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两大军阀刘湘、杨森恩怨情仇的起因(一)

 新用户49272060 2022-10-06 发布于广东

刘湘、杨森都是清朝末年四川速成军官学堂的毕业生。是民国初年速成军官系中两个地位最高,实力最大的军阀。从分到合,再到分,时分时合,恩恩怨怨二十年,一直到刘湘名义上统一四川为止,杨森才在表面上“臣服”刘湘。他们的恩怨“起因”是什么呢?当然是权和利益。不过,这个事的过程,有点“扯”!川人诙谐,从没把此事当什么“正史”,只当一个“笑话”传诵。要知详情,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刘湘与杨森的最初交集,是1906年,从弁目(士官)队开始的。那时,杨森二十二岁,刘湘十六岁。中学毕业,已娶妻的杨森,对小学弟刘湘,在他的眼里,只是个青勾子(即胎记都没退完的小孩)娃娃。再加上刘湘刚进弁目队时感冒风寒,十六岁的娃娃,两条清鼻涕吊起,接着又得了“火巴眼”病,即两眼红肿,眼屎巴拉的,形象有点欠佳。后来又一同考进陆军速成学堂,对于一个闷葫芦,只爱唱军歌,对上级绝对服从的小学弟,还没有入学前已是同盟会员、学业优异杨森的法眼。

不只是杨森没把刘湘当回事,速成军官学堂的同学,对刘湘评价也不高,认为他带兵最多当个小排长,然后最多升到上尉,当一个闲差混几年就到顶了。唯有同学中外号叫“睡诸葛”的张斯可,对刘湘的评价不一样,他认为刘湘是“性格内向,深沉含蓄、持身谨严,将来必有大用”。毕业时,刘湘与绝大多数同学一样,授了一个少尉见习排长,而杨森,因学、术优秀,直接授了个上尉连长,这在速成军官里是凤毛麟角。能查到的还有二人,乔毅夫、傅常被陈宧选出,带到云南,担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新军队官(连长)。

刘湘还当过杨森的下级,时间不长,因刘湘听话,对上级绝对服从,正好朱庆澜任陆军十七镇统制(师长),为了培植个人势力,在已停办的陆军速成学堂旧址,开办了“讲武堂”,从武备系、速成系学生中择优选出几十人,培养中、高级军官。当时的团长有意提拔刘湘,推荐他上了讲武堂。

辛亥革命后,因杨森守卫成都皇城(军政府所在地)有功,被提拔为少校营长,刘湘从讲武堂毕业,也授了少校军衔,但没有实职,称为少校差官,就是在团部跑腿打杂的。有了空缺,再去补“差”的候补官。好了,前情简介够长的了,下面说正题了。

辛亥后,四川省内“都督”林立。成渝合并,川省行政统一,平定地方,提上了议事日程。省政府决定,派张澜为川北“宣抚使”,统理川北行政、军事。张澜,保路同志会领导人之一,曾任顺化中学监督(校长),民盟领导人,新中国建国初期曾任共和国副主席。他带了两个营的新式陆军到川北。一个营随同张澜到顺化(南充,川北首府),一个营到川北南部重镇广安,广安那个营的营长就是杨森。于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杨森营护送张澜到达川北,全营是衣甲鲜明开进广安城。杨森骑着高头大马,紧跟张澜之后,在广安城里风光了一回。接下来,无非是城防布置等等公事,然后就是拜客聚会,几天新鲜劲过去,该办的公事也就是那一点,杨森营留在广安。这个川北南部的“首县”,留下来维持地方治安、剿匪。当兵的除了给政府站岗,就是应各县要求剿匪,剿匪的事,连长们带队去干。杨森干什么?杨森好“嫖”,在中学时就开始了,进了速成军官学堂也没收手。几天忙了下来,该去“放松”一下了。想起了原来的老相好们,不知是否还在,八年了,也该去看看她们了,给她们一个惊喜。看看有没有新鲜货,该去逛一逛了,杨森收拾了一下,换上便装,从后门悄悄地出去,到烟花柳巷去找新鲜去了

杨森穿了一身仿绸衣裤,脚上穿了一双尖头时髦皮鞋,一头短发,梳理成时髦的一匹瓦(即头发往一边偏的发型),还打上了从上海买来的发油,戴上一副小圈圆口墨镜,就差手里拿把纸扇了。他的两个护兵,换成便装,一身中式短衣打扮,远远地跟在后面。

杨森从考入弁目队,离开家乡已八年了!中学毕业,那时才二十二岁,回来时,已是三十岁了。他读中学时,已娶了亲,对男女之事,当然明白。进了广安城,对烟花柳巷,成了常客,如今,他是熟门熟路的。在广安城里,他闭起眼睛都能摸得到。

现在是旧地重游,街口的第一家妓院,那还是他“尝鲜”的地方。门面还是老样子,字号没变,进了大门,迎上来的鸨妈,又是一个人了。杨森一身打扮,都知道是贵客来了,围上来一群姑娘,杨森一看,没有一个熟脸嘴,什么小翠、小玉、小惠的,杨森反正记不清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只是记得起他们的样子,和她们在床上,不同的功夫。连走几家,都没遇见一个“熟人”。杨森是内行,不见熟人,开口问谁谁谁,没有人会说得明白的。妓女们用的都不是真名、真姓。反正翠啊、玉的,重名度相当高。妓女进院,鸨妈随意取一个男人喜欢的名字,就算是挂牌营业了。看来,门脸依旧,字号还在,只是“斯人已逝”,原来的“相好”已不知去向了。

走了几处,围上来的“姑娘”们,都不入杨森的法眼了。杨森已不是闲钱不多的中学生了,那时,虽有嫖资,但必定不多,找个稍微对眼的也就差不多了。至于想玩上一个头牌,因实力不济,他也不敢想。现在兜里有钱了,几个妓院鸨妈娘,推荐给他的头牌,他都看不上眼。杨森必定在成都这个“锦官城”里开了眼的,这些“头牌”,也不过相当于双流县的“土鸡”。在成都坝儿上,流传的顺口溜:“金温江,银脾县,叫化儿出在双流县”。杨森在弁目队时,因囊中羞涩,也曾与唐世遵到双流县去捡过“相应”(便宜的意思),双流的“土鸡”,比“锦官城”的“洋鸡”差了不止一个挡次!广安的与双流得差不多。在中学时,认为的“乐园”,也不过如此!看来,“革命”后的广安,还处在未开化状态啊!

寻来寻出,寻不到一个喜欢的。杨森的兴头一下子蔫了下来,前面是“怡春院”,那时是广安城里挡次最高的,杨森想进去碰碰运气,去进怡春院,眼前突然一亮,一个长身条,长得凹凸有致,面目姣好的妓女,向他抛来热辣辣的眼光。杨森长得人高马大、相貌堂堂的。这还真有点美女爱英雄的味道。杨森一看,心里一动,就是她了。他向“鸨妈”招了一下手,鸨妈看他那气势,一身的绸褂衫,必是豪客来了,马上趋上前去,一脸堆笑。

“姑娘们,快过来,贵客来了!”一群妓女花枝招展地围上来。

杨森厌恶地摆了摆手,指着还站在人圈外,一动不动的妓女。“我就要她!”

“哎哟哟,贵客真是好眼力,那可是我的头牌啊!玉凤,快过来,好好侍候这位官人。”

那个叫玉凤的不紧不慢地走过去,向杨森道了一声“万福”,双手握在左腰处,膝盖弯了一下,算是见过礼了。杨森一看她走路,稳稳当当的,不是那种小脚。杨森是新派人物,喜欢大脚女人,喜欢健壮的女人,也就是那种身材姣好,微胖的女人。这个叫玉凤的妓女,非常符合杨森的要求。当下挽着妓女,到妓女房间去了。

那个叫玉凤的妓女,原本也是好人家出身,认识字,还上过两年新学。因家道中落,从万县流落到广安,万县那个水陆码头,洋人进入四川,最先到的就是万县,在近代中国,万县是开埠最早的内陆城市之一,她也算是见过世面的,粘了点洋气,这正是杨森喜欢的。弱女子无法生存,做起了皮肉生意。刚下海不久。她的条件,正是杨森喜欢的女人。杨森遇见她,如同新婚,每天泡在这个堂子里,温柔乡中,真是乐不思蜀了。

杨森在广安狂嫖,钱,不成问题,除了军政府拨给他这一营人的军费外,广安地方政府,也要给他一笔钱,再加上地方富绅们,要求得他的保护,也要给他送礼。就是送礼的钱,也足够他嫖了。军务的日常事,交给营部教练官,反正广安此时无大事,无非是镇摄、追打小股土匪,他的日子,当然过得相当惬意。

中国男人一有钱,最喜欢干的两件事,一是喜欢帮自己看中的烟花女子,脱离苦海,二是喜欢把自己看中的良家女子拖下水!杨森这个枭雄,也不能兔俗,正张罗着把玉凤,娶为“外室”,即不进家门的姨太太,这当然需要一大笔钱。妓女进家门,除家门不允许外,脸面上也不好过。这种事,一般是安为“外室”。即在外买房另住,还要配上仆人使女什么的,这是需要一大笔钱的,可能与现在的官员、富人们在外养情妇差不多吧。原来,这个也是有传承的。

时间过得很快,几个月过去了,川北地方平定,川军第一师要求杨森营归建。由团长派出团部的少校“差官”刘湘,到广安来协助管理、带回这个营。杨森与玉凤正在热络中,娶为外室的事,还没有办妥。再说,归建后,他的收入要少好多好多。杨森的收入,有三笔,一是师部拨给他这个营的军费,包括官兵军饷、生活费、维持费等,这当中可以克扣部分,还有广安政府拨给他的一笔治安费,这一笔钱,大部收入他的腰包了。还有就是境内的大户,即有钱人,因土匪众多,为了寻求军队的保护,也要送礼。这是他的净收入了。如果归建,他这个小营长,吃军费,一个月也不过千多银元,哪像现在,银子是大把的进来。杨森不是不想归建,只是想安顿好玉凤,多呆一个月,也多赚一个月的钱,新姨太太的安顿费,也是要一大笔钱的。

杨森接到师部命令,要求归建。还派了营部的“差官”刘湘,来协助管理,相当于给他派的副营长。杨森一看,张邦本派刘湘来,就是催他归建的,他更不在意了。刘湘,这个“清鼻涕”小老弟,一个“闷敦”,原来是自己手下的小排长,这还不好“打整”!(川话,哄骗收拾的意思)随便找点理由,就搪塞过去了。听说他这次回家,娶了一个农村的村姑,五大三粗的,家里、田里一肩挑。刘家给刘湘娶媳妇,就是娶一个“劳动力”进来。听说他家里有四十亩水田,还有碾房,是需要一个能干的女人来打理了。但那种女人,属于粗料。来到我的地盘,也让他开开眼,尝尝“细料”的味道。

刘湘到是急急的赶来了。见过了杨森,当面传达了命令。杨森对当年在弁目(士官)队时,还流着“清鼻涕”、两眼常有“眼屎”的青沟子老弟,除了唱军歌,就是个闷葫芦,对刘湘到来,也没有当回事。这小子,憨人有憨福,小排长一个,上了几天讲武堂,就是少校了。军衔与我这个少校营长一样了。就是无差事。在团部,也就是个听差。大概长官们看他带兵不行,赏了个闲差事给他吧。

两人见面,刘湘也不善于说些什么别后的话,直说一些公事上的事情。因为三个连各住一个县,广安城里只有一个营部连。刘湘的意思,他要一个连、一个连的去看一下,传达命令,准备归建。

“浦澄,出来了,走一走,看一看,各处耍一下,归建嘛,不急。总得有准备时间嘛,再说,广安地界,历来匪多。我们来了,也要对地方有个交待不是。”

“可是,子惠兄,上司要求马上回去,拖十天半月,还有点说头,久了,怕说不过去了。”

“你怕什么?我是主官。我去背书。你来了,也不要太认真,人嘛,该吃吃、该耍耍!都是少校军官了。你也尝过女人了,今天晚上,我带你去尝尝鲜货!”

“子惠兄,嘿嘿,我还是算了吧。我向你投到了,今天,我就赶到邻水县,到唐老兄那里去,就不用叨扰子惠兄了。”

杨森一想,也是的。那时,在一个连里,驻在成都市内皇城里,闲时连里的军官,他带着去“吃花酒”,席上这个“闷葫芦”不解风情,只顾喝酒吃菜,对身边坐着的“姑娘”也不敢碰一下,还是“姑娘”主动与他调情,喝“交杯酒”,躺在他身上耍娇,他也没有男人应有的反应。他不知是不解风情,还是“坐怀不乱”?反正,与他喝花酒,也是索然无味。唐瘟猪(唐世遵)虽然嗫嚅,说话结结巴巴,但手脚不老实,倒也笑话不少,也可席上助兴。想到这些,算了吧,他走了也清静。

“浦澄,还是一板一眼的。好嘛,你这个老实人,上司放个屁,也要跑一阵,办差是一点不含糊。去吧去吧,带一班人去吧,你只有一个勤务兵,广安地界不清静,遇上土匪怎么办?”杨森想,你是走了也好,免得耳边不清静,那个只知道上司命令的“闷敦”,免得天天催我上路,等他把三个县转一遍,再带兵到广安,集中出发,一个月不就拖过去了。

刘湘心里有事。对于女人之事,不是不想,只是事业未成,这次到广安来,事关重大,现在不是潇洒的时候。少校差官,没有实权,只有一点军饷。刘湘为人谨慎,生性吝啬,生活要求不算高,每月的饷银还要寄一部分回家。媳妇是个当家媳妇,不能太亏了她。其实他非常明白,要发财,就要带兵,只有带兵,才能发财。官越大,兵带的越多,发的财,就越多。当了连长,就可以吃兵饷,当了营长、团长就可以吃军费。现在的团长,就可以在成都市内买大宅子,几重的院子,佣人使女,姨太太,什么都有了。有带兵机会,当然要死死的抓住。喝花酒,刘湘此时哪里有这个心思哟。

刘湘,从速成学堂毕业后,当了个少尉见习排长。当时的标统,看他听话,服从上级坚决,有些栽培他,选送他到陆军讲武堂,相当于陆军军官进修学堂去学习。毕业后,辛亥革命了,按陆军部命令,镇改为师,军官评衔,他有弁目队(士官学校)、速成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的三重学历,军衔升为少校。少校是营级,也不好派刘湘去当连长一级的官了。张邦本团的营长没有空缺,他只能在团部“候差”,等有空缺时,再任实职,所以,称为“少校差官”。也就是“候补营长”。在团部,干些打杂跑腿的事。

由于他对上司极为恭敬。张邦本也有意栽培他。而张邦本对杨森那种有点不听招呼,飞扬跋扈的性格,对他有点讨厌,早就想撤了他,武备学堂毕业的张邦本,速成学堂毕业的后辈杨森,居然敢当面指责他的过错。这还得了,张邦本是恨死了他,一直找不到机会。这次机会来了。密授刘湘,把这个营,从广安拖回来,然后以违抗军令的理由,开了杨森。这个营,就由刘湘当营长了。

刘湘表面憨厚,不善言语。其实,心里面的算计,比杨森表面精明,还要高一头。张团座,要他把这个营,悄悄地拖回来,他也明白,这个营,全部拖回来不可能,这个营约有七百人。因为一个营单独到广安,镇慑一处偏远地区,军力单薄了,镇不住地方。特别配了重机枪、山炮,编成了一个连。到了广安后,进城游了一圈,亮了一下家底。这些“硬火”,可以吓住土匪。然后,三个步兵连分驻顺庆、岳池、邻水三个县。每个连分了一挺重机枪、一门日本山炮,编成一个“机炮排”充门面。杨森在广安城内,原来的营部排,各连抽了一个班,加上一个机炮排,营部人员,编成了一个连,称为营部连。刘湘明白,杨森身边这个连,他是拖不动的。他也不想去碰,只要把那三个连能拖回去,就可以交差了。

张邦本要刘湘,把这个营,带回来。但怎样去做,并没有交待。只说了一句,回来的军官,升发优先,一旦川军第一师扩大,就要优先提拔这些军官。对于不听命令,拖延不回的,不但提拔无望,还要撤职查办。张团长说,这是军政部长,师长周骏的意思。川军第一师,周骏就是天了!在一师是一言九鼎。

捧着这个“圣旨”,还会有人敢不听?刘湘可没有这样想,对于这些“速成”系的弟兄,年龄都比他大,又是带兵官,阅历比他丰富,不是几句大话就能被吓住的。再说,这事还要背着杨森干。那三个连长,除了孙雄飞外,唐式遵,与杨森算是关系最亲近的人。杨国桢,与杨森算是同盟会的同志,也算是走得近的。孙连长是教练官带兵,原来不是与杨森一个连的。与杨森瓜葛不大,是最好说服的。对唐世遵、杨国桢说服,带起队伍回成都,可能要费点脑壳。

刘湘骑在马上,带着一班护兵,前往邻水县的路上。他为什么先要见唐式遵?刘湘的主意,只要把唐式遵搞定了,其他两个连,就好办了。

刘湘,早已不是八年前,在大邑县“高等小学堂”向学监泼大粪的“闷敦”了,入了弁目队,进了速成学堂,当了军官,又进陆军讲武堂,虽然才二十四岁,但学识大增,阅历丰富。官场上的事情,只看不说,他是“茶壶里装汤圆”,嘴上不来,心里有数。杨森营分驻三个县的各连,连长也是有好处的。广安是川北的穷地方,但喂当官的钱,还是有的。杨森一方面不能把好处自己占完了,把队伍拢在一起,弟兄们得不到好处,这是不得人心的。再说,广安这么大块地方,土匪毛贼也不少,把他们放出去,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名,让他们各霸一方,得点好处,今后,这些弟兄们才招得拢来。

也确实是,几个连长到各地,以剿匪为名,索要治安费,军队开拔嘛,是得花钱。各县虽然是穷县,但这点钱,还是得花。他们一个个也算是得了不少好处的。这些,刘湘是心知肚明,但比起杨森来,他们还是要差不少,杨森占据广安首府,最繁华的广安城,来钱当然更多。钱嘛,谁都爱。“千里做官只为财”,钱,是多多益善。现在而今眼下,能坐上高位,钱就来得越多。在锦官城里,那些中、高级军官们狂嫖滥赌,就靠那点饷银,一个晚上的花费都不够,还不是吃军费、打秋风弄来的钱。

刘湘已打定主意,兄弟还兄弟,兄弟关系好,顶个屁!在利益面前,谁都会动心的。捧出“上方宝剑”压人,这是没能耐,就是成了,兄弟们今后,也不会那么贴心的。还是“以利诱之”,让他们心服口服,跟着自己走。以什么为切入点呢?对了,以当前川军第一师的军官变动为切入点!那些同盟会军官在龙光(龙绍伯)的带领下,辞职到川军第五师,去当中、高级军官去了。现在川军第一师,营级空位不少!对,就从这点说起,然后呢,再提归建一事。前面铺垫好了,后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广安到邻水县,一百多里,中间还有个华蓥山,走到天黑,过了华蓥山这个土匪出没的地方,离邻水县城还有几十里,在天池镇歇了一晚上,准备第二天中午前,到达邻水县城。

要知刘湘是否拖走那三个连,来一句俗套,且听下回分解。

注译:浦澄,是刘湘的“字”。解放前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刘湘姓刘、名湘,“字”浦澄。同样,杨森是姓杨名森,“字”子惠。一般关系近的人,称“字”而不直呼其名,表示亲切。

本号专治《稗官野史》,有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关注,还能看到《稗官野史》的合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