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读历史到底读什么

 dawn的图书馆 2022-10-06 发布于贵州
文章图片1

历史

闲聊几句,应滨海新区防控要求,十一并未出行,公寓实行封闭管理,并提供一日三餐,难得闲暇时光,便潜心读书。

这几天在读《史记》,因文言文功底有限,只能白话文和文言文对照阅读,历来喜爱历史,越读越有滋味。

民族历史如取用随意的宝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如何读史,读史到底读什么?我在寻找根本。

可能有朋友会说,历史嘛,读兴衰成败之道而已,没错儿,历史确实是兴衰成败之道,那又是什么决定了历史的兴衰成败呢?

文章图片2

天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历史上的兴衰成败都有其客观规律,历史的车轮正是在此客观规律地推动下滚滚向前,任何阻挡历史潮流的个人或群体均将灰飞烟灭。

再进一步,人类历史的进程,由两条客观规律决定,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推动着历史车轮前进,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影响生产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三者,而劳动者是其中的活跃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文章图片3

圆明园遗址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动产品如何分配三要素,由此形成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关系,形成经济基础,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再进一步探讨,人是生产关系中的决定因素。

哲学、文艺、社会形态与制度等意识形态形成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

所以,结论是,人是历史的推动力量和决定因素,人认识到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则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障碍。

文章图片4

斯大林与列宁

读历史就是读人,从成败得失中读人的认识边界,人的认知边界综合体现在其性格上,而性格的形成必有其历史背景,所以,读历史就是明了个人天赋与环境背景对人性格形成的决定,这是根本问题。

您认同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