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俗话说,善

 行走山林 2022-10-06 发布于山东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好事的人终将得到他人的帮忙,而做坏事的人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中,好人往往熬不到好日子到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坏人害死了,但恶人却能潇洒度日,每天都活得有滋有味。

为什么这个社会的好运和厄运不根据一个人的善良程所决定呢?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做了好事却还是会受伤呢?

就以搀扶摔倒老人结果被碰瓷的事件为例,帮助者明明是存了善意去帮助老人的,可到头来却被消耗了善意,反而被倒打一耙,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可以说是偶然,但频繁发生就让人无比的心寒了,也许好人有好报只是安慰善良者的话语。

曾几何时,人们所说的善良,老实,本分都是褒义词,但时至今日,它却与愚蠢天真好欺负画上了等号。

既然好心得不到好结果,那么人们就会纷纷放弃掉善良这一特质,转而以冷漠的外壳保护着自己,如此一来,整个社会的道德走向都开始崩坏。
编辑搜图
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善良难道是一种错误,唯有以暴制暴方能安稳的生存下去吗?概率学和好运的逻辑关系。
中国有很多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倒霉到极点就会迎来好运气,就比如否极泰来以及触底反弹这两个词,但是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如果社会条件家庭条件的原始数据不变,人们遇到好事和坏事的概率其实是随机的。

不可否认,个人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这个概率偏向左或是偏向右,但就总体来说,善恶事件并无准确的规律可言。

这就意味着一个人遇到好事或者遇到坏事,并不会因为之前过于好运或过于倒霉而改变,也许你此前好运到极点,之后还会继续幸运,亦或是一直倒霉,之后也难以改变。

无论是否极泰来还是时代运转,这更多只是一种安慰,能够让我们坚持做好人行好事。

所以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等到好运的到来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等待,然后坚持自我,坚定原则。你的善良其实是毫无底线的迎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是人群中的老好人,只要别人提出了要求,他们就一定会予以回应,哪怕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也会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这种善良未必是一件好事,当你违背了自己的利益,为整体做出牺牲之时,你就会被别人当成软柿子。

这类善良的人并不是雷锋式的善良,他们也不是真的乐于助人,只是不知道如何拒绝罢了。

当老好人拒绝别人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无比的愧疚,这其实是讨好型人格的典型表现,所谓的乐于助人或善良,只不过是基于讨好心理所做出的举动,并非出于善良本身。

他们的内心很敏感,任何细节都会引来他们的注意,但凡犯了一丁点的小错,他们都会反思很久,时时刻刻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而处于焦虑的状态当中。

过度在意他人的态度,不敢对旁人说不,无法表达内心的情绪,只能不断的压抑着抗拒的想法。

欺软怕硬的恶人最喜欢这类人,他们就算做出了过分的举止,老好人也不敢反抗。

得寸进尺的受害者。讨好型人格的人之所以屡次受到伤害,主要是因为心理学中的得寸进尺效应。

一些人最开始只是让讨好型人格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得到对方答应了之后,再开始要求他做更多的事,直到最后把所有的事都推给对方。

讨好型人格的人一开始只是觉得能帮则帮,到最后则变成不敢拒绝,甚至是难以忍受。

如果他拒绝,别人就会倒打一耙,并指责他前后不一,明明一开始能帮忙,但现在却不愿意,这就是老话常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做一个有原则的好人。

大家一定要坚定个人的原则,我们既要善良,又要做到有底线有原则。

当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一定要明确的说不,真正的善良是带有锋芒的,并非毫无理由的答应别人的请求,如果将善良用到了不善良的身上,那才真的是浪费。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