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建造历史

 -战争机器- 2022-10-06 发布于上海

建造历史

1934年1月25日,在德国海军的建造计划中被指定为 "D型装甲舰 "的阿尔萨斯(ELSASS)号战列舰的替代合同,设想建造一艘 "膨胀 "到约20,000吨的袖珍战列舰,延续从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开始的系列。其增加的重量主要用于其耐久性(装甲和水下保护);其6门(也许是8门,有可能是四联装炮塔)28厘米和8门15厘米口径火炮的武器装备将保持不变,但其动力装置将有所不同。动力将由蒸汽涡轮机提供,以确保所需的29节的速度。这必然意味着失去了在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上获得的电机驱动的优势。但在这一点上,工业界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制造出具有所需性能的发动机。这在几年后才有可能。该舰的龙骨于1934年2月14日在威廉港的海军造船厂铺设,其建造编号为125。
但工程于1934年7月5日被下令停止。这要归功于希特勒改变了主意。之前他出于对英国的考虑而反对加强军备,现在他被海军领导层说服了,认为这艘船将逊于目前正在建造的拥有8门33厘米火炮的法国敦克尔克级。为此,他批准了第三个三联装炮塔,但没有批准更大口径的炮塔。但这使得全新的设计成为必要,因此需要一艘全新的船,这就造成了相当大的延误。新的设计完成后,建造工作可以重新开始;龙骨于1935年6月15日在威廉港海军造船厂铺设,建造编号为125。17个月后,在1936年10月3日,该舰下水,并以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为名进行了命名。该舰于1939年1月7日开始服役;因此它的总建造时间约为42个月,几乎比 "格奈泽瑙 "号多了半年。

1936年10月3日。希特勒和他的随行人员到达威廉港的海军造船厂,参加 "沙恩霍斯特 "号的下水仪式。左舷的底板清晰可见;为了缩短进入狭窄的建筑港口的时间,在它的前方和后方都焊接了制动护板。

为下水仪式发放的新闻卡片之一,显示了该地区的地图。与其他国家一样,一艘大型军舰的下水是一个非常喜庆的场合,公众总是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 "第三帝国",情况更是如此,因为希特勒总是参加这些活动,他第一次参加的是 "沙恩霍斯特 "号(随后是1938年的 "格尼森瑙 "号、"欧根亲王 "号重巡洋舰和 "格拉夫-齐柏林 "号航空母舰,以及1939年的 "俾斯麦 "号和 "提尔皮茨 "号战列舰)。

下水仪式已经完成,船头的铭牌和纹章的盖子已经掉落,巨人开始移动。

照片里可以看到战列舰的船体在滑道上,准备下水。

......照片里,拖船已经把它拖到了舾装码头。

这张照片是在舾装中拍摄的,估计是在1937年。A号炮塔已经安装完毕。在4号炮塔的横梁后面,可以看到装甲舰桥的原始结构。

这张照片可能是在1937年年底拍摄的--甚至可能更晚。照片里的上层建筑已经建立起来,并安装了15厘米口径的双联装炮塔。在已经安装好的弹射塔后面,可以看到安装机器和锅炉的竖井,而且还没有关闭。

在拖船的帮助下,沙恩霍斯特号驶入舍尔港,准备停靠在那里。在这照片里,它刚刚经过凯撒-威廉大桥。

到1939年初,这艘船刚投入使用。未来的船员们正带着他们的航海袋上船。

船尾的左舷的船名,很容易看到,楔形的重型侧装甲也很容易看到。更远的是螺旋桨保护器。

1939年1月7日。该舰由其指挥官See Otto Ciliax舰长指挥。在这照片里,他站在C炮塔上的一个讲台上,向船员们讲话。稍后,在国歌的音乐声中,国旗和旗帜被悬挂起来。

即使有垂直的前桅和没有烟囱盖,沙恩霍斯特号的外观也提供了一个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这是在1939年4月13日拍摄的。

在左舷的舯部,有烟囱、中口径火炮、重型高射炮和防空火控系统。在烟囱盖周围有一个平台环,上面有20毫米的MG C/30防空炮(照片里看不到)和探照灯(用防水布覆盖)。下面是装有舰艇支架的网格,两侧各有一台船吊。前面是一门15厘米口径的单管舰炮,后面高处的是双联105毫米口径高射炮。

沙恩霍斯特号在1939年春季的训练巡航后返回基尔港。

防护装甲

不同区域的装甲厚度。

舰体侧面装甲:350毫米,向下递减至170毫米,在末端为150毫米(舰首)至200毫米(舰尾)。

装甲舱壁:150至200毫米。

舰桥装甲:侧面装甲区域45毫米,船尾35毫米,前方20毫米。

舰桥区域的纵向舱壁:20mm。

上层甲板:50毫米。

装甲甲板:80至95毫米,递增至105至110毫米。

鱼雷舱壁:45mm。

前方指挥所:350mm。

后方指挥所:100mm。

28厘米口径炮塔:360毫米,副炮台250毫米。

15厘米口径炮台:140毫米,副炮台150毫米。

总装甲重量:6580吨。

舰体被分为21个水密舱,长度的79%为双层船底。

动力装置

沙恩霍斯特号有高压热蒸汽驱动三个螺旋桨轴。该动力包括三个四室涡轮机组,工作压力为44吨,蒸汽温度为470度,计划总功率为160,050马力。动力传输是通过齿轮传动,每个齿轮传动到一个直径为4.45米的三叶螺旋桨。蒸汽由12个瓦格纳高压蒸汽锅炉生产,自然水循环;锅炉压力为50个大气压,蒸汽温度为480度。该动力装置计划提供31节的最高速度。沙恩霍斯特号的速度达到了31.65节,功率为161,764马力。电能是由五台发电机,四台柴油机和三台涡轮发电机产生的。总的电力功率为4120千瓦,电压为220伏特。

从码头上看到的前炮塔。B炮塔已经转到了左舷。左边炮管的弹壳抛出口被打开,可以清楚地看到。炮塔的后壁上有炮塔通风系统的盖子。在B炮塔旁的高台上有一门20毫米口径的FlaMG C/30高射炮。

武器装备

主要武器是重炮(SA),由9门28厘米口径的L/54.5 C/24快速装填炮组成,装在C/34型旋转炮塔中;这些炮被分配到三个三联炮塔中,两个在前,一个在后。每门炮都有150发备弹,包括同等数量的穿甲弹、装有瞬发引信的爆破弹和装有延迟引信的爆破弹。火炮的射程为40米,炮管仰角为40度。
中口径火炮(MA)由12门15厘米口径的L/55 C/28型火炮组成,其中8门是(封闭式)双联装炮塔,4门是(开放式)带防盾的单联装炮塔。高射炮的总弹药供应量为1600发。防空炮特别强大,数量也很多:14门105毫米高射炮L/65 C/33装在双联装炮塔中,16门37毫米高射炮L/83 C/30也装在双联装炮塔中,10门20毫米FlaMG C/30装在单联装炮塔中。
后来也考虑过将沙恩霍斯特号的武器改装为三个双联炮塔中的六门38厘米口径火炮,但没有被列入设计中。根据和平时期的计划,这被考虑在1940-1941年的冬季进行,但战争使其无法实现。
与它的姐妹舰 "格奈森瑙 "号相比,"沙恩霍斯特 "号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正常的飞机机库,一开始可以容纳两架水上飞机,在加长后可以容纳三架水上飞机。有两个弹射器,一个在靠近机库的地方,另一个在第三座28厘米口径炮塔上。共搭载三架阿拉多196海军侦察机。为了能够把它们从水面上安全地吊上船,在机库高度的后甲板上的一个可展开的支柱上使用了Heinsche登陆帆。不过这在1939年夏天就已经被取消了,因为当时已经设计出了其他将飞机送上船的方法,而使用登陆帆已经被证明对于战时使用来说太费时和麻烦了。

C炮塔的视图,炮管已经升高。在图片的右边缘是一门20毫米的FlaMG C/30高射炮。在左边的背景是一艘驱逐舰。这张照片是1939年在威廉港拍摄的。

其他装备

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号在装备上与格奈泽瑙(GNEISENAU)号基本相似,和它一样,有五个大型探照灯,十艘(后来只有八艘)救生船,两架水上飞机和两台船吊,三个船头和一个船尾锚。

前方的28厘米口径炮塔。炮塔两侧的左侧电动测距仪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张照片拍摄于1940年初,在威廉港的厚冰条件下。在远处的背景中(大型船吊的右边)是在码头上的姊妹舰 "格奈泽瑙"号,在更远的右边是汉堡的沃曼航运公司的游轮 "唐安吉卡 "号,它被用作军营舰,在更远的右边是靶舰 "扎林根 "号。

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前景)号战列舰和格奈泽瑙(GNEISENAU)号战列舰在外观上并未完全相似。这张照片是1939年春天在基尔港拍摄的,第一次将两艘战舰放在一起。虽然SCHARNHORST号仍然以其原型的形式出现,但GNEISENAU号已经显示出其改建的迹象。

从舰桥的右舷看舰尾。可以看到这一侧的三门105毫米双联装高射炮,以及一个补给站、"摇头壶 "防空火力控制装置和两个飞机吊车中的一个。右边的通道通向舰桥。这张照片是1940年在威廉港拍摄的。

这张照片从舰桥的左端看去,与前一张照片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一个倒影。这张照片也是1940年初在冰冷的威廉港拍摄的;照片里该舰被带到了码头。背景中可以看到凯撒-威廉大桥。

1939年的改建工作

从1939年6月底开始,沙恩霍斯特号在威廉港的海军造船厂进行了改建。它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为了提高航海能力,舰首被改装了一个新的肋骨,同时也被赋予了一个所谓的 "大西洋船头"。这使该船加长了5.1米。同时,为右舷和后锚在甲板上安装了鹰嘴孔,为船首锚安装了船头鹰嘴孔,以取代相对较低的侧面鹰嘴孔。
2.为了给船上的水上飞机腾出更多的空间,在原来的弹射器被拆除后,机库被加长了大约8米。弹射器被安装在机库屋顶上方的一个框架上。
3.位于烟囱后面的主桅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带探照灯座的三脚桅杆,一个高顶桅杆和三个支柱被安装在27米远的船尾,直接结束在机库。
4.最后,烟囱顶部被安装了一个倾斜的盖子,以实现更好的废气排放。

战争时期的改装

以下的变化,其中大部分是由战争条件所要求的。
1.1940年,一个MES电缆环被移到了重型侧装甲的上缘的高度。
2.安装在C炮塔上的第二个飞机弹射器被拆除,左舷的吊车也被拆除(1940年2月或3月)。
3.封闭的上将舰桥从1942年夏天开始存在;1941年,舰桥的两端都被缩短了一半左右。
4.围绕着烟囱顶部的环形平台被扩大了,以装载四门20毫米高射炮。
5.在弹射器框架的两侧安装了平台,大约在一半的位置,每个平台上都装有四联20毫米高射炮(1942年)。
6.安装雷达装置(1939年12月,在前顶的旋转盖上面安装了一部FuMO22雷达;后来被FuMO27雷达取代;后来在旋转盖后安装了第二部雷达装置)。
7.1942年2月,测距仪被从炮塔A及其盖板上拆除;开口被封住。
8.1941年,在机库高度的侧甲板上安装了两套3联装53.3cm口径的鱼雷发射管,每个发射管都有一个装甲鱼雷储存箱(这些发射管以前在轻巡洋舰纽伦堡'NURNBERG'号上使用)。
9.在海峡突破前不久,轻型防空武器(四门20毫米炮分别安装在前部的15厘米口径炮塔上,另一门--仅在本次行动期间--安装在B炮塔顶部)。

港口的飞机吊车将一架阿拉多196侦察机吊上了舰。旋转的前顶盖已经安装了雷达天线。

显然在这照片里可以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船员们挤在舰桥、上层建筑和上甲板上。这张照片很可能是在和平时期拍摄的。

1940年1月,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号停泊在厚厚的浮冰中。

1939年夏天,基尔的内港。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认真相信战争会到来。沙恩霍斯特号位于前景,在它的左后方是它的姊妹舰格奈森瑙号,在它的后面是一艘K级巡洋舰(可能是科尼斯堡号)和袖珍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后者后面是轻巡洋舰 "纽伦堡"号,右边可能是一艘驱逐舰。

船上的例行工作。海员们在擦拭 "沙恩霍斯特 "号的甲板。可以清楚地看到C炮塔和后部弹射器的下部结构。

在1939-1940年的战时冬季,巡航通过冰冷的基尔运河。背景是伦茨堡(Rendsburg)的高桥。

技术数据

排水量(计划)吨位26,000

排水量(1943年)吨位31,847

战斗排水量(1943年)吨位38,092

战时增加到吨位 39,017吨

建造时水线长度 米 226.00

重建前全长 米 229.80

重建后同上 米 234.90

吃水线处的宽度 米 30.00

整体宽度 米 30.00

侧面高度 米 14.05

排水量吃水 米 9.10

战斗排水量吃水 米 9.93

功率 WPS 160,050马力

设计航速 31.00节

最大载油量 吨 6345

航程(海里/节) 7100/19

船员 60名军官,1908名军士和士兵

重量分组

舰体

S I (ST 45, ST 52) 吨 7366

S I (装甲材料) 吨 7665

S II (橱柜工程) 660吨

S III (木工作业) 吨 190

S IV (油漆工程) 吨 100

S(船舶重量)吨 15,981

15,981 = 48.86%

KC装甲

SA(副炮台和指挥所)吨位 2469

MA(副炮台)吨位 467

侧面装甲3440吨

装甲舱壁204吨

吨数 6580

6580=20.12%

动力机械吨数 2909

2909 = 8.90%

武器和弹药吨数 5401

5401 = 16.51%

设备吨数 1837

1837 = 5.61%

标准排水量吨位 32,708

32,708 = 100.00%

燃油容量吨数 6345

6345 = 19.40%

战斗排水量吨位 39,053

39,053 = 119.40%

重量分组比例

舰体不含装甲吨数 8316 25.42%

装甲吨位 14,245 43.55%

机械吨位 2909 9.90%

武器和弹药吨位 5401 16.52%

设备吨位 1837 5.61%

标准排水量吨位 32,708 100%

从不同的位置看开放的机库。一架阿拉多196侦察机已经被抬起,它的机翼已经安装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将被安装在已经旋转起来的弹射器上,并准备弹射起飞。这些照片是春天在布雷斯特港拍摄的,当时是在那里的船厂建造的开始。

这是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号最后一张和平时期的照片,这里看到的是改建后的照片。

从塔台桅杆上看船尾。左边的前景是带有探照灯和高射炮的环形平台的烟囱(图片的上边缘),右边的前景是左舷的飞机起重机,在它下面是后舷的 "摇摆锅 "防空火力控制装置。背景是主桅杆和机库。

沙恩霍斯特号在基尔港列队欢迎成功的U27号潜艇回港,它在穿透了难以到达的英国舰队停泊港(斯卡帕湾),并在那里击沉了29150吨的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后返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