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不仅有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盘点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伟大母亲

 品讀历史 2022-10-06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提起历史上的母亲,大家可能马上想起来的,就是那些著名的母亲。比方说孟母,为给孩子找学区房,一再搬家;还有岳母,在儿子身上纹上“尽忠报国”,虽有些暴力倾向,也非常可敬。

所以说,在他们头上,一直有伟大母亲的光环。

但是,这个光环其实是孩子给她们带来的。母以子荣,大家觉得这样的母亲可敬。

如果说,孟母搬了好几次家,孟子照样是学渣,那么这家就白搬了。岳飞如果成了人渣,岳母就是在岳飞身上刺一部《说岳》也白搭。当然,那时没《说岳》,就连“尽忠保国”,史书上也没说是岳母刺的。《宋史》上是写后来审问岳飞的时候,岳飞把衣服脱了,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没说是岳母的事。后来说是岳母刺字,那是到了清代,小说家这么说的,而且也成了“精忠报国”,其实是尽,不是精,更不是精尽,虽然人是亡了。

所以,我觉得在历史长河中,更应该记住这样一些母亲。她们做的事非常普通,但特别值得我们今天去思考。

比方东晋时期,有一名母亲。她的儿子曾是一名县里的小吏,基层公务员,家里很穷,有次,有一个领导到这个县出差,顺便到他家里去了,得请人吃饭啊,当时下了很多天大雪,菜价肉价都很贵,他们家挺穷。怎么办呢?这个母亲就把头发剪了,卖钱,请领导吃了顿饭。这个领导很高兴,后来,就力荐她儿子做了一个官。他儿子算是走上仕途了,后来成了东晋时期的一代名将。叫陶侃。

文章图片2

陶侃的这个母亲不就是帮儿子请客送礼吗?这有什么?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个前提,他们家为什么这么穷?连顿饭都请不起。当时的基层公务员也是有点油水的,尤其是陶侃当年的工作,叫鱼梁吏,分管渔业。再加上,他们当时这个县叫浔阳,就是现在的九江,渔业是很发达的。《水浒传》中,宋江发配到江州,在浔阳楼吃饭,李逵去码头上抢鱼,还跟浪里白条张顺打了一架,就这个地方。

我们想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分管渔业的公务员,在浔阳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至少有鱼吃吧。

但是,陶侃家没鱼吃。

当年陶侃刚当了鱼梁吏的时候,曾经派人给母亲送了一坛糟鱼,孝敬母亲,你看,别的咱没有,吃鱼是没问题的。但是,他母亲把糟鱼封好了,让送鱼的人拿回去,退给陶侃,还写了一封回信:“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陶侃连给母亲送坛子鱼,母亲都不要,那他还敢往家拿什么东西吗?所以,特别清廉,到了需要请客的时候,母亲把头发剪下来,在大雪之中,换了酒菜。

茫茫白雪之中,母亲剪断的黑发,为陶侃奠定了前程,这个母亲我觉得确实不容易。值得我们记住。

陶侃后来有个曾孙,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就是陶渊明。这个母亲是陶渊明的高祖母。

还有一个母亲,也非常值得我们一说。

东汉时期,有个叫范滂的名士,此人很有气节。当时党锢之祸,宦官跟文人来回地掐。宦官得势了,就要灭了这些不听话的文人,抓了很多当时的名士,如李膺、杜密。

等到要抓范滂了,派去抓范滂的人是汝南的督邮,相当于省司法厅长。这个人平常很仰慕范滂,不愿抓,又不能不抓。这督邮在驿站的传舍里,关上门,手里抱着皇帝的诏书,趴到床上大哭,我怎么能抓这样的名士呢?下不了手。

范滂听说之后,就主动去县里自首,意思是知道你来抓我,别让你为难,好汉做事好汉当,把我抓走就行了。结果县令听说之后,大吃一惊,把自个这印解开,公章不要了,官不当了,你不是来自首吗?别,快跑!我不干了,跟你一块跑!范滂说这可不行,我不能连累你,你得抓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我去跟母亲告个别。

范滂见了母亲后,说我马上就要被判死刑,不能尽孝,还好,弟弟可以给您养老,希望您不要过于难过。

文章图片3

范滂的母亲表现出了超人的气度,说,李膺、杜密这样的名士都被杀了,你能和他们齐名,死亦何恨!没有什么遗憾的。

东汉是一个名士辈出的年代,那么我觉得名士的背后,正是有这样有气节的名士的母亲。

范滂和母亲的这番对话影响深远。北宋时期,十岁的苏轼从《后汉书》中读到此处,深受感动,问母亲:“儿若要作范滂,您允许吗?”母亲凛然回答:“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不过,也许有人对范滂的母亲产生质疑。毕竟,生命非常可贵,哪有母亲愿意让儿子死的,而且是被冤死,这样的现实如何能够接受?让范滂去流亡,去跑路,不好吗?

或许,我们参照下当时另外一位名士的经历,就更能理解范滂母亲的伟大和善良。这位名士叫张俭,同样是在党锢之争中被通缉,他选择了跑路。结果是什么呢,由于他名气很大,粉丝众多,不管跑到哪里,只要天一黑,随便敲开一家的门,户主肯定久闻他的大名,并且义不容辞地收留他。因此,张俭留下一个成语,叫望门投止。

但是,很多人都因为收留张俭,犯了窝藏包庇罪,导致家破人亡。但是,他粉丝实在太忠诚,明知家破人亡,还要收留张俭。

文章图片4

比如说,有一次,张俭逃到一个叫李笃的人家里,县令听说之后,带兵来捉拿,李笃就说对县令说:“张俭知名天下,您难道能忍心把他捉去吗?”结果,这县令站起来,抚摸着李笃的背,深情地说,你知道不,一个人做君子是可耻的,一个人玩仁义也是可耻的,要做君子就一块做,要玩仁义就一起玩。

说完,县令转身走了,人也不抓了,官估计也当不了了。

根据记载,为保护张俭,被处死的人有好几十,张俭最后活到八十四,寿终正寝。

我觉得,生命都是平等的,为保护一个人,而牺牲那么多人,不管这个人名气多大,有多少成就,甚至可能会创造多少价值,都不值。

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为了别的生命而存在的。

所以,范滂的母亲支持范滂这么做,更显得伟大。

还有一些母亲,不光普通的没有留下姓名,甚至自己的儿子在历史上也没有人知道叫什么。但是,她们的所作所为非常感人。

比方说有这么一名母亲,他的儿子是一名普通士兵,跟随名将吴起。有一次,这个士兵背上长了毒疮,吴起发现后,二话没说,上来就用嘴帮她儿子往外吸。我们说吴起为什么带兵打仗厉害啊,平常和士兵们吃住都在一起,还给士兵吸毒疮。但是,这名士兵的母亲看到这一幕,上来就哭了,不是感动哭了,而是哭着说,我想起了孩子他爹来了,当年,孩子他爹也跟随吴将军当兵,也生了脓疮,当时也是吴将军替他往外吸的脓。后来,孩子他爹在战场上就不要命啊,为了报答吴将军,牺牲了。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吮毒疮,我想,我儿子离死也不远了。所以我才哭得这么难受。吴起将军吸的是脓,要的是命啊!

过去有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母亲的儿子战死,也不会成为什么名士,顶多成为烈士。真正成名的是吴起,吴起再有名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们凭什么搭上全家的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母亲,并且有勇气说出这句话的母亲,我觉得才是真实的,最爱孩子的母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