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藏游记 • 野性》藏野驴

 一心似水 2022-10-06 发布于河南
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远远地、好奇地打量着你,看看你们这些个陌生的物种想干什么,并且随时准备逃之夭夭。上次遇到藏原羚时的情形是这样,这次遇到藏野驴时也是这样,其后遇到藏羚羊和藏野牦时,亦是一样。这一双双黑溜溜警觉的大眼睛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而野生动物的这种好奇和警觉的本能,就是“野性之美”。
本次川藏之旅,在遇到绵羊、牛、马匹等家畜时,它们基本上对我们都是不理不睬,视而不见,好像我们是多么不屑一顾似的。只顾低头吃草,管他人觊觎,这大概就是家畜的德行吧。家畜眼里,我们既不陌生,亦无威胁。它们看我们顺眼,我们看它们温驯。故而,虽然近在咫尺,但大家皆相安无事。
藏野驴则不然。在它们眼里,我们是陌生的物种,是一群不速之客,所以,保持距离,是野性的第一美;然后是保持警觉,再后吗,就是随时准备逃之夭夭。
在羌塘高原上,藏野驴是我见到次数最多,也是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动物,可它们从来都是在距离我们30-50米开外的地方,然后紧紧地盯着我们,只要我们当中有人试图做出接近的动作,它们就开始奔跑,跑一阵,感觉安全了,停下来继续盯着,直到我们离开,否则是不会低头吃草的。这种警觉就是“野性”。
如果换成是野牛,那么,该警惕和紧张的就换成我们这些个不速之客了,因为这时角色互换,紧紧地盯着它们,随时准备逃跑的就变成我们了。据说,野牛的攻击性很强,即便是坐在车子里都不是很安全(它会将车顶翻),所以,遇到野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离它们远远的,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儿,赶紧拔腿,逃之夭夭。
“野性”里包含有一种双方相互提防的刺激感。失去了这种刺激感,也就没有了美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