浙江

上期推文

出走一生,归来仍是少年(上)

4

自695年入仕以来,贺知章亲眼目睹了太多同僚的荣辱浮沉。

先说比他年长三岁的宋之问。宋之问出生于656年,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

690年,武后称帝,大唐天下成了大周天下。为了取悦武则天,宋之问极尽奉承之能事,常常以诗争宠。

一次,武则天游洛阳龙门,命群臣赋诗助兴。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则天赐锦袍。宋之问不甘示弱,赶紧奉上“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赢得武则天点头赞许,将赐给东方虬的锦袍转赐给他。

在武则天执政的十五年间,宋之问从九品跃升五品,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武则天去世后,他转而攀附武三思、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712年,劣迹斑斑的宋之问被赐死于桂州(今广西桂林)。

再说和贺知章同龄的陈子昂,没错,就是那个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

684年,陈子昂进士及第,被授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武则天当政时,重用酷吏,滥杀无辜,陈子昂不畏强权,屡次上书劝谏。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陈子昂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最终,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698年,陈子昂父亲病逝。为父亲守丧期间,武三思指使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县令罗织陈子昂的罪名,将他投入狱中。699年,在尝尽无尽的孤独后,陈子昂冤死狱中,年仅四十岁。

对于宋之问的趋炎附势,贺知章心里一定是鄙夷的,即使明知前方有高官厚禄等着他,他也不屑这样去做;对于陈子昂的直言敢谏,贺知章心里一定是敬重的,但敬重归敬重,他不敢像陈子昂这样去做。

或许,从进入官场的那一刻起,深知官场险恶的他,就在心里告诫自己,不必羡慕别人升官,也不必在意被人冷落。既然无法兼济天下,那就先独善其身吧。

5

在暗流汹涌、血雨腥风的朝堂,贺知章想让人忘了他的存在,但他的才华,终究让人忘不了他。

722年,在他韬光养晦二十多年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机会。

开启他人生高光时刻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从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一路走来,时代选择了李隆基,李隆基也不负时代。

自713年执掌天下以来,李隆基奋发有为,励精图治,赶超曾祖父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一手创造了属于他的开元盛世。

这是一个真正的盛世,不仅经济高度繁荣,而且天下安定,万国来朝,文化高度自信。

盛世崇文,722年,李隆基决定编撰一部有史以来最全面的行政法典。

据《周礼·天官·大宰》记载:“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二曰教典,三曰礼典,四曰政典,五曰刑典,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李隆基根据《周礼》这段话,制定了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等六条纲目,并定书名为《唐六典》。

如此浩大的工程,李隆基交给皇家书院——丽正书院负责。丽正殿修书史张说顿感压力山大,急需增加人手,和秘书监徐坚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贺知章。

在他俩联合推荐下,贺知章顺利进入丽正书院,参与编撰《六典》。这时,距离贺知章695年状元及第,已经过去了27年。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年富力强的状元郎,而是63岁的老头了。

对别人来说,六十多岁已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不料,属于贺知章的高光时刻,才刚开始。(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吕瑜洁,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已出版亲子书信集《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我的心里住着一个世界》、历史散文《历史的背影和回眸》、文化散文《榴莲一样的红楼梦》

即将出版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红豆生南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