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蜂窝组织炎:小伤口引发大麻烦

 新用户5616Y0eR 2022-10-06 发布于辽宁

皮肤是保护我们身体的第一道屏障,如果有伤口出现,细菌、病毒等就可能乘虚而入。蜂窝组织炎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感染,因为皮下脂肪的排列方式类似蜂窝,所以这类炎症又称为蜂窝组织炎。不少人认为蜂窝组织炎离自己很远,其实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中招,皮肤上各种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小伤口最容易成为蜂窝组织炎的暴发地。

图片
蜂窝组织炎症状特点
蜂窝组织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腐生性细菌等引起,少数可由流感杆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厌氧菌等引起,通常由皮肤破损诱发,常继发于外伤、溃疡、其他局限性化脓性感染等,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多见于小腿及脚踝。

一般的皮下蜂窝组织炎,开始时发炎部位有轻微的红痛,范围很小,随后红肿的范围很快扩大,疼痛加剧,红肿的边缘和正常的皮肤无明显界限,表皮下有时出现水泡,常并发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少数病例由于细菌毒性较弱或患者抵抗力较强,炎症可以逐渐消退,但大多数患者在发炎部位会有脓肿形成。慢性的蜂窝组织炎还会导致面部僵硬,皮肤呈现硬化萎缩。

需要注意的是,蜂窝组织炎与通常的局限性化脓感染不同,这些致病菌可释放溶血素、链激酶等物质,扩散迅速,引起体内广泛的组织坏死,导致患者体温升高、全身疲乏,严重时可能引起全身脓性感染和脓毒症,危及生命。
图片
这些人群需格外警惕
图片

以下人群是蜂窝组织炎的易发群体,需要格外注意:血液循环差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差人群;抵抗力差者,如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局部皮肤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诱发此病;常刺激皮肤者,如爱挤面部痘痘、常穿不合脚鞋子人群;容易有伤口出现者,如糖尿病患者、肾脏病患者、赤脚工作者、脚气患者等。

此外,小儿皮肤薄嫩,防御功能不健全,如被蚊子叮咬后抓破了皮肤,伤口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蜂窝组织炎,家长需格外重视。
图片
预防从致伤源头开始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袁丞达提醒,预防蜂窝组织炎首先应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开始,勤修指甲,避免甲沟炎发生,还应减少搔抓,避免出现皮肤创伤。当遇到蚊虫咬伤或其他皮肤损伤时,应正确清洁伤口,如果出现慢性伤口需要定期消毒并及时到医院复查。皮肤易干燥者应使用乳液进行保湿,避免干裂。日常应穿着合脚的鞋袜,避免因行走过多而受伤。

其次,要及时治疗原发皮肤病,控制感染源头,规范治疗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此外,加强身体锻炼也很重要,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和皮肤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尤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