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记598 奴隶-洞

 新用户7632znfl 2022-10-05 发布于北京

不可能,有一种,完美的包罗万象的叙事。

这是弥赛亚发生之后的共识,而弥赛亚,在宗教像一块石器碎片,停留在橱窗之中,供人观赏,想象时,除此之外,它也不过是,宗教与宗教狂热的此世,摊开在时间中的,一页。毫无历史之外的意义,可言。我还是不能掌握,奴隶时代的短句方式,记录,总是意识的冲动在先,谁让我们这个时代,仅靠意念就可以传达信息和阅读呢,当然是阅读意念。但我,还是想用,古代文字,或者是,历史终结之前的文字,记录。啊,基因的幻影,袭扰的惯性梦境。

历史,奴隶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的历史,在游牧式的时间中,迁移,流血,惶惶不可终日的,内斗。逼近伊甸园的尝试,据说在更古老的经文中,属于折返,智慧一次次阻拦他们,又推进他们。完全是有限的智慧,但是,不得不说,只有有限的智慧,才能投射出,无限的幻影,奴隶就是把幻影当成真实的人,据说我知,哪怕在上帝死了的时代,这种幻影都没有,彻底消除。

我很难说清楚,今天,我们作为奴隶的后代,是怎么摆脱掉幻影的束缚的。但是,你能想象,在我等走入时间终结的时代之前,人们也有过无数次,屠神的行为,看起来很有趣,因为即便在今天的出生者看来,最浩大的屠神行动,也像是驱神幻想洗脑,奴隶只是不停地,把神赶出他们的洞,准确地说,是把神的某块肥肉挤出洞,神在洞外换个姿势,又把另一块肉塞回去,这可不是,神塞回去的,奴隶们总的来说,需要靠它的血肉充饥,不然洞里是吃不饱的,千千万万的洞。

洞就是叙事啊,无限的洞,交叉重叠,叙事来叙事去,独立的叙事给奴隶带来活下去的幻觉,非常有意思,很像书籍,奴隶特有的知识载体,某个时代好像持续在没落,但从未消亡。有一位奴隶时代的大作家,他认为不该有书籍,或者说,书籍应该是彼此连接的,虚构,非虚构,什么是真实,真实可以捕捉吗?他提出很多问题,如果真实不可捕捉,那么非虚构,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虚构,如果记录的真实是非真实,又源于真实,那么实际上,真实与虚构就是复杂地连接着的,真实是母体,非真实是真实的无限外延,它们同样包含意识领域和物质领域,这两个领域,从不吝啬呼唤知识未触及之地,神在其中,神也被纳入叙事,纳入书籍构成的网中,人们在洞中的想象力是惊人的。

回到书籍,那位大作家似乎把书的封面全都撕掉了,然后用线将世界的书缝合成了无数种形式,变成了奴隶理解不了的混沌叙事,没人能读完,就算读完,也会发疯,奴隶只愿意摘下几百页,套上封面,才能读下去。莎士比亚在《温莎的风流娘们》中的第二十四页,查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当中,这种现象在大作家那里比比皆是,没法读,完蛋了,后来大作家被奴隶们抬着,扔出了山洞,遭遇有点像,支持哥白尼的,布鲁诺。

每本书,都在试图制造一个系统,但又深知,制造完美系统的无力。大作家在奴隶时代的消失,颇为讽刺。奴隶时代的末期,技术性阅读进一步摧毁系统,不过,却让大作家的荒谬阅读实验得到印证,这个时期的阅读者,要么深具奴隶性格,要么像大作家一样,开始阅读虚构与现实,意识与物质。大作家好像在洞外发出了声音,像是说,妥协:书是要被取消的,但没有更好的阅读方式,奴隶无法掌握系统,除了有限的书,可以模仿全知的幻影。

非常有意思,如今我们已跨出洞外,才看到洞的物理结构,决定了意识的结构;但也有人说,是意识自身的洞。洞不可能凭空存在,除非意识不到洞的存在,当意识到洞的存在,那么洞还存在吗?我在开头说,不可能,有一种,完美的包罗万象的叙事。那么,我们寄生在何种洞穴中呢?嘿,奴隶,你们在洞中为我所知,而我是这时代,唯一的回归奴隶文字的,写作者,尽管磕磕碰碰,但一种衔尾蛇式的焦灼,扑面而来。我所记录,皆为我们时代的颤音,历史终结的极乐中,本不该有声响的,但没有声响的终结,并不能代表某种包罗万象的叙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